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培育路径
2024-08-15李新灵
摘要:步入新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大幅提升。教育家精神是教师队伍道德修养、教育智慧、教育情感、教育视野等的综合体现,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打造教育强国的过程中,积极弘扬和培育教育家精神,有助于丰富教师队伍精神内核,提升教育品质,发挥辐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特征进行阐述,总结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家精神培育路径。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师德师风;时代价值;培育路径
引言
教育家精神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助力,是教育强国建设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是我国教育家及广大优秀教师在长期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价值性是毋庸置疑的。全面弘扬和培育教育家精神,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培育优秀接班人的重要工作。为确保教育家精神培育成效和预期更为契合,就必须对其内涵特征、时代价值形成深入认知,探索切实有效的培育路径,从而更好地将教育家精神的凝聚、激励及感召成效发挥出来。
一、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特征
(一)融合教育情感和教育情结
仁爱之心是所有教育家不可缺少的基础,是扎根一线、站稳讲台的行为表现,融合了教育情感和教育情结。教育情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乐教不单是情怀的体现,也是教育者的态度体现,能够做到乐教的人显然是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1]。爱生也是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的体现,教师秉承一切为学生的理念,采取热爱学生的各种方式,从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教育情结体现出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尊重、热爱、担当,通过甘于奉献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来。教育家是甘愿将自身的精力与心血交予事业,是内心认可教育意义且真正付诸实际的行动,甚至在遇到挫折时也不会放弃教育事业,始终坚定自己的本心。
(二)融合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
育人智慧凝聚着教育家的技艺,是教育过程展现的才智,是所有教育者不可缺少的内容。智慧启迪、因材施教是教育家精神的精华,是采取科学化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在于传授学问、道理,是利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并非灌输式教育,这和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都是密不可分的[2]。教育智慧是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家展现的独特智慧,其是判断与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教学艺术是教学过程中教育家生动展现育人智慧的过程,其是高超教学技巧的展现。两者都是高质量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相互交融与促进之下,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等技术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广大教师更需l4vGMzP2Ae9G0VQn83AvJQ==要探索教育和技术的契合点,积极应用新技术与教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融合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时代的教育家需要学识渊博,做到追求卓越,才能具有深厚的精神底蕴。教师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在教育教学领域充分展现自己的价值。教育家还需要不断创新,才可实现更好的发展。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才能使教育和学习需求获得更高程度地满足。数字化时代下,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教育者应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充实自我,更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二、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
对教育家精神时代价值的清晰认知是弘扬、培育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步伐,使教育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良好助力。教育家精神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充分认知其时代价值,是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基础[3]。
(一)丰富教师队伍精神内涵
教育家热爱国家、回报社会的情感,可以激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提升职业使命感,始终不忘初心,积极完成自身的育人任务,用以驱动教育事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弘扬教育家精神,对于教育模式的传承与创新也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将教育家视作榜样,有利于在教育工作过程中贯彻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和日常教学工作结合,并以实际行动成为学生的表率,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爱国精神。现如今,大部分教师的师德素质都相对较高,但受到功利主义思想影响,部分缺乏自我约束力的教师开始动摇自身的信念,甚至出现失范的行为。师德通常是由品德对教师德性进行定义,教育家精神是促进师德良好发展的精神力量,教育家精神的培育促进师德标准得以提升。教育家精神的培养,可促进教师自觉思考师德问题,以高尚的师德来规范自身的行为,消除功利思想带来的不利影响,始终坚守秉承正确观念及行为,真正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二)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师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弘扬和培育教育家精神,能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1)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者境界的提升。教育者对教育家精神形成深刻的领悟,学习教育家思想、方法等,可使其思想涵养及专业素质得以提升;(2)促进教师形成先进的思想理念,提升社会适应力。教育家精神的弘扬,促进教师自觉了解教育家的故事,领悟教育家崇高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情怀,并将教育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教育家精神还有助于教师们拓宽国际视野,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引入具有重大价值的先进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本土化道路;(3)教育家精神还可激励教师在教育一线奋斗,尤其是积极进入基层,平衡教育领域的地区差异,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优质人才[4]。
(三)发挥教育家精神的辐射作用
教育家精神富有感染力,不仅对学校教育产生显著的影响,而且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具有明显作用,进而推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这就是说,教育家精神并非教师独有的,是社会的财富,将其融入家庭和社会当中,能够丰富各群体教育的精神来源,促进正确价值观念的培育。加强教育家精神的弘扬,可引领全社会提升尊师重道的意识,更加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尊师敬师良好氛围中,相应提升教师的地位,教师的待遇、荣誉感也会相应地提升,从而更好保障教育事业的吸引力,更多有抱负、有才华的年轻人会积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进而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学校、家庭、社会在此氛围之下,可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建立紧密的关系,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同时,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引领教师队伍朝着高素质方向迈进,使教师队伍发展更注重质量的提升。教师队伍内涵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们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有助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民众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能获得更高程度的满足。
三、教育家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改善教师发展环境,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
