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思维的疆域,以通识教育形成多元认知

2024-08-11周序

教育家 2024年29期

当我们以单一的视角看待事物,往往无法客观了解其发展全貌,也容易陷入思维的死角无法自拔。完整多元地看待一件事,每一个角度都可能带来新的启示,每一个维度都可能揭示新的可能。跨界思维和传统思维相比,不是扁平化、平面化、单一化,而是多维度、多视角、立体化地看待问题。具备跨界思维的人擅长将其他领域的核心精髓与本领域的传统理念相融合并不断创新。

音乐和绘画的结合可以帮助孩子在艺术创作中找到情感的出口,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科学和编程的结合可以帮助孩子在信息时代掌握技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识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孩子打开思维的疆域,形成多元认知。

提起通识教育,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大学阶段的通识教育。客观地说,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存在不少凑学分的“水课”,很多大学生由于对量子力学缺乏基本的常识,因而只能去好奇“薛定谔的猫”是布偶猫还是狸猫;也有一些“学霸”表示“不要跟我谈贾宝玉和林黛玉,选这门课纯粹是因为老师给分高”,这是因为他们压根儿没有读过《红楼梦》。总之,课程虽然“通”了,“识”却并没有增长起来,这其实是大学通识课程的一个遗憾。当然,到了大学阶段再给学生科普一些物理常识或者是要求他们从头精读《红楼梦》是不现实的。通识课程的开设不应该是大学的专利,而应“从娃娃抓起”。

通识课程的魅力在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在课程发展史上,课程从诞生之初就表现出分学科、分方向的“专业”特点,比如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和欧洲的“七艺”,当时能够在这些领域做到深耕、精通的无疑就是“好学生”。在今天的小学教学中,分科课程依然是主流的课程形式。

分科课程的流行,是因为小学教育中根本就不存在脱离学科的、抽象的课程,存在的只能是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科学课程等。教学活动也大多依托于具体学科内容来完成。分科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非常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进而帮助他们理解学科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课程可以划分得无比细致,但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以有限的时间对应无限的课程,无疑不太现实,因此便出现了主科、重点学科的说法,学生的学习时间便被这些主要学科所占据,而其他“不那么重要”的课程则被“战略性放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我国封建社会,读书人往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为什么电影《刘三姐》当中地主莫怀仁请来对歌的罗秀才会唱出“耕田耙地我知道,牛走后来我走先”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歌词。因为对他们来说,“四书五经”才是重点课程,农业知识自然就被弃之脑后了。

可见,分科课程的重要并不能抹杀通识课程的价值。这正如鸡蛋虽然营养丰富,但没有哪个人是光靠吃鸡蛋就能健康成长的,还需要补充肉类、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类型一样。分科课程是小学教育的主要课程类型,但若纳入通识课程,不但课程类型会更加丰富,对学生的培养也会更加全面。若将学生的发展比喻为建房子,则分科课程好比砖瓦,是建房子的基础;而通识课程犹如设计图,决定了砖瓦等材料以何种方式呈现在何处、呈现出怎样的效果。

当然,通识课程不能完全等同于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或者跨学科主题学习。普遍的看法是,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更强调学科专业知识之间的衔接,是要通过综合、跨越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学科知识理解上的深化,或者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识课程侧重于基础性、常识性的内容。按此理解,通识课程基本上被等同于常识课,这在知识爆炸、信息发达的今天,显得意义不大——小学生往往在入学之前就已经了解很多超越常识内容的信息了。因此,通识课程的意义不应局限于让学生了解常识,而在于通过一些通识性的知识,让学生学会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特定学科的内容,为学生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全方位地铺垫。比如,通过物理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人为什么会陷入沼泽,从而可以发自肺腑地理解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为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通过济南市的地理位置,来理解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为什么会写道“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不聚焦于特定学科的知识,反而促进了特定学科知识的掌握,这才是通识课程的魅力所在。

巧用通识课程,培养跨界思维。利用通识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理论上虽可自圆其说,但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最大的困难在于,小学教师普遍不知道通识性的内容在学科知识教学中究竟有什么用、如何才能令其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无法产生实施通识教育的积极性。因此,从典型案例中汲取营养,并灵活迁移运用,就显得颇有必要。

北京市昌平区前锋学校四年级的一位道法课教师,曾推出一门名为“麻雀的安居工程”的课程。授课教师通过科学调研、美术设计、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鸟巢的设计原理、要求,熟悉鸟巢的材质、外形特点,并组织学生选择模板、藤条等材料给麻雀搭建了众多的人造鸟巢,成功地吸引了麻雀“入住”。这门课无疑是一门涵盖了科学、美术、手工和道法的“跨界”通识课程,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通过对鸟巢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对搭建鸟巢过程的体会,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从而对爱护环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等道法课的相关内容有了深层次的体会和认识。陕西省西安高新第六小学“丝路博悟”系列课程,一方面连接数学、语文和美术等学科,让学生初步了解丝绸的纺织工艺,认识到丝绸的珍贵,从而提升关注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意识;另一方面,整合科学、美术、信息科技等学科知识,教给学生拓染技法,不仅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用中学习、创新中学习,培养核心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使他们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进一步了解丝绸文化。

除了国内的成功尝试,国外的案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芬兰是欧盟首个以完全“跨学科”方式在中小学融入编程教育的国家,包括编程融合体育、编程融合音乐等,比如,芬兰的学生可以在体育课的音乐声中,通过重复“拍手,拍手,踏步,踏步,跳跃”等一系列舞步来感受“循环”这个计算机科学的概念,在手工课上通过编织来学习循环概念……以此让信息技术像吃饭、喝水、呼吸一样,自然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促使学生在所有科目中都能掌握信息与通信技术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每门科目。

小学阶段通识课程的开设,我国目前还处于零星探索阶段,尚未产生固定的模式,更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一线教师对通识课程如何培养、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普遍还是一知半解。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和潜心探索,相信通识课程在小学生跨界思维的培养方面,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