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与文创产业园

2024-08-14聂影王孝祺

中国经济报告 2024年3期

提 要: 工艺美术非遗跟文创产业园的关系似乎顺理成章,但二者的内在逻辑其实并不相同;如果不能找到它们之间的错位和矛盾之处,并进行转化,不仅无法顺利经营管理文创产业园,也不利于非遗技艺传承和文化保护,甚至导致政府、大众、文化学者和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互相怨怼。

本文先分析工艺美术非遗传承的内在逻辑,及其现代转型的必要途径;再分析文创产业园中,文化创意和产业基础之间的关系;进而说明非遗文创产业园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对产业园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工艺美术;非遗传承;文创产业园;文旅产业

一、研究背景

工艺美术非遗和文创园区建设相结合项目已很常见,其建设动力包括:传统地产转型升级的需要,乡村振兴的现实抓手,文化旅游宣传的亮点,国潮复兴的大众热点。遗憾的是,此类园区有些不孚众望,经济和示范收效有限。究其根本在于,人们对工艺美术非遗的内在逻辑认知不足,在商业落地时难免偏差。

以工艺美术非遗为宣传重点的文创园区,建设过程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园区起步于某艺术家工作室或个人情感;因个人影响力和本地自然人文环境感召,逐渐形成艺术家、设计师和工艺美术师的聚落;通过媒体传播,成为文化热点;地方政府陆续投注资源,园区逐渐成熟。此模式最稳健可靠,且有活力,北京的798、宋庄,浙江丽水的青瓷小镇,都属此类。

第二种园区由地产商投资,试图利用非遗的“噱头”来为地产增值。但此类操作最不可取,不仅因为地产逻辑容不下长期的文化培育,更重要的是地产商难以聚集丰富的文化机构、人员投身其间,因而此模式大多徒有虚名。

第三种园区的主导力量是地方政府或地方国企,他们一般对文化品质有想法、有期许,但对非遗生产和文化产业不甚在行,所以此类园区即使叫好也不叫座,长远看来难以为继。

二、如何理解工艺美术类非遗

(一)工艺美术类非遗,传承什么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和中国政府分别给出了定义,前者是为了全世界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尤其关注那些无法顺利进入已有博物馆体系又承载了人类文化历史的内容;后者更侧重于中国非遗类型的分辨和文化保护。工艺美术类非遗主要是中国政府认定的十大非遗门类中的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两个类别;但因为社会文化的整体性,所以非遗中的美术和工艺,又往往跟舞蹈、戏剧、曲艺、体育和民俗等类别的非遗紧密关联。

那么,工艺美术非遗的保护传承,到底保护什么、传承什么?下面暂以中国传统家具为例分析。

中国古典家具的造型、图案和吉祥寓意,自成系统、别具一格。但现代社会中,人们已不大使用。人们对古典家具的理解往往起步于图片影像,也止步于此。脱离了实物和生活的传统家具研究,往往陷入肤浅的造型图案分析。家具的生产制造,既包括完整的手工技艺、榫卯构件连接方式,也应包括制作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这才是非遗传承的核心内容。

人类对材料的生产加工方式,表达了此文化群体自然观、世界观、物质观和价值观,无一例外。中国古代的所有造型图案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是通过对物质材料加工来达成的,木雕、刺绣、景泰蓝等都是,这就是中国工匠的工作范围。换句话说,工艺美术非遗的本质,就是手工业时代的中国高端制造业。中国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价值,工匠们一定会把材料特性体现到极致,这是价值的体现也是审美的来源。

在技术哲学讨论中,西方人大多把“人”想象成单独而抽象的“个体”,但中国古代的生产系统中,“人”从来都不是“个体”的,而是“群体”存在的。这就意味着传统工匠的个人技艺和群体管理,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技术系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流水线生产方式(如兵器、陶瓷、家具、丝绸等)和多工种并行施工的模式(如宫殿建筑建造)。几乎所有工艺美术非遗都跳不出这两种模式。

