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更新背景下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进路

2024-08-09王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8期

摘要: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定区域内人民生产生活特色的文化瑰宝,也是人民群众代代相传的文化根脉和心理纽带。但随着城市更新和旧村改造的推进,社会环境、主体需求、组织结构、生活空间发生了历史变迁,民间艺术、节庆仪式等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不容乐观。该文以郑州西南演艺民俗为例,考察了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演艺民俗发展过程和现实困境,提出要在守正、创新、共建、共享、互通五大原则基础上,把握好演艺民俗发展方向,推动演艺民俗话语内涵创新,协同联动多主体发展力量,发挥演艺民俗服务群众功能,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关键词:城市更新;民俗文化;演艺民俗;传承;创新;进路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6(c)-0074-05

The Practical Approach to Inheriting and Innovating Folk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Renewal

—Taking the Folk Customs of Performing Arts in Southwest Zhengzhou as Examples

WANG Ping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China)

Abstract: Folk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a cultural treasure that reflects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ople in a certain region, as well as a cultural root and psychological bond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by the people. Bu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 renewal and the renovation of old village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ubject need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living space have undergone historical changes. The living space of folk arts, festival ceremonies, and other folk cultures is not optimistic. This article takes the performing arts folk customs in southwestern Zhengzhou as an example to examine the representativ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performing arts folk customs in the region. It is proposed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erforming arts folk customs on the basis of the five principles of integrity, innovation, co construction, sharing, and communication,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performing arts folk customs, coordinate and link the development forces of multiple subjects, play the role of performing arts folk customs in serving the people, and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Key words: Urban renewal; Folk culture; Performing arts folk customs;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pproach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民俗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俗领域的反映与投射,是传统社会治理、乡民教化、群体维系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城市更新进程的推进,旧村改造使得乡土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生态随之改变。如何在城市更新中保留民俗文化活力、增强民众文化归属感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1 城市更新背景下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意义

2021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3]。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城市更新内在发展目标直指现代化的人、现代化的城和现代化的产业。而民俗文化作为社会基础文化,充斥着“原生态”的气息,对实现现代化的人、城、业具有独特意义。

1.1 教化民众,维系社会,培养现代化的人

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其特质包括信仰的科学化、理性的辩证化、可驭的市场性、价值取向的集体性[4]。换言之,现代化的人应是具有共产主义的信仰、兼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市场逻辑、秉承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人。这就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渗透与导向。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先是适应他所属的社群传统的行为模式和生存准则[5],这种适应的背后就是文化的力量。作为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基层文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内民众对自然、社会的认知模式和价值取向。通过传统节庆、乡规民约、家规家训等方式传播现代观念,引导规范群众行为,设置公共文化空间,开展集体民俗活动唤醒群体凝聚力和归属感,提高民众的主体意识,引导人朝着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1.2 涵养城市,塑造灵魂,打造现代化的城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现代化的城市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功能完善,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的人文气息、城市品格和文化底蕴。城市是完整的生命体系, 有内涵, 有个性, 而其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人们对城市传统文化的认知, 与城市的文化空间和生态环境密切相连[6]。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各具特征,深深地影响着城市的建筑风格、民众的生活习惯,以及信仰风俗风尚,由此涵养之下的城市气质自然各不相同。河南郑州,拥有少林功夫、苌家拳、狮舞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内考古遗址丰富。依托这些民俗文化和考古优势,郑州把准文化目标定位,打造重点文化标识,积极建设“炎黄子孙的寻根之地、中华文化的朝圣之地、中华文明的体验之地、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文化郑”“国际郑”的气质越发出众。

1.3 依托民俗,发扬优势,塑造全新文化业态

当前,城市更新要看到文化潜在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的问题上下功夫。早在2009年印发的《文化部 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指出,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目前,很多地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利用地域性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作为核心资源,衍生出具有地方文化基因的旅游模式,给人带来新鲜的审美体验,进而引发大众的广泛参与[7]。城市之根在文化,文化之根在传承,城市更新离不开文化传承,文化传承离不开产业发展。全景式沉浸式戏剧主题公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通过“民俗文化+戏剧”的方式演绎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把中原大地上发生的历史故事、传统技艺展现给观众,实现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力助推了郑州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2 城市更新背景下郑州西南民俗文化及其变迁

21世纪初,为实现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郑州市开始了以城中村改造为主的更新方式。2007年,郑州西南H村被纳入改造范围。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明洪武年间荆氏在此定居,渐成村落。据《齐礼阎乡志》记载,H村村民自发组建武术班、豫剧班、狮鼓、盘鼓、秧歌队,经常进行民俗文化表演。但随着社会发展,演艺民俗经历了较为典型的发展阶段,因而以此作为研究案例具有M707/bNk6tWS+lMPWOedtw==典型性。

