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和路径研究

2024-08-15傅云峰方冰晶王志明黄鹏程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2期

[摘 要] 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向新工科建设再出发,对高等职业院校工程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趋势和培养定位,针对现有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新技术课程体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五个维度,论述了构建新时代职业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的路径,对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工程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新工科;职业院校;工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2-0061-04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的概念。2015年,我国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明确了我国制造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的发展目标[1]。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而来,全球制造业竞争愈发激烈,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定不移推动建设制造强国[2]。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是驱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人才引擎,为应对新一轮科技变革,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加速传统工科专业升级,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共识,职业教育同样肩负着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重要职责[3]。

一、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

(一)新工科共识

新工科教育与建设是新时代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抓手,国家战略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国家硬实力和影响力共同呼唤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新工科建设已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明确不同层次的院校都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对新产业的引领作用以及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目前,高等工程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体系,职业院校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要素升级,是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转变之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形成了如天津大学“天大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Π型方案”、华南理工大学“F计划”等人才培训改革创新方案[4]。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九个共同”双主体育人新模式,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全力培育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人才[5];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技术为牵引、以产品为载体、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开展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职业院校对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鲜有研究。

(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

坚持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发展素质教育,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6]。高等职业教育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找准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深度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前瞻性,加快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人才培养目标同质

高等职业院校“千校一律”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已经无法满足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培养目标同质化意味着不同类型和层次职业院校之间在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培养方式等方面高度统一或相近,也意味着学校和专业没有找到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的契合点。

(二)教学与产业脱节

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落后,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参与度低,导致课程教学效果差。课程与产业技术脱节,知识与技能更新迭代没有与行业发展相适应,同样束缚了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能力培养举措不足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常常与实际课程内容脱离,强调基础知识掌握,对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往往缺乏合适的环节和情景,导致学生在课程和实验过程中缺乏锻炼的机会,有时候设计了实践锻炼环节,但是没有设计和管理好学生的实践过程,也就达不到“双能提升”的效果。

(四)校企育人不够深入

校企协同育人是职业院校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之一,例如企业订单班、校企实训基地等形式。一方面职业院校与企业使命不同,如果校企合作育人没有为企业带来明显收益,将导致一些企业不愿意与学校进行深入的合作。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的配套制度不够完善,具体的合作运行无法落地,导致职业院校重结果轻过程,不利于合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教师工程经验欠缺

目前职业院校的人才选拔往往注重学历和科研能力,而忽视工程实践能力,青年教师普遍学历较高,理论知识丰富,但存在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无法将学生引入工程实践项目的情境中,从而未能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不足是制约职业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之一。

三、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人才培养目标持续优化机制

1.适应新时代发展,设计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专业改造方案。“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发展对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时代的新局面、新发展、新任务、新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工科类人才培养站在新时代历史起点和新工科教育快车道上,要研究国家战略、研究产业需求、对接先进技术,结合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强化顶层设计,以办学形态类型化为逻辑起点,以推进产教融合为发展路径,形成专业升级改造的方案,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持续深化。

2.技术标准对接,重构对接新技术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工科类人才培养要按照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紧跟技术进步、匹配新技术发展的原则,紧密对接新职业岗位(岗位群),设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度对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流程,使新技术课程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把产业链上真实的工作岗位任务融入教育教学中,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衔接,“岗课赛证”融会贯通,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形式和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产学一体化”的育人模式,重新构建对接产业新技术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3.螺旋循环反馈,形成持续完善的人才培养优化机制。人才培养目标的持续优化机制是一种“评价—反馈—改进”螺旋循环反馈的优化机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部循环应建立课程建设、教学过程、毕业要求三个层面的质量管理机制,以保障始终与培养目标相符合。外部循环主要通过对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调研、走访方式进行,每年定期举行企业专家参与的人才培养指导会,根据用人单位、企业专家的评价和建议,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标准开展新一轮的修订。

(二)对接新技术发展,建立多元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1.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内生力量。多学科跨界、交叉、融合已然成为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社会需求倒逼职业院校进行复合型、交叉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改革,专业学科交叉融合是职业院校培养复合型、交叉型、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径,通过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出满足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成为适应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产业技术融合,实施对接产业技术的项目化课程。新兴技术的高度融合、不断渗透,出现了具有跨越传统产业边界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而职业院校课程与产业技术脱节,没有适应产业发展步伐,这已然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将生产制造过程的项目作为课程载体案例,将新一代的前沿技术引入课程体系,对接产业技术一线岗位能力要求,通过课程内容重构,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开发系列化适应岗位需求的新技术课程,建立“项目串接,德技并修”的项目化课程,增强学生对产业技术岗位需求的适应性,实现产业与课程的“同频共振”。

3.课程、证书融合,以职业技能证书标准丰富课程内涵。推进“课证融合”育人,重点是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丰富课程内涵。职业院校要大力落实“1+X”证书制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入与产业对接的X等级证书,要加强构建课程与X证书融合的教学与培训体系,开展产业技术对接、企业岗位需要的技能证书培训,做到育训并举、书证融通,要大力推动X证书与专业教学体系的良性融合,把X证书考核纳入学分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课证共生共长”。

(三)创新赛教融合育人模式,打造“创新能力提升体系”