任何文化系统都有两套“母语”,其一是书写历史、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系统;其二就是改造世界、生产建造的技术工艺系统。二者互相影响、密不可分,共同塑造文明系统。现今学术圈中,“两套系统”的研究并不贯通互鉴,甚至有“两个中国”之虞——典籍里的中国和工匠手上的中国。著书立说的是文人,大多对生产建造所知寥寥;王朝重视正统、轻视机巧,许多可靠的古老文献,都不是来自于官方。当代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必须求助非遗技术研究,才能对传统中国有更完整、更鲜活的认知。

(二)工艺美术类非遗的“创新型保护”

1.科技创新与活态传承

工艺美术非遗,是手工业时代的高端制造业,因此是那个时代科技、文化和社会观念的当然承载者。今天人们所知的非遗,都是某种非遗不断演变中的一个成果“截面”。当我们把工艺美术非遗和现代制造业的诸多要素进行比较时,就会发现:两者涉及的功能、审美和生产要素组织都大致相同,把传统非遗跟现代制造业截然分开甚至对立看待的方法,既不符合实际,也不真正利于非遗的传承发展。传统手工业也有优化升级的过程,所以不应僵化地理解非遗工艺,它其实也是在特定时空中累积的经验结果。

若想达成非遗的“活态传承”,必须让传承人能有按照古法生产的机会,在资金、场地、原料和市场等方面,必须有保证。真正了解传统非遗工艺的,只有传承人和徒弟学生们,所以保护非遗的前提,是保护传承人的生活和工作。国家肯定无法为所有非遗生产和传承人生存支付全部费用。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让社会资源进入非遗领域,是必由之路。而国家应该把政策重点放在鼓励非遗工艺进入市场,特别鼓励对非遗工艺进行创新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生产。对于那些难以快速市场化的非遗技艺,还可在园区内展示传播。这是文创产业园能一展长才之处,也是非遗保护传承的正途,我们可称之为非遗传承的“创新型保护”。

2.自然资源和环保升级

在讨论非遗的古法制造时,有个问题一直没公开讨论,那就是“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

当把非遗制作过程看作是一般生产过程时,就能抛开滤镜,发现非遗“古法制造”的确可能有“环境污染”或“劳动伤害”的情况。第一个例子,所有需要烧窑制造的器物(陶瓷、砖瓦、景泰蓝等)都有柴烧的过程,甚至对木柴或砻糠的种类还有要求;烧窑过程中产生的烟尘,也对环境造成污染;若不戴护具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对工匠的身体也会有伤害。第二个例子,大漆工艺已有七千余年历史,生漆来自于漆树,但生漆极易引发皮肤过敏,直到今天都难避免,这必然是年轻人学习大漆技艺的最大障碍。第三个例子,古法缫丝时要用炭火保温,因为80℃的热水最利于蚕茧打开、便于用手抽丝;但即使在今天,使用炭火都非常危险,必须换为其他能源;更何况为了尽可能避免工匠被烫伤,也要求生产工具机械必须改革。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在手工业时代,缺乏现代工具、能源和材料,难以达成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所以非遗的“古法制造”和“活态传承”,必然面临“环保”和“劳保”两方面压力。换句话说,根本没有所谓原汁原味的古法传承,保持精髓和适当革新,是唯一途径。

3.环境优化和“创新型保护”

无论是为了环境保护还是劳动保护,非遗的制造工具和工作条件,都需要进一步优化革新。然而在现实中,这种需求被“非遗保护”的目的掩盖掉了,即使有所更新也不会公开讨论,比如各地非遗类陶瓷大多不再采用柴烧的方式。

非遗的生产领域,亟待工具和环境革新,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集中处理;操作人员的保护装备;机械机具替代劳动强度太大或易导致伤害的工序;面对用工方式变化,一些简单工艺也必须逐渐被现代机具替代,工匠手艺的难度必然整体提升,需鼓励对工艺材料等的进一步技术探索;为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借用现代工业设备也不少见,比如引进窑炉温控设备;新型工作车间的设计建造。只有非遗工作的工作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才能让这个职业更受人尊重,让聪明的年轻人安心进入生产领域。

