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教育类期刊重大主题策划的内涵、底层逻辑和实践

2024-08-14吕兴祥

传播与版权 2024年14期

[摘要]新时代重大主题策划应是编辑策划工作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是期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体现,对提升期刊的政治站位、品质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立足教育类期刊重大主题概述及重大主题策划的内涵,分析教育类期刊重大主题策划的底层逻辑和实践,认为在策划重大主题时,教育类期刊及其编辑应根据期刊定位明确主题方向,根据主题方向选择呈现形式,根据主题和呈现形式框定内容,根据内容物色作者,以推动教育类期刊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重大主题策划;内涵;底层逻辑;实践;教育类期刊

当下,越来越多的期刊正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在新时代直面新媒体的挑战,适应读者越来越丰富的阅读需求和越来越高的阅读品位,以赢得一席之地,既具有高质量,获得读者口碑,又具有鲜明特色,摆脱内容同质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诸多期刊不约而同地选择专题化发展的道路。诚然,围绕某一话题进行编辑策划、持续开发并形成一组或一系列内容的专题化发展方式,有助于提升期刊的品质,彰显期刊的特色,为读者提供集中阅读和深度阅读的体验,从而凸显办刊主体打破自身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和发展路径,彰显主动作为和自我革命。然而,这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是否把一组文章编排在一起,然后取个名字就是专题?是否想个主题,然后约请相关作者写系列文章就叫策划?是否邀请专家,帮忙组织稿件或开辟专栏就是策划?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期刊进行专题化发展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但是办刊主体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进行专题化发展,明晰专题化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在哪里?对此,笔者认为,专题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做好重大主题策划。

一、教育类期刊重大主题概述及重大主题策划的内涵

明晰重大主题是重大主题策划的先决条件。具体到编辑出版中,每一个选题策划都应在一个明确的主题下展开,可以说,主题往往决定着选题策划的范围、高度和深度,重大主题则彰显自身的重要性及办刊主体对主题重要性的关注程度。

(一)重大主题概述

重大主题是一个区别于一般主题的概念,其强调重要性,并通过内涵来具体展现。对重大主题的内涵,有学者指出,重大主题包括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关乎全局的工作部署以及一段时间内的中心工作,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关乎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重大事件等[1]。从这里可以看出,重大主题体现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关乎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重大的发展成果。无论是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还是人民的利益,抑或是社会的发展成就,都涉及不同领域和方面,因此,不同领域和方面会有属于自身的重大主题。一言以蔽之,重大主题的共性特征在于其重要性,个性特征则体现为其所属的不同领域和方面。对教育类期刊而言,其重大主题必然反映党和国家的教育决策、新时代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大关切。需要指出的是,重大主题的这一特点为各类期刊开展重大主题策划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可能性。

从内涵可以看出,重大主题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高站位。重大主题瞄准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中心工作,反映党和国家意志、人民诉求和社会关切,具有高站位的特点。也就是说,重大主题高屋建瓴、统摄全局、背景广阔、立场鲜明,给予期刊策划广阔的发挥空间。第二,高价值。高站位彰显着重大主题格局大,高价值则意味着重大主题意义深。重大主题凝结着国家和人民较高的期望值,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而期刊侧重重大主题策划,既是主动担当的表现,又能赢得社会效益。第三,高关注。社会舆论的关注度不是无限的,存在一定的界限,因此,期刊在有限的范围内要寻求获得更多关注。在此情况下,重大主题无疑是那个能够牢牢吸引更多眼球的抓手,这是重大主题的内涵所决定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重大主题彰显着政治方向,反映着价值取向,引领着舆论导向。围绕重大主题做好策划、宣传工作,应当是各类期刊尤其是教育类期刊担当使命,发挥自身舆论宣传主战场、主阵地作用的应有之义。

(二)重大主题策划的内涵

在新闻出版领域,与重大主题策划高度相似的概念是重大主题宣传,由于相比重大主题策划,重大主题宣传是一个更加上位的概念,且以报纸为主的媒体使用更多,因此就期刊而言,笔者更倾向于使用重大主题策划这一概念。重大主题策划指以期刊为主的媒体,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决策部署、重大活动和时代主题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热点专门组织的,具有一定声势规模并取得相应重大社会影响、良好社会效益的重点策划活动[2]。区别于一般的主题策划,重大主题策划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聚焦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注重社会效益,需要办刊主体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人力、物力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少期刊存在和重大主题策划相类似的行为,即重大主题征稿。然而笔者认为,虽然二者都是围绕重大主题展开的,但是两者的区别同样明显,其中:重大主题策划需要办刊主体发挥主动性,集中呈现编辑思想、策划意识以及利用专题、专栏、专刊等载体,预设需要什么样的稿件、找什么样的作者,从而彰显不同稿件的层次性和结构性,以形成前呼后应、整体发力的效果;重大主题征稿则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仅需要办刊主体发布征稿启事即可,且通常不太需要考虑稿件之间的有机组合。不可否认,重大主题征稿也可以作为重大主题策划的环节之一,为重大主题策划解决稿件来源

