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2024-08-09周丹

小学科学 2024年19期

〔摘 要〕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能有效解决当前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上教师因材施教难、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竞争多于合作等问题。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理念,合理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并及时反馈评价,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华而不实和对其过度依赖,让小组合作学习切实为课堂服务,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信息科技;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9 088-090

一、小学信息科技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因材施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加上学生获取信息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但在当前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由于课堂的限制,因材施教困难重重。

(二)学生自身兴趣偏差较大,学习兴趣不浓

素质教育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部分学生由于兴趣偏差较大,对信息科技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在学习中就会出现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继而影响学习效率。

(三)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学习动力不足

最新研究表明,少年儿童面临着各种心理压力。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在面对新知识、新事物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是,如果教师一味地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不仅会让学生反感,甚至会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和抵触心理。

(四)教育大环境内卷较严重,竞争多于合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加上优质资源的稀缺和升学压力的加大,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在不断与同班同学竞争,与同龄人竞争,与社会竞争。竞争意识的不断加强,导致合作意识的不断弱化。

(五)教师对新课改的意义理解不够

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到位,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前,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问题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度,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科技课程要实现“形成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和践行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目标。新课标充分说明了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对小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分工合作,共同探讨和制定学习方案。这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同一个小组里的不同分工,又可以充分考虑到组内不同成员的信息科技水平差异,合理分配任务,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单纯地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不仅会严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和思考,主动寻求知识,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可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因自身兴趣的偏差而导致的学习兴趣不浓问题。

(三)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主体,都有发表自己见解和观点的机会。通过与他人交流、讨论、合作,学生不但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更好地理解别人,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在这样的氛围中缓释心理压力,充分提升学习动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

(四)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分工协作和相互交流、反馈、再交流、再反馈完成特定的任务。尤其是在遇到个人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时,团队合作可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交流探讨,这个过程极大提高了知识的运用和输出频次,强化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多人探讨又能拓宽解决问题思路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此看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教学所存在问题的方法之一。其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动力,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合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一)提高认识,树立合作学习理念

顾名思义,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由多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一个或多个特定的学习任务或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实现个人目标的情境。也就是说,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同学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将师生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师生或生生间的多向交流。

(二)合理安排,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不能盲目进行,需要在了解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应采用“教师调控分配”和“学生自由组合”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异质型合作小组”,使每个小组中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学期初对学生的信息科技能力进行摸底了解,做一个大概的分层;然后把同一个层次的学生分散到各个小组,再由学生自由组合;最后由教师进行宏观把控,做一些微调。最终确定下来的合作学习小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再有较大的变动。若课堂分组过于随机,容易产生分布不均、学习效率降低等问题。如要进一步优化合作学习小组,还可以在建立小组时将学生的性别比例、性格特点、语言能力、组织能力等考虑进去,这更有利于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三)精心设计,明确合作学习内容

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科学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首先,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学习合作的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对于学生“力所难及”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解决;对于学生“力所不及”的问题81e/ZHUMJ7CBfipp89UwMw==,要引导学生解决。其次,合作学习必须以每位组员独立思考为前提,才能够发挥出小组合作的最大效用。因此,教师在制定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时,也应根据需要,为每位组员或若干个组员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让其承担不同的任务,再通过交流分享,合作完成小组学习的总目标。每个学习小组内的组员既独立又统一,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四)巧妙引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技能

在小学合作学习中,为了避免学生七嘴八舌乱讲一通,或者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或者不假思考坐享其成,教师要适时地、巧妙地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分工时,要引导学生根据组员的意愿和不同能力分配不同难度的任务;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对方,有不同的想法也要等对方说完再表达;在探讨中有分歧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修正自己的意见,善于从别人的见解中受到启发并产生新的见解;在合作学习中若遇到困难,要引导学生保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适当求助,建设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发表意见的模式,如“我认为……的意见是对的,但我有补充……”“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等。同时,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寻求更多的解决思路。

(五)及时反馈,提升合作学习效果

要想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尤为重要。教师应当从原先传统的、单纯地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中跳脱出来,将评价的重心从激励个人竞争取得的成绩转移到激励小组相互合作所实现的成就上来,从而确立一个新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有两个特征——“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合作小组的评价。但无论何种评价,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避免流于形式

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有了参与感,才会主动学习。其次,小组分工要合理。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只有每个人的分工合理恰当,才能让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当然,分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要避免让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小组“合坐”学习而流于形式。

(二)避免华而不实

首先,要监督到位,适时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需要学习和适应。有的学生刚开始可能无法完全地参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出现相互推诿或被孤立的现象,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监督和引导。其次,要有效评价。不论是教师点评还是生生互评,都要尽量避免出现“好、差”这种非黑即白的观点,而要用具体的描述性语言做出评价和总结。教师还要注重对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关键交流”“小组成果”等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切实为学习服务,避免表面热闹,华而不实。

(三)避免过于依赖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避免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灵丹妙药,过于依赖,切勿为用而用。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掌握相应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并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后,教师还应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

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体会学习乐趣。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探究、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孟卓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究[J].考试周刊,2021(10):117-118.

[2]余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生(下旬),2021(1):79.

[3]张成龙.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J].智力,2021(19):55-56.

[4]牟鹏.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2(5):61-62.

[5]张力维,徐燕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8):164,170.

[6]于川梅.关于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1(2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