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双核驱动模式在高校实践育人体系中的应用
2024-08-15王磊
[摘 要] 实践育人一直是高校重点关注的育人方向之一。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双核驱动模式,有助于解决以往工作中缺乏工作载体,实践育人与思想教育、专业教育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探究通过双核驱动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达到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进而实现实践育人的落地和有效实施。
[关 键 词] 志愿服务;双核驱动模式;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2-0113-04
一、问题提出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颁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深化实践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可以说,这一要求为新时代实践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明确了高校既要考虑学生的思想活跃性和创造性,又要注重教育意义和实践育人的内在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精准把握实践育人的时代特点,如何在高校教育中找到实践育人的方法,明确此方法的载体和抓手,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以往高校志愿服务为抓手的实践育人研究中,大都提及志愿服务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需要在志愿服务中加入思政教育元素,但加入什么思政元素、怎么融入思政元素的相关研究较少,也较笼统,鲜有明确的可行性路径。另外,除了思政元素还可以融入哪些元素,相关元素之间如何关联、协同,发挥实践育人最大功效都没有较为明确的参考模式。因此,如何体系化构建高校实践育人活动,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切实提高实践育人的系统性、实效性、长效性,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破题之举。
二、研究意义
历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统筹协调,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强调实践育人是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载体,是全力推动育人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实践育人有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自我成长与超越,满足其自身内在的发展需求。高校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宣讲志愿服务精神,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与服务社会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思想与精神境界。
三、研究进展
(一)实践育人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以“实践育人”为主题,有近9000篇研究成果,可见实践育人是高校研究的热点之一。高校实践育人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8d199131a125682d9e20bc46db88c3c8成部分,学者在前期研究中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为接下来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借鉴。
李仙娥从五个维度出发,研究用大思政课与触动学生心灵有机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张家玮提出要理清新时代“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的定位,分析其现实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路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质量和效果。刘宏达、许亨洪认为高校实践育人要加强共同体建设,要加强实践育人整体性制度的设计与推进,要注重共同目标实施的顶层设计、重视共同参与实现的师生互动、强调共同作用发挥的过程融合、加快共同优势提升的机制共建等。黄慧认为要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体系,促进红色文化入课堂以及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加强高校话语权的创新路径。易鹏、王永友也提出以育人实践为核心打造高校红色文化的资源高地、研究高地、话语高地和传播高地。李海娟认为进一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要在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实践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着力。从目前的研究不难发现,高校实践育人的方式有多种,也明确了实践育人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宽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陷入大而空的窘境。虽然也有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聚焦在红色文化,有一定的指向性,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依然存在育人定位模糊不清、育人工作强行融入的问题。因此,红色文化的融入并不应该是空洞的,而应该是更加具体,而且要有实质性载体,以便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相关研究
在相关研究中,实践育人载体有多种,志愿服务是最常见的载体形式之一。研究者注重从志愿服务不同角度,积极探索高校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体系。伍廉松认为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事而化,加强志愿服务的价值引领,提升志愿服务网络化治理水平,完善志愿服务政策保障机制。郝学武提出进入新时代,要把握新的发展契机,深化发展高校志愿服务,注重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周满英等探索了志愿服务五项育人功能以及如何提升志愿服务育人的五种实践路径。李清江从大学生志愿服务入手,把实践育人功能作为研究重点,寻求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罗红雪等提出从高校、社区、社会三个维度强化育人自觉、提高品牌效应、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探索实践育人的路径。王鹂认为高校可通过明晰组织定位、丰富志愿服务形式等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活力;通过推动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建立协同运行机制、设立志愿服务合作基地等措施优化供给需求关系;通过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星级评价机制、“五星级”激励机制、保障活动经费和场地等构建激励保障体系。王博从公共治理理论的视角,就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进行探讨研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樊宁娜提出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挖掘和编制“资源图谱”,提升大学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效果。史津萌认为高校应搭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完善高校志愿服务机制。袁媛提出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观念引领,注重社会实践导向。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关注到了志愿服务在高校实践育人中的运用,但我们也注意到,现有的研究依然没有突破志愿服务研究的框架,还是就志愿服务谈志愿服务,围绕志愿服务的落地落细深耕,却没有进一步提炼志愿服务的核心内容,忽视了志愿服务背后的育人特点,也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志愿服务体系。