问题。

二、教育类期刊重大主题策划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描述的是主体行为背后的动力问题,简言之,为什么要这么做。分析期刊进行重大主题策划的底层逻辑,有助于办刊主体找到期刊的价值坐标,明晰价值排序,为重大主题策划提供长久的驱动力。

(一)彰显期刊主动作为

目前,对部分期刊而言,办刊主体根据既定的期刊定位和办刊路径按部就班地办刊,虽可以满足作者传播思想、分享经验、课题结题等需求,获取源源不断的稿源,但在回应重大主题策划内容时也存在浅尝辄止,或轻描淡写,或应付了事,甚至回避重大主题策划的情况,这不利于壮大主流思想,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笔者认为,这样的行为也无疑是一种被动行为。期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办刊主体在办刊过程中应当摆脱惰性思维,自觉树立策划意识,做好选题策划尤其是做好重大主题策划,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主动作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铸就高品质期刊的精神底色。

(二)提升期刊办刊品质

期刊的质量表现在内容、编校、版式、印刷等方面,其中内容无疑是期刊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如果说对期刊的编校、版式和印刷质量,办刊主体可以通过利用技术手段、优化编辑出版制度和流程等来有效提高,那么内容质量的提升则需要依靠办刊主体和作者的共同努力,实施合力。当前,如何提升期刊的内容质量,不同的期刊有着不同的资源,体现不同的做法,其中进行重大主题策划无疑是期刊提升内容质量行之有效的路径。对期刊进行重大主题策划,办刊主体需要时刻紧绷三根弦—向上紧盯一段时期内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向内对党和国家的政策做适己化转化和改造并输出策划方案,向外物色适合的作者。基于此,凝聚国家意志、自身思考和作者智慧的重大主题策划可以赋予期刊政治站位、内容品质和办刊格局最有力的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看一本期刊办得怎么样,就是要看该期刊有没有进行重大主题策划以及围绕什么样的主题进行策划、如何开展

策划。

(三)增强期刊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期刊的发展不仅要着眼于自身,还要将自身发展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下。重大主题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及人民关切,期刊自觉做好重大主题策划,就是服务党和国家、人民的表现,就是将自身发展的涓涓细流汇入国家发展的汪洋大海的表现,就是自觉地让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表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期刊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办刊主体应当自觉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履职尽责,奋发作为,向新时代交出自己的满意答卷。就教育类期刊而言,要想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办刊主体就要做到:第一,在站位上,把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发挥好期刊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播好中国教育声音;第二,在内容上,聚焦党和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找到教育大政方针与期刊定位的契合点,并将这些契合点转化为期刊宣传策划的主题方向;第三,在方式上,创新传播手段和形式,加强新媒体和融媒体建设,采用易于读者接受、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重大主题内容“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教育类期刊重大主题策划的实践

重大主题策划是期刊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进行内容策划的行为,开展重大主题策划是期刊主动作为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期刊品质的本质要求,更是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时代要求。那么,重大主题策划具体该如何操作呢?笔者结合《江苏教育》的重大主题策划做简要阐述。

(一)根据期刊定位明确主题方向

由于重大主题内涵明确,具有自上而下性,办刊主体在进行重大主题策划时要做到主题明确、方向清晰,不应大海捞针,关键仍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有些重大主题是面向所有领域、所有行业、所有区域的,因此办刊主体必须将其具化到期刊所处的领域、行业、区域;二是有些重大主题虽反映所关注领域的话题,但办刊主体也同样需要结合期刊定位,进行合理化改造。办刊主体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思考,在本质上反映期刊对重大主题进行的切身观照。这是期刊进行重大主题策划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例如,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战略决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随即全党全国掀起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热潮。党史学习教育也毋庸置疑地成为各类期刊的重大主题。作为教育类期刊,做好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主题策划责无旁贷。在面对这一面向所有领域的重大主题时,教育类期刊要立足自身,细化主题,找准自身的切入点和可为之处。《江苏教育》结合自身主流媒体、机关刊物、行业学术期刊的性质,在小学教学刊期上策划了专刊《面向儿童的党史学习教育》,以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回信为启发,围绕“为什么要面向儿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儿童的党史学习教育学什么,如何对儿童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展开内容,呈现江苏各地各校面向儿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广受读者认可,有效提升社会效益。又例如,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是隶属于教育领域的重大主题,在面向这一重大主题时,不同的教育类期刊要结合自身的期刊定位,有的放矢。《江苏教育》在教育管理刊期上围绕学校层面的“双减”政策落实策划了专刊,在小学教学刊期上结合“双减”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作业设计和管理开设专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重大主题策划需要办刊主体密切关注党和国家的重大举措、重要政策,这是期刊进行重大主题策划的源头活水之一。同时,办刊主体也不能因重大主题策划而忽视选题工作,应当围绕重大主题,结合期刊实际,细致谋划,精准定位,力求在凸显重大主题的同时彰显期刊特色。

