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打开的教育,让孩子活出真实的自己
2024-08-11王雨晴
一名教师的日常观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该教师与一名小学生聊天,教师问小学生有没有喜欢阅读的书籍,小学生说自己喜欢语文书,“我要好好学习语文,这样才不会对不起老师”。小学生的回答给我的感受是,他仿佛是在为别人而学习,把这种来自他人的期待或者关系内化成自我的一部分。这种由他人期待或标准所建立的“关系自我”是自我的一部分,与“真实自我”有所区别。对孩子而言,如果关系自我在自我结构中的占比或者力量过大,会削弱真实自我的能动性。这类孩子一旦失去真实自我的自发性,其行为往往刻板而僵硬,缺乏生命活力,如同提线木偶。
自我包含“真实自我”和“经验自我”。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真实自我由不断更迭和传递经验自我的当下思想所构成。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谢天等人认为,真实自我是基于人的自主需求产生的,反映了人自己的行为与相应价值观、信仰、需求等内在状态的一致性程度。当孩子越是基于真实自我,进而自发性学习和生活时,越能体验到自主感和生命意义感;当孩子真实自我的一致性程度越高时,孩子对自己的认识越清晰,自我感觉越好,越能体验到安全感、自我价值感和胜任感,越可能自我实现,为社会做出大贡献;当孩子出于内在需求做事情时,越有自信感和自尊感,越能灵活处理自己的情绪和人际关系等问题,越能体验到归属感、联结感,生活越幸福。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成人应帮助孩子活出真实的自己,让孩子选择自由、成长自由、天赋自由、想象自由、发展自由。
自发性是真实自我的显著特征
理解自发性及其表现,是引导孩子活出真实自我的关键。自发性指一种自发的状态和品质,由内在过程所驱动的行动、冲动、行为。孩子的自发性主要体现为他能够自主选择行为,而不是在外界刺激下的被动选择。以我个人为例,1994年,基于自己的兴趣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学习心理学。30年来,我自发地学习、思考和研究心理学相关内容,这与职业要求、社会压力或他人期待有关系,但更多的是发自内心对心理学的喜爱,渴望通过学习探究心理世界的奥秘,在学习过程中享受精神上的宁静感、忘我感、愉悦感和充实感等。因此,如果孩子基于自发性去学习、生活和活动,不仅会扩展经验自我的内容,增强经验自我的力量,还会进一步激发真实自我的自发性和主观能动性,推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警惕狭窄教育对孩子自发性的抑制。现实生活中,如果父母、教师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以一个引导者、启发者的身份展开的话,或者不给孩子留有自我发起,自我探索与尝试错误的机会,总是以权威的身份对孩子发起的探索、尝试活动作出对错或输赢判断,孩子真实自我的自发性就会受到抑制,甚至逐渐丧失,他们便会陷入自我怀疑、自责甚至内疚之中。拥有这种自我状态的人,即使成年了,他们仍然无法独立判断,无法独立生活,总是依附于父母。
有两种类型的父母,他们施行的是过于狭窄的教育,不利于孩子自发性的激活和增强。
第一种父母通过贴标签、过度命令、控制、支配孩子的行动,想把孩子塑造成理想中的“好孩子”。这种做法会让孩子慢慢变得老实听话。父母可能还会为自己的“育儿有方”窃喜。可他们未曾察觉的是,这种过度塑造“好孩子”的方法会抑制甚至损害孩子的自发性,使他们失去生命的活力和热情,甚至会发生更严重的生命危机。例如,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茉莉,品学兼优,刚上高中,却跳楼自杀。从茉莉跳楼的片段中,可以看出茉莉妈妈过度的“控制欲”让她无法忍受,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第二种父母常常被称为“直升机”式父母,他们代劳孩子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当孩子要求“自己吃饭”“自己选择穿的衣服”“自己完成学校布置的手工任务”时,父母出于“太费时间”“不好看”“做不好”等理由,不让孩子自己动手或做决定。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受到过度保护的孩子,往往在家中表现得十分神气,在外界环境中却显得胆小怯懦。“直升机”式父母使得孩子早期在学习、生活和交往方面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一旦他们进入青春期,学业压力陡增,再加上自主感、胜任力和归属感缺乏,会面临更多的发展风险,比如产生焦虑、自卑、攻击等各种内外化问题。
探寻走向真实自我的路径
首先,保护孩子“自由性”的实现。成人只要给孩子提供满足他们生理(睡眠、饮食和活动)、安全、爱与归属等基本需要的成长环境,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路,自由探索,并在孩子摔倒或遇到问题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孩子就会在跌跌撞撞中学会走路等各种基本技能……等孩子更大一些,父母要鼓励孩子走出家门,与朋友一起玩耍、游戏,锻炼交往的能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还要特意为孩子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孩子独处,自由选择做他感兴趣的事,比如画画、拼图、唱歌……甚至发呆、自言自语等。
lR5+Lw4w2jC6IuLKGRnI3DJVURggKgzxnd1RDwEJldc=其次,允许孩子的“选择性”兑现。很多人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便不让孩子参与任何选择,更不会跟孩子商量,或听取孩子的意见,这其实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发性,使得孩子长大后难以适应竞争激烈、不确定性增强的社会生活。成人要给予孩子权利,尊重孩子意见,协助他做出正确选择,同时让孩子明白,选择了就要坚持,要有责任心。否则,孩子到了青春期,甚至成人之后,很可能会面临身心健康风险。例如,在纪录片《镜子》中,主人公陈家明在青春期拒绝上学后,面对镜头情绪失控地控诉自己的父母,不允许自己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曾发生过割腕等自伤性的行为。成人要放手让孩子在活动、行动和劳动中体验生命的存在感,让孩子在自主选择中增强胜任力和责任感。
最后,允许孩子处于“逆境”中。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成人给予孩子充足的物质条件,却对孩子精神生活的需求不甚了解。其实,孩子天性就喜欢自然的东西,而自然的东西充满了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成人希望孩子过向上向前的确定人生,不希望孩子犯错,更不希望孩子较好的学习成绩出现波动。父母希望孩子走平坦的人生道路,不希望孩子受苦,希望他们一直快乐幸福。然而,真实生活中不存在一条直线的平坦道路,也不存在一直顺利的人生。因此,成人要允许孩子不时处于小小的逆境之中,让孩子通过解决小问题的过程,体验生命与真实生活馈赠的起伏人生,锤炼他们的耐挫力和韧性,以让他们有能力、有毅力应对更复杂的、不确定的、模糊的未来生活,自发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并真正享受多彩的人生。
成人要避免狭窄的教育,走向打开的教育,助力孩子活成与众不同的自己。打开教育意味着打开“多元”之门,让喜欢自然的孩子走向自然,让喜欢艺术的孩子走向艺术,让喜欢数学的孩子走向数学……这种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打开教育还意味着打开“起伏”之门,让孩子通过不断试错,收获面对未来人生的韧性和毅力。打开教育更意味着打开思维之门,让孩子在不同的思维中看到事物的多样性、结果的多种可能性和通向远方的多条道路,使他们站在更高处,看到更远的风景,活出更开阔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