四、双核驱动模式的内涵
美国学者理查德·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曾提出洋葱模型,该模型自外向内由三层构成,层层深入。其中,最外层容易观察和掌握,如知识、技能;最内层不易受到影响,如动机。鉴于此,构建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双核驱动模式,该模式是以洋葱模型为框架基础,分为内核和外核两大部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实践育人的内外层核心,以志愿服务为驱动力融入双核心,促进二者之间双向滋养,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增强了学习的方向性、自觉性和内驱力,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同频共振,进而助推实践育人,实现课程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等育人体系的协同发展。
为了进一步具象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内容,以江西地区的医学教育为例,在内核和外核的组成上,双核驱动模式主要是依托江西红色资源优势,结合江西“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在原有井冈山精神教育、苏区精神教育等的基础上,建立以红医精神为核心的思想教育体系作为实践育人的“内核”,在保持原有专业为核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专业教育广度,将医学+互联网、医学+创新创业、医学+乡村振兴等作为实践育人的“外核”,紧紧围绕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实践育人培养体系,寻找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模式。
志愿服务作为双核模式的载体和驱动力,具体来说其实现方向为:学生层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进取的内在动力和专业学习兴趣,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提升理论水平,拓展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传播中国正能量,提高个人核心素养,明确自己与优秀志愿者的思想差距;当学生带着实践中的反思回到第一课堂时,鼓励他们学好“看家本领”,解决志愿服务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和专业难点,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和思路,鼓励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升今后就业的竞争力;帮助学生确立今后职业方向,进而激发学生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正向循环,实现实践育人。教师层面,通过与学生共同参与志愿服务,师生沟通反馈,解决志愿服务遇到的问题,并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思考,提炼工作中的重难点,开展科学研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检验,进而不断完善并形成一套符合国情、省情、校情的志愿服务理论体系,丰富实践育人体系。
五、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双核驱动模式在实践育人中的应用与特色
在实际工作中,双核驱动模式离不开具体的路径和载体,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将双核中的内外核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双核驱动模式的正向提升。
(一)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双核驱动模式在实践育人中的应用
志愿服务开展离不开高校服务平台的打造,多层次志愿服务平台的构建有助于志愿服务的多样化发展。一般来说,高校既可以设立校级平台,也可以创设二级学院平台,还可以二者有机统一、相互补充。大部分高校会对两大类平台加以区分,侧重点不同。校级平台重点承担大型活动或综合性项目的志愿服务,每个二级学院围绕学院自身专业优势量身打造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做到一院一品。各平台运行主要依托线上运营,如PU口袋校园、江西共青团大数据云平台(赣鄱青年)、江西志愿服务网等方式开展志愿者注册、考核以及志愿服务活动发布、评价等。
在志愿服务活动方面,活动的覆盖面既要有校内志愿服务活动,也应该有校外志愿服务活动。校内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主打志愿者参与校园治理建设,校外志愿服务可以侧重于服务社会,为推进健康中国出力。
榜样力量也是志愿服务不容小觑的内容,每学期可以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志愿者感人事迹,树立模范典型,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志愿服务活动。同时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的“技能大比武”,展现志愿者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将专业教育融入志愿服务中。当然,进一步致力在志愿服务方面打造项目品牌,也有利于志愿服务的项目化运作和管理,有助于形成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校特色活动,有助于体现高校实践育人的社会价值。
(二)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双核驱动模式在实践育人中的成果特色
1.传承发扬红色基因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在志愿服务中开展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让学生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是高校落实江西省委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部署要求的有力举措,更是新时代青年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路径。
2.促进创新创业发展
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面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充分运用新技术,提出创新方式和方法,促进创造发明。同时,志愿服务小组带领团队成员深度融入公益创业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将助力帮扶对象创新发展。
3.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志愿服务不仅是在校内,还可以经常组织校外志愿服务活动,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运动会、急救活动、世界献血日活动、健康宣讲、党的宣讲等,为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健康知识,增强全民健康意识,传播健康正能量,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行动。
(三)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双核驱动模式应用在实践育人中的思考
