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战万里铁血征

2024-08-09

世纪风采 2024年8期

2021年1月,央视九套纪录片《热的血》第三节《血战长津湖》,再现“死鹰岭上冰雕连”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2营6连的悲壮。突击组长、上海籍战士宋阿毛的绝笔信,闪耀着“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至今读来仍感人奋发,“冰雪呀,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苟利国家生死以。177团的前身是新四军地方武装东台独立团。东台独立团三次组建又三次上升为主力部队。三支部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万里征程中提颅浴火、忠勇奋战,锤炼成敢打必胜的雄师劲旅,不时绽放出耀眼光芒。

“牙城”东台创立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取消新四军番号,汤恩伯10万大军“虎视”苏中。日军发起春季大“扫荡”,策动泰州李长江叛国。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命令。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2月21日,日军侵占通榆线重镇东台,兵锋直指盐城军部。杨仲华、潘干臣、刘湘图等国民党高级将领闻风丧胆,相继变节,敌强我弱态势日益严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皖南事变后的1月17日,刘少奇、陈毅便未雨绸缪,命令粟裕连夜赶到东台二女桥组建新四军1师,构建主力部队、地方兵团和游击队三级武装体系,担负起坚持苏中原地斗争的重任。东台独立团应劫而生。

1941年2月,东台独立团第一次在东台城创立,下辖的4个营,除县大队改编的1营训练扎实外,收编的3个营属旧武装,吃喝嫖赌、敲诈勒索习气严重。6月,红军干部池义彪、张强生任正副团长,带着新四军第2旅5团百名骨干前来整训。东台独立团面貌焕然一新,9月上升编人5团。1942年11月的苏中主力部队地方化,2旅4团和5团合编为4团,吕思奇等数百名东台子弟在整编中光荣加入,余部编入地方部队。4团前身为新四军1支队2团,由湘粤赣边等红军游击队改编,是威震江南的新四军“老虎团”。12月27日,4团随王必成“弯弓射日到江南”,改编为新四军6师16旅48团,转战于茅山、太滆等地。1945年春,48团改编为苏浙军区第1纵1支队,11月北撤东台时先后改编为新四军6纵队2旅48团、新四军6师16旅48团。1946年7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6纵16师48团,1947年1月编入华东野战军。1949年2月改编为三野8兵团24军70师210团。

1942年6月,东台独立团第二次组建。由首批独立团上升后留下的少数干部和两个班战士,与二分区直属队、东台县抗日总队的5个游击连合编而成,代号“常胜团”。1942年11月,新四军2旅5团2营回编“常胜团”。1944年10月,“常胜团”上升为苏中特务2团,讨伐陈泰运税警总队后改编为苏中教导旅2团,1945年4月随叶飞南下改编为苏浙军区4纵11支队。1945年11月,苏浙军区4纵在涟水整编时,11支队改编为新四军1纵1旅2团。1946年7月改编为山东野战军1纵1旅2团,1947年编入华东野战军,1949年2月改编为三野9兵团20军58师173团。

1944年11月,“常胜团”上升为苏中特务2团后,东台独立团第三次组建,由东台地方武装和台北独立团各编为1个营,大丰区、海丰区、李堡区游击连编为1个营,共1500余人,有近1400人为东台籍,代号“东台团”。1945年7月,上升为苏中教导1旅3团。1945年11月,1旅3团改编为新四军1纵2旅6团。1946年7月改编为山东野战军1纵2旅6团,1947年1月编人华东野战军,1949年2月改编为三野9兵团20军59师177团。至此,第二次和第三次组建的东台独立团成为并肩作战的兄弟团。

大江南北同仇

三次组建的东台独立团上升为主力部队后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奋勇杀敌,甚至多次并肩战斗,大显神威。