工具和环境的改造,是非遗“创新型保护”的重要支撑,且前景广阔。当然,非遗的“创新型保护”不能放弃非遗本身的历史和文化特征。新工具新材料的介入须有节制、有明确规范,且从空间布局和设备外观上即可辨认出“新技术”和“老手艺”。“创新型保护”要求跨专业合作,这是提升传承人、工程师们工作能力和进取精神的最好途径,也是新模式落地的最重要保证。

因此,国家的扶持政策和资金重点,应该从资助传承人转向对非遗“创新型保护”的生态打造,由此,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源投身其中。非遗文创产业园,将是国家政策落地和社会资源整合的最好平台:促进跨专业跨行业交流;负责非遗项目与现代科技的产业孵化;提供场地供展览、研学、会议和参访之用,形成文化热潮;保证科技创新、经费使用和文化安全处于政策管控下,更易获得非遗传承人的信赖支持。

(三)政策引导和社会功能

1.现有非遗政策难以保证有效传承

在全球非遗保护活动中,中国是最早开展的国家之一,先后出台多个文件指导相关工作。例如,2005年以保护抢救为主,2021年要求建立非遗和传承人档案、完善理论体系,还鼓励非遗融入国家战略。

遗憾的是,以往的非遗保护工作,在具体操作时有些许偏差,根本原因有两点:中国各地非遗品类太多,发展水平和工匠认知能力参差;管理部门对非遗的内在规律缺乏个性化和全局性理解,未把非遗放在本地文化和产业发展的大盘子里来考虑,导致各地颁布的非遗政策趋同,效果并不理想。

国家对各级各类非遗的传承和保护给予资金支持。根据非遗等级,传承人可以从国家各级政府部门获取额度不等的经济补助。起初,这个做法的确保护了不少濒临失传的非遗技艺,而且让普通民众对非遗的文化价值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但时间一长,一些弊端显现:非遗传承人获得的资金可支付简单的生产成本,但无法开发新产品,也难以培养新学员;大众和传承人都过分放大了非遗的文化价值,而忽略了生产逻辑,使非遗越来越远离商业市场和现代审美,活力变差;政府补贴必然要求非遗传承人只忠于传统工艺,在事实上就是只重复既有工序,难有创新;若面向社会开班授艺,学生数量和成本往往不遂心愿;非遗工艺甚至成了政府接待的参观项目,传承人成了不定时的文旅道具,也在客观上矮化了非遗的价值。

充分理解工艺美术非遗的普遍性和个性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把政策和资金投入转向非遗“创新型保护”的生态打造中,才是更顺应时代的做法。这正是国家2021年政策的主要精神。而此工作,必须在国家层面进行整体架构,再由文创园区负责模式探索。

2.工艺美术类非遗传承的新机遇

方兴未艾的“国潮风”,为工艺美术非遗的传承创新提供了新机遇。大量国潮产品的本质其实是平面设计甚至图案设计,以印刷、印染或屏幕显示的方式来呈现的“国潮”和“国风”,其实只是传统图案的沿用或革新,是成本较低的快消品,跟非遗的工艺技术没啥关系。它们无法承载高水平的非遗工艺。只有开发成本和销售价格较高的产品、纪念品,才能涵养高品质的非遗工艺及其改良技术。

随着中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产品蕴含的艺术文化内容越发看中,而且愿意为此多付费,这才是非遗传承最大的潜在市场。

3.工艺美术非遗的社会功能

工艺美术非遗是中国自媒体平台上一个重要内容板块。这在客观上丰富了大众传媒的文化内容,鼓励了传承人和爱好者传播相关知识,让大众更亲近非遗。

随着素质教育和各地青少年研学项目的探索,工艺美术非遗最获青睐。它的操作逻辑其实是“手工课程”,但因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自然受到家长老师们的欢迎,不仅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还配套着审美训练和文化加持。当然,对成年人来说,参加非遗体验,哪怕只是观看非遗操作,都能成为减压的好办法。

也有一些非遗技艺未必能进入现代产业,因为必须有“非遗博物馆”来进行记录和保存。除收藏经典作品外,还应有详细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说明。“口述历史”的模式已被广泛采用,这是今天中国人理解古代中国人的一扇小窗,更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途径。

