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赋能“万里茶路”与晋商文化传播

2024-08-07赵雪

文化产业 2024年23期

万里茶路是17至19世纪中叶我国对外茶叶贸易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商道,其开拓者是当时闻名中外的晋商“榆次常氏”。现以常家庄园景区为现实载体,以晋商文化为主线,从万里茶路传承发展的困境出发,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塑文化线路遗产,设计全景漫游、虚拟导游、虚拟互动问答、沉浸式游戏等界面模块,使数字媒体艺术成为山西旅游转型的“敲门砖”,使文化遗产得以以数字化传承。

万里茶路现状分析

万里茶路中的晋商文化

万里茶路连接欧亚大陆,是经济全球化的起点。在茶路传播的过程中,晋商不仅使国外认识了中国茶叶,同时也传递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以诚取信、以仁取利”的信条随着其足迹被带到异国他乡。

晋商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与其独有的晋商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晋商文化是经过千百年的千淘万漉所沉淀的精神宝藏,是维持晋商发展的最高信仰,可以概括为信义并举、卓越创造、自强不息等方面。也正是由于这些代代相传的优秀文化,才使晋商能够开辟万里茶路这样的国际经济纽带,并主导市场两个世纪之久。

万里茶路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境

1.活态传承较少

考察发现,我国境内除福建武夷山地区、两湖地区和山西晋中地区对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较多之外,当时茶路经济带沿线的其他地区居民如今对这条文化线路知之甚少。当时的采茶器具、制茶工艺、运茶方式、贩茶路线等都随着环境的变迁而面临传承危机,依托茶路生长起来的民俗民间文化也逐渐失去载体,能够“活态”传承的东西愈来愈少,沿线民众对于茶路运销的“历史记忆”逐渐减退。

2.文化内涵挖掘力度不足

万里茶路作为文化线路遗产,不仅包含着丰富的茶文化,还有茶路经济带多彩的地域文化、民俗民间文化、景点历史文化和开创经营茶路所秉持的晋商文化等。目前,茶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全国各地较为分散,且停留在表面视为“点”,没有深入挖掘连接成“面”,使大众无法对万里茶路形成整体认知。

3.线路过长,交通制约

万里茶路全长约13000千米,从中国内陆延伸至欧洲腹地。首先,因其线路过长、地域跨度大,需要国内外沿线城市共同保护与传承,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保护和传承方式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难以形成合力。其次,交通因素亦是制约其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万里茶路经过的广袤地域中,许多地方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不仅包括陆路、水路,还有沙漠里的驼路,其蜿蜒曲折、万里绵长的特点,使其难以实现整体性的传承与发展。现代社会虽然有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但由于沿线部分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仍难以满足文化传承的需求。最后,交通不便直接影响了文化传承者的活动范围。传承者难以跨越千山万水去其他地区交流学习,难以将本地的文化遗产带到更广阔的地域进行展示和推广。这使得万里茶路的文化遗产往往只被局限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难以被更多人了解和认识。

4.大规模的道路修建对古道原真性的破坏

各级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将一些文物古迹进行拆除或改造。例如,襄阳的老河口码头、樊城码头等茶路转运的码头、古栈道等都因种种原因而消失殆尽。除偏远地区和山区的古茶道尚残存外,多数古茶道都面临着大规模的道路整治或修筑,甚至已被现代公路所覆盖,原始风貌的缺失使其原真性受到严重威胁。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万里茶路”文化传播的优势

虚拟现实系统是利用三维动画、人机互动、体感捕捉等先进技术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让体验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身临其境,可以实时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并通过VR眼镜、无线操控手柄在三维模型场景中进行主动自主式漫游。

沉浸式体验,增强互动性,唤醒茶路记忆

在VR眼镜、动作捕捉技术的辅助下,观者不仅能够走在虚拟的万里茶路上,还能与途中景物深度互动,全方位实时观察茶路上的历史风貌,从第一视角感受茶路上的细节。VR眼镜的全封闭式设计将体验者与现实世界隔离,使体验者仿佛真的穿越回当时的环境。流畅的互动体验、真实的视听感受、实时的行走漫游,使体验者将茶路风貌及历史深深印入脑海、存入记忆。