1942年4月6日,已上升为2旅5团的东台独立团奉命发起“一仓攻坚战”。一仓镇为黄海公路交通要冲,离苏中党政军机关常驻地三仓仅几华里,驻有日军近300人,伪军何韵生团千余人。苏中二分区司令员梅嘉生计划“拔钉”。一周后,一仓镇爱国商人晚间设计宴请敌伪军官。子夜时分,梅嘉生率5团由许河急行军,乘机直扑敌指挥部。睡梦中的日伪军被打得晕头转向,丢下4匹军马、12箱迫击炮弹仓皇逃窜。此后,5团奉命在兴化、建阳一带,与4团一起构成盐阜南屏障。1943年的反“清乡”斗争异常激烈。6月22日,由2旅5团主力经合编、改编而上升的新四军6师16旅48团联手茅山保安司令部,长途奔袭百里,拔除日伪茅山“清乡”指挥中心延陵镇,俘伪政工团长以下百余人,缴获步枪60多支。7月9日夜,攻克据点丁庄铺,俘日伪21名,缴获步枪28支。车桥战役后,华中日军困兽尤斗。1944年3月中旬,4000余日伪“扫荡”广郎地区。29日上午,日军小林中队和伪军500人,进犯浙皖边境的杭村。48团3营猛烈突袭,插入村西南的慈姑山,断敌归路。1营抢占牛头山高地,从侧翼攻击。王必成亲临前线,调来机炮排参战。战士们冲入敌阵白刃格斗,毙日伪70余人,缴获九二式步兵炮1门,为苏南抗战以来缴获的第2门。8月至10月,48团协同友邻部队,在宜兴、泗安和京杭国道沿线重镇周城发起反攻,歼灭日伪2000余人。

1942年6月,“常胜团”配合1旅2团2营,突袭小灶据点,歼日军1个小队和伪军1个连,成为驻三仓党政军机关的“带刀护卫”。1943年8月20日,日伪1.2万余人扑向三仓和弶港,杀害村民33人,强奸妇女286人。“常胜团”配合3旅7团在东台境内三战三捷。21日毙伤汤家舍日军120人,22日毙伤骆家舍日军30余人,24日毙上官棚村日军少佐以下50余人及伪军30余人。二分区《斗争报》系统介绍其先进事迹。

苏中地区战果同样丰硕。1944年5月19日,台北独立团设伏七灶河南岸黄家灶,奇袭日伪汽艇,活捉伪“苏北屯垦总署”副署长孙建言、东台县长吕景颜,日本东台棉业库长水亥三郎、联络官浦和。24日夜,“常胜团”智取日伪据点河口镇。

1945年,日军已日暮途穷。2月至6月间,苏浙军区1纵1支队、4纵11支队,联手在天目山反顽。7月31日,11支队渡过富春江,与日军“樱特攻队”遭遇激战;8月中旬,在萧山、富阳攻占伪军据点,打通与浙南的联系。1支队在戴埠击溃日伪抢粮队200多人,随即向郎溪、高淳发起攻击;8月14日在句容天王寺、段家桥一带,粉碎日军两个中队和伪3师8团的报复性“扫荡”,歼日伪700多人。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我军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开展广泛反攻。苏浙军区1支队解放金坛县城,11支队在杭嘉湖发起双林战役,歼伪34师。苏中教导1旅3团与地方武装配合,相继攻克三垛、周庄,解放兴化、如皋和盐城,团长彭寿生活捉伪22师师长刘湘图,2连副指导员王兴纪生俘伪独立19旅副旅长李瑞生。

《双十协定》签订后,48团随6纵参加高邮战役,2团和6团则随1纵在津浦线讨逆受降,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地区完全连成一片。

中原淮海鏖战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组建的三支东台独立团经过改编,此时分别编入华中(后为华东)野战军6纵16师48团、1纵1师2团和1纵2师6团(以下分别简称为48团、2团和6团)。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围攻中原为起点,挑起全面内战。东台子弟兵自此鏖战苏皖鲁豫。

