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图书馆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2024-08-07陈加奇

文化产业 2024年23期

摘要:现以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精准助力阳新县大王镇金湖村乡村振兴为例,指出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积极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分析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实施路径与方法,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精准助力乡村振兴服务提供借鉴。

地方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精准助力乡村振兴,既是其本身的职能和任务所在,又是它作为图书馆的本质使然。《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第六章第三十七条明确提出: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工作正在各地如火如荼进行,作为地方文化建设重要力量的高校图书馆应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为准则,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以阳新县大王镇金湖村为例,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馆藏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金湖村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支持,深度融合图书馆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精准服务,探求地方高校图书馆精准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建设、经济社会服务的对策建议。

阳新县大王镇金湖村发展现状

阳新县大王镇金湖村是黄石市大冶湖南岸的一个传统渔业村,村域面积1.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不足0.1平方千米,现有村民206户,人口758名,其中60岁以上人口108名,18岁以下81名,18至60之间人口569名,男女比例为6: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数的32%。金湖村是湖北理工学院扶贫攻坚中的对口帮扶村,该村最初确定贫困户26户,贫困人口87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驻村工作队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到2018年12月,该村已全部脱贫。目前,该村有光伏电站、渔场、服装厂等基础设施和小型企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全面稳步有序推进金湖村的乡村振兴正当其时。

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精准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

馆藏资源优势

截至2021年1月,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拥有各类纸质文献总量116.65万册,电子资源的磁盘阵列容量60T,常用数据库18个;文献资源建设紧紧围绕教学、科研需要,坚持以专业书刊为主、对重点学科倾斜的原则,根据学院专业设置和院部专业建设的发展情况,适度调整文献资源的结构;馆内主要业务由汇文图书馆集成系统管理,硬件方面有网络服务器、交换设备40余台(套),网络节点700余个。丰富的馆藏资源既为本校日常教学、科研发展、学科建设等校内服务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同时,还能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拓展其他功能,履行其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文化建设责任,为文献资源相对较为匮乏的农村提供积极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持。结合金湖村已有的基础设施和小型企业看,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在服务金湖村、助力乡村振兴上,具有足够的馆藏资源作为支撑。

人才资源优势

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现有馆员40人,拥有图书馆专业背景的6人,其他专业人背景34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人,本科学历35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6人,人才队伍梯队较为合理、专业覆盖面广。这些覆盖多个专业背景、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利用湖北理工学院以工为主、专业门类齐全的优势,结合金湖村实际情况,联合学校其他专业人才积极参与金湖村乡村振兴建设,为人才相对匮乏的金湖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技术资源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普及,尤其是人工智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图书馆服务正从以纸质图书借还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模式转型,依靠发达的网络平台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和传递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不仅拥有数据库、汇文微信管理平台、创文电子资源管理平台等,还掌握了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能够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充分发挥技术资源优势,为金湖村提供非常接地气的信息技术培训、计算机硬软件设备维修升级、电子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资源优化整合不足,协同助力有所欠缺

乡村振兴工作的群体规模较大,任务繁重,仅仅依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力量难以获得成效,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共同推进。但在精准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由于涉及多方关联,政府、企业、社会公益性组织和个人各自角色和定位不同,职能和作用各异,在执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沟通不及时甚至是互相矛盾或冲突的情况,导致协同组织各方的结构性效能发挥有限,协同主体的参与主动性不足,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有所欠缺。各级政府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负责主体,应充分考虑优化整合社会公益性组织,有担当、有实力的企业以及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使其联结成为一个相对高效的社会资源网络,并由政府部门牵头,充分优化整合资源,凝聚社会多元力量,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的浪潮。

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无法支撑乡村振兴长远规划

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村发展相对较慢。所以,乡村振兴绝非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但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中,没有形成有效的政策支持、协作帮扶、组织推动、要素保障、考核督导等长期的联动机制,参与乡村振兴的各部门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前期资金、技术等方面投入大、重视多,后期持续投入小,持续跟踪服务少。文化哺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高校图书馆应该丢掉“一锤子买卖”思想和“做慈善”思想,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将真正优秀的、农民需要的文化送进农村,送给农民。

精准助力金湖村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分析

捐赠图书文献,升级并精准定位农家书屋

第一,金湖村是传统渔业村,村民对农业、渔业养殖等方面的科技书籍需求较为迫切。针对金湖村文化建设中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文化资源较为匮乏的现状,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的馆藏文献资源、专业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借阅、捐赠等方式为金湖村农家书屋补充图书文献资源,不断丰富金湖村农家书屋的馆藏种类和数量。捐赠针对性强的图书,以农技、教育、卫生、生活服务为主。第二,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积极发挥其在馆藏建设、图书采编、流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为金湖村农家书屋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导和服务。第三,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协调沟通工作,通过采用流动图书车、流动图书馆等形式,稳步解决金湖村部分偏远地区读者阅读图书和利用图书文献资源困难的问题。第四,通过对金湖村村民的知识水平、阅读需求等方面的调研,进一步明确金湖村农家书屋的职能、藏书种类、志愿者服务等内容,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为金湖村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在乡村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打造书香社会。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构建智慧服务体系