郑州西南区域一直都有唱戏表演的悠久历史。新中国成立初,H村寨沟就是最初唱大戏的地方。20世纪70年代,H村成立了专业戏校,每逢庙会和春节、元宵节都会进行表演。村内还曾有一所武术学校,每年元旦会联合H村小学进行表演。在“唱大戏”的历史传统和戏校、武校的影响下,郑州西南区域形成了良好的演艺传统,村与村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演艺民俗进入初创期。20世纪90年代,除了戏校、武校之外,H村内的显圣寺永善法师也无偿为孩童教学武术,村中越来越多人对戏曲、舞狮、武术感兴趣,妇孺也成为村里民俗演艺的主要群体。农闲时的晚上,村民自发在祠堂里面学习并组建了武术队、戏曲队、狮鼓、盘鼓、秧歌队,逢年过节走街串巷地进行表演,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村委会也主动为演艺队伍提供器具,协调时间和场地,村中能人和乡贤开始组织和动员村民参加表演,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村俗,演艺民俗从而进入发展期。2006年,H村与郑州鸿盛商贸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中原百姓广场,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村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多,有更多精力接触和学习演艺,表演内容也逐渐丰富,旱船、秧歌、高跷、二鬼摔跤、秧歌、狮鼓都有涉及,并且经常受邀到乡里、区里乃至军区进行表演,演艺民俗进入兴盛阶段。2010年,H村拆迁改造工作落实完毕,村民四处散落,荆氏祠堂和显圣寺也已经进行了异地搬迁,演艺队员很难再集齐,演艺集会竞技和走街串巷表演也难以实现。直到2014年村民回迁,民俗演艺都一直处于低谷,但由于文化记忆和文化惯性的影响,部分村民开始重拾民俗演艺,但也不复当初走街串巷、集会竞技的盛况。直到今天,H村也还在探索演艺民俗重生发展之路。

3 城市更新背景下郑州西南民俗文化发展困境

3.1 社会环境变化,演艺民俗功能减弱

乡村以血缘为基础,重视血缘文化和长幼尊卑次序,乡村民俗文化对于促进村庄宗族的凝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城市更新过程中村庄拆迁,村民远离故土,四散各地,传统的乡村生活共同体被迫瓦解,民俗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功能在村民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弱。同时,传统的演艺民俗在拆迁后的社区构建中无法承接现代治理意义,其约束规范功能逐渐减弱,村民的民俗认同感也逐渐降低。

3.2 主体需求变化,乡土文化意识淡薄

社会发展决定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具体内容和实现程度,而属于社会发展范畴的人的解放和技术的进步在文化需求变迁中发挥着特殊作用[8]。改革开放之初,生产力发展带来了人们时间的解放,村民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民俗演艺文化受到欢迎。进入新世纪,随文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本土演艺民俗受到多元文化冲击,导致年轻一代对演艺民俗熟悉程度逐渐降低,乡土文化意识愈发淡薄[9]。

3.3 组织结构变化,代际传承力量不足

过去,小农经济促进了家族亲属之间的合作与互助,演艺民俗还能够世代传承。如H村荆氏祠堂晚上常有携家带口的村民前去学习和观看,不少村民也会把家里的适龄儿童送去戏校、武校学习传统演艺。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城中村改造的推进,村民生产的紧密性大大降低,宗族组织号召力也日益减弱,再加上外部文化的冲击,演艺民俗技艺传承动力不足。

3.4 生活空间变化,演艺活动频率下降

郑州西南区域的演艺民俗过去主要依托庙会进行走街串巷表演,如今随着城中村改造的完成,人们的生活空间变迁,离开了农村小院,住上了社区的居民楼,村间大街小道已经不复存在,像秧歌、舞龙、舞狮等需要开阔空间动态演出的民俗演艺也就逐渐减少,只有戏曲还能在社区文化中心进行表演,表演频率大不如前。长此以往,演艺民俗活动便不再经常出现于大众视野中,文化惯性和集体记忆日渐消失,演艺民俗的根脉也就断了。

4 城市更新背景下郑州西南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进路

演艺民俗文化作为民众日常生活风俗与信仰的体现,承载着整个民族和国家传统的思想意义与人文价值。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推动和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演艺民俗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在解构下重构,在守正中创新,助力区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4.1 守正:完善基层治理,把握演艺民俗文化发展方向

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主导演艺民俗重焕生机。演艺民俗文化具有凝聚、教化、约束、规范等功能,对于基层治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的文化治理思维和文化建设积极性,在权力层面形成演艺民俗发展的主导力量,进而发挥其独特功能助力基层治理。过去,演艺民俗文化多是村民自发参与的,村集体忙于经济发展而缺少文化建设的主动性。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农村变社区,社区的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发挥基层干部的实干精神,重新组建社区演艺队伍,加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演艺切磋,让演艺民俗再回民间。

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夯实文化发展物质根基。城中村改造前,不少农村依靠土地租赁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改造后,面对群众日益增长公共文化需求,社区就急需集体经济来补齐文化发展的短板。如今尽管村庄不在,地还在,回迁后集体资产中还增加了门面房,若把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采用租赁、承包、入股等方式盘活起来,就能够进一步增加集体收入。浙江高云村就依托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修建了民俗文化广场、民俗休闲设施等,并培育出女子龙灯队、腰鼓队等民俗文化队伍,大大促进了民俗文化的繁荣。

