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未来到未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24-08-08杨贤金

教育家 2024年30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高校必须紧紧把握新质生产力未来发展方向,树立“从未来到未来”的人才培养理念,即按照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主动拥抱未来、与未来合作的拔尖创新人才。

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新要求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首先要明确新质生产力对未来人才核心能力素养的新要求。

厚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家国情怀。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三要素之首,拔尖创新人才是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价值引领力是其能力素养之核。天津大学作为一所工科优势高校,是新工科教育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到2.0,从新工科建设“天大行动”到“天大方案”,始终将爱党报国、敬业奉献作为“未来卓越人才培养标准”的核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何谓“卓越”?根本在于回答好“为谁培养人”之问。在这个问题上,要有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方向、坚定的信念。我们培养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国家战略人才,首要的是要具有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家国情怀,主动将个人的专业技能与智慧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学生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志愿。

驾驭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的跨界整合能力。新质生产力是对生产力各要素的重塑,其关键不仅是各要素的革新,更在于多重要素的新质组合。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把握新兴领域交叉融合发展特征,这就要求人才具备面向未来新质生产力所需的跨界整合能力。首先,学生要具有突出的主体地位和意识,能够自主建构跨界整合思维,能够主动统筹规划与自我管理。其次,学生要具备多学科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利用跨界整合能力获取异质性知识,实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素养的重新识别、融合与重构。最后,学生要内化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协作力量,在新质生产力这一多重要素相互渗透融合的复杂系统中,跨界整合复杂问题,应对未来挑战。

引领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智慧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牢牢把握人工智能这个基座、绿色这个底色。当前,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已经成为新的常态。新质生产力是在数智时代培育和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力最新样态,具有鲜明的智能化、绿色化特征。新质生产力内蕴高技术含量的新型劳动资料,导向低碳节能和绿色环保。新型劳动资料作为未来拔尖创新人才的生产力媒介,对人才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其具备创新思维和研发能力,能够推动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术创新与应用;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全局思维,以“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有效匹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

面向新质生产力培养未来拔尖创新人才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主阵地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作用,主动面向高等教育特别是与新质生产力强相关的工程教育普遍具有的面向未来难题、交叉融合难题、规模适用难题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以新工科教育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持续迭代创新。教育的转型发展,从根本上讲是围绕“人的发展”迭代创新,它是从“教”到“学”的重心转移,从为供给侧服务到为需求侧服务的转型。

天津大学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形成了“返本开新”的新工科教育理念。打破专业壁垒,改变单一学科办专业的模式,建设跨学科融合、多学院建设、多平台共享的新型专业建设模式;精准把握“新的工科专业和工科的新要求”,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再出新,开辟国家试点学院、国际化示范学院药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工程教育改革试验田,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相关专业;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机制,与腾讯、华为等企业合作共建“新工科实验班”、师资培训基地、人工智能平台等,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建设,形成校企深度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建设多主体共建共管学院,与天津市共建人工智能学院,服务“天津智港”建设,构建“融合创新”的工程教育新模式。

新工科是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最前沿、新方向和进行时,天津大学在新工科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聚焦未来对人才的新要求,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项目式教学、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构建了“设计与建造”等优秀项目式课程以及“海陆空智能无人巡航系统”“行业知识图谱与人工智能”等跨学院、跨学科的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群。

有组织地培养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紧缺人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机器人、储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天津大学面向未来人工智能与新能源两大领域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入选全国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建成全国首个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成为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样板间。

作为天津大学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和先行者,未来技术学院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引入学校多年来新工科实践的创新成果;同步建设的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也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未来技术学院创新办学机制,打造由院士领衔,汇聚学校优势学科,实施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同时引入企业资源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将学院打造成未来学科发展的孵化器,形成学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双引擎”,探索新时代学院建设的新工科天大范式。

同时,建设首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有组织地开展储能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学科专业、学院、行业限制,通过师资联聘、企业专家外聘、人才引进等方式,打造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师资队伍。平台建设“储能创客”等18门项目式课程,形成“跨学科、项目式、产教融合、本研贯通”的储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引领未来储能技术创新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持续强化贯通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师创造的是未来世界,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拔尖创新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头部队和生力军。天津大学有着扎实的工程教育办学基础,建校之初就设置了“工程”学门,为中国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培养了大批卓越人才。

近年来,天津大学积极探索,聚焦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工程教育新范式,开拓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在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中,学校积极探索项目制一体化联合培养,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合作,以工程项目和科研需求为牵引,校企紧密协同,共同开展招生、培养和评价工作,提高工程硕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服务国家和行业企业的卓越工程师,每年为我国重点行业领域输送大批复合型工程创新领军人才。

天津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形成更加完备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大批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学校将着力在完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体制机制建设、遴选高水平卓越工程师导师、深入推进工程硕博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开展工作,构建更加紧密、协同的产教融合育人环境。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的使命,高校应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