1.党政重视,统筹布局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离不开高校党政的支持,双核驱动模式也需要高校顶层设计,保证志愿服务的方向性。工作中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战斗堡垒作用,着力提升党在志愿行动中的组织领导力,发挥党员先进典型的示范与辐射作用,突破贯彻落实志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瓶颈。在党委领导下,强化对志愿服务的全面布局、统筹落实,如加强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的组织化、机制化与专业化水平,提升影响力和凝聚力等。
2.思想引领,专业同行
贯穿志愿服务的主线就是思想引领,通过开展志愿活动,保障实践育人的满意度。切实弘扬志愿精神,时刻铭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将其内化为志愿服务“信仰”。引导大学生在专业上细心钻研,在志愿活动中端正品行,加强德行修养,守正务实。一方面,帮助学生找准志愿服务的定位,认识志愿服务是一种助人利己的活动,帮助青年志愿者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3.隐性教育,素质提升
学生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但个人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增强了服务社会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处理问题,也能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团队合作。隐性教育体现在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案策划、地点选择、相关人员的联络方面,进而开展活动,甚至突发情况的处理、后期的活动总结、通讯稿的撰写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协调、沟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也有助于学生今后做好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六、今后努力方向
(一)不断强化双核心
双核模式的关键在于其内在的具象化的两个方面,内核作为内在动力,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正是因为其隐性教育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学生重视程度不高、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因此,在强化内核方面除了要重视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外,还可以考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建+的理念引入内核之中,提升内核的“厚度”,巩固内核的“主导地位”。在外核方面,除了助力专业教育,延伸第一课堂的广度和深度外,还应该关注交I3/OuKBjuAv+z2NJkY2SWg==叉学科应用。在“新四科”建设背景下,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同学科间的隔阂也在不断被打破。因此,外核的强化可以考虑交叉学科的实践应用,增强其实践育人的效果。
(二)继续深挖新载体
实践育人的载体并不是单一不变的,双核驱动模式的载体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在进一步探索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推进双核驱动模式的同时,可以考虑加入多种载体,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双核,提高实践育人效果。例如,目前研究较多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值得考虑的载体之一。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将双核动力与实际学习、生活相融合,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探索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明确目标和人生发展方向,做好人生规划。
(三)提高育人长效性
双核驱动模式推动实践育人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双核驱动模式的效果,更要清醒地意识到其对实践育人的持续性和长效性,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发挥双核驱动模式的最大功效,保持其稳定性和持续性,不断开拓实践育人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磊,孔繁怡.高职院校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提升劳动育人实效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11):85-88.
[2] 伍俊锋,黄鸿峰,林中青,等.志愿服务育人模式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及优化路径[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6):51-55.
[3] 郝学武.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81-82,96.
[4] Spencer. Vendor selection criteria and method[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1,26(8):2-18.
[5] 李仙娥.“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106-110.
[6] 张家玮.“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的功能定位与优化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6):146-152.
[7] 黄慧.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72-74.
[8] 刘宏达,许亨洪.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内涵、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5):170-176.
[9] 李海娟.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1(8):108-111.
[10] 伍廉松.论高校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及其促进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8):85-86.
[11] 周满英,陆雯源,李宇涵,等.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和实践路径探索[J].科教导刊,2022(1):136-138.
[12] 李清江.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创新研究[J].文化产业,2021(30):108-110.
[13] 罗红雪,王莉,王兴浩.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及其优化路径[J].公关世界,2023(1):63-65.
[14] 王鹂,于林民,马昭文.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路径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2022(8):38-40.
[15] 王博.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的路径研究[J].决策探索(下),2020(6):93-94.
[16] 樊宁娜.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实践育人”路径探索[J].国际公关,2020(10):211-212.
[17] 史津萌.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困境与对策[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4):102-104.
[18] 袁媛.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法制与社会,2020(18):169-170.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