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提升研究

2024-08-15向苡心 蒋璐莹 缪炀

公关世界 2024年14期

摘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个人工作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欠缺的原因主要有: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不匹配,校企合作未深入开展;“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技能与实践技能不平衡;学生综合素养尚待提升,未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等。产教融合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应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双主体协同育人;强化师资力量,建设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注重内涵建设,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就业稳定性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教融合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产教融合、特色办学”;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强调“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等”。产教融合能够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助力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我国关于就业稳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就业稳定性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方面,例如,文跃玲采用问卷调查和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发现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实习期表现以及毕业生与单位对彼此的认可度是就业稳定性欠缺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构建高校与合作单位“二维联动”机制[1];朱思伟等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毕业生的个体情况、专业匹配、综合测评成绩和就业教育是影响高职工科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同时提出应通过全面加强就业服务、提升专业认同、推动劳动教育等提升高职工科毕业生就业稳定性[2];杜兴艳等利用麦可思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Logit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职业规划能有效增强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稳定性,显著降低新就业大学生的离职行为[3]。此类研究颇为丰富,由此可见,学界已有的研究为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提供了一定的策略与建议,但略有不足,同时关于产教融合与就业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性的研究成果较少,忽视了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提升与稳定就业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新形势下研究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对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提升的价值定位

(一)有利于提高个人工作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

工作满意度的概念由美国的霍波克第一次提出,他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工作者对工作本身及工作的心理与生理方面对环境因素的一种态度或情绪反应[4]。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方方面面,比如工作内容、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资薪酬、人际关系、工作发展前景、人职匹配度、单位组织制度等。长期稳定的工作机会可以使工作者更加熟悉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不断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还可以使成员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默契。同时,稳定的工作能够让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缓工作疲劳。由此可见,就业稳定对个人工作满意度的提升大有助益。此外,稳定的工作还可以提供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良好的职业培训与职业晋升、积极的工作氛围,还可以增加个人的主观幸福感[5]。

(二)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直接关系着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规范且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提升员工工作的幸福感,增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能够营造一种和谐且积极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就业的不稳定性会导致企业员工离职率高、企业内部人员变动频繁,不利于企业项目的开展,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并且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员工就业稳定性的提高能够增强企业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业稳定性的提高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品牌形象发展和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6]。此外,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和适配性,可以让企业加速恢复生产,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转,降低失业率,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有利于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衡量却有许多标准,包括毕业去向落实率、薪资福利、单位性质、专业匹配度、就业满意度、就业稳定性、职业发展潜力、社会认可度等,其中,就业稳定性是衡量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关键指标。毕业生频繁更换工作,求职过程中的空窗期,都会降低毕业生的职业信心,导致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无法尽早落实,同时也会使各大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降低,进而影响到社会对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作为稳就业工作的重要群体,保障高校毕业生的稳定就业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着力于这一关键点,可推动形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欠缺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不匹配,校企合作未深入开展

为提升学生的实践性技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各大职业院校积极响应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认真落实职业教育“1+X”职业证书制度。但是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相脱离,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习评价仍以传统理论学习为主,缺少实践环节的教学,未将行业企业的理论、技术、项目等深度融合到学校教学体系中。学校和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双元主体,培养目标不完善,教学资源未整合,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教学质量未能达到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由此所培养出的毕业生也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供需不平衡的局面。由此可见,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表面,教学、就业、产业仍未有效贯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够,教育教学与市场需求相脱离。毕业生们踏上工作岗位时由于实践知识与行业认知的欠缺难以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工作模式,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就业的挫败感,进而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

(二)“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技能与实践技能不平衡

“双师型”教师是具备理论性和实践性双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职业院校的教师既应具备该专业的教育教学系统知识与能力,也应该具备该行业相关的实践能力。各大职业院校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工程师、工艺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积极与企业合作,安排教师在教学空余时间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组织教师参加专业相关的技能培训。但是目前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职业教育的师资招聘方式传统且单一、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深度不够、考核机制不完善等,这都导致了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之间尚未达到平衡,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仍需提升。“双师型”师资力量的薄弱使得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学到的还是基础的理论性知识,对于行业的需求依旧未知,因此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容易频繁试错,增加就业的不稳定性。