和传统的各类纸质文献资源相比,现代化的电子图书、适用数据库、影视音像等多媒体电子资源具有易于受众接受、效率更高、输送更方便、更节省成本的特点。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精准服务金湖村,设置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访问端口。在具体操作上,要针对村民的受教育情况及具体诉求,实现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服务定制,从村民实际阅读行为分析其需求和变化趋势,提高阅读活动的个性化服务水平。这样,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优质教育资源才能跨越空间和地理限制,实现远程资源利用和技术帮扶服务,让金湖村村民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有效缩小时间、空间、经济等因素制约造成的资源分布不均。这既是对数字资源的整合利用,也为资源匮乏的乡村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补充。

结合乡村实际,开展专业微培训

微培训的特点在于“微”,体现的是组织模式与培训课题的微小、灵活。微培训形式自由,如小课堂、现场技术演示、名师工作室、师傅带徒等,微培训的学习方式灵活,既可以个人自学,也可以小组讨论,还可以一对一传帮带。微培训场面小、规模小、人数少、易操作、见效快,能在短期内弥补学员的理论和技能短板。

在助力金湖村乡村振兴的前期工作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金湖村各类人群的培训需求,归纳整理出不同年龄段人群希望学习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村里年轻人希望学习市场营销、特色养殖等实用性内容,老年人则希望学习智能手机中如防诈骗软件、支付软件、社交软件、就医软件的使用等。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根据实际需求,开设了各类培训班。在招生宣传工作中,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电子宣传屏、村村通广播、纸质折页、微信公众号和口碑进行宣传,并结合培训对象实际制作简易教材,统计报名人数,然后根据需求设立小巧、灵活的班级形式,方便村民参与培训学习。在设备场地上,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以金湖村农村书屋作为线下培训场地,为老年人提供智能手机使用培训,为年轻人提供线上市场营销、特色养殖等专业知识培训。在师资力量上,优先安排信息技术类专业馆员、骨干队伍进入讲师团队。同时,要求参加培训的馆员有信心、有耐心、有爱心,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能熟练操作电脑和制作课件。通过培训,各类参训村民基本达到了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目的。

普及健康知识,筑牢乡村振兴健康基石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践证明,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金湖村脱贫攻坚虽然已经收官,但“健康扶贫”永远在路上,任重道远。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充分利用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现有资源,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到金湖村为村民宣讲健康知识、组织健康体检,开展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依托金湖村卫生室和村医,对全体村民进行健康管理建档,积极推进农村妇女生殖健康项目,大力关注育龄妇女和男性生殖健康,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同时,和当地学校联合,加强青春期健康教育,实现青春期教育在金湖村的广泛覆盖。湖北理工学院作为金湖村定点帮扶单位,加大帮扶力度,助力金湖村加快推进扶贫产业项目建设,保就业,稳增收。村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得以巩固拓展,有利于乡村振兴持续发展。

依托文献信息,助推乡村文旅融合

发展乡村旅游是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与旅游强有力的融合,既是一项文化公益事业,又是一项旅游经营性的事业。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充分利用青龙文库的地方史志、地方传说以及有关旅游方面的文献资源,深入挖掘金湖村地方文化内涵,为大力发展金湖村乡村旅游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第一,抓住大冶湖自然资源这条线。金湖村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渔村,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淡水鱼、河蟹尤具盛名。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紧紧抓住大冶湖自然资源这个线,协助金湖村设计合适的旅游线路和旅游指南,让游客边游玩,边品尝鲜美无比的湖鲜。同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品质,逐步把金湖村打造成一个以渔家文化为特色,集旅游、休闲、度假、人居于一体的新农村。第二,抓住渔村文化资源这条线。利用渔村文化开发乡村旅游,是推进金湖村乡村文旅融合的重要途径。首先,虽然金湖村渔村文化旅游资源众多,一些渔村文化旅游资源已经得到相应开发,但还有许多珍贵的渔村文化旅游资源仍然没有被纳入开发,有待进一步开发。其次,在已经开发的渔村文化旅游资源中,景点对渔村文化内涵的挖掘还需要更加深入,渔村文化旅游是具有文化创意色彩的新型乡村旅游模式,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第三产业,可以促进金湖村经济转型升级,不再只依赖传统的捕鱼、养殖、渔货加工等传统生产方式,为金湖村村民增产增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发展路径。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作为文化主体,立足自身优势和金湖村实际,高度重视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推广积累的资源优势及实践经验,努力加强精准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通过精准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完善乡村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推动金湖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还要不断更新办馆理念,创新服务乡村振新战略的各类资源供给形式,在人工智能新时代更加重视线上线下服务协同发展,为金湖村提供更加方便易得的文化资源,逐步建设全方位的资源整合平台,持续优化资源供给。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金湖村村民将不再简单限于对养殖、渔业等农业信息的获取,对个性化、特定信息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这就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只有紧密联系群众,充分立足现实,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服务转型为数字化、智能化,全方位提高知识及服务的开发和利用率,才能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

2021年黄石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地方高校图书馆精准助力乡村振兴路径初探——以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为例”(课题编号:2021Y203)。

(作者单位: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