4.2 创新:围绕城市发展,推动演艺民俗话语内涵创新

继承传统,回归民间,凸显“俗”之内涵。传统性是民俗的起点,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已经从传统走向现代,而“俗”还停留在过去。因此,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要还原演艺民俗的“俗”味。如秧歌、旱船,最初是有祈神拜佛的故事情节,这些在当代则转变为鼓励生产劳动、弘扬革命精神、展现爱国情怀的文化内容。新时代,既要传承民俗文化中乐观积极的人物特点与朴素通俗的艺术风格,也要结合新时代的劳动形式、工匠精神等不断赋予新的演艺内涵。

基于现代,创新内涵,赋能现代城市发展。郑州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旱船、秧歌、豫剧等为代表的演艺民俗深刻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文化取向,演艺民俗也以其独特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从而带动了郑州旅游业的发展。但演艺民俗助力城市发展还要赋能城市人文。这就要求必须创新文化内涵,在传统基础上更多展现包容、理性、和谐的现代性意义。同时,与政府部门协同合作,立足大局,注重细节,在城市景观设计、公共文化服务、城市规划等方面考虑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4.3 共建:突破主体限制,协同联动实现演艺民俗发展

发挥农民优势,让演艺民俗“活”起来。所有文化层面上的民俗事象都是由民俗主体创造、承载和操演的,而且也是围绕着民俗主体在不同的时空展开、活跃和发挥功能,离开了民俗主体来空谈民俗,就俗论俗显得毫无意义[10]。农民既是创造主体,又是享用主体。这种角色的双重性就决定了必须激发村民的演艺动力。如今,不少演艺民俗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保留下来的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基于此,就需要通过构建相关激励机制来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培育文化精英,创新演艺民俗的形式。

协同社会力量,让演艺民俗“火”起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过去,郑州西南演艺民俗由于知名度不高,也没有外部力量支撑,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既要积极寻求相关文化企业的商业合作,以文代旅、以旅兴商、以商承文,也要寻求社会组织的技艺保留与公益合作,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文化传承,推进与其他类型民俗文化的融合。

4.4 共享:坚持民为主体,发挥演艺民俗服务群众功能

开展文化活动,让群众走出家门观赏民俗。演艺民俗是天然的公共文化资源,依托此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既可以满足群众的社交需求,拉近邻里关系,增强集体凝聚力,也能够促进民俗文化传播,实现文化繁荣。在此过程中,高频率的文化活动是关键,基层干部要意识到传承演艺民俗的重要性,意识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少不了演艺民俗,通过定期组织民俗表演、技艺切磋、民俗科普等活动来打破过去的时空限制,不断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借助现代科技,让演艺民俗走进千家万户。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演艺民俗还能够通过影视纪录片、自媒体平台、VR互动技术走进群众家门,实现既可以“走出家门看热闹”,也能“迎进家门享文化”。纪录片、自媒体不限制演艺民俗的类型,主要是用于观赏、学习。而互动VR技术可以实现受众与文化的零距离接触,在互动中增进了解、掌握细节,让感兴趣的人身临其境,进而激发民众的兴趣,满足其体验、学习的需要。

4.5 互通:讲好中原故事,促进演艺民俗文化交流互鉴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不同区域文化互鉴发展。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都在应时而变中传承至今,在交流互鉴中发展至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同质性逐渐增强,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文化的交流。通过地区联动,在政府层面和民间层面开展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座谈、论坛、会演,让河南豫剧、秧歌与河北梆子、山西秦腔、陕西秧歌等能够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甘孜州炉霍县望果民俗文化圆桌访谈等都是成功的案例。

重视媒体宣传推介,实现中原演艺民俗“走出去”。现代社会的是信息化的社会,着力在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宣传和推介将是打造品牌、促进传播的最重要途径。目前,各级政府聚焦旅游业开展媒体宣传推介活动,以演艺民俗文化为主对外进行专门推介得还不够。郑州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原文明在这里得到了深刻体现,如今在“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政府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下大力气推介演艺民俗文化,通过全媒体平台讲清楚中原民俗文化从何而来、到何处去,讲清楚中原民俗文化对中华儿女的重要影响。这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必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宣传效应。

5 结束语

城市的灵魂与核心在于文化,文化标识城市的独特气质,也是城市更新的内源动力,承载着文化历史记忆的村落消失不能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民俗文化的消亡亦不能成为城市更新的必然代价。因此,来自人民群众的民俗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取之于民”又要“还之于民”,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立足区域特色,发挥民俗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坚持守正、创新、共建、共享、互通,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民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理论导报,2023(9):22-23.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22(11):4-28.

[3]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23-03-15(1).

[4] 王习胜,吴玉剑.人的高阶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件[J].思想理论教育,2023(8):19-25.

[5]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

[6] 单霁翔.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J].南方文物,2007(2):2-28.

[7] 何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民俗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J].社会科学家,2024(2):78-85.

[8] 何洪兵.文化需要的历史变迁、内在逻辑与新趋向[J].人民论坛,2020(23):132-136.

[9] 李德强,梁静.河南民俗博物馆文创设计的创新路径[J].黄河.黄土.黄中人,2023(8):60-62.

[10]黄龙光.从民与俗谈对民俗主体的关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