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视域下缅甸社会历史文化研究

2024-08-09曹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8期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缅经济走廊深入合作,中国与缅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更为频繁,国内各界对缅甸研究也更加重视。缅甸自古以来深受周边国家的影响,加之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孕育并发展出自身独特的文化。历史建筑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该文聚焦缅甸蒲甘王朝时期、分裂时期和东吁王朝时期、雍籍牙王朝时期三个阶段历史建筑,以朝代更替为线索,以历史建筑为媒介,考察其生产环境,在时空上对其社会历史展开研究,探寻缅甸文化内核,以及文化发展演变,为其进一步和谐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同时促进中缅两国更全面、更深层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区域国别;缅甸;建筑视域;社会;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6(c)-0064-05

Research on the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Myanm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tecture

CAO H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and the in-depth cooperation of the China Myanmar Economic Corridor, China and Myanmar have more frequent exchanges in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aspects, and the domestic community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Myanmar research. Myanmar has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neighboring countries since ancient times. Coupled with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climate, and many other factors, it has nurtured and developed its own unique culture.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is the carrier of social cultur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ree stages of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the Pagan Dynasty, the separatist period, the Dongyu Dynasty, and the Yongji Ya Dynasty. Taking dynastic changes as a clue and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as a medium, it examines its production environment, conducts research on its social history in time and space, explores the core of Burmese culture,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providing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its further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mote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deeper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Key words: Regional country; Myanmar; Architectural perspective; Society; History; Culture

缅甸与我国毗邻,自古以来就联系密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缅甸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交流更为频繁深入,合作也愈加紧密。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国土面积位列东南亚国家第二,其东北部与中国接壤,西北部与印度、孟加拉国接壤,东南部与老挝、泰国接壤,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缅甸的稳定发展不仅关系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也关系到我国西南地区的繁荣发展。

纵观缅甸发展历史,其主要历史建筑集中形成于封建王朝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蒲甘王朝时期;第二,分裂时期和东吁王朝时期;第三,雍籍牙王朝时期。这些历史建筑蕴含丰富的本土文化,也体现出外来文化的巨大影响。本文从建筑视域出发,聚焦三个发展时期,以缅甸历史建筑为依据,研究缅甸社会历史文化。

1 蒲甘王朝时期

1.1 建立和发展

蒲甘王朝(1044—1287年)是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确立了缅甸社会基本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以及文化、宗教的相关发展[1]。阿奴律陀1044年即位后,经过10多年发展后挥军南下,进攻孟人国家,并成为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上下缅甸大部分地区的国王。由于其意外身亡及孟人反叛,王朝岌岌可危,江喜陀(阿奴律陀手下大将)组织军队打败孟人,并被拥立为蒲甘国王(1084—1112年)。其在位时期实施民族融合政策,并将孟语定为宫廷正式用语,大兴土木鼓励宗教发展。到了难坛摩耶国王时期,建设大规模宫殿寺院等,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动摇了国家稳定的根基。末代君王那罗梯诃波蒂在位时期,国家经济已近停滞,内部矛盾剧烈,中央无法控制周边地区,加之元朝的入侵,到1287年蒲甘王朝名存实亡[2]。

1.2 历史建筑

蒲甘王朝时期保留的历史建筑以塔为主(见图1),由于这一时期寺院经济的发展,其中保留数量最多的就是塔,与中国类似建筑群体形式出现不同,其多以单体的形式出现。塔有内部空间,内部空间大小各不相同,内部殿堂主要用于供奉、参拜及其他大型活动等。同时,从塔的外部来讲,神圣庄严雄伟的建筑形态,亦具有强烈的纪念性特征。

蒲甘时期,塔多为一至二层,平面一般呈方形或十字形,在方形平面的一边对边或四边有突出的门廊和门厅,外部设置出入口。空间由矮至高,由窄至阔,其变换强调一种秩序感和前进感。塔庙入口、窗扇及壁龛统一设置成拱券形式,并沿袭孟族拱券上火焰装饰,整体呈人字形竖向布置在门窗及壁龛拱券上方,似一簇簇向上升腾的火焰,又像魔兽的獠牙,上边雕刻着各种神兽及神像,这一元素普遍装饰于蒲甘中后期各个塔当中。在这些一般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不同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演变出各种形式特征的塔。