1946年11月7日在鲁南峄县大明山,两支前身江抗东路的“沙家浜部队”,1纵1旅3团和2旅5团分别火线并人2团和6团,实现强强整编。12月中旬的宿北战役,创造大兵团协同作战歼敌整编师的范例。1纵的“掏心”战术是取胜关键,2团和6团血战4昼夜,连克晓店子、罗庄等10多个要点,硬生生割断敌69师与敌11师的联系,迫其就歼。6纵则在涟水策应,死磕整编74师,48团3连1排与敌肉搏取胜,1班长茅永年被评为“华东乙级战斗英雄”。1947年初的鲁南战役,6团2营攻克敌一个团固守的塔山,6连1排陆定春班与戴学勤班,一口气攻占两座山头,2团则攻克临枣线重镇齐村,活捉敌旅长李玉堂。莱芜战役,2团3营8连扼守400高地,8小时击退10倍之敌7次冲击,为全歼李仙洲集团赢得时间。48团自临沂疾行500多里,率先自南门突进敌补给重地口镇,断敌数百吨弹药和粮食供应。

血战孟良崮,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参战,1纵负责穿插分割,6团成为攻坚铁锤。5月13日战斗打响,6团进占天马山阵地,继由黄家峪向孟良崮攻击前进。3连由山脚向上仰攻,尖刀3班通过4个回合肉搏占领330高地,1营迅速布防,顶住数倍敌人反扑。张灵甫欲为“磨心”碾碎1纵。2团在三山店、交界墩成功阻挡敌两个整编师增援。总攻发起,6团冒着炽盛火力,相继攻占540和600两个高地,打开各纵围攻的“磨心”缺口。6纵合围相当坚决,48团前卫9连连长瞿祖生用近百个手榴弹齐扔,一举击溃黄崖山550高地守敌。3营挺住敌25师两个旅的轮番狂攻。蒋介石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御林军”覆灭。

9月,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全国性反攻。1纵和6纵奉命在津浦路、平汉线,策应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8年11月6日投身淮海战役。歼灭黄伯韬兵团,2团是第一突击梯队,在窑湾歼敌63军的战斗中功不可没。2连迅速炸开鹿砦和围墙,一举攻克小东门,连续打垮敌人3次反冲锋,为大部队进攻扫清障碍。5连仅剩20人,并组3个班,率先突入敌指挥所。两连分获窑湾第一第二“大功连”。48团则奉命攻克碾庄西屏障彭庄和黄滩,迫使敌100军和44军就歼。5连被授予“彭庄战斗英雄连”。歼灭黄维兵团,48团运动防御10多天,并在蚌埠阻击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增援。1949年1月6日对杜聿明集团的总攻,6团作为全纵前卫,连克夏庄、朱小庄等重要据点。5连在夏庄战斗中特别英勇,接连攻占地堡群和交通壕,多次打垮敌优势兵力反扑。

渡江战役中,2团和6团改编的20军58师173团和59师177团,在扬州东参加作战,随后解放并卫戍上海。48团改编的24军70师210团,则在合肥东参加作战,随后解放南京,担当新连海地区海防,1950年3月参加解放舟山群岛的战役。

“三八线”上扬威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纠合“联合国军”武装侵朝,并将战火烧向我东北边境。中共中央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三支东台独立团改编的中国人民志愿军8兵团24军70师210团、中国人民志愿军9兵团20军58师173团和59师177团(以下简称210团、173团和177团),先后入朝作战。

11月12日,20军随9兵团到达长津湖,参加第二次战役,粉碎“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总攻势”,迫敌退守“三八线”。