精神和物质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因而教师工作环境、待遇的改善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为教育家精神塑造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构建顺畅的教师发展通道,做好教师管理改革工作,突破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搭建良好的平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还需引导教师树立抱负,悉心育人,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绵薄之力[5]。同时,要注重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建设。在教育强国建设方面,我国还存在一些短板,要真正实现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培育教育家精神,应将不同背景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整合,打造教育共同体,在相互协作与交流之下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因此,应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对教师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提升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努力营造社会各界紧密配合的教师教育发展体系,探索协同共生、合作共赢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路径,为教育改革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二)培育教师职业素养,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教师们要成长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家,必须要自觉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深耕教育教学实践,促进育人能力的不断提升。(1)教师要真正地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探索因材施教的策略,将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作为努力的目标。应保持学习的好习惯,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深化知识的讲授,加强对学生的启示,引导学生开启智慧,提升问题的解决能力,真正提升育人实效;(2)注重培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正是因为从事的职业较为特殊,教师都应具有仁爱之心、道德品质高尚。师德是所有教师最基本的素养,在教育工作中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师德培养应注重提升自我修养,在育人中发挥示范作用。师生之间的关系并非局限于知识传授,还包含人性感化、道德示范等。教师道德情操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和学生交流可将自身的道德品质展现出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感化,进而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教书育人活动中,教师要认真践行教育家精神,凭借扎实的知识基础、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品德养成提供有效引领,促进学生能力和品行的全面提升。
(三)创新宣传方式,加大教育家精神弘扬
教育家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还应注重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通过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促使广大人民了解、支持教育家精神。(1)将教育家示范效用充分展现出来。近些年,陆续开展了教师群体榜样选树活动,选出一批优秀的教育家,此类群体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这对教育家精神的弘扬是极具意义的。通过对这些优秀教育家事迹的宣讲,使教师形成认同感,提升自身的学习意愿,进而做到自觉追求教育家精神;(2)注重教育家精神呈现方式的创新,保障宣传效果的长久保持。结合受众群体的特性以及兴趣差异,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为宣传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在具体宣传过程中,可将教育家精神通过影视作品、美术作品等形式直观呈现,人们通过这些作品的欣赏可接受教育家精神的洗礼;(3)教育家精神宣传应注重内外联动。除了利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外,还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多元宣传渠道将教育家精神充分展现出来,使教师和广大人民更为深入地理解教育家精神。同时,还应将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充分利用起来,结合国际传播规律开展宣传活动,引领教育家精神走出去,促进中国智慧的传播。
(四)加强培育监测,打造完善的评价机制
教育家精神的培育,除了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善发展环境外,还应注重长效机制的建设。教育家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的效果需要不断地巩固与提升,使其持久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出来,因而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育家精神培育成效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1)应选择科学的评价指标,制定完善评价标准。为提升评价结果的有效性,评价依据与标准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应围绕协作性来设定评价标准,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制定评价标准,确保标准的公正性。标准的制定还应凸显培育对象的核心地位,将培育对象的特性以及需求充分考虑在内,确保标准和实际状况更为匹配。还应注重细化评价指标内容,提升评价标准的可行性,确保对教育家精神的培育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评价内容的选择也要非常谨慎,将培育工作的阶段性特点呈现出来。此外,还需要结合教师成长阶段的差异性,制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要更加关注培育对象的发展性,将当下的成长需求以及发展目标作为核心考虑对象,保障选择的评价内容对培育对象的成长可发挥显著的支持作用;(2)应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使评价活动可发挥增值效用。评价若是更加全面,教育家精神培养的效果也可更好地反映出来,并且有助于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以便后续进行针对性改进。评价应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不可只关注结果,还应对培育的每一个步骤多加关注。同时,评价还需培育机构之外第三方的参与,由多个评价主体开展评价工作,才可对教育家精神培育效果有更客观地把握;(3)评价还应注重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结合。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多途径来收集评价资料,利用丰富的评价信息为教育家精神培育成效进行全方位评估。评价结果并非教育家精神培育的终点,应当依据评价结果来审视教育家精神培育工作的不足,为后续的工作整改提供有效参考。为此,评价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培育机构与对象,使评价者对培育对象的成长状况有更清晰地掌握,及时精准地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规划、改进和调整。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家精神融合了教育情感和教育情结、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育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和培育教育家精神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助力。新时代、新使命,我们要认真学习、领悟、弘扬教育家精神,通过改善教师发展环境、培育教师职业素养、创新宣传形式和完善评价机制等途径,积极培育教育家精神,充分发挥其在精神驱动和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为我国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机赋能。
参考文献:
[1]曹晔.教育家精神时代内涵与职业教育的弘扬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11):3-9.
[2]刘敏,张新科.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价值意蕴及弘扬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3,(10):143-151.
[3]刘君宇.教育家精神视域下地方高师院校人文教育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4,10(08):80-84.
[4]冯建军.“教育家精神”: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4(2):25-29.
[5]陶倩,李云.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意涵、结构要素与实践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24,(03):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