三、文创产业园的功能和成长

(一)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园

国内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都难有明确概念界定,而且文创产业园的出现也不源于理论,而是基于实打实的市场需求和城市发展需求;甚至相关理论只是在“解释”某种现象,而不是“引导”发展。西方学术界的早期讨论主要针对园区名称范围,对园区的规模、业态、类型的讨论愈发深入。

“文化园区”的提法出自经济学家德瑞克·韦恩(Derek Wayne),此提法带有深刻的美国文化经济烙印——以经济运作为底盘,提供一系列文化娱乐休闲场所,适当注入多少不等的文化故事,宾主尽欢。最成功的例子就是迪士尼乐园。

弗罗斯特-库姆普(Hilary Anne FrostKumpf)的“文化区”,补充了几个要素:都市中的区域;组织完善并可综合使用;能提供夜间活动,延长时间、丰富体验;满足艺术活动需求,鼓励艺术家入驻,与周边社区关系紧密。夜生活、艺术活动和社区关联性,这几个要素对文化园区的建设至今都有启发。

一些参与园区规划的研究者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再次强调园区须有明确边界;文化产业和设施高度集中;店铺和活动均明确地由企业或个人来运维;又增加了园区活动内容,如儿童游乐场、图书馆、开放娱乐场地。此类文创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有意识地把空间场景、文娱服务和经营管理整合起来考虑。

汉斯?莫玛斯(Hans Mommaas)在分析了荷兰五个文创产业园之后,提出划分文创园类型的七个角度。这种方式非常专业,但这些要素的量化评估方式在中国也较难落地。

比较而言,沃尔特·桑塔噶塔(Walter Santagata)划分的四种类型的文创产业园更好理解:①产业型,主要以积极的外形、地方文化、艺术和工艺传统为基础而建立;②机构型,主要是以产权转让和象征价值为基础而建立;③博物馆型,通常围绕博物馆网络来建设,吸引旅游观光者;④都市型,主要是以信息技术、表演艺术、休闲产业和电子商务为基础而建立。桑塔噶塔提到的地方文化和工艺传统及博物馆网络,都是工艺美术非遗文创产业园中应着重关注的内容。

约翰?蒙哥马利(John. Montgomery)进一步提出了成功文创园的三条重要特征:活动、形式、意义,总结非常到位。活动:创意的灵感常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邂逅,举办活动、打造汇聚点,是激发创新的重要途径。形式:园区规划有一般规律,如园区面积在400×400米大小为宜,建筑以5-8层为佳,园区应少受干扰,周围10米内街道较少;应有多功能公共领地,应着重打造几个活跃区,能带动临街地块活跃度。意义:为保证参观体验及能多次前来,园区景观打造和活动策划都须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总体说来,西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存在发展,主要为了“盘活”城市废地,因此他们的文创园最重要目的是城市更新。所有的规划建设、活动策划、产业组织等,都是为了吸引人潮、鼓励消费,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二)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与西方经验相比,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动力和线索要复杂得多。

第一,中国的文化园区、文创园区的大力发展,是地产开发、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地产逻辑一直占优势。至少从21世纪初,中国学者就开始研究文创园,但面对铺天盖地、狂飙突进式的开发热潮,很多研究的针对性、适应性和深刻性都有欠缺。更何况,当时的从业者都没跳出西方框架。

北京金隅琉璃文创产业园规划鸟瞰图。作者供图

第二,798工厂艺术区是一个偶然和必然兼具的特殊案例。北京的城市属性,使得新中国中早期的工厂,最早面临产业转型和用地属性变更。2002年,最初一批艺术家到来,并不是为了所谓“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而完全是机缘巧合:租金低廉,能长期使用;厂房建筑室内空间高大;厂区道路满足大型艺术品运输车辆进出;距城区近,便于艺术品交易和举办活动;2001年迁入望京新校区的中央美术学院师生,简直是798的最优客群。2007年,798近现代建筑群被北京市规委、市文物局公布为《北京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2020年,798艺术区被文旅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园区;2023年,被确定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798的最初发展动力并非来自于政府指令,而是“先商业后文化”“先民间后政府”,这与典型西方文创产业园发展道路一致。它至今仍欢迎充分商业化的文化产品,甚至成为中国大众文化产品的巨大实验场。同时,也因其愈发商业化,真正的学者和艺术家开始远离798,这是文创产业园必须面对的难题。

