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08-15杨金灿 吴超群
摘要: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本研究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并提出应用路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成效。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推向更广的范围,成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1]。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优势,需要深入研究其应用现状和问题,并探索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更丰富、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现了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等特点,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管理水平,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实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数字化使信息易于存储和传输;网络化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共享;智能化提升了自动化决策和处理能力;多媒体化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实时性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开放性便于不同系统的互操作和集成。这些特点为高职院校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一)多样化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促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与创新的一种教育手段,这实现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接受远程教育、参与虚拟实验等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加快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
(二)个性化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使教育可以更加个性化。通过使用学习管理系统和学习分析工具,实时监测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2]。借助数字化和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诸如教学视频、虚拟实验室、电子书籍等方面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他们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三)评价教学成果
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了教育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依托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源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校在修订完善教学方案和计划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管理教学资源和学生档案,优化和创新了教学过程。通过在线测验、精准画像等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教师根据教学平台反馈的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和指导,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最常见的应用形式之一。多媒体教学已在高职院校广泛应用,大多数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明显,它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源,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不及时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合理使用多媒体,并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互联网普及后,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众多高职院校纷纷建设了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它们提供了丰富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也支持师生互动。但平台建设面临一些挑战,如功能不完善、资源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为提升平台质量,学校需加大投入,完善功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建设与更新。
(三)虚拟仿真技术的使用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愈发广泛。它能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与操作过程,让学生在安全环境中实践,对职校生技能学习帮助很大,如机械制造、汽车维修等专业。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成本高、软件更新慢等。要更好发挥其优势,学校需加大投入,改善设备与软件资源,并加强与企业合作。
三、存在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移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改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技术应用不均衡,不同学科和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存在差异;设备和网络不稳定,可能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足,限制了其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难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教学效果;信息安全问题,需要关注数据保护和隐私。下面将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3个方面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湄职院)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学资源选择的问题
传统教学以纸质教材为主,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然而,由于资源的不统一和缺乏规范,教师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查找和筛选教学资源上。教师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合适的教学资源更是难以寻找。
(二)教学方法应用的问题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则需要更多的师生互动合作。然而,一些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3],效果不明显。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灵活应用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三)教学评价滞后的问题
传统教学评价手段以考试和作业为主,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实时反馈和个性化评价。然而,一些教师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导致了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不高。此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被记录下来,涉及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问题。
四、原因分析
通过对湄职院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的研究分析,发现设计教学环境、组织师生活动、提供教学资源等方式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技术培训和应用成效不明显
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教育理论知识,并能将其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和支持上存在缺失,许多教师对于教育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有限,难以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和平台不完善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依赖各种教学平台和设备,如电脑、投影仪、互联网等。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和平台存在老化、落后、损坏等问题,导致教育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同时,一些学校对于教育技术设备的投入不足,无法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维护。
(三)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紧密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是将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实现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创新。然而,在现实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如何将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导致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不佳。而且,一些学科的教学内容本身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并不紧密,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不健全
教育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教师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技术应用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估和反馈机制,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未能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因此,导致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局限性,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应用路径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湄职院持之以恒落实擘画的“数字福建”蓝图,融入莆田“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在信息化教学设施日臻完善的基础上,采取以下举措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成效。
(一)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支持
学校着力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提供专业的信息化教学培训课程,涵盖教育技术理论、设计与评估等。设立支持团队,提供咨询与技术支持,还通过组织活动,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研讨,助力教师掌握信息化应用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和支撑。
(二)完善信息技术设备和平台
近5年,学校累计投入1.3亿元专项资金,配备先进、完善的教育平台和技术设备等软硬件设施。修订完善学校数据管理战略规划、制度与规范等,建设全量数据中台,开展数据治理。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技术设备正常运行。学校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建立教育资源和技术经验的共享平台。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与相关科技企业、教育技术公司等合作,共享信息技术资源,提高设备和平台的质量和数量。
(三)推进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教师对学科内容和教育技术的结合点进行深入探究,寻求教育技术更优服务于学科教学的方式。通过打造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等,实现教育技术与学科知识的融合,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学校构建学科教师与教育技术专家的合作体系,共同研究学科教学的创新模式及教育技术的应用策略。教师能借助教学案例分享、教育技术研讨会、教师互助小组等途径,彼此学习、相互借鉴,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
(四)健全技术应用评估与反馈机制
学校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应用评估与反馈机制,侧重学生的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并及时提供反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螺旋式自我提升。教师通过教学平台的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活动的再组织和教学资源的现分配,随机调整教学策略。此外,学校还在教师全系列业绩量化指标体系中加入教学课程改革、教学能力比赛等项目,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中。
六、应用成效
湄职院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获评全国第三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单位、2021年和2022年福建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学校信息化应用案例《为五育装上信息化“引擎”》入选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一)拓展了智慧应用场景
建成IPv4和IPv6双栈“40G冗余双核心、WiFi5与WiFi6无线网络全覆盖”的校园网络系统,基础网络、数据中心机房、教学环境三大硬件支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并接入教科网,配套统一运维中心,配备96间多媒体教室、IP广播系统等,建设研讨式、分组式智慧教室和理实一体实训室等,打造集智慧教学、实训、管理、服务、安全于一体的智慧校园,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展了智慧应用场景。
(二)提高了教师数字素养
充分利用前沿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教、学空间,基于信息技术的项目驱动、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持续建设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两个专业资源库、41门课程、9门精品课程。新招录的年轻教师群体信息化水平整体提高,80%以上的教师通过数字教学能力考核,在2021—2023年度“高职院校三大国家级竞赛”中均进入全国百强。
(三)提升了数据治理能力
学校数据标准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推进,统一全校范围内数据含义、分类、统计口径等,明确数据的生产、使用部门,督导校内各单位按照数据标准提供数据,规范协调各单位数据交换,为提升数据质量、实现数据共享与应用奠定基础。推进学校数据中台与全国职业教育智慧大脑院校中台动态对接,支持各职能部门精准地掌握人才培养情况,挖掘并释放数据价值,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四)促进了教学质量改进
基于智慧教学管理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巡课、评课,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教学动态、师生画像等数据大屏,促进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开展数字化资源应用培训并建立跟踪考评机制,引导师生在教研学习活动中广泛使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平台。提升数据应用服务能力,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模式,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成效,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仍需不断深入和完善。未来应继续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优化教学资源,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5):26-32.
[2]杨月涵,冉黎黎.左手算力右手应用北京冲刺“大模型”[N].北京商报,2023-05-17(003).
[3]柳洁,吴欣,陈泽宇.职业院校混合式教学的运用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