这一时期历史建筑上的壁画数量较多也无比珍贵,仅在阿难陀寺内就有1 500多幅壁画,每一幅都用巴利文和孟文进行了说明。建筑内部壁画和雕刻则带有强烈的印度波罗王朝艺术构图技法,如外墙檐口处的卡拉母题灰塑装饰与印度东部宗教遗迹中的灰塑接近。从壁画绘制方式来看,先在墙上刷一层石灰泥,待干燥后再刷一层白石灰作为壁画底色,然后用雄黄、银朱、虫蛴、白垩等作为颜料进行绘制[3]。

1.3 社会文化

蒲甘王朝时期,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所有的财富,而国家重要官职都由王族成员担任,这是蒲甘王朝一个重要特点。蒲甘时期经济贸易并不发达,仍然以金银和实物作为等价物进行交换。国家大部分土地属于国王,特别是灌溉区,这些土地一部分由大臣替国王管理,一部分分给王室、贵族、首领、寺院。在此阶段,由于国王想借助宗教加强统治,直接赠予其一些土地和土地上劳动力,并且宗教本身具有一定影响力及免除租赋兵役的特权,寺院经济开始形成并发展,并逐渐成为蒲甘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蒲甘王朝兴建了很多宫殿和寺庙,建筑业和雕刻业非常发达,有大量的建筑师、工匠、木匠、漆匠等相关工种人员为宫殿、寺院、塔庙建设服务,其中还包括建筑中石木雕刻、彩绘、喷漆等。

蒲甘时期历史建筑保留了大量雕刻、壁画,这些作品有些是大山、大河等自然景观,有些是宗教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作为缅甸的原始崇拜对象,纳特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纳特包括天上的风、雨、雷、电,还有地上的山、河、湖、树等精灵,以及祖先[4]。最著名的37名纳特都是传说中的国王、王室成员或与王室有关联的人物。阿奴律陀就在著名的喜宫塔内安设了37个纳特,将超自然崇拜和宗教结合,为自己统治服务。

蒲甘王朝时期是缅甸文字发展最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共有4种文字,即骠文、巴利文、孟文和缅文。骠文是蒲甘王朝之前的骠国使用的文字,随着骠人影响力降低,其使用范围逐渐缩小;巴利文是蒲甘初期最流行的文字,诗歌、文艺、法律、宗教等都是用巴利文书写,缅语中很多词语也是来自巴利文;孟文是蒲甘初期重要文字,特别是江喜陀时期,宫廷书面语言几乎都是使用孟文[5]。缅文在蒲甘初期还没有普遍使用,其主要是根据孟文发展而来,到了12世纪末,缅文已经应用于日常生活,并有了大量缅文诗歌和碑铭文字。从此,缅文开始成为缅甸最重要的文字。

2 分裂时期和东吁王朝时期

2.1 分裂到统一

1286 年,缅甸王室发生内乱,掸族上层成为上缅甸实际控制者,南部孟人建立了勃固王国,西部阿拉王国也宣布独立,到了14世纪60年代,缅甸形成了阿拉干、阿瓦、勃固三足鼎立的局面。此时,服从于阿瓦统治的东吁地区,由于远离战火,逐渐发展壮大起来。1486年,明吉瑜登上东吁王位,此后东吁实力不断增强。1531年,莽瑞体继承王位,成为东吁国王,并开始了统一战争,直到其接班人莽应龙击溃北方掸族势力,攻占阿瓦,才基本上统一了缅甸。东吁王朝主要是通过军事战争建立起来的,没有统一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导致了莽应里在位时期的内乱。1600年,莽应龙另一儿子良渊侯在阿瓦登上王位,其征服掸邦,重视生产发展,加强阿赫木旦制度,为缅甸重新统一奠定基础。1608年,其子阿那毕隆进攻南方,攻克卑谬,占领东吁,收复被葡萄牙人占领的沙帘,重新统一缅甸。

2.2 历史建筑

蒲甘王朝之后,由于缅甸处于分裂阶段,连年战火消耗大量财力物力,限制其发展,因此鲜少出现大规程、长时间营造场景。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扩建就是仰光大金塔。自14世纪中叶起,大金塔开始扩建。1362年,宾亚乌国王(Binnya-U,1353—1385)将该佛塔高度从8.2 m提高到约20.1 m,且塔身形状由半球形转变成覆钟形覆钵。这一高度保持了几十年。随后,国王罗娑陀利(Razadarit,1384—1421)用金属提和宝伞重新装饰了塔尖。15世纪初,高度增加到36.6 m,至15世纪末,建筑体量迅速增加,高度达92 m,建筑空间形态与15世纪初相仿,至此缅甸最著名的仰光大金塔基本修建完成。太后辛撒布(Shin-Saw-Bu)承接大金塔的修缮项目,并将大金塔高度最终提升到99.36 m,完成了大金塔在高度、形式、空间上的演变。