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范畴中,产业规划最复杂。798的业态比较简单,这也是它在21世纪初能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完成的原因。最初只有两种简单模式:其一是艺术家售卖作品,收益当然进入园区的租金系统;其二是咖啡厅餐厅消费。接下来,主题展或艺术家个人展开始遍地开花,但这种模式仍然较简单,观众以免费或付费的方式观展,主办方争取商业投资或广告收入。这些盈利方式,要么资金收回快,要么投资收益测算较直接(如餐饮)。目前798大量出现的商业展、北京市注重的文旅产业、798集团利用IP集群开发新产品……都是以这些产业为基础的。

文创产业园是一个智力密集型、产业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并重的综合体,要求时尚性、传播性、新鲜感和体验感并存。这绝非任何传统产业园区能满足的。无论园区的投资运营主体是谁,搭建产业链条、丰富盈利模式、做好园区服务,都是园区经营的重中之重。“包租婆”模式的文创园肯定举步维艰。

四、非遗传承进入文创产业园

(一)非遗进入文创产业园的背景和难度

1.非遗进入文创产业园的动力:外部因素

前文已述,21世纪以来,非遗主题在国内愈发引人注目;国潮风兴起,让年轻人也乐于投身其间。同时,各地政府、文创园区的经营者、文旅产业从业者、教育研学经营者……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非遗”领域。

中国大多数产业园的开发主体都是政府,至少由政府主导。政府欢迎非遗进园区,一来能增加园区文化内容,二来利于盘活本地非遗文化,促进非遗传承,把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合二为一。对文旅开发项目来说,非遗内容也是上佳之选,可以增加旅游体验内容,增加趣味性和盈利点;非遗还能被置入商业空间,提升文化品质。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建设项目、产业整合都有天然联系,两者结合顺理成章。教育研学和假期旅游中,非遗内容占比逐渐增加。

工艺美术非遗就像个“万金油”,似乎放在哪儿都成。积极的一面是,从国家到民间,非遗落地都广受欢迎;困境在于,这些积极意愿都是外部因素,而非遗传承人的意愿乏人问津,非遗项目的运作机制至今仍不成熟,尚在徘徊摸索的状态中。这也是近年非遗理论建构和传承模式创新进展有限的重要原因。

2.非遗进入文创产业园的难度:内部因素

对于非遗进入文创产业园的举措,整体的非遗工艺行业并不热衷,主要原因在于——非遗传承人很难在这个体系中找到位置、找到办法。

第一,非遗文创产业园建设中,决策者、投资人和消费者们都没意识到:乱哄哄的环境和不时冒出来的参观考察人员,都会让传承人不堪其扰,难以集中精力搞创作。还有一些乡间的非遗传承人更乐于延续自己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生产生活习惯,他们的非遗创作是嵌入自己生活中的——他们自己做农活、打理家务,也做非遗产品,他们不愿离开乡村,离开生活场景,进入园区成为一种“表演性”生产的主角。

第二,工艺美术非遗的技艺传承,要求保留古法工艺。有些传承人坚持古法工艺的纯粹性,他们有顾虑:其一,能被纳入各级非遗的传统工艺,肯定被要求保存传承古法,即使因为环保或劳保要求,只是局部工艺或材料被替换了,传承人也会担心古法传承难以为继。其二,传承人要探索新方法新工艺,不得不投入资金和人员进行试验,如果他接受了政府补贴,那这笔钱能用来做研发吗?本来经费就有限,是否会影响原来的古法工艺传承呢?其三,大多数非遗传承人的专业背景和个人经历,难以辨识某种材料工艺进入非遗生产体系之后,会对非遗技艺传承有何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面的,都无从判断;即使最初扰动不大,但进入现代制造业的材料和工具供应,必将被嵌入更复杂、更长的现代产业链和商业体系,这必然让传承人更难招架。

