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2024-08-09佟彤
摘要:该文全面探讨了“新中式”文化的内涵与特色,揭示其为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元素的独特文化现象。通过对“新中式”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入分析,发现其涵盖了传统媒体、数字平台及文化交流活动等多元渠道。然而,当前文化传播面临定位模糊、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现代传播手段应用不足及国际认知度较低等挑战。针对这些困境,该文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数字技术革新及消费升级等机遇,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明确文化定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专业人才与团队,旨在推动“新中式”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新中式”文化;当代困境;挑战与机遇;传播方式;路径探索;措施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6(c)-0097-06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New Chinese-Style" Cultural Transmission
TONG Tong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o-Chinese-style" culture, revealing it as 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that integrate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modern aesthetic elements. Through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dissemination methods of "Neo-Chinese-style" culture, it is found that it covers multiple channels such as traditional media, digital platforms, and cultural exchange activities. However, current cultural dissemination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vague positioning, inadequate intellectual8bSxo24Ngv6RSLYkVecKvcbgWxKLxciZRiIf8bbMTk8= property protection, insufficient application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means, and low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In response to these dilemmas, this paper explores opportunities such as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digi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consumption upgrading, and accordingly proposes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clarifying cultural positioning, strengthe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fully utilizing modern communication means,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and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teams. These suggestions aim to promote the better globalization of "Neo-Chinese-style" culture and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New Chinese-style" culture; Contemporary dilemma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Modes of communication; Exploration of paths;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在当代文化浪潮中,“新中式”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逐渐崭露头角。“新中式”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融入现代审美与创意,呈现出既古典又时尚的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体现在建筑、家居、服饰等物质文化上,更延伸至文学、艺术、音乐等精神文化层面。2024年春晚的中国风元素,便是“新中式”文化在大众艺术舞台上的生动展现。它通过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激发了人们对于“新中式”文化的热爱与追求,如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民族风音乐《上春山》,以及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贯通古今的梦幻联动和文化盛宴,无不透露出浓厚的“新中式”氛围。
此外,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新中式”元素在其中也得到广泛的展示,从影视剧中的汉服热潮,到马面裙的风靡,再到建筑设计、装修风格、奶茶饮品等多个领域的渗透,“新中式”文化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面对这一文化热潮,我们不禁思考:“新中式”文化如何能够保持其长久不衰的魅力?本文从文化传播路径的视角,深入探讨“新中式”文化的内涵、传播方式及其未来发展。
1 “新中式”文化概述
1.1 “新中式”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新中式”概念在21世纪初开始崭露头角,最初是在室内和景观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常常用来描述那些融入了中国传统古典设计元素的设计风格,其中对民俗艺术的关注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民俗艺术“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1]。这些元素包括线条、色调、造型等,以传统文化内涵为基础,旨在传达传统文化的“形”和“神”的特质。
“新中式”与“中国风”有相似之处。“中国风”源于西方,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科的教授包铭新曾明确指出,“中国风”是一种深受中国情调影响的西方图案或装饰风格。这种风格隶属于欧洲的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流派。“它是西方对中国的一种独特视角和审视,是基于幻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西方艺术家们通过有限的理解和认知,从细微的角度观察并汲取中国丰富灿烂的文化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2]而“新中式”风格则是由内而外的再创造,在继承优秀中国风的基础上,提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摒弃陈旧的烦琐元素,同时融入现代工艺设计和材料,创造出一种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设计风格。“新”在这里代表了在设计、工艺和材料方面的创新,展示了中国独特的东方文化感知,充满了东方的质朴与活力。“新中式”作为一种文化风格,在工艺美术、时尚产品、园林景观及日常生活方式中越来越受欢迎,引发了小型文化圈的讨论和关注。
