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误区分析及解决路径研究
2024-08-15王全国 罗泽如 李伟伟
摘要:解决学生经济上的“硬贫困”和精神上的“软贫困”是普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软贫困”本质上是经济贫困引发精神贫困而产生的“等”“靠”“要”的心理。经济贫困容易在国家、社会和学校帮助下得到有效地解决,但是精神上的“软贫困”需要探索出有效的解决路径,文章试图探索经济上的“硬贫困”和精神上的“软贫困”相结合的资助路径,为高校资助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资助误区;软贫困;资助育人;精准资助
引言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是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的一项政策。当前,高校仅注重资助的结果或完成资助任务,虽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经济上的“硬贫困”,但剖析其精神上的贫困,却未能得到真正解决,资助育人的价值导向和德育效果缺失,与此同时,单一的物质化间接地使贫困生出现精神上的“软贫困”现象。
一、“给予型”与“强能型”资助的比较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学生总量也呈现不断增长趋势,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数量也相应增多,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的主要工作之一[1]。强能型资助发展是对“精致扶贫”思想和要求的深入阐释,也是高校强能型资助发展的基本原则。
由于我国高校资助政策是属于“发放式”补助金,学生困难等级认定后,获助学生基本是被动接受资助,这种被动接受长此以往会产生对资助依赖。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显示有近60%贫困生出现被动“等”补助的现象,高校资助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生了偏差,忽视了贫困生精神上的“软贫困”,导致经济解困与精神解困缺乏有机结合。高校资助出现了物质帮扶与精神育人不平衡的现象,给予型资助间接性造成精神上的“软贫困”现象。剖析经济上的“硬贫困”已得到有效解决,但探析精神上的“软贫困”是厘清“等”助学金问题的重要方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高校要发挥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主体价值,以多渠道激发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培养他们学会自我成长,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鉴于此,给予型与强能型发展途径是工作要素的转变,其要素是资助形式的变化,高校资助管理中心工作形式不再只是单一的给予,而是通过小型社团为受资助学生搭建平台,在一定的平台和环境中培养贫困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能力。
给予型与强能型相结合的资助途径:(1)资助政策发放式形式转变,由粗放型向精准型发展;(2)学生对资助认识转变,由被动接受到主动申请资助类型;(3)“发展型助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项目推动。2006年,陶欣伯先生创办的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在江苏省内22所高校设立“伯藜助学金”为期四年,年度资助4500人左右,每人每年资助5000元,并成立“伯藜学社”社团,社团由受助的学生组成。社团旨在为成员提供一个可培养自我能力和奉献精神的舞台,并依托平台开展助学济困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和资助育人活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社团学生在各类活动中投入得越多,能力越是得到锻炼和发挥,心理能量和精神力量则更加充沛。以某高校学生为例,对6名建档立卡特别困难学生跟踪调查大一至大三学年,6名学生在入学前有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且内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在大一提交伯藜学社申请表,并经过二级学院笔试面试的筛选以及校级答辩成为一名“陶学子”。在伯藜学社期间,6名学生曾担任过社员、部长和社长,累计志愿服务超过千余次,其中一名学生服务时长达500余小时,并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校五四青年奖章、江苏省陶欣伯助学金“励行之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等。调查得知,学生在伯藜学社期间个人能力提高最多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和眼界以及认知能力,他们积极投身于学社的各项公益活动,在行动中探索自己,在伯藜学社接受帮助的同时,不断地将自己有限的青春献给无限的事业,完成了从给予型接受资助到强能型发展的转变。可见,强能型发展不只是依靠学生本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资助环境和平台。伯藜助学金在该校每年共计资助200人,伯藜学社每年纳新50人,同是受资助的学生,参加伯藜学社的学生明显比未参加学社的学生更具有工作创新化、思维多维化、知识综合化,学社的活动提升了学生心理素质能力,满足了贫困学生的深层次需要。实践证明,“如果只是想方法‘给钱’而不是加以教育引导其自立、自信、自强去赚钱,此举只能解决一时之渴,而且极有可能使贫困生产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由此可见“心理脱贫”比“经济脱贫”更具有内涵意义[2]。
通过调查显示,该校贫困生中有36%参加过学生会或社团组织,其统计数据表明,这36%贫困生的社交能力提升较大的占73%、表达能力提升较大的占58%、综合能力提升较大的占67%。正如伯藜学社的成员,无论在工作上、学习上、思维上、知识结构上、心理素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比未参加学生组织的有显著提升。另外,通过平台可以引导学生有组织、有制度、有计划地挖掘学生奉献精神,同时参与社团活动还有助于提高受助学生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和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学生参加资助型社团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自立、自信、自强,其自我价值和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升。进一步比较显示,家庭经济状况正常的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相对外向,心理能量更加充沛,这表明经济状况对于个体交际关系使贫困生更加内敛。纵观给予型接受资助的学生,大多不愿意分享自己贫困生的身份,心理能量明显不足。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贫困生“等”资助的依赖心理是消极的,而伯藜学社的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活动,激发了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逐步实现心理解困、自我解困和交际解困。显然,伯藜学社的发展模式,可为高校资助管理工作提供借鉴途径,以开展资助社团组织,为贫困生搭建平台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同时为高校提供给予型和强能型相结合的资助模式。进言之,高校通过社团活动提升贫困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帮助缓解“软贫困”问题。
二、“成绩型”与“考察型”资助的比较
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精准识别资助对象、精准判定资助需求和资助形式以及精准控制资助效能的作用[3]。大数据视域下进行高校资助模式综合性构建,逐步解决“伪贫困生”问题。
(一)诚信危机——低风险伪贫困生