第三,即使传承人对非遗创新持欢迎态度,愿意参与各种新产品开发和商业活动,也会同样面临对全产业链条失控的风险,而且这些工作非常牵扯精力,一般的传承人缺乏这样的意识和能力。南北方非遗在这一点上有明显差异。华东、华南地区的传承人一般较有商业头脑,甚至有自己的公司,用常规产品来反哺传统非遗,已形成较稳定的商业链条;但北方地区的市场条件、政策规范和传承人的市场意识,都有待提高。

第四,不少古法非遗的生产,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或劳动伤害,环保材料和生产技术必须革新,否则传承人的培养都会后继无人。因此对古法制造可能涉及的环保和劳保问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某些非遗所需的原料(如木柴、粘土)恐怕需要特殊批准,由指定机构在指定时间、地点来操作,并需要配套对烟尘、粉尘或毒气进行有效处理。

无论如何,工艺美术非遗的古法技艺传承,和非遗技术革新,无法全部由非遗传承人及团队来完成。所以,工艺美术非遗的文创产业园,在本质上应该是非遗工艺的“保护区”,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支持各项非遗的“创新型保护”。

3.非遗文创产业园的运作逻辑:文化性和商业性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名字,往往让人们误以为产业园是服务于文化和创意的,就像工业产业园服务于工业生产,商贸物流产业园服务商业贸易。这是个极大的误区。文化产业的本质是产业,而非文化。

从发展动力、发展规律和评价标准看,文化创意和产业发展完全不同,甚至互不相容。文化和产业之间的关系,好比油和水难以相融。所有文化艺术创作都有门槛,对创作者和欣赏者都是:创作成果未必有实际用途,追求创作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深刻话题和复杂讨论,是文化品质和水平的表现……但所有这一切,都是大众传播和市场销售的敌人。产业逻辑要求:品控、流程和完成度;管理方式可对标其他产业;排斥深刻话题和复杂讨论,文化议题的泛化甚至会扭曲文化内涵……所有这一切,都利于迎合大众心理和消费体验,却与文化艺术逻辑大相径庭。

为了达成社会目标和实现商业利益,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更类似于一种“搅拌棒”,它必须持续搅动,才能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形成独特“口味”。如果再添加“配料”,非遗、影视、艺术拍卖等,就能常变常新,口味各异。作为“搅拌棒”的非遗文创产业园必然具有如下特征:绝对不能满足“包租婆”式的盈利方式,须通过提供空间、组织活动、搭建平台的方式来服务非遗传承人,服务非遗产业链;操作得宜,园区不仅是一个入驻场地,而更类似于各种非遗项目、各种文化活动的合伙人;所有文创产业园都要求智力密集、劳动密集、专利版权密集、商业模式和媒体推广多样及快速升级迭代。非遗文创产业园,在全球范围都没有现实经验可以借鉴,我国各非遗产业园的探索不仅具有中国特色,也是全球首创。

(二)实现非遗文创产业园的社会功能

1.塑造非遗传承产业链和平台

非遗文创产业园建设的最重要目标,应该是帮助传统非遗既保留传承古法,又能嵌入现代制造业或市场经济体系。

第一,园区应能为各项非遗提供展示场地,园区最好具备组展策展能力,展览内容包括历史文物和传承人作品。非遗技术和文化需要多媒体传播,园区还可提供多种真实或虚拟的参观体验项目。非遗历史的编写不仅应关注某一门类非遗特征,还应关注其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及其与其他非遗的关联性,非遗园区中的新成就也应被纳入其中。这些工作都是非遗传承所必须做的,但绝非传承人能自己完成的,园区的专业化经营团队,正好能发挥作用。

第二,工艺美术非遗在本质上属于手工业时代的高端制造行业,许多材料使用和操作流程,其实都可用现代科学原理来解释,用现代技术来检测。就是说,非遗传承不仅有“手把手”的传承方式,还有基于现代科技手段的记录、传承和验证。两个途径并存,能有效保证非遗传承不变形,能从更多角度研究非遗,增加学术成果,提升非遗理论影响力。非遗园最好有一系列“实验室”,满足专业研究或参观体验要求。

