APP下载

以知足为前行之道,化不足为航行之帆

2024-08-16田入凝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4年29期

杨绛先生曾言:“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这句话劝诫我们要懂得知足。若不知满足,无度索求,最后只能落个“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结局。

知足是一种人生态度。它能让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明朝胡九韶,家境贫寒,因此他不得不边教书,边努力耕作。但他却说:“我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乱兵祸,不至于挨饿受冻。”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他却懂得知足,因而能感受到幸福;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以豁达的心境面对挫折,“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尝不是一种知足?

当然,知足并不是停滞不前,甘于平庸,否则方仲永的悲剧会再次上演。“不知足是人上进的车轮。”“不足”会激励我们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让平庸蜕变为伟大。溯历史洪流,秦始皇不满足于国家现状,经历数次改革,最终巩固统治振兴国家;观今朝骇浪,运动赛场上,运动员们不满足于现状,为了更高、更快、更强而挥洒汗水;望外部涌流,爱迪生能从“低能儿”到“发明大王”,正是因为他有一颗求索之心。不只人类如此,自然界也是同样的。约旦河常年奔流不息,咸海对它说,逗留一下吧,这里有柔美的阳光。约旦河拒绝了,唱着欢歌继续向前奔去。多年后,约旦河依旧奔腾澎湃,而咸海因逗留太久无法入海,人们遂给它取名死海。如果让生命知足于温柔乡,大地将一片死寂。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学会辩证看待“知足”和“不足”。要以知足为前行之道,化不足为前行之帆: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满足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在求知的道路上,永不知足;在社会中,我们应该知足于自身所拥有的条件,但在人生目标上,要追求自己没有的事物。

在“知足”中能品尝到拥有的甘甜,在“不足”中更能体味到奋斗的热烈。其实知足与不足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衡的,就像是一只船上的两只桨,少了任何一只都无法正常行驶。所以,让我们荡起这双桨吧!

【山西晋城市晋城七中215班】

●点评

作文标题富有诗意,且鲜明地呈现了论点。论据贯通古今,既有诗人苏轼仕途坎坷但懂得知足的心境,亦有运动员们不满现状、奋力拼搏的精神;既有胡九韶不言贫苦、珍惜当下,亦有爱迪生不断进取、改变自己;既有死海留恋温柔乡、无法入海,亦有约旦河奔腾不止、澎湃不已。论据丰富多样,且论述简洁扼要。全文语言精练,结构清晰,逻辑性较为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