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转专业难题,关键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24-08-08乔锦忠

教育家 2024年30期

每年高考季,一些考生与家长特别关注升学后转专业的机会。从学生发展与成才的角度看,能选择合适的专业无疑最好,但现实情况是:各专业的学习要求不同,其在劳动与就业市场上的“冷热”程度不同,各专业招生分数线也各不相同,热门专业在招生时的分数要求较高,报考人数也较多。所以,有不少考生希望分两步走:先升入理想的学校,入学后再找机会转到心仪的专业。还有不少学生在高考报名时,对自身禀赋与专业的认识不够深入,升学后在学习中认识发生变化,想转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也有少部分同学因为学习能力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被迫选择其他专业。针对上述情况,高校转专业机制需要不断优化完善,在保障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转专业存在的难题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的转专业需求多,但高校能提供的机会相对少。尽管多数学校规定,除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不能转专业外,其他大一与大二的学生在完成一学期学习后均可申请转专业。但学生提出转专业申请后,需要经过审核、测试或面试等程序,即使考核合格,还要受到专业容量的限制。另外,如果专业之间差异大,转起来难度会比较大。高校对转专业的名额和学习成绩通常有具体规定,如成绩在本专业排名前20%才有资格提出转专业申请,名额控制在5%左右,所以能申请转专业成功的比例并不高。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有教无类是重要的教育原则,无论学生出于何种原因提出转专业要求,学校都应尽量满足,同时保证过程与结果的公平公正。但转专业涉及方方面面,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也各有难处。我国高考招生实行“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政策,不同层次的高校录取分数线不同,同一高校内部不同专业之间也有不同的分数线,在人口大省中一分之差就可能有千人。如果高等学校不参考入学后的学习成绩就允许学生转专业,对高分录取到该专业的其他学生不公平。另外,从办学角度看,高校内部各学院的设置以学科为基础,而学科是知识长期累积分化的结果,有些学科与专业在市场上受欢迎,有些则属于冷门,但这些学科与专业对于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很重要,甚至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学校不能仅依据市场表现来决定学科与专业的存亡废立。一些基础学科、冷门专业也需要维持一定的规模。学校在转专业时设置名额限制也在情理之中。

关键在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进一步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转专业困难与兼顾教育公平问题的关键路径。从完善知识结构与增强发展弹性的角度看,在高等教育阶段多数专业的学生仍有必要继续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这意味着学校需要改变过于强调精专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分大类按照宽口径进行人才培养与招生的新模式。事实上,这些年很多高校为了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也在尝试“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北京大学早在2001年9月就成立了“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元培计划”实验班的基础理念是“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元培学院开设有“整合科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等专业,其中“整合科学”的必修课程包括数学—物理整合、综合实验课程、定量分子生物学、多元积分学与线性代数、物理化学等;“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的必修课程包括政治学概论、经济学原理、哲学导论、宗教学导论等。相比传统的按照专才模式培养的学生,“元培实验班”的学生无疑有更为宽厚的基础。即使这些学生仍有转专业的需求,其对自身认知更加清晰,适应性也会更好。其他高校也有类似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划,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励耘实验班”等。

虽然高校在积极推进改革,但这些实验班不仅招生分数相对其他专业要高,而且录取人数较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转专业需求与办学条件之间的矛盾。要彻底解决问题,就需要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高校的学科设置按照大类大致可分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工程、医学与农学等,真正“宽口径、厚基础”的大类培养模式,要求大多数专业的学生在所有大类中必修一定数量的学分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基础,通识教育学分在总学分中的占比达到50%~60%。按照这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才能使“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合理完善。

高校各学院除了修订培养方案,更重要的是要面向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公共课程。国内高校当前所能提供的课程种类与数量,与国外大学相比仍有差距,一些高校存在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高校应聘用更多的以教学为导向的合同制教师,让这些教师专注于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而不是一味地投入精力于职称晋升上。高校真正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多数学生都需要在各大类中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而且通识课程总体所占的学分比例与本专业相当或更多,那么转专业的需求与难度,可能就会有所降低。

加大信息公开与咨询服务力度

学生转专业需求旺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不足。学生在专业选择时主要参考两个因素,一个是就业率,另一个是高考总分与各科目成绩。只有少数学生是从兴趣、自身禀赋与专业契合度出发而做的专业选择,因此进入大学后有近一半的学生对所选专业不满意。学生在专业选择时有较大的盲目性,这与成长过程中对社会、职业及自身的了解不够有关,也与大学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具体学习内容的信息披露不足有关,与学生所能得到的咨询服务较少有关。为此,需要加大有关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纲要等方面的信息披露,提高咨询服务水平。

现在很多高校官网中对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有较为粗略的介绍,但对于课程纲要公开得较少。专业是课程的组合,而课程内容要通过纲要才能有更为细致的了解。如果学生在志愿填报前能看到各专业中各门课程的纲要,就能大致判断在专业学习中能学到何种知识与技能,对学习方式与课程要求能否适应,从而能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如现在随着AI产业发展与就业形势的变化,数学正在由过去的冷门专业变为热门,各高校的数学专业录取分数越来越高。但高等数学的学习难度与基础教育阶段有很大的不同,不仅需要在课后付出大量的时间进行习题练习,而且挂科率也较高。如果学生能提前看到数学专业的课程纲要,可能在专业选择时能够更加理性。

学生在专业选择时表现出迷茫是因为对职业与自身认识不足。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对职业与自身不断了解的过程,学生要增强对自身与职业的了解,除了要不断丰富社会实践外,也需要进行专业的咨询指导。了解自身的职业指向与气质特征等,进而做出合理的专业选择。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小学教师,一直都在探索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幸读到两位教授对于大学课程创新模式探索的卷首语,我认为这些模式完全可以创造性地融入中小学教学过程。文章提到,通过安排资深教师与年轻教师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年轻教师指导本科生做研究,使得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深度学习得到有效保障。中小学教学师资相对没有那么充足,但也要考虑到老中青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具有不同教学优势。我校开创了“双师”与“三师”课堂模式:在课堂中,先由资深教师进行基础性知识理解与应用方面的讲授,使学生明确学习框架。在课上练习与课下复习阶段,年轻教师再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新学知识,教学探索取得初步成功。

文章提到的“痛快教,适意学”方法,也给了我们很多教学启发。比如,我们的课堂也可以设置学生中的“小老师”,让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达到深度学习。

——深圳市坪山新区深圳高级中学(集团)东校区小初部教师 金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