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现状
2024-08-09范玉璟周莉媛
摘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图书馆的责任和使命,在学校开展文化传承和创新工作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高校图书馆在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方面做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从文化自信培育、传统文化阅读、文化创新实践、文化交流角色、数字文化储存等多个方面分析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现状,探寻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可借鉴之处,如存在侧重理论、方式单一、流于形式等问题,在需求定制、在线获取、研究支持等方面值得借鉴,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启示和思路。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6(c)-0084-05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Promo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eading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at Home and Abroad
FAN Yujing1, ZHOU Liyuan2
(1. Library,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00, China; 2. 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dissemin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rying out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work in schools. This study summarizes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reading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From multiple aspects such as cultural self cultivation, traditional cultural reading, cultural innovation practice, cultural exchange roles, and digital cultural storage,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reading promo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at home and abroad. It explores the shortcomings and areas for reference in the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reading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at home and abroad, such as the focus on theory, single methods, and formality. It is worth learning from in terms of demand customization, online acquisition, and research support, providing inspiration and ideas for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carry out traditional cultural reading promotion work.
Key words: Universities;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inheritance; Cultural innovation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文化强国”成为我国国家文化战略的集中表达,并确定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也指出,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1]。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之义。新时代高等学校的本质属性即文化性,文化传承创新正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新时代高等学校要积极响应党的文化强国战略,深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工作,加强文化传承创新。因此,本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出高校图书馆开展文化传承阅读推广活动的不足之处和可借鉴的地方,为图书馆发挥好在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提供帮助。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校图书馆人充分认识到了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职责和使命,并为此开展了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1.1 国内研究现状
以CNKI数据库为检索平台,将高级检索条件限制为“主题=高校图书馆and主题=传统文化and主题=阅读推广”,截至2023年10月28日,共检索出224条记录。考虑到“大学”与“高校”同义,将检索条件限制为“主题=大学图书馆and主题=传统文化”,共检索出211条记录。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有如下几方面。
在高校图书馆文化自信建设工作方面。学者吴漂生[2]认为,当代高校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此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体现其教育职能,开展阅读指导、读书交流等活动推进图书馆文化传播工作。基于对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的调研,邱翠云[3]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一些大学生存在文化自信弱化或缺失问题的建议:注重人文素养教育资源建设,以确保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强调重视阅读服务工作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和认同感,寻求广泛的合作以扩展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阵地。这一系列建议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大学生对文化的自信心,为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奠定坚实基础。张华[4]等学者在研究高校图书馆古籍阅读推广现状时指出,古籍不仅具有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还承载着版本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这些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推动古籍阅读的普及与推广在强化文化自信的建设方面起到着关键性作用。
在高校图书馆促进文化自信培育的方面。学者程耘[5]提出高校图书馆应致力于构建创新的服务体系,包括培养创新服务意识、采用新颖的服务手段、实践创新服务,并不断完善服务职能。通过这一系列努力建立起高效的文化服务平台。程耘还强调了推动区域文化的发展,倡导创建独具特色的地区文化服务品牌,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学者曹鹏[6]认为新时期文化自信培育中高校图书馆的角色构建应该做到:提升服务理念和水平,依托于时代背景借助数字化技术构建科学化的服务手段,更新读者服务机构管理程序及自助借还机管理程序,通过技术、设备的更新达到更好的图书馆文化传播效果。
在高校图书馆推动传统文化阅读工作方面。夏明宇[7]通过上海大学图书馆举办的诗词吟诵展演活动提出高校应以广泛的基础开展古典诗词阅读活动,深度阅读经典作品不仅是对当代大学生阅读能力缺失现状的弥补,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以这种方式促进传统文化阅读工作,能够培养高校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胡自华[8]对构建完善的高校图书馆孝文化阅读体系发表了看法,图书馆可以借助自身馆藏,通过开设孝文化阅读专栏、建立孝文化研究中心等方式,积极倡导弘扬孝文化阅读,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为目标。王宇等人[9]在对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进行研究调查时,探讨了该图书馆采用地域文化元素与重要主题相结合的阅读推广模式,在图书馆地域文化推广过程中,可以让读者通过风俗习惯、典章节庆、民间艺术等方面多方位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丰富读者的知识储备,为地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和地域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积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姜玲[10]提到高校图书馆可以单独或者联合校内外机构对文物资源和藏品进行展出,展览内容涉及古代文学、古代哲学、书法、绘画、戏剧曲艺、音乐舞蹈、饮食、服饰、节日节气、手工技艺、科学技术、建筑、地域文化13个类别,还可以采用“品牌 + 系列”模式或“主题 + 系列”模式进行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以增加活动的连贯性和影响力。