15 世纪后,屋面建筑形态与装饰是下缅甸地区宫殿、塔等最重要且最突出的部分[6]。屋顶覆盖鳞片状瓷制瓦片,多为重檐多面木构坡屋面。从建筑短边看,屋面皆呈举折基本相同的三角形,这种陡峭的重檐坡屋面结构是大型建筑典型特征,象征着神圣与崇高。山墙是历史建筑的主要立面,多贴金装饰,雕刻有花卉、卷叶、神像等母题,在垂于正脊的两端博风板下饰悬鱼,封边处雕刻有孔雀母题的檐角。在建筑装饰上重点突出屋面、山墙封边、门窗、墙面等部位,以木雕、砖雕、石雕、壁画、灰塑、瓷砖、玻璃镶贴等来诠释建筑日趋世俗化的表征。建筑表皮多华贵浓艳,以金色、红色、绿色为主。通过各类艺术形式和符号叠加创造出丰富的建筑形态和细部纹样(见图2)。

2.3 社会文化

初期的分裂阶段,各个王国的国王仍是具有最高权力的专制统治者,从历史上发现的碑铭来看,他们是“水和土地的主人”“众王之王”。上层统治者仍然是以王族为中心,并且为了加强统治,王权开始削弱宗教势力。这一时期诗歌也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较多反映战争及战争带来苦难的叙事诗。缅文“历史”一词源于巴利文,是“国王的世系”,主要讲述国王的生平,以及与国王有关的王族人员和重要事件,也保留了反映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内容。这一时期,缅甸的国粹木偶戏也慢慢走出宫廷,向民间流传开来,其对缅甸文学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到了16世纪,木偶剧便自成一派,表演打破规矩的限制,演绎出人们向往的情景,时至今日仍然受到人们喜爱。

东吁王朝建立后,土地国有制得到巩固发展,寺院经济受到控制和约束,并逐渐处于国家控制之下。当时缅甸土地总体上可以分为国王私人直接占有土地、由国王分配给阿赫木旦和领主的国有土地、村社土地和寺院土地。国家不仅直接占有土地,还直接控制社会生产者,通过直接控制和不断组建阿赫木旦组织,把各种生产行业都置于它的支配之下。在阿赫木旦组织中,各行业是根据国家需要组织起来,分工详尽,但是没有横向联系和交换。这一时期缅甸出现了大量世俗作品,主要形式有抒情诗、叙事诗和戏剧作品。许多宫廷大臣都是著名文学家,他们的作品不再局限于宫廷、宗教、神话,开始延展到农民、船夫、果农等,主题延伸到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中,极大扩展了缅甸古代文学的题材范围。

3 雍籍牙王朝

3.1 建立和发展

16 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随着王室内部斗争纷起、各地方势力割据独立、印度曼尼坡的入侵,东吁王朝已经风雨飘摇。1750年,南方孟族军队北上并于两年后攻占阿瓦,东吁王朝灭亡,但是阿瓦北部地区由于受到孟族轻视,从牟河到钦敦江流域在雍籍牙带领下建立起了反抗孟族统治的中心。1753年,雍籍牙定都瑞冒,建立了雍籍牙王朝,次年亲率大军与孟族军队大战于瑞冒以北的皎克西,并消灭了孟族主力。他采取的招安政策得到东吁旧臣和各地割据势力的支持,加之团结孟族的政策,使得其力量迅速壮大,一路南下,经过5年时间统一了缅甸。从1824年开始,英国先后发动对缅战争三次,逐渐吞并缅甸并对其实行殖民统治。

3.2 历史建筑

雍籍牙王朝时期,缅甸城市主要是各地行政军事中心,即使是首都,也都没有形成工商业类型的消费城市,没有形成经济中心城市,因此这一时期迁都也较多,从1753年定都瑞冒,到阿瓦和阿玛拉普拉来回迁都,又在1857年曼德勒修建新都,仅在这一阶段就迁都5次[7]。在雍籍牙王朝初期,下缅甸完全在英国控制之下,当时王族认为只有神的力量才能让缅甸打败外国入侵,敏东国王在和大臣及神职人员商议后,将首都迁到距离阿玛拉普拉几英里外的曼德勒,希望从圣山获得力量[8]。曼德勒皇宫始建于1857年,在二战时期毁于战火,并于1989年依据历史图片资料重建,整个皇宫呈正方形,红砖宫墙,墙外有护城河,整体为木制结构,气势恢宏壮观(见图3)。