(二)根据主题方向选择呈现形式

重大主题策划区别于重大主题征稿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明确的呈现形式。具体而言,重大主题策划需要办刊主体统筹考虑,集中呈现内容,而不应将内容零散地分布在某一期或某几期的不同栏目中。通常来说,重大主题策划是通过专题、专栏、专刊或三者之间的组合来呈现的,而具体选择哪种呈现方式需要期刊根据重大主题的时间性、内容容量等因素确定。例如:上述“双减”政策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政策,就比较适合期刊采用时间跨度比较长的专栏来呈现,从而比较好地展现“双减”政策在不同实施阶段的问题及实践探索,让主题策划在时间上具有发展性和纵深感;2021年“建党百年”的重大主题,因主题本身时效性较强而比较适合期刊通过专题或专刊进行集中呈现。

对有些内容容量特别大且跨时长的重大主题,则需要期刊通过专刊、专栏或专题进行组合呈现。例如,基于2022年4月《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并结合我国课程改革的周期规律来看,2022年版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施行10年左右,面对这样的重大主题,《江苏教育》在小学教学刊期上先通过专刊《做好落实新课标的江苏答卷》对2022年版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解读,然后通过多个专题,对语文、数学、英语、劳动教育等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和实践探讨。

除了纸质呈现方式,期刊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呈现重大主题,让重大主题的呈现从一维走向多维,使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活泼、宣传更出彩。例如,结合“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这一重大主题,《江苏教育》纸媒与新媒体同时发力,既在教育管理刊期上策划了相关专题,又通过江苏教育微信公众号采用图片结合的方式一月一次推送江苏各地、各校党建的典型做法,并通过转发、点赞等进一步扩大重大主题策划影响,实现重大主题策划增值。

(三)根据主题和呈现形式框定内容

在确定了主题方向和呈现形式后,重大主题策划需要办刊主体紧接着解决呈现哪些内容的问题。一般而言,重大主题的内容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什么”,即讲清楚重大主题的内涵、特点、要求、历史沿革等;第二层次“为什么”,即要向读者介绍重大主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等;第三层次“怎么办”,即阐述如何落实重大主题,涉及策略、方法、路径或已有的经验做法等;第四层次“怎么样”,即落实重大主题的已有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有助于期刊相对全面地呈现重大主题。例如,在框定专刊《面向儿童的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时,《江苏教育》在小学教学刊期上从读者视角出发,力求通过专刊回答好四个问题: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党史?他们学习党史主要学什么?当下面向小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哪些比较好的经验?面向小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框定了内容之后,办刊主体就要思考如何合理地呈现内容,也就是设计什么样的栏目。期刊既可以将重大主题策划的内容纳入已有栏目,也可以开设新的栏目。例如,就专刊《面向儿童的党史学习教育》而言,为了呈现上述四个层次内容,《江苏教育》设计了《专家视线》栏目以阐述小学生为什么要学党史以及他们学习党史主要学什么;设计了《学科教学》《主题活动》《校本课程》《研学旅行》等栏目以介绍面向小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设计了《圆桌》栏目,用以讨论小学阶段党史学习教育的注意

方面。

(四)根据内容物色作者

期刊进行重大主题策划需要办刊主体和作者倾注智慧和汗水。办刊实践表明,有什么样的作者队伍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刊物。相比根据已有作者资源“有多大锅下多少米”的策划方式,笔者认为,期刊根据主题和内容来寻找作者、拓展作者队伍的做法更值得肯定,因为办刊需要依靠作者,而不能依赖作者。办刊主体在形成重大主题策划方案后,要着手梳理自己的作者资源库,或直接找到合适的作者,或以已有作者为线索,顺藤摸瓜寻找新作者,或借助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索擅长该内容的作者等。同时,办刊主体也可以通过发布主题征稿通知、召开主题策划座谈会、咨询通联站等方式找作者、找稿件。例如,在策划《面向儿童的党史学习教育》专刊时,《江苏教育》主要根据孕育于江苏大地的四种革命精神—周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来寻找面向儿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典型学校,如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南京市雨花台实验小学、盐城市第一小学、徐州市奎山中心小学等,然后展开约稿。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阐述新时代重大主题策划及其底层逻辑和实践。从狭义上来看,策划工作更侧重形成策划方案,从广义上来看,重大主题策划涵盖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编辑加工、宣传推广,且后期的稿件编校工作同样重要。期刊尤其是教育类期刊要注重不同稿件的先后顺序和前后联系,特别要严把政治关,并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活动,再次释放重大主题策划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丁柏铨.重大主题宣传:特点、现状与优化[J].新闻与写作,2020(10):74-81.

[2]康培培,肖景辉.复杂舆论生态中的“变”与“不变”:主流媒体“主题宣传”创新策略分析[J].中国编辑,2018(05):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