战役11月27日发起。177团沿新兴里至西兴里一线高地攻击前进,占领主峰死鹰岭1519高地,歼美陆战1师7团2营一部,切断柳潭里与下碣隅里联系。下碣隅里之敌,连续11次猛攻西兴里。11月29日,1连伤亡重大,正副连长相继牺牲,排长主动代理指挥,毙俘美军206人。12月1日,柳潭里、困水里之敌全力突围,飞机、排炮狂轰滥炸,5连以血肉之躯迎战坦克,让敌人难越雷池一步。两连同立集体一等功。12月2日,敌再以坦克为前导,40架飞机为策应,才勉强与死鹰岭山沟内的残敌会合。12月3日,敌人不惜遗尸累累,向6连坚守的死鹰岭主峰发起猛攻。宋阿毛激励战友,“我们是英雄连、大功连,要坚守阵地,决不后退一步!”下午3时天降大雪,气温降到零下40度。由于仅穿华东规格棉衣,60多名战士悄然冻僵,敌人这才侥幸逃脱。“冰雕连”的诞生何其悲壮!黄草岭阻敌的173团同样可歌可泣,5日晚并组11个排,攻占大小安洞,控制1478.5高地,8日又与174团并组4个连,反击夺回1304高地,阻击古土水之敌南窜。

1951年4月22日,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粉碎李奇微“建立朝鲜蜂腰新防线”阴谋。58师向西南出击,173团向永阳里东侧攻击前进,4月26日晚经牟谷攻占503高地。5月16日,58师和59师计划歼灭县里地区伪军3个师。173团4连下午17时开始突击,19时突破昭阳江,占领412.2等高地,经大小通谷向鹰峰山、瓦野洞进攻。5月17日晚,2营3营攻占774.4高地,18日1时控制龙浦公路,在172团支援下,占领南北山头,截杀俘敌200余人,缴获汽车、坦克200余辆,榴炮17门。

5月下旬,20军北撤休整。美集结2个军团和李伪4个师,在富坪里、华川湖切断我军退路。历时50天的粉碎美李闪击战不期打响。敌严密封锁华川公路,173团抢占蛇头岘等高地阻敌进犯,抢救伤员300余人,并在原川里、启星里击退10倍之敌的围攻。在狭小的341高地,5连不顾敌飞机坦克狂轰滥炸,阻敌4天。坚守黑云吐岭的1个排,1个月击退敌人整排甚至整团冲击40余次,组织7次夜间反击,毙敌580余人。在乐水洞前沿阻击美24师的177团,1个连不顾陷敌重围,退敌9次进攻。防御373.1高地的3连1个排歼敌460余人,1名机枪手和3名新战士,以2箱手榴弹打垮第4次进攻。战后,177团王兴纪被评为“一级模范”。

1952年10月,20军凯旋回国,24军已于9月先期跨过鸭绿江,接替27军元山港防务,1953年1月中旬又接替15军进入上甘岭、金化和平康地区,在牙沈里、栗木洞一线与敌对峙。为消减敌人空中和炮火优势,全军在壕堑内构筑“猫耳洞”,与敌军壕堑相互缠络,最近处仅80米左右。210团善于“零敲牛皮糖”“抓一把就走”,坚持夜战与奇袭结合,利用冷枪冷炮狙敌,靠手榴弹、炸药包抵近攻击。3月中旬的芝村防御战,9连1排依靠火箭筒、无后坐力炮、手雷等轻火器,击毁美军坦克7辆,创造全军反坦克战的首胜。夏季攻势,1连1班随团侦察参谋,乘夜摸进美3师阵地,炸毁地堡1座,歼1个班,俘1人。金城反击战迫使美军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克拉克哀叹自己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司令官”。

兵民是胜利之本。三次组建的东台独立团主要由本土子弟组建,多次整编国民党溃兵、封建会道门信徒、作风散漫的土匪,甚至是变节投敌的伪军。在党的纲领指引下,烽烟战火融铸下,继承着老红军、新四军的光荣殊勋,成长为信仰坚定、人民至上的子弟兵。闪耀着的不怕困难、不畏艰难,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正是党的事业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胜利密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行动坐标。

责任编辑: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