(三)学生综合素养尚待提升,未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产教融合模式旨在将产业与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学生在产教融合模式下需要完成从理论学习者到操作实践者的角色过渡,这就需要学生在不同环境中逐步适应自己的角色定位。企业的知识、技术随着行业发展不断更新,学生难以将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之中,同时也会因为自己的技能水平不足以应对实际工作的需求而感到困惑与迷茫。此外,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未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与职业观,不愿主动参与到公司实训与实践项目中,对于学校与校企合作企业安排的实习项目也从心理上感到排斥与抗拒,认为实习的付出与收益不平衡,导致产教融合浮于表面而无法深入开展,学生的综合素养难以得到提升。学生“懒就业”“慢就业”的现象尤其严重,毕业生工作变动频繁,毕业半年内的辞职率高,就业稳定性欠缺。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提升路径

(一)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双主体协同育人

加强政策引领,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学校与企业应共同承担教育教学任务,成为“产教融合”中“教”的双元主体,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提升就业稳定性。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与产教融合中发挥着统筹引领的功能,为推动校企双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深入开展,应持续出台有利于产教融合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以及激励措施,为产教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发力。校企共同研究制定教育教学方案,根据产业需求设置合理的培养目标与课程,完善评价方式,将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优化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提升双元主体育人成效。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认证实际上是国家对企业主动参与产教融合的一种激励机制,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产教融合企业所承担的学徒制试点任务与订单培养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就业稳定性。认证主体方面,应构建政府、企业、学校三位一体协同认证机制。认证标准方面,需要考虑企业对于产教融合的投入,包括可量化的投入(如资金投入与教学资源设备等)与难以量化的投入(如专业技术与无形资产等)两部分。对于可量化的投入需严格标准;对于难以量化的投入,无法按照数据衡量,但可以将其转化为相对容易量化的指标再对其进行评价。认证方式方面,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多方调研等方式。

(二)强化师资力量,建设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

完善“双师型”教师选聘制度,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选聘不应受限于应届生的教师招考,而更应该从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中选聘。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更了解行业新动态,具备行业的新知识与新技术,并且能够将其以更浅显易懂的方式教授给学生。搭建“双师型”教师企业生产实践平台,高职院校和企业应互信互通,共享行业新资源,共同加强“双师型”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培训,鼓励教师考取多元化的职业技能证书。

建立“双师型”教师考核制度,实施动态化管理。“双师型”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主体应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双重主体,高职院校主要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企业主要考察教师的专业技术与实践技能。考核内容包含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成果、创新能力、比赛获奖、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等多个方面。考核方式应采用多元化评价,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通过考核与评价,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动态化管理,激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增强自身能力。

(三)注重内涵建设,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

依托课程思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自身能力与期望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生的心理不平衡,未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应依托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融入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紧跟时事,了解最新的就业形势,深入剖析与积极面对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就业心理,什么是正确的就业行为。教师应多多挖掘就业指导课相关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结合榜样人物案例与社会热点话题,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与职业责任感。

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学生劳动精神。劳动教育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重要渠道,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实践精神,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就业稳定性。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通过日常的生活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必修课、劳模工匠进校园、企业见习实习、勤工助学活动、专业服务、创新创业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训练、社团活动、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等,使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培养劳动精神与劳动道德,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结语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提升对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高校、企业、政府等多主体共同发力。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高职院校应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学合作,聚焦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文跃玲.校企合作背景下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25):40-44.

[2]朱思伟,隆娜娜.高职工科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情况调查及分析——以东部某省高职院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10):226-227.

[3]杜兴艳,王小增,陈素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对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以某校毕业生麦可思调查数据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5):134-138.

[4]于炜晔,王振国.工作满意度理论研究文献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10):125- 126.

[5]许荣庭.就业稳定性背景下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3, (12):73-75.

[6]毕亚群.就业稳定性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路径探究[J].中国就业,2023,(07):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