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24-08-08罗建平张男星

教育家 2024年30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相互支撑,一体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是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有的放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特别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01计划”、“四新”建设等政策,推动了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倍增。

高校学科调整滞后,拔尖创新人才引领性不足

由于高校部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模式和周期相对滞后,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规模、结构和质量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拔尖创新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错位、学科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尚未建立有效运行机制等都成为当前制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缺口较大。近年来,国际间科技实力的角逐不断前移至基础研究阶段,而作为基础研究载体的基础学科却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其一,虽然我国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呈现上升态势,但据经合组织(OECD)数据,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例普遍维持在15%~20%之间,有的甚至更高,而我国基本徘徊在6%左右,与发达国家每年的基础研究投入差距较大,并且投入主要依靠中央财政,地方、企业的投入比重较低。这表明,我国对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有待提高。其二,基础学科之间的学科设置与发展尚不平衡,导致部分基础学科人才储备匮乏,尤其缺乏大师级领军人才,这也使得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与发展受限。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芯片专业人才缺口达30万人。基础研究具有投入大、要求高、见效慢、周期长和探索性强等特点,极其依赖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安排和制度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的突破有赖于基础学科的长期积累,这使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缺口较大,不能完全满足国家战略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拔尖创新人才跨学科知识储备受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同学术共同体以知识分化为背景形成各自不同的学术语言和思维方式,自我认同的差异性使得各学科领域之间交叉的跨度、深度、融合度不够,尚未形成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问题为牵引的协调联动机制,这就弱化了不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与共享;第二,高校受制于传统的基于学科分化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这种组织模式在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对跨学科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阻力,学科之间的壁垒阻隔了多学科知识的联结;第三,交叉学科设置的课程缺乏跨学科引导下的整体规划和协调,使得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整而不合”,拔尖创新人才跨学科知识储备受限。

拔尖创新人才的社会适配度有待提高。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兴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需求不断增长,而与之对应的新兴行业及跨学科的相关专业设置却相对滞后,高校的学科专业布局与区域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尚未形成有效对接。同时,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学科逻辑而非市场需求,缺乏行业调研和反馈机制,没有及时对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进行深入调研和了解,对区域市场需求的把握不够精准,未能及时依据行业和企业需求及就业形势进行优化升级。因此,一些急需的新兴专业开设较为缓慢,而这种滞后性导致高校培养出的拔尖创新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性、支撑性不足,存在人才培育与人才应用分离的困境。

优化高校学科布局,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形成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合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高质量汇聚各方合力。一要实现跨学科建设,强调不同学科间更深层次的交叉与整合,打破学科间知识壁垒和固有知识体系的路径依赖,提供多样的跨学科课程学习资源,为高校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宽阔的学术视野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二要树立广阔的交叉学科意识,顺应学科发展规律,以交叉学科建设为基础,整合资源,搭建交叉平台,创造交叉环境生态,不断提高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提升对学科专业的认同度。三要强化交叉融合,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资源共享,在稳定传统学科的基础上,打通学科间壁垒,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间的集成效应,为交叉学科的培育和发展创造条件,担负起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使命。四要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合理衔接,建立大中小一体化的全链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细化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机制,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质量,培养与经济社会契合度高的拔尖创新人才。五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各培养主体之间的合作,以高质量建设学科体系为价值引领,抓住学科设置与调整的关键着力点,推动政府、高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合力,打破学科桎梏,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共育。

加强学科资源配置,改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及结构调整,关系到拔尖创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要整合现有资源与项目,改善人才培养环境,统筹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格局。一是通过制定关于推动高校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设置、学科评估、学科资助等多方面的实施方案或指导意见,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和行动指南。二是结合不同区域经济、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适当调增理工农医类学科数量和招生规模,为培养理工农医类紧缺人才奠定基础。三是加大基础前沿学科投入,采取直接或间接方式引导学科布局,优化高校基础学科结构,完善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学科持续性资源配置模式和资助体系,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问题和原始创新突破。四是根据国家战略发展导向、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等,前瞻性布局交叉学科,科学把握行业与区域特点,培育新兴学科制高点。同时,以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学科改造升级,增强传统专业培养的集聚效应。五是引导高校增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区域发展紧缺专业,支持新兴产业推动研究成果与产业对接,增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撑力。

优化学科体制机制,实现拔尖创新人才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拔尖创新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引领性和支撑性作用。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依靠系统性制度保障和支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同频共振。其一,通过调整资源配置的方向和力度实现学科的优化调整布局,对不同类型学科实施分类管理,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分类支撑。其二,高校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先考虑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长远需求,避免专业设置与发展的惯性依赖,完善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特长以及国家战略需求进行专业选择,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三,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高校要结合所在地区发展实情,找准国家发展、社会需要、行业需求与高校特色的契合点,秉持“一校一案”的原则,科学制定学科专业设置及专业改革实施方案,实现高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其四,以交叉学科建设为基础,创建跨学科专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探索建立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有效机制和学科交叉融合的长效机制,促进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其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区域和全国基本数据库,以数字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追踪发展轨迹和评价培养成效,为新兴学科设置与学科动态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其六,建立高校与行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定期进行行业调研,了解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和趋势,及时获取对专业设置的反馈并进行动态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