“新中式”风格的设计理念以内敛沉稳的中国元素为设计核心,运用简洁、硬朗的直线条,营造出一种文雅而庄重的氛围。在装饰图案的选择上,“新中式”风格偏爱使用梅兰竹菊、花鸟等传统元素,这些图案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能与整体设计风格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美感;“有时未必出现传统纹样,可能只是体现一种禅意的抽象肌理、水墨泼洒等意境”[3]。在色彩设计方面,“新中式”风格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一种是以黑、白、灰色为主基调,这种色彩搭配方式朴素而典雅,能够凸显出中式风格的沉静和内敛;另一种则是采用皇家住宅中常见的红、黄、蓝、绿等色彩作为点缀,这种色彩搭配方式更加华丽,能够给整体设计增添一抹亮色,使之更加生动和富有活力[4]。
1.2 “新中式”文化在当代的发展概况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和民族意识的逐渐复苏,“新中式”风格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新象征,呈现出古典与时尚并存的魅力。在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网络平台上,以“新中式”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以“新中式”为主题的视频内容层出不穷,用户纷纷分享自己的穿搭心得、美妆技巧及家居装饰理念,将“新中式”风格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蔓延到多重领域,比如新中式茶饮、新中式烘焙、新中式家装等。
曾经“中式”“中国风”象征的历史厚重感似乎变得越来越轻盈,比较直观的体现是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潮流相结合的服装设计,比如马面裙、战国袍、汉服等。这种风格在继承传统服饰设计的同时,摒弃了传统服饰的隆重与华丽,更加注重日常穿搭的简约与实用感。
此外,随着文化和审美的演变,大众对于“新中式”风格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过去的“新中式”曾被调侃为“中式老钱风”,但如今的“新中式”以其独特的美感、丰富的内涵,以及不张扬的特点,与Z世代对于个性美的追求相契合,成为众多年轻人表达自我个性、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新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品牌也开始融入“新中式”元素,如阿迪达斯在2024年新春之际发布了其备受瞩目的“百年巨匠艺术巨匠联名系列”,灵感源自齐白石、张大千与李可染三位大师的经典之作:《秋蝉图》《泼墨风景画》《万山红遍》,将其独特元素巧妙地融入其新春产品设计中,不仅推出了多款与龙年新春相契合的新品,更结合了中国传统龙年生肖元素,打造出一系列充满“中式潮流感”的应季单品。
“新中式”风格诞生于中华传统文化复兴新时期,人们开始从过去纷繁复杂的“摹仿”和“拷贝”中整理出头绪,重新审视并探索中国设计界的本土意识[5]。这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逐渐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随之增强。随着新一代设计队伍和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新中式”风格以含蓄秀美的特质,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更是对现代审美需求的一种回应。可以说“新中式”风格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承载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
2 “新中式”文化传播方式及其困境
“新中式”文化的传播方式确实呈现多元化态势,从传统媒体到社交媒体,再到各类文化活动,每种传播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影响力。然而,“新中式”文化的传播和接受也遭遇了一些困境。特别是“新中式”文化以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进行传播时,往往容易引发复杂多元的讨论。这些讨论中,既有正面的赞赏,也不乏负面的质疑和批评。这种复杂的舆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中式”文化传播的难度和复杂性。
2.1 “新中式”文化传播方式
“新中式”文化在传播中,充分利用了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和文化活动等多元渠道。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等,通过专题报道、纪录片等形式,深入解读“新中式”文化的内涵,塑造大众认知。
传统媒体成为“新中式”文化的传播光源,而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则像辐射一样迅速扩散“新中式”的相关内容。它们具有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用户群体年轻化的特点,能够迅速吸引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参与。通过分享、转发、评论等方式,社交媒体上的用户可以轻松地将“新中式”文化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同时,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功能也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和表达欲,使得“新中式”文化的传播更加生动有趣。以小红书为例,关于“新中式”穿搭的笔记发布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在这些笔记中,盘扣立领、刺绣提花、水墨竹叶等中国传统元素频频出现,成为时尚达人们的新宠。除了穿搭之外,还有许多与“新中式”生活方式相关的内容,探索传统手工艺、茶艺、书法、花艺等文化活动,将东方美学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的结合使用,能够形成多媒体、跨平台的传播策略,最大限度地扩大“新中式”文化的影响力[6]。
相比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民俗文化活动似乎是更直观展示“新中式”文化魅力的窗口,展览、演出、民俗活动、论坛、讲座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为公众提供了亲身体验和了解“新中式”文化的契机。比如2024年初福建盛大的“游神”活动,吸引众多当地民众的参与,更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信仰内涵而在社交媒体上“火出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年轻一代的参与和认同。这种“80后出钱,90后管理,00后出力”[7]的模式,正是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呈现了“新中式”文化的多维面向。
2.2 “新中式”文化的传播困境
“新中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面临定义和认知模糊、传统与现代融合难、文化传承与创新矛盾、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媒体与平台碎片化及文化差异和国际传播难等多方面的困境。
