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中古诗词教学厚植文化自信
2024-08-08孙怡心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人文关怀和审美价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初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思想常常存在矛盾、困惑甚至危机的时期,容易滋生享乐主义、急功近利、极端个人主义、责任意识淡薄等不良思想。教师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使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力量,并在此过程中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操守、精神境界、审美水平、目标追求等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本文旨在探究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将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渗透到学生的认知中,从而培养中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吟咏诵读中增强文化认同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认为: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让学生在朗读诗词中感知文本、感悟内涵、感受情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也可以体悟到古诗词文本独特的韵律美、结构美、情境美、情感美,由此产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与热情,生发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注重声韵教学。吟诵这一读书方式起源于先秦时期,对于古诗词文本中的抑扬顿挫、平仄音调等的把握具有积极意义,是披文入情的重要方式。在日常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方面反复朗诵,从中感受古诗词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体会其朗朗上口、音韵和谐的特点,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其掌握古诗词学习的独特技巧与方法。例如,作为乐府民歌代表的《木兰诗》,其中整饬的句式,铿锵的表达方式,在朗诵的过程中都会带给学生一种豪壮激昂的人文学习体验。
加强抒情引导。我国古代诗词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强烈的抒情性。诗词文本因具有凝练蕴藉的语言、瑰丽丰富的想象、饱满深刻的情感,成为我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之一是以情动人、以情化人。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技巧与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蕴含的强烈抒情性。例如,《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全诗中情感最饱满的一句,教师可通过“夕阳”后作停顿、重读“断肠人”与“天涯”等词语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彼时作者在异乡愁苦、凄凉、落寞的心境,从而跨越千年的时空,与诗人达成情感共鸣。
在内涵挖掘中提升认知水平
文以载道,古诗词中意蕴丰厚的历史典故、民俗风情、精神品质等,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内涵与意义。古诗词教学不能仅仅止于知识习得的层面,而要引导学生深入到文字背后,理解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培养学生联读诗歌、辩证思考、整体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体悟文化内涵。诗词文本当中不仅呈现出诸多显性的历史文化要素,还包括大量隐性的文化基因,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并深切体悟。例如,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寄托了古人深远丰厚的情感与文化内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的月亮都有着故园、团圆的意味,埋藏着作者思念家乡、渴望团圆的情感。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例如,“莫笑农家腊酒浑”中的腊酒,是指农家在十二月份所酿的米酒,香味醇厚、滋味纯美,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密码,是长达数千年的酿酒传统,更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质朴、热情的优秀品质。
探求精神内涵。古诗词的独特魅力,还在于纵使岁月流转,但高雅丰富的诗品、诗情仍在古诗词中闪耀着光辉。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古诗词篇目,历史跨度大、内涵丰富,有志向远大、精忠报国的忠肝义胆,有坚强不屈、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有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自然超脱,也有体恤民生、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从古诗词的精神熏陶中走出的学生,高尚的人格修养能够得到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能够得以树立。
在现实图景中内化优秀品质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初中生真正认识到古诗词所蕴含的现实意义、审美价值和精神力量,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当实践探索和努力达成的目标。
切入时代。将古诗词教学与当今时代发展的脉搏联结,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要结合当下的时事要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领略古诗词在当今仍具有的独特魅力与活力,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例如,抗击新冠疫情时期,一箱箱贴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装备物资,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短短的八个字,连接并触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它来自几千年前的《诗经》,通过简短的诗句,跨越历史长河,承载着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融入情境。文化自信教育与审美教育息息相关,情境体验应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古诗词产生联想、体验。例如,在教授王安石《登飞来峰》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时,如何将诗人登峰的体验感触转化为学生的意识感触?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设想自己游览名山大川时,产生思接千载的特殊审美感受,从而深切体会到作者豪迈、达观的人生态度。
深入生活。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与情感是作者主体性的外化,古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会通过作品传达出来。教师要将古诗词中的精神内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结起来。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够启发学生在困境中燃起希望;“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可以引导学生直面挫折,乐观豁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以激励学生奋勇向前,追寻目标。通过深入生活以感受古诗词的精神价值,学生能够形成一种强烈而持续的文化自信。
在教学评价中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评价的价值在于它的激励性和导向性,正确有效的评价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在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培根铸魂等方面的重要地位。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古诗词具有精练的文字表达特征,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歌形式,要求教师不断创新古诗词的学习和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编曲调歌唱诗词,绘制与诗词内容相关的文学手账、绘画作品,用自己的方式吟咏诗词,等等。避免单一化的教学及评价方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应与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展示古诗词学习成果的同时,能够从师者、同伴、家长的赞扬与客观分析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与自信感、自豪感,并根据评价意见完善学习成果,增强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
文化自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要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师应引导、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理解、深切体悟、躬身实践,最终使他们能够自觉认同,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培养人文情怀,推动人文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