1.以赛促学,创建“基于开放实验室”的实践平台。大学生竞赛机制更容易培养大学生全面的能力和素质,如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但是由于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限制,导致只开放部分实验室,或者开发程度和层次不够等问题。职业院校要敞开实验室的大门,建立“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全天候自主学习探索、实践锻炼的环境,实现竞赛与教学的对接,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竞赛条件,学生在课外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钻研。

2.以赛促教,构建竞赛与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竞赛与教学有机融合是发挥“赛教融合”教学模式作用的关键所在。职业院校应将竞赛活动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以竞赛内容为引导,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竞赛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学科技能竞赛项目为教学内容的实践能力阶梯式培养方案。将竞赛内容进行项目化改造升级,与实训课程、第二课堂等教学环节融合,在课程中设计多样化的竞赛应用场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竞赛评价机制融入课程的考核中,将竞赛对接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融入日常教学和训练,使教学评价更趋科学性和标准化。

3.以赛促创,完善赛教融合的管理与保障机制。通过竞赛与教学的一体化会促进教学管理与保障制度的自我完善。职业院校要建立完善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确保学生、教师、设备管理的安全、稳定、有序。建设一套较为科学的竞赛培训指导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基础,建立“基础—提升—综合”能力递进的竞赛教学体系。要制定完整的管理保障制度,通过创新创业学分转换、成果转化等制度的完善,有效解决学生和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有助于竞赛成果的转化和学生的创新产业。

(四)构建“产教融合”育人生态,打造“实践技能提升体系”

1.创新“产教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指出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的探索主要围绕职业院校、实训基地、校企合作这三个工作重点[7]。一要创新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支持职业院校、社会资本联合组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举办产业园区或者产业学院等。二要丰富产教融合技术平台。不断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领头型企业、科研院所打造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支持地方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三要构造产教融合新型载体。在相关工程领域,积极打造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行业产教融合联盟,聚合育人资源、汇聚创新力量,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

2.建立“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生态。产教深度融合要发挥其“虚实一体”的平台集聚效应,需要将实际生产、实训教学、科技研发、社会培训等各要素一体化建设[8],围绕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双方设备场地、师资技术团队共享,实现“产学一体化”;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实现“产研一体化”;聚焦产业行业新技术,对外开展“技术技能提升”等培训,实现“产训一体化”;充分利用产教融合联盟的师资力量、技术资源,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助推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产创一体化”。通过协同开放、共享共赢的产教平台或产业园区,构建“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生态,打造技能提升的“培养皿”。

3.打造“全链式”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职业院校要促进企业需求、产业技术融入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各环节,打通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桥梁是人才培养落地见效的关键。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教研活动、课程开发、技术合作、实践教学,建立共建共享的“标准、课程、证书”立体化教学与培训资源库,打通人才培养“教育链”;将行业发展中的技术、人才、项目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知识、技能、生产有机融合,“产学研训创”一体化让学生入园即入企、又产又训,打通人才培养“产业链”;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的运行机制,实现师生员工一体化,打通人才培养“人才链”,通过“三链结合、融合通达”,打造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全链式”培养体系。

(五)强化“双师”能力培养,加快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

1.加强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要遴选在师德品德、学术造诣、技术技能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或省级教学名师、技术能手等领衔的带头人。要打破专业、学历、年龄和职称的壁垒,吸收不同专业背景和来源的教学名师、科研型教师、高级工程师、青年教师等,组建多层次、跨学科、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要注重教学团队文化建设,凝聚教师发展共识,树立教学团队的共同发展目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努力创造自主、高效、开放的教学团队发展环境。

2.畅通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机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是校企师资互补、校企协同育人、技术合作攻关的内在需求。一是实施“校企互聘”人才共享计划,利用产教融合平台、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聘请兼职教师到校工作。二是实施兼职专家特聘计划,聘请行业知名专家学者、“高精尖缺”人才,协同开展创新人才培养、专业发展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等。三是建立动态分类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将企业技术骨干、管理骨干分类别聘为兼职教师,规范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和考核,形成优胜劣汰的动态兼职教师库。

3.构建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持续性高质量发展是提高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师资支撑。健全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体系,坚持以分层分类为导向,按照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规律,建立“类别+专项”“在职+兼职”的教师成长培训体系,形成专业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新生态。要加强技能型教师梯队的培养,鼓励骨干教师向技术技能型导师方向发展,构建学校技术技能型人才项目培养体系,打造一支梯队型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职业院校和区域龙头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通过创新培训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结合本地区产业和技术发展特色,打造职业院校的“良匠之师”。

四、结束语

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向新工科建设再出发,同样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职业院校结合自身的发展基础和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以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为基础,通过不断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专业之间交叉融合,通过深化对接新技术、新业态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赛教融合”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助推职业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层次变革,为我国“十四五”高质量建设和发展提供创新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孙慧.《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德合作办学的路径反思及发展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6):1-7.

[2] 高波,霍凯,陈羽,等.新工科背景下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6):178-181.

[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3(Z1):2-5.

[4] 杨贤金.高等工程教育的挑战和机遇[J].中国高等教育,2022(18):13-15.

[5] 杨欣斌.基于特色产业学院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1):10-13.

[6] 周建松,陈正江.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发展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4):98-108.

[7]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J].教育科学论坛,2023(21):3-5.

[8] 章跃洪,娄珺.搭建中小企业产教融合的创新平台[J].中国中小企业,2022(3):47-48.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