由于“新中式”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导致公众对其理解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种模糊性使“新中式”文化在传播时难以被准确解读和接受。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新中式”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可能有所不同,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但这种“融合”的方式和程度在不同产品中可能存在差异。比如当下的“汉服”“华服”[8]文化圈一些人严格遵循原始教义或传统态度,可能对创新和变革产生阻碍作用。在传统与现代融合方面,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如山水画、书法、传统服饰等,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同时保持两者的和谐统一;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进行有意义的创新尝试是重要的挑战。过度强调传统可能会使设计显得陈旧,而过度追求现代感则可能失去文化的传统特色。如何在“新中式”文化中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设计出既能吸引年轻受众又能被老一辈接受的风格,使设计既美观又实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中式”受欢迎程度的提升,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但针对“新中式”文化这一特定领域的法律条款还不够明确和具体,导致市场上泛滥着大量的仿冒和侵权行为,严重制约了“新中式”文化的健康发展。比如,2022年迪奥发布的半身裙与马面裙高度相似的复杂事件,不仅引发了对于国际品牌在处理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产品设计时的敏感性和责任感的思考,更引发了公众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和尊重的讨论。“文化挪用是指来自另一种文化的个人使用某一种文化的元素,不是将其作为交流或对话的结果,而是作为统治背景的一部分。”[9]因此,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保护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中式”文化最重要的传播阵地是互联网平台,随着媒体与平台的碎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但也可能导致内容浅薄和缺乏深度。为了吸引观众并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尽可能多的内容,许多社交媒体博主采用一些特定的叙事策略,其中之一就是以外国人的视角为开端,这种文化差异往往能激起观众的好奇心,用几秒钟的惊讶反应来简化对“新中式”文化元素的阐释,通过外国人的视角,博主试图展示文化差异,加强文化的对比效果。然而,这种传播策略可能会加深刻板印象,将“新中式”文化简化为几个表面元素,而忽略了背后丰富的文化背景,受众基于这种简化的信息最终形成错误的认知。因此,跨文化传播也是“新中式”文化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如何跨越文化障碍,实现“新中式”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是当下“新中式”文化在理论层面上需要努力的方向。
3 “新中式”文化传播的机遇
现在,全球多国纷纷致力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创新和国际传播注入政策动力。其中,文化交流平台的构建,如文化节和文化展览等,为“新中式”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展示和互动机会,使其得以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文化交流平台不仅为“新中式”文化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还为其国际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入,也为“新中式”文化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使得“新中式”文化形式能够跨越国界,被更广泛的群体所认识和接受。全球化也意味着市场的扩大。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国外的消费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逐渐增长,这为“新中式”文化产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各种文化形式得以共存和发展,这为“新中式”文化提供了与其他文化形式相互借鉴、融合的机会。
数字技术革新对“新中式”文化的传播具有革命性影响。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等数字技术的涌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为“新中式”文化构建了即时、广泛的传播网络。这种技术革新不仅加速了文化的流通,更加强了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得“新中式”文化能够直接与受众建立联系,深入了解其需求与偏好,为文化产品的精准定位和个性化创新提供了可能。此外,数字技术还为“新中式”文化提供了多种创新的传播方式,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这些技术不仅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形式和内容,更使得文化的呈现更加生动、有趣,极大地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随着消费升级与审美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作为受众与参与者的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新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要求不再仅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及个性化特色。这种消费升级的现象为“新中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新中式”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魅力,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文化产品的需求。同时,“新中式”文化还积极迎合个性化消费的趋势,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和定制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审美偏好和需求。因此,消费升级与审美多元化的趋势为“新中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支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4 “新中式”文化传播的路径
4.1 明确定位与知识产权保护
在推动“新中式”文化发展中,明确其文化定位与内涵是至关重要的。应深入研究并界定“新中式”文化的核心价值,明确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以确保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准确传达其独特魅力。在传播过程中还应避免使用模糊或误导性的语言,确保受众能够准确理解“新中式”文化的真正内涵。此外,强化品牌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打造独特的“新中式”文化品牌,以增强其在市场上的辨识度和影响力。同时,需坚持“自己讲”和“别人讲”相结合,不“强加于人”,实事求是宣介中国文化,讲清楚民族特色背后的共通道理等[10]。
随着“新中式”文化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上文所述产权模糊与“文化挪用”的问题异常复杂。首先,完善法律法规是保障创作者权益的基础。制定更加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款,界定侵权行为的范围、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同时,建立创作者权益保护机构,为创作者提供法律咨询、维权指导等服务,为创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其次,加强文化消费市场的监督。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宣传手段、价格等进行全面监管,并建立文化消费市场预警机制,通过对市场动态、消费者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最后,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大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这不仅能够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也能推动整个社会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促进“新中式”文化创新和传承。
4.2 融合数字技术与建立国际视野