曼德勒城为方形,每一面城墙有一座主门、两座侧门,主门和城墙四角的棱堡供奉着神龛。根据外朝、内廷的功能,曼德勒皇宫被划为两部分历史建筑。皇宫的外朝部分包括由东部建筑区和西部建筑区组成,东部建筑区是国王处理朝政的地方,主要包括麦南大厅、胜利大厅、贝克大厅、玻璃大厅,两侧的建筑物还有会议厅、国库、茶室、瞭望塔、剧院等[9]。东部建筑山墙、屋檐都进行了贴金处理,屋檐雕刻主要由荷花和树叶组成,檐角图案以火焰、树叶、荷花、纽索纹和抽象化孔雀组成,被称为孔雀檐角,象征着王权。西部建筑区,是皇后、嫔妃和公主们的住所。其中,玻璃宫殿精确地建造于都城及皇城的中心,这是国王永久的住所。其东面的狮子宝座大厅是模仿须弥山而建,曼德勒城外围的护城河则象征着大海,体现了缅甸人民信仰中的宇宙观。

3.3 社会文化

雍籍牙王朝时期,君主对地方掌控空前加强,各级别领主都是直接效忠于国王,雍籍牙王朝实行分封制,但是被封的王族、官员对封地并没有治理权和世袭权,封地仍属于国王所有。王朝没有固定的王位继承法,既有兄弟继承,也有子承父业,由争夺王位导致的内乱经常出现,而且为了保证王室的大权不会旁落,雍籍牙王朝实行王室婚内制度,正宫必亲支宗族。

雍籍牙王朝对等级有明确划分,各个阶级都有自己地位,不能僭越。其统治阶层主要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包括国王、王后、王室成员;第二等级是直属于中央的各级别官员;第三等级是地方头领兼封官员缪都纪,这部分人在地方享有特权。王室还有专门为其服务的特殊组织,如阿赫木旦,其首领是世袭的统治阶级,其类型多达几十种,如给王室种地、制衣、打杂、打仗等。等级也体现在住房、服饰、生活用具当中。雍籍牙王朝崇尚白色,白布只能是王室专用,官员和平民未经特许,不准使用[10]。对于金色和红色器物的使用,也有严格的规定,只有国王的私人船只可以涂金,官员的船只没有经过允许不可以涂白色和红色,宫廷之外禁止使用涂金的乐器。严格的制度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方式,平民即使有钱,在消费方面也受到非常多的限制,如平民禁止佩戴钻石、宝石耳环等饰品,这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从蒲甘王朝后期以来,宗教开始有教派纷争,到了雍籍牙王朝孟云登基后,其开始用行政手段强制干预宗教事务,其成立宗教事务委员会管理宗教相关事务,并限制寺院经济发展,防止宗教势力膨胀。至此,宗教在政治上听命于国王,在经济上依靠国家,国王对宗教拥有了绝对权力,并利用宗教来使王权神圣化。

4 结束语

缅甸历史上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即蒲甘王朝时期、分裂时期和东吁王朝时期、雍籍牙王朝时期。这三个主要时期历史建筑是缅甸人民智慧的结晶,展现了当时的技术和艺术,见证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每个时期历史建筑形态特色、技艺等研究分析,总结了每个时期历史建筑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揭示了缅甸人文精神和艺术特质,挖掘了其背后历史文化渊源,并提取出三个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为缅甸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为中缅两国文化交流搭建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钟智翔,尹湘玲.缅甸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4.

[2] 贺圣达.缅甸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

[3] 张翔.城市、建筑、造像:缅甸室利差呾罗古城遗迹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1):158-165.

[4] UTHAW K.Myanmar Wonderland[M].Mandalay:Today Publi-shing House LTD,2013.

[5] 魏道儒.世界佛教通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6] 董卫.从“西南”到“东南亚”:中国视角下的古代东南亚地区城市历史初探[J].建筑学报,2015(11):18-23.

[7] 莫海量.神王合一的魅力:印度文化影响下的东南亚宫殿建筑[J].中外建筑,2008(12):99-102.

[8] MICHAEL A T,MATRII A T.A History of Myanmar Since Ancient Times:Traditionsand Transformations[M].London:Reaktion Books,2012

[9] 韦庚男.缅甸传统建筑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0(7):82-83.

[10]HALL K R.Maritime trade and state development in early Southeast Asia[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