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更多“麦田里的守望者”
2024-08-08常前红
守护人性,
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
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思,
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还未打开《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黑色封面上这几行深沉、宁静和纯粹的小字,就已经深深地吸引了我,同时也唤起了我的思考。
周国平先生是哲学研究者,他用朴素的话语道出教育的真谛——“教育就是守护人性,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但现实中,我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那浅薄的功利性目标施加给孩子,以致人性中那最初的守护变得面目全非。在孩子面前,我们问得最多的是“考试得了多少分”“作业写完了吗”,却很少问孩子“这个假期你快乐吗”“最近你读了什么书”。
我们在回忆自己的人生岁月时,脑海中常常会浮现一些值得感念的老师或长者。然而,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多不是这位老师具备多少专业知识,而是他触及我们灵魂深处的语言或行为。我不禁想起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话:“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里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教育应有“守望者”的情怀——月圆是画,月缺是诗。童年,怎么可能千人一面?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应该顺应他们的成长规律,承认他们的个体差异,要笃定“每一朵花都有它绽放的理由”,坚信“野百合也有自己的春天”。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它需要教育工作者静待花开,切不可急功近利。我们要允许孩子之间存在差异,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引领他们勇敢做真实的自己,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教育应有“守望者”的信念——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温柔以待,才有鹅卵石的日臻圆润。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我们只是荣幸地陪他们走过最宝贵的一段。教育成功的智慧在于找到支点,去撬起孩子的能力发展和生命成长。教育的守望者需要懂得“四两拨千斤”:当学生迷茫无解时,我们可以搭建合适的“支架”,适当降低难度,为学生通向“最近发展区”搭建桥梁;当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时,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他们,比如讲解、演示、实验等;当学生思维受到阻碍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角度进行思考;当学生一路高歌猛进时,我们要提醒他们适时按下“暂停键”,驻足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走偏,理性思考眼前的一切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教育需要因势利导,而非强制性改造,要为孩子们建立起一个自由的精神家园,切不可让他们天生就有的自由精神和创造精神在禁止与呵斥声中泯灭。
教育应有“守望者”的智慧——悬一把剑在上,但不会轻易出鞘。孩子将来都要走上社会,而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是孩子走向社会化至关重要的一步。教育是唤醒而非改造,教育惩戒就好比一把高悬的剑,悬在那里就在发挥作用,未必真的要用这把剑刺中谁。剑更多的是一种震慑作用,这就是惩罚教育的智慧。作为“教育守望者”,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要力求少用或不用惩戒,而是采用关爱与守护的态度,给被教育者以希望,达到教育的终极目的。
守护人性,才是教育的起点和终极使命。守望,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智慧,同时也更应该是一种境界、一种态度。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教育守望者”的行列中来,守望理想,守望耕耘,守望成长,守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