在现代社会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创新“新中式”文化的传播方式,如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以提高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小红书和抖音等平台不仅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更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的火花四溅的舞台。其中,“山白”和“彭南科”等账号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内容,为“新中式”文化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树立了典范,被网友称为“不敢催更的博主,产量极少,质量极高”。“山白”以“拍一些乡间里的手活”为标签,展现了丝绸、香云纱、苗族蜡染等传统文化的制作过程,呈现出了别样的“新中式”风情。同时,拓展传播渠道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跨界合作、AR展览、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扩大“新中式”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其中,“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是数字敦煌资源库首个深度文化知识互动项目,围绕莫高窟第285窟,为用户带来敦煌壁画线上知识讲解互动及线下VR深度体验。为“新中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体验,也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与技术跨界合作案例。让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统,新型文化业态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链也随之延长。
同时,国际交流与高质量合作对于推动“新中式”文化走向世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外文化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理解。为扩大“新中式”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拓展国际市场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于推动“新中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还能激发文化产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更能够促进文化之间的互鉴与融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3 专业力量与团队协同:驱动“新中式”文化繁荣的引擎
专业人才与团队是推动“新中式”文化发展的关键力量。应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设立专门的文化产业创新与传播专业、举办相关培训班、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等,以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相关从业人员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文化产业研究和项目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这种合作模式将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促进“新中式”文化的持续繁荣。同时,打造专业的文化传播、海外推广团队,这些团队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负责“新中式”文化的策划、传播和推广工作,推动“新中式”文化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在推进“新中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秉持传承与创新的双重原则。一方面,坚守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是其根基所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致力于保护和延续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积极拥抱现代审美需求和市场变化,通过不断的创新尝试与探索,使“新中式”文化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展现出鲜明的现代特色。通过这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能够塑造出独特的“新中式”文化品牌,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魅力和活力。这种融合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对现代文化元素的创新运用与发展。唯有如此,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新中式”文化才能逐渐崭露头角,走向世界舞台,展现其独特的魅力与影响力。
5 结束语
通过全面探讨“新中式”文化的内涵与特色,我们认识到其作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元素的独特文化现象展现出了迷人的魅力。“新中式”文化通过传统媒体、数字平台及文化交流活动等多元渠道,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然而,其文化传播仍面临定位模糊、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融、数字技术革新及消费升级等机遇为“新中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为了推动其更好地走向世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建议明确文化定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培育专业人才与团队,让“新中式”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璀璨光芒。
参考文献
[1] 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75.
[2] 澎湃新闻.新中式穿搭为什么火了?[EB/OL].(2022-04-07)[2024-03-01].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4 89853.
[3] 霍康,林绮芬.软装布艺设计[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98.
[4] 马骋,李利鹏.视觉艺术传播与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75.
[5] 程越,赵倩,延相东. 新中式景观建筑与园林设计[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8:186.
[6] 中国艺术研究院.2020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294.
[7] 新浪财经.400年福建“游神”火出圈:80后出钱,90后管理,00后出力[EB/OL].(2024-02-25)[2024-03-01].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2-25/doc-inakfuti3074781.shtml.
[8] 周星,杨娜,张梦玥.从“汉服”到“华服”:当代中国人对“民族服装”的建构与诉求[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 33(5):46-55.
[9] 苏菲·柯克让.时尚的格局与变革:走向全新的模式?[M].张忠妍,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2:116.
[10]罗嗣亮.毛泽东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初步探索[J].求索,2024(1):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