在高校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实践方面。黄胜华[11]通过对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活动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几点思考: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善于运用新媒体平台;整合校内外的优质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多方传统文化教育传播路径;贯彻落实新时代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潘妙辉[12]研究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实践现状,高职院校图书馆致力于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文献、典籍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建设数字化资源库,打造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读者配备了现代化的设备和设施,营造出了宜人的学习环境以及为读者提供充足的开放时间,使得文化经典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得到传承和发扬。高职院校图书馆提供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引导服务、设立特色主题空间,以及开展多元化的主题服务等。曹健等[13]对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特点进行研究后,分析了图书馆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方面的策略。于静等[14]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文章指出,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注重创意开发不同主题和形式的文创道具,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体验。同时,图书馆还将文创道具与阅读推广活动相结合,拓展了阅读推广的主题范围,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与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在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研究工作方面。曾永杰等[15]以CNKI数据库中关于高校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与主题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趋势判断与综合述评,并提出了参考意见。赵飞等[16]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关键职责进行了概括,并指出目前图书馆文化传承创新活动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形式传统、内容单一、受众狭窄等。通过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坊为案例,深入研究了如何更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与融合创新方面的职能和内涵。徐其怀[17]指出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文献资源,为学者提供了广泛的研究材料,在文献建设资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扮演引领者的角色。高校图书馆要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学术讲座、研讨会等促进合作交流的活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1.2 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调研过程中发现国外的高校图书馆在对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将高级检索条件限制扩大为“主题=高校图书馆and主题=文化”,对Wiley Online Library、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截至2023年10月28日),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7篇,结合笔者对国外部分高校图书馆官网进行的调研,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在高校图书馆文化自信建设工作方面。Overall[18]提出了图书馆和信息科学专业中的文化问题。他强调了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图书馆在欣赏和认识种族和多元文化、多语言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图书馆定期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的展览,有书法、绘画和茶道,以促进跨文化理解。这些展览吸引了学生和社区的关注,帮助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馆与中国驻多伦多领事馆合作,定期举办中国传统文化月,包括演出、讲座和展览,以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在高校图书馆文化交流中的角色构建方面。Wang J和Frank D G[19]强调了跨文化沟通在学术图书馆中的重要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沟通和交流中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图书馆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英国剑桥大学亚洲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包括语言课程、讲座和文化研究支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洲图书馆积极参与跨学科研究项目,支持学生和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研究。他们提供资源和资金支持,以鼓励研究活动。荷兰莱顿大学中文图书馆与荷兰亚洲协会合作,共同组织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系列,为学生提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和观点。
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文化储存工作方面。Dowding[20]表示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并向全国其他有兴趣的图书馆员展示这些政策,以便最终制定与数字保存相关的国家政策。图书馆必须能够可持续地存储大量的数字资料,并且读者也必须能够访问这些资料。例如,瑞士苏黎世大学图书馆购买了大量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和期刊,并在馆内和在线unwgK8R0eUvh23w1VuJMSw==展示这些资源,以鼓励学生和研究人员的阅读和研究;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图书馆提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子书和数字化档案,使学生可以轻松访问这些资源,促进阅读和研究;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专门馆藏,包括古代文献、文化研究书籍和艺术品图录,以支持学术和研究工作。
在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承实践方面。Cox J[21]认为高校图书馆拥有强大的协作文化,也被认为是社区和集体学术事业的重要场所,资源损失会对学术图书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高校承担着文化的传承责任。Kiel R等[22]以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其与图书馆文化的关系,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大学图书馆,它对该机构新兴的研究——文化的培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突出展示了各种学术交流项目和倡议,特别侧重数字知识库、数字文化素养及图书馆的新角色。该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和成功经验有助于指导在类似学术图书馆中规划和实施相关项目和倡议,从而促进图书馆文化更健康、更具活力地传承和发展。其他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例如,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图书馆支持学生和教师进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实践的项目,如音乐演出、展览和文学作品创作;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图书馆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支持学术研究和文化项目。
2 研究现状分析
从文献查阅和调查研究中发现,尽管国内高校图书馆在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但大都集中在文献梳理、理论综述和经验介绍等方面,国外高校图书馆则是将研究重点放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推广与数字化保存上。两者在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与可借鉴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效果欠佳。
2.1 存在的不足之处
侧重理论,实践不够。虽然有不少文献对高校图书馆服务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必要性、意义、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建议,并且条理清晰,有理有据,但基本上以理论层面的宏观研究居多,调研不足,缺少具体的实践探索,理论和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方式单一,创新不足。整体来看,在高校图书馆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对策和建议制定时,现有研究成果大同小异,比如,加强文献资源和数据库建设、开展文化讲座、运用新媒体技术等,创新不足,缺少与本校特色学科或地区特点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对于不同国家的读者没有合理提高差异化的文化服务,导致阅读量较低,文化传播较为困难。
