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眼中的最苦和最乐

2024-08-16赵乐瑶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4年29期

人生如一个被打翻的调料盘,五味杂陈,苦乐交织。但人生苦乐,又各有分别。

梁启超认为,担责任是苦。“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在夜里头便是过得苦痛日子。”是啊,身上责任未尽,是一种压力,会使人感到痛苦。可是我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痛苦,只有那些有着强烈责任心的伟人,他们心怀天下苍生,有着博大的胸襟,才会承担这份苦。就像“铁肩扛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用自己的一生扛起振兴中华的重担。这份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因此,他为世人所景仰。

可在我心中,苦又有另一种定义。

在我心中,最大的苦无非是内心的虚空。罗曼·罗兰曾说:“一个人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如果一个人终日里无所事事,内心虚空,那么他就与一个会呼吸的机器没有什么差别。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风雨哈佛路》中,主人公丽斯出生在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庭:父母沉溺毒品,她不得不依靠乞讨充饥。生活带给她无尽的苦难。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丽斯却没有放任自己沉沦,她深刻认识到了这种生活对一个人的摧残。她努力考学,并最终考上了哈佛大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人这一生,不是看你贫穷和富有,而是看你都做了些什么。”身处泥泞之中,丽斯没有放任自己,而是用知识填补自己内心的虚空,与现实的苦楚对抗,重新谱写了自己的人生。

人生有苦亦有乐,梁启超还认为“尽责任为乐”,并且获得快乐的多少是由责任大小决定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当尽到一项责任,当压力烟消云散,你自然是快乐的。

可我认为,拥有充实的生活也是一种乐。何谓充实?充实就是有喜爱的事去做,没有感到虚空的时候。做很多让自己喜欢的事,有一颗平静之心,方可获得快乐。徐志摩想“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只要做内心最向往、最能从中获得满足的事情,那么生活便是充实的,心情便是愉快的。所以,过充实的生活,去追求心中之乐吧!

人生百态,有苦有乐。不论是担责任或尽责任,都需要付出努力。可为何有那么多人都没有放弃?是因为他们发现了生活的美好:生命像鲜花一样美好,爱像阳光一样动人,真诚像岩石一样坚固,良知像野草一样劲生。

徘徊人间苦与乐,我乐在其中!

【湖南长沙市怡海中学】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论证有力且有序,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作文的观点。通过引用罗曼·罗兰、路遥等人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又运用李大钊、徐志摩等名人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增强议论的说服力,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让作文有据可依。本文观点新颖明确,小作者敢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并用不落俗套的语言表达出来,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