第三,常规产业园中,入驻工厂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功能位置相对确定,但非遗传承人和企业很难主动把自己嵌入某个产业链中,更何况同一种非遗可以嵌入不同产业链。如刺绣,既可进入服装业、制鞋业,也可进入箱包产业,而服装、制鞋和箱包业对应的非遗刺绣工艺,非常多样。因此,非遗跟文创的关系是,文创并不必然需要非遗,但非遗却特别需要文创来解放自己、寻求出路。而非遗文创产业园汇聚的“文创产业”资源将发挥重大作用。

第四,规划建设良好的园区能持续吸引教育机构带领学生多次前来。除文旅活动外,还能服务专业院校。园区若能帮入驻传承人进行工艺文化梳理传播,将打造出园区的系列非遗IP,后续的创意产业运营更顺理成章。非遗传承人一般理论水平不高,由大学和科研机构来完成“文化建构”,是必由之路,而这些学者机构通常不会专门对接特定传承人,只有园区规模的非遗文化研究,才能满足文化研究团队的工作模式。当非遗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后,园区里的大众文旅和商业活动,越来越难以吸纳这些成果,此时的研究成果完全能反哺大学、科研机构和博物馆,这是产业反哺文化的最好途径。

第五,文创园和非遗团队合作良好时,还会吸引其他文化单位进驻,园区还能策划、打包多种非遗文化项目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甚至进入大型商业空间。这有利于文化传播,丰富民众生活,还有经济收益。在此过程中,文创园类似于非遗“经纪人”。

第六,非遗文创产业园有义务协助政府,引导本地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模式研究和深化落地。

2.盘活地区经济,增强地区活力

文创产业园与地区产业调整和城市更新有直接关系,各国都是如此。中国文创园的独特之处,值得深入研究。

第一,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园主要是对城市废地的“被动回应”,最著名的案例是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城市更新。而中国同类园区基本是“主动出击”的,产业升级、地产开发、拆迁腾退,几乎同时发生,公众关注点往往并不聚焦于园区本身。

第二,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园中的所有文化艺术类型和活动形式,在中国产业园几乎都适用。一些中国特有的文化类型和行为习惯,还能让园区内容更丰富,打造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好舞台:中国丰富的非遗文化,在全国各地的同类园区中都很受欢迎,当然,经营模式和场景打造,一定有地域特征;因为非遗文化的展示和体验场景越来越丰富,园区就越来越像科技展览馆,文化性和娱乐性并重;中国的人口和市场规模,对文博文旅和文化培训需求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文创园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最好去处;中国的数字基建和数字生活探索已走在世界前列,艺术创作、生产加工、园区管理和商业模式等都在持续革新,非遗产业园是极好的“社会实验场”和“大众体验区”,非遗形象因此被彻底改写,不再是古旧老套的,而是年轻时尚的。

中国文创产业区对盘活城市资源、恢复城市活力的作用,也需深入探讨。

第一,中国文创产业园的选址有两类:一种是在城市边缘地带重新开发,这是城市不断扩张的结果,这种方式可算是中国特色。园区产业模式必须从头建构,因为市场和产业条件不成熟,所以非遗项目在此落地未必合适。另一种就是旧工厂区改造,随着产业转型或制造业外移,旧厂区改造成为城市更新的一部分。这种区块周围通常有较成熟的生活工作区,老厂房还利于营造特色空间,这是非遗落脚的较好地区,非常利于和其他商业文教内容融合发展。

第二,非遗文创产业园若发展成熟,能成为文化艺术产业集合体和文化创意的孵化器;还可成为商业地产的升级类型,囊括多种文化商业业态,能提供多种类型和层级的工作机会,吸引有文化、有追求、有头脑的年轻人加入其中。

第三,这种园区对所在城市的管理水平、市民精神状态、文化研究深度,都有较高要求,也能有更多回馈,潜移默化地改变城市文化生态、利于城市形象传播,进一步带动产生其他文化和商业机会;相关作用机制还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3.非遗传承与教育科研

