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2024-08-09薛荃文
〔摘 要〕 科学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开展在幼儿综合能力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教师加以重视。特别是幼儿园大班,应当重视幼小衔接教学工作,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应积极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幼儿文化认知水平。
〔关键词〕 幼小衔接;科学教育;探究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9 118-120
科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幼儿全面地认识世界,增强其学习意识。可见,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幼儿园教育活动,激发幼儿求知欲望,促进其取得较大的进步,为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为此,本文以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必要性为切入点,提出有效的幼小衔接教学对策。
一、科学选择探究的内容,调动幼儿探究积极性
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要合理选择探究的内容,如选择具有启蒙性和科学性的探究内容,确保其正确且与客观事实相符,同时还与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发展基本相符。幼儿的年龄段不同,其对于科学事物与现象的关注点不同,教师可以针对小班的幼儿开展易于探究的活动。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被直观、生动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易于观察、操作和理解的科学现象作为探究内容,如颜色混合、物体沉浮等。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能让幼儿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于年龄稍微大点的中班幼儿,可以让其准确把握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其留心观察,自主探究,获得真知。中班幼儿认知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开始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幼儿观察、比较和思考的探究活动,如植物生长的条件、水的循环等。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事物的内在规律,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加强幼儿的学习探究精神。对于年龄较大的大班幼儿,教师可以发挥引导作用,让幼儿通过事物表面现象分析内在的联系,如“翻跟斗的小胶囊”,让其对重心转移的趣味现象进行思考和了解。大班幼儿思维更加活跃,对事物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更具挑战性和探索性的探究内容,如物体的运动规律、光的折射等。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让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二、准备充足的探究材料,定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教师需要定期组织实践研究活动,针对活动的主题准备相应的材料。教师要定期开展与探究有关的活动,给幼儿准备充足的探究材料,避免因缺乏探究材料而影响幼儿发挥探究能力。探究材料的类型多种多样,教师要对与材料收集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可通过几个方法提高其探究能力:第一,配备充足的常用材料,如幼儿使用频率较高的放大镜、镜子、量杯、绘画工具等。第二,师生自主准备材料,比如在开展以“掉下去”为主题的科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和幼儿自主准备小石子、纸条之类的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第三,和幼儿家长共同完成材料的搜集工作,比如,收集废旧纸箱、饮料瓶,避免出现探究材料不足的问题。这样既节约资源,又可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第四,对于开展同一个主题科学活动的班级,可以分工完成材料的筹备工作,共享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且保证材料的收集效率。
三、创设开放式的探究环境,鼓励幼儿自由探索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一个开放式的探究环境,需要注重空间上的开放,能够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将各种材料进行组合。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科学探索区,提供多样化的探究工具和材料,让幼儿随时随地进行科学探索。此外,还可以利用教室外的空间,如校园内的花园、草地等,开展户外探究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科学的魅力。除了空间上的开放,还应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鼓励创新的氛围下进行学习,使其能够发散思维,勇于发表想法。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支持和肯定,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探究活动。教师创设探究环境时应该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探究活动,与幼儿一起讨论、一起探索、一起解决问题。有效的互动交流,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提高其探究能力,有利于幼小衔接教育的开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培养探究意识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是培养幼儿探究意识的重要方式。幼儿正处于对所有事物感到好奇的阶段,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疑问,而提出问题正是探究世界的起点。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提出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培养其探究意识。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耐心倾听幼儿的提问,不论问题大小,都应给予积极的回应。通过设置专门的提问环节,鼓励幼儿主动提出问题,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疑惑和发现。有些幼儿不知道应该怎样提问,难以将自己想了解的事情描述出来。教师应教会幼儿提问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的特点、变化等,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提出“为什么植物会长高?”“叶子为什么会变绿?”等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引发争议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提问欲望。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有趣的科学故事,留下悬念,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在引导幼儿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分享科学家的故事、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其探究世界的热情和兴趣。
五、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吸引幼儿参与其中,帮助幼儿深入探究科学知识,可提升幼儿的沟通交流能力,并且发挥团队精神进行合作探究。在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认知水平合理分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应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以便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教师需要明确每个小组的探究目标,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主动表达。每个幼儿都应有发言的机会,能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想法。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学会在集体中协调和处理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小组合作任务,如共同搭建一个科学模型、合作完成一个实验等。让幼儿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一同感受成功的喜悦。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分享活动,让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从而增进小组间的友谊和合作。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要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
六、及时总结评价,促进幼儿探究能力持续发展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及时总结评价是提升幼儿探究能力、促进其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总结评价可以加强幼儿的探究意识,对探究活动的回顾和梳理,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教学激励。在探究活动中,幼儿会经历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都能反映出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态度。因此,在总结评价时,要关注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幼儿的观察力、思维活跃度、合作能力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幼儿的探究成果是学习效果的直接体现,还能展现幼儿的探究能力。要对幼儿的探究成果进行客观评价,肯定幼儿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此外,总结评价还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既是一种学习过程,也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教师在总结评价时,要关注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分析幼儿兴趣、好奇心、自信心等方面是否获得满足,鼓励幼儿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七、引入家庭参与,形成家园共育合力
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于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家庭参与,教师可以将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延伸到家庭,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家庭参与能够增强科学教育的全面性,能够与家长一同努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探究互动,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其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但幼儿园不是科学教育的唯一场所,家庭同样可以发挥科学教育的作用。家长可以延续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与幼儿一起进行科学探究,巩固和拓展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家长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资源,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例如,在春天,家长可以带着幼儿去公园寻找新生的嫩芽,观察昆虫的活动。秋天来了,则可以一起收集落叶,感受季节的变化。这些活动能让幼儿亲身体验学习到的生物学知识,进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家长还可以带领幼儿参观科学展览,为幼儿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各地的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经常举办各种科学展览,涵盖了物理、化学、天文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参观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亲眼见证、亲身体会科学技术成果,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家长还可以引导幼儿主动提问、思考,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的实践研究活动,可以拓宽幼儿的学习视野,激发其创新意识,能够建立更长远的目标,主动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探究。在与家长一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种亲子互动也能够加深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通过分析可知,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科学技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促进其更好地认知事物,拓宽实践的范围,确保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效。具体来说,教师可从创设合适的环境,提供优良的学习条件;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综合能力;有效组织探究活动,发展幼儿探究能力等方面着手,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为进入小学学习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杨伟鹏.新时代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关键要点及其实现路径[J].福建教育,2023(29):5-7.
[2]贾广楠,高洁.试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6):22-24.
[3]周海林.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教育界,2023(14):116-118.
[4]王燕娇.快乐生活视域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23(10):93-96.
[5]李国军.游戏化模式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运用探究[J].新课程,2021(27):144.
[6]麻莉.游戏化模式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运用探究[J].新课程,2020(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