流于形式,合作缺乏。由于单个图书馆受限于信息技术设备、馆内空间大小及财政资金等方面,其活动往往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导致参与度低,因此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拓展公共活动空间是高校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的关键要素。随着传统文化风潮的兴起,不少图书馆为了逢迎趋势、显示政绩,在没有经过深入研究的情况下,盲目效仿,大操大办,但终究是流于形式,达不到真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效果。此外,一些高校由于制度偏颇,将文化工作施加给某个单位或组织,单打独斗,没有组织起有效力量,形成合作共享机制,导致事倍功半。
2.2 可借鉴之处
多元实践,需求定制。研究发现,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通过设计和组织多元文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体验传统文化乐趣的机会。这些活动包括开设文化工作坊、文化艺术演出、艺术展览等,使读者能够以多种方式与传统文化进行交流、互动。多元化开展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有助于吸引不同专业背景和兴趣的学生,提供参与选择的多样性,提升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了解和学习的兴趣。同时,为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有的高校图书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阅读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读者阅读行为和需求,为高校不同专业背景的读者提供精准化的阅读推荐和个性化的阅读定制服务。有的图书馆通过分析读者的阅读历史和借阅数据,可以更精准地推荐符合其喜好的图书。
智慧储存,在线获取。国内外的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文化储存方面开展了积极研究和工作,包括购买数字化文化资源、提供文化方面的电子书和数字档案、传统文化数字资源的在线展示、提供开放获取文化数据等,许多高校图书馆已建立了完善的数字化文化储存系统或建立文化知识库,方便读者能够轻松访问感兴趣的资料并利用存储系统进行资料存放,同时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利用文化存储系统进行分类文化内容展示,如相关主题的传统文化电子书籍、传统文化书画图片展览、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读者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可以查阅、学习到海量文化知识等。
嵌入教学,研究支持。图书馆不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面有着重要职责,同时也需要兼顾在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中发挥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一些高校图书馆为了给学生提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开设了传统文化类课程,通过讲授传统文化类典籍,带领学生沉浸式阅读,深入领略传统文化之美。还有一些高校图书馆通过开设传统文化类讲座、沙龙、讨论会等,内容相对基础,较容易吸引读者入门,逐步提升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高校图书馆还可以跟相关专业领域的导师进行合作,利用文献资源优势,提供研究支持,共同开展传统文化类科研项目。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高校图书馆一些现存的问题,同时也总结出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研究发现,高校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创新不足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缺乏充分的合作也制约了高校图书馆文化事业的发展。本文还总结了一些可借鉴之处,如图书馆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传统文化体验机会,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智慧储存与在线获取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数字化文化资源的建设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嵌入教学与研究支持是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的方向,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以及与专业领域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传统文化学习和研究支持。在将来的工作中,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当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内外部合作,共同推动高校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文化自信[EB/OL].[2024-03-01].https://baike.baidu.com/item/文化自信/6151260?fr=aladdin.
[2] 吴漂生.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5):49-53.
[3] 邱翠云,赖漩,韦美良.高校图书馆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38(1):61-64,86.
[4] 张华,任欣欣,王丽华.高校图书馆古籍阅读推广现状与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3(8):98-105.
[5] 程耘.高校图书馆在新时期文化自信中的角色构建[J].咸阳师范学院报,2018,33(6):117-120.
[6] 曹鹏.新时期文化自信中高校图书馆的角色构建[J].图书馆论坛,2019,17(13):163,165.
[7] 夏明宇.诗词吟诵与阅读推广:以上海大学图书馆诗词吟诵展演活动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8,37(3):70-74.
[8] 胡自华.高校图书馆孝文化阅读推广体系的建构: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0):178-179.
[9] 王宇,刘偲偲.地域文化视角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5):94-100.
[10]姜玲.“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调研[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3(1):85-92.
[11]黄胜华.高校图书馆搭建传统文化教育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以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为例[J].图书情报研究,2020(3):55-59.
[12]潘妙辉.高职院校图书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调查[J].图书馆论坛,2020,40(12):143-150.
[13]曹健,高妍,于宁. 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中的策略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2):140-144.
[14]于静,孙媛媛,弓建华,等.阅读推广中的文创道具应用实践探索与思考: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1,40(3):42-48.
[15]曾永杰,蒋春林.高校图书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综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 (23):143-146,149.
[16]赵飞,吴亚平,汪聪,等. 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承创新服务新探索: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文化工作坊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6):95-99.
[17]徐其怀.高校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探索创新[J].管理观察,2019(22):120-122.
[18]OVERALL P M.Cultural competenc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als[J].The Library Quarterly,2009,79(2):175-204.
[19]WANG J,FRANK D G.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mplications for effective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academic libraries[J].portal: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2002,2(2):207-216.
[20]DOWDING H. The role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in deve-loping nations' 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 A perspective from Kazakhstan [J].OCLC Systems and Services, 2014(30): 52-61.
[21]COX J. The position and prospects of academic libraries: weaknesses, threats and proposed strategic directions[J].New Review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23,29(3):263-287.
[22]KIEL R,O'NEIL F,GALLAGHER A,et al. The library in the research culture of the university[J].IFLA Journal,2015, 41(1):40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