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基于乡村振兴的师范生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

2024-08-13应丽莎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0期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师范类教育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帮助学生理解教育的实质和内涵,体验教师这份职业的使命担当,涵养教育情怀。因此,如何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成为当前师范生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践研究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媒体时代师范生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探索。文章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乡村教育的振兴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的乡村教师。而师范生正是这些乡村教师的后备军。要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而在教学实践中,深度挖掘思政元素,融合乡村振兴是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教师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搜集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教育心理学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能够有效加强师范生对乡村教育的理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式、讨论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职业观,从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的优秀乡村教师。

关键词:新媒体;乡村振兴;课程思政;教育心理学;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0-0038-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师范生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XJG-22-108-2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体系,实现立德树人。2021年起,国家启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这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1]。师范类院校除了定向师范生,同时还拥有大量非定向自主就业的学生,如何让他们成长为具备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教师,能够去到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也是师范类课程融合课程思政所要关注的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当前,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手段,但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融入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2]。另一方面,师范生群体具有其独特性,他们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面对乡村振兴这一宏大主题时,往往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切身的体会。此外,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还存在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内容与专业课协同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学内容范式化、对师范生乡村振兴教育理念融合课程思政探索较少等问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该课程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很难将相关理论和未来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

二、新媒体时代基于乡村振兴的师范生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一)整合新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变得更为迅速和便捷。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将新媒体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成为提升师范生思政教育质量的关键。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教育网站等,广泛收集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的教育心理学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是乡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实例,也可以是乡村学生在心理干预下实现学业进步的典型案例[3]。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师范生能够更为直观地理解教育心理学在促进乡村教育发展、提升乡村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除了文字案例,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上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师范生呈现更为生动真实的教学场景。在整合新媒体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资源的时效性和针对性[4]。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新的教学资源和案例不断涌现。教师应及时关注最新的教育动态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将这些新鲜元素融入课程中,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二)挖掘思政元素融合乡村振兴

在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中,需要加入乡村振兴的思政案例和活动。这就需要深度挖掘乡村振兴领域的思政元素。为此,需要将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当今教育的时政热点、教师职业需求、乡村教育振兴融合,将课程思政的内容潜移默化融入课堂教学中[5]。以教育心理学的专题学习为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课程分为教育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及教育含义、学习及学习理论等10个模块,结合乡村振兴,深度挖掘与融入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

在教育心理学概述模块中,讲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从教师角度入手,让学生探讨心中喜欢的教师形象和品质,提出教师职业道德,并列举乡村教师支月英老师,扎根乡村,为学生树立乡村教师的榜样[6]。同时,探讨教学环境,引入西南联大的历史,艰苦的教学环境培养出众多的爱国学子,培育学生的吃苦精神以及在艰苦的环境依旧心怀国家的爱国情怀。探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了解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激起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和自豪感。

在心理发展及教育含义模块,讲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认知发展特点、人格、个别差异及教育含义。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认知发展特点,引入不要“小学教育成人化”,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而非拔苗助长,且尊重个体差异[7]。结合人格发展阶段论,提出小学生应培养健全人格。联系抗疫和志愿军的案例,教导学生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根据个体的智力差异,提出学会尊重,使用文明用语。提出乡村留守儿童案例,结合乡村留守儿童探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及其教育,培育奉献精神。

在学习及学习动机理论模块,要掌握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实验与核心观点。通过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奖励惩罚,引入学生的优秀师兄师姐,使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用赞美的目光和言语去鼓励学生,帮助学困生成为优等生。学习到教师赞美的力量,相信他人的潜能[8]。通过讲解实验,帮助学生形成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部分乡村留守儿童缺少自信,需要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学习动机模块,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分类,学习动机的理论及运用。在此模块,要加深学生对学习动机的认识,将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培养社会责任感。根据成败归因理论,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培养学生靠自己努力拼搏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三观”[9]。在这个模块,结合“童年的梦”的主题,学生根据幼年的学习动机谈谈自己的故乡和对故乡的怀念,培育乡土情怀。

在学习迁移模块,主要包括迁移的概念、分类、基本理论、影响因素和应用。主要包含理论联系实践,能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以后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分享乡村小学教学教育疑难案例,运用已经学习的教育心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学会迁移地运用。

在知识的学习与保持模块,主要包括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获得的方法和知识保持的方法。培养思辨思维,知识并不就是真理,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针对知识的学习,了解本土的“非遗”和特色文化传承知识,对自己的家乡加深了解,了解家乡知识,宣传家乡,培育懂家乡爱家乡的优秀师范生。