在数字时代,文创园可能为我们提供全新的文化教育模式,非遗传承将不仅存在于车间工房里,甚至可直接进入学校课堂。

几乎所有的古代世界中,“文化生产”都是文化精英的工作。进入现代社会,“文化生产”形成两个体系,一个是精英文化体系,一般由大学、科研机构的学者科学家来完成,并在系统内部形成专业学说,学术性和严谨性并重,客观上也有排他性;另一个是大众文化体系,主要服务普通民众,商业性和娱乐性是本质特征,传播效果好,感觉更亲民、更友善。

进入数字时代,特别是自媒体的繁盛,普通人也可把自己制作的内容放在平台上。理论上所有作品都面向公众,但因为内容太多,人们真正看到的内容其实深受平台算法的引导。无论如何,当数字媒体进入日常,在精英学术和大众文化间,还能容纳另一个“文化生产”层级,非常类似于科普读物。其学术内核和文化逻辑是本质,但讲述方式、传播方式、参与方式更利于文化“粉丝们”的理解——可以称其为“粉丝文化”体系。

非遗文创产业园与“粉丝文化”体系非常匹配:与非遗相关的学者是现成的学术资源,他们能源源不断地向园区的文博、教育和商业活动输入精英文化内容;园区本来的咖啡餐饮、娱乐体验和酒店住宿等商业消费,是大众文化的直接载体;园区的文化运营,就是在精英和大众间的穿梭融合,并孵化新型文化商业模式。甚至,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差距越大、张力越大时,粉丝文化的活力才越大,而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又可按照自己的规律自由成长。

因此,匹配“粉丝文化”的非遗文创产业园,除常规业态外,还应酌情建设如下空间:博物馆体验馆,除满足陈列需求外,还能深度体验非遗工艺。沉浸式的集会空间——无论是学术活动,还是社会培训,都需要会议室、教室一类的空间,类似于小型会议中心。而且,这里还能成为新工艺、新产业的路演中心;甚至应该承揽社会性集会,以非遗的沉浸式环境作视觉推广。应创造条件,在园区中设置实验室和检测室,一来服务园区入驻的非遗项目,持续进行非遗技术数据的收集整理;二来研究成果可以支持专业研究和研学培训;三来能成为非遗体验和文化传播的新内容。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文创产业园,一定会成为网红打卡地,能迅速带火园区业务,所以规划设计时,应注重景观场景营造,还可为自媒体博主提供录制场地,这既是服务项目,也利于园区宣传。

五、结语

非遗传承和文创产业园相结合,符合社会需求、文化要求和商业逻辑,但是非遗的保护与创新,文化创意的激发培育,产业链的组合与产业园经营,非常复杂、巨细靡遗。总结众多同类产业园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大致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工艺美术非遗是手工业时代的高端制造业,它的传承不能按照“文化逻辑”来考虑,非遗的传承创新必须从材料技术革新和商业盈利模式中寻找机会,文创产业园是这种“创新型保护”方式的最好落脚点。传统非遗技艺的数字化采集、分析和整理,也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内容,这是非遗进入现代文化体系和科技系统的重要一步,也是非遗工艺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改造的重要基础。

第二,非遗文创产业园不仅应整合非遗、产业、科研、教育、文旅、商业等多种资源,还须逐渐总结出一套适合当代中国同类园区的运行模式,包括实体运营和云端运营。此两者侧重点不同,但能互相策应,两者联动的模式特别适合非遗传承人,因为这恰恰是他们最大的短板。当非遗传承创新与园区结合得愈发紧密,就会为文教商业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研究主题和商业内容。成熟之后,非遗文创产业园模式甚至可以不断复制输出。

第三,非遗文创产业园的主要盈利模式绝不是出租房屋,文化产品的孵化完成、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才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是园区活力的主要来源,也是园区的社会定位所在。开园初期,非遗及相关产业的入驻应该考虑产业链的完整度和多专业互相激励,这一点恰是常规文旅地产和商业地产最为缺乏的能力。

(作者单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