国家励志奖学金针对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设立,意在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因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含金量和金额高,出现非贫困生入库以此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现象。但是真正的贫困生因学业成绩多数无法达到评选标准,让学业到达标准“伪贫困生”占用了资源。由此产生了“要”励志奖学金的心理因子,这种心理上的争取比经济上的困难更值得资助管理工作者深思。着力探索这种“要”的心理现象,营造良好的资助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诚信度的路径。
《论语·为政》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作为个人层面倡导的价值追求,是完善自我人格的核心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内在基础。诚然,从对受助大学生的教育功能看,资助育人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培养学生自我价值观的重要思路;从对学生的为人处世看,诚信教育是健全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从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来看,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必要环节,同时是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系。
国家励志奖学金主要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行、学习成绩、家庭经济情况和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考察,但评比是以学生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情况作为必要标准。具体而言,学生取得的学习成绩公开透明,学生家庭是否存在真正的经济困难情况,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只能在资助认定系统里查询,这间接地助长了“伪贫困生”申请困难认定诱因。进言之,没有达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无权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其特定性是学生诚信危机的重要诱因。这种危机属于低风险,不少学生为了满足申请贫困生认定,伪造贫困证明或夸大家庭困难程度,这使本该作为国家励志奖学金认定重要依据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名存实亡,同时衍生了一批弄虚作假的学生。根据调查研究,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不清楚“调查表”的用途,但有些懂门道的家长或朋友清楚贫困证明能带来的好处,更甚者有关部门审查材料随意性较大,便有托关系办到贫困证明材料。这一低风险的失信行为,在学生入校前就已经埋下种子,不仅违背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选要求,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资源,更重要的是,此现象折射出大学生个人诚信危机和道德认同危机。大学生对道德本身没有产生强制的约束力,也并不会因为诚信缺失行为而受到惩罚,出现了低风险的伪贫困,纵容了诚信缺失行为,这成为非贫困生入库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重要诱因。或者说,奖优助困对象的特定性是大学生在励志奖学金评比中出现诚信缺失行为的最直接诱因。
(二)以管促教——提升认定科学性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目的是奖优和助困,一是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二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励志奖学金覆盖达到全体学生的3%,奖励资助金额达到5000元,隶属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奖学金,同时证书属于省级以上荣誉。因此,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证书和奖金在大学生奖学金评比中位于较高层次,贫困生进行准确界定成为其开展评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对资助管理工作者提出较高的要求。调查表明,国家励志奖学金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认同度高,在达到申请要求前提下,有高达92%的同学愿意争取国家励志奖学金,更多同学表示此类奖学金在社会上认同度较高,既然在校期间无法申请国家奖学金,就退而求其次争取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与国家奖学金是同类别,国家奖学金比例占在校人数0.2%,而国家励志奖学金比例占3%,这也就使学生从成就动机到心理动机双重目的行为原动力,都当作行为目的的结果。随着国家的精准扶贫,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得到改善,高校出现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用不完的现象。这种现象的造成是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之间对应度难以达到对称,使伪贫困生的数量逐渐增大,这给资助认定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更浪费了大量国家资源。
教育依靠管理,管理促进教育,高校资助管理工作是个大工程,各个高校需要资助的学生千人以上,难以依靠资助管理者就能完全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此背景下,借助大数据的力量,为资助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和隐私性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创的“隐形资助”,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贫困生消费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和计算。通过在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审过程中增加消费大数据,精准分析和计算学生的日常开销,保障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奖概率和均率,减少伪贫困生因在库里能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条件。
隐形大数据提高了高校资助系统的精准性,有效提升了资助认定和国励评定的科学性,但并不能真正解决资助管理工作所掣肘的问题。大数据作为参考或衡量标准,可以使管理者更加严谨,有效防止大量“伪贫困生”的出现。同时,有效遏制大学生诚信危机和道德认同危机的源头。
纵观上述,探究有效解决途径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有大学生追逐名利心态,学习动机偏颇、低风险诚信危机,又有评审规则滞后,政策笼统等原因。在资助政策改革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依然是探索资助模式构建和实施运行的基本要求,资助认定清晰、资金资源配置均匀、有偿型资助普及、资助育人内涵强化,都是解决高校资助的重要举措。
结语
高校如何让贫困生精神力量丰满起来,有足持于内无惧于外的精神力量。换言之,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充盈。迄今,贫困生在经济上的“硬贫困”和精神上的“软贫困”相结合的解决途径,不能单依靠资助管理者,而是要将社团育人、心理建设和大数据整合起来,从当前国家脱贫战略工作来看,粗放资助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高校资助认定,精准资助发展模式将成为必要可行的方向,同时可有效减少“软贫困”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杨晓慧.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6(09):22-25.
[2]梁军,何丽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根本出路:“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4):129-131.
[3]吴朝文,代劲,孙延楠.大数据环境下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模式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