在技能的学习模块,主要包括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学习,以及培训要求。针对高原期现象,让学生能正视自己的局限,能勇于面对低谷的精神,同时也要有挑战自己极限的精神。了解本土的“非遗”技艺,学习传统工艺,学习工匠精神,推动乡村振兴。

在学习策略模块,主要包括理解典型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策略的学习与训练。学习资源管理策略中,有时间管理策略,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爱惜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乡村教育振兴上,探讨乡村小学生的学习策略。

在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模块,主要包括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针对问题解决,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创新意识,推动国家创新科技的发展。可以根据屠呦呦发明青蒿素、我国原子弹的制造等来说明科学家们对解决国家重大难题,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精神[10]。探索乡村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策略,推动乡村教育振兴。

在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模块,掌握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基本特征、一般过程与条件以及培养良好的态度与品德。通过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强调榜样的作用,可以提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为抗疫作出杰出贡献的普通人、为扶贫作出伟大创举的普通干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情怀。结合乡村小学生的榜样教育进行探讨。

(三)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挖掘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符合学生职业认知、学习兴趣、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方面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设计。丰富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师范生了解到学习这门课程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述“中国师生故事”让师范生明白教师职业的意义,以及乡村教师对国家乡村教育振兴战略的重要影响,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使命感,让学生将自身价值的自我实现和国家发展相结合,培育学生正确的“三观”[11]。

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微课、短视频、互动话题等,引导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和讨论。教师还可以利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12]。例如,通过VR技术模拟乡村学校的实际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空间中体验乡村教师的角色,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乡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教育挑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采用更为多样的教学方式,培育学生的课程学习动机,涵养学习兴趣,以兴趣促学。比如,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态度与品德形成模块,可以根据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来判断道德发展的阶段、具体特征等。可以采用头脑风暴、主题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开拓思维[13]。比如,对于好老师的定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综合学生总结的优良品质,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学生培育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四)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师生故事

师范生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润,结合本地的故事,培育乡土情怀。以笔者所在的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课程案例的来源可以结合江西这片红色土地的红色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在课程教学中,浸润文化自信,将本土思政的文化元素应用起来[14]。通过培育师范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让未来教师厚植爱国情怀,愿意成为乡村教育家,为乡村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情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师生故事相融合,通过讲述师生之间的故事,领悟自身教育使命。

(五)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探索专业老师素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课程思政的影响,以此为基准,应用到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检验教学效果。

目前,很多教育心理学老师上课的方式仍比较单一,以讲授式为主,内容较为陈旧,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评价中,如果仅以最终的一次考试作为评价标准显然不全面。可以采用全过程评价的方式。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评价,并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分组评价等平台量化数据综合评价学生。教育见习实践也可成为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评价实践的一部分。通过学生见习实习教育工作,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培育小学生的爱国情怀、积极乐观的心理、社会责任感等,以进一步检验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进一步培育师范生的职业实践能力[15]。

课程思政是所有高校老师的核心任务。专业课教学要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融合,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师范生肩负着未来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师范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要将理论和未来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相结合,不仅将师范生培养成专业教育人才,还是愿意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教育家。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到来,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整合新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师范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职业观,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实践中,一线教师还应将继续探索教育心理学课程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教学策略,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乡村教师、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莉.新媒体环境下师范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力提升路径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6(3):65-69.

[2] 王琼.新媒体视域下提升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思考[J].传媒论坛,2022,5(6):111-114.

[3] 沈萍霞,石聪.乡村振兴时代“优师计划”的现实关照,价值旨归与保障路径[J].当代教师教育,2022,15(4):32-36.

[4] 陈卓,王雪梅,武琳,等.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6(5):120-122.

[5] 吕林,陈擘威.《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57):231-233.

[6] 胡巧红,蔡潇怡,郭桂全,等.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2023,38(1):142-146.

[7] 王凤.高校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研究:以“教育心理学”为例[J].林区教学,2021(11):29-32.

[8] 刘宗劲.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的言传身教:沟通维度的价值逻辑及实践路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1):116-121.

[9] 王丹丹.师范类专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12):93-96.

[10] 边吴丽.课程思政视域下音乐通识课对高校师范生师德培养的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22(10):166-168.

[11] 方建华,李金龙,刘思羽,等.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师范专业课程的困境与出路[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4,34(1):29-35.

[12] 李晓晨.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以“学习动机”为例[J].晋中学院学报,2020,37(4):93-96.

[13] 胡朋,王文飞.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6):240-242.

[14] 张阳.应用型大学教育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郑州师范教育,2024,13(1):7-12.

[15] 朱以财,江南,丁夏芸.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何、可为与何为[J].教育探索,2023(12):1-5.

作者简介 应丽莎,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教育、教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