虚拟实时游览辅助文化渗透——让景物主动“自我介绍”

虚拟现实系统可内置语音导览装置。观者可以通过控制无线操控手柄,在各个虚拟景点处点击按钮,景物便可主动“开口”,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在茶路历史上的前世今生。同时,可以深入挖掘茶路更多鲜为人知的文化内涵,以人机互动的方式讲述,激发观者对其了解的兴趣,使茶路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向观者渗透。

实时游览方面,随着观者的抬首低头以及身体姿势的变化,景物也会发生视角的细微转变,方便观者实时观察景物的细节,也使场景还原得更加逼真,促进茶路文化的原真性传播。

多条线路自主切换,虚拟晋商带你重走茶路

虚拟现实系统将全长约13000千米的茶路根据加工、运输、出口的工序差异分成了三个独立的路段,观者可以自主选择线路进行体验,有效解决了线路过长、交通不便、难以整体性传承发展的现实桎梏。并且,每条线路都会内置虚拟晋商形象,如榆次“开创者”常氏、祁县“长裕川”渠氏等作为虚拟导游,带领观者深入茶路历史,通过其亲近的形象、复古的装扮,使观者更易产生代入感、沉浸感。

仿真还原古道原景,身临其境体验茶路文化

现实中,很多茶路古道都因城镇化进程等原因而被破坏,无法做到全程实地保护,那么将万里茶路数字化虚拟还原,则是保护此文化线路遗产最好的方法。根据现有的旧照片和文献数据资料,利用三维建模和动画技术还原古道原景,使观者可以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对万里茶路进行异地漫游,身临其境体验茶路文化。

虚拟现实技术在“万里茶路”中的具体应用

目前,国内很多景区都在积极探索、逐步引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作为其发展的跳板。例如,陕西兵马俑景区和百度AI平台合作的“秦始皇兵马俑AR复原工程”、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VR博物馆等。

此类景区虽然依靠先进的视觉体验吸引游客驻足,但是单一的功能开发制约着其前进的脚步。“万里茶路”虚拟现实系统不仅可以设计全景漫游、虚拟导游、虚拟互动问答、沉浸式游戏等界面模块,而且可以开发线下文创等多元化产品,为文化线路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可持续性参考。

VR眼镜360°探茶路,三条分段线路自主体验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万里绵长的茶路根据工序差异分为了三个独立主题路段,供观者自主选择体验,即加工线路“福建—江西—安徽—汉口”,运输线路“汉口—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蒙古国—乌兰巴托”,出口线路“乌兰巴托—恰克图—新西伯利亚—圣彼得堡—欧洲”。

在这些路段中,不仅根据现有道路和景物还原,而且还在文献和数据的辅助下再现了很多已经消失的景观,将被破坏的场景重新建构,对已作古的人物、失传的器具等进行虚拟仿真。并且,在交互过程中,景物随着视角的实时转变以及主客一体、主客互动等形式很容易使人产生真实感,配合体感设备,观者可以在制茶之处闻到茶香,在运茶口岸感受江河澎湃。因其虚拟性,观者可以在喜欢的部分停留较长时间去深入了解,没有拥挤的人流和喧嚣的商业气息,如若意犹未尽,重新走一遍也未尝不可。

科普性质的交互操作

1.晋商精神、故事的视频嵌入

在设计虚拟漫游过程中,观者可通过无线操控手柄与景物互动,在标志性景点处点击即可出现当时这个场景的视频介绍。而晋商作为茶路的主导者和线索人物,时时处处均有晋商的身影,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晋商故事进行嵌入。例如,晋商常氏与福建下梅村邹氏“景隆号”茶庄结缘的故事;常氏兄弟赴武夷山采办茶叶的故事;常氏崇拜忠义信仰,在福建下梅村建立镇国庙的故事;“跑南茶”伙计的故事等。通过这些具有科普性质的视频,不仅可以使观者沉浸式探索茶路历史,而且对晋商精神及文化有一定的宣传作用。

2.标志性景点虚拟人物互动问答

以陕西兵马俑景区中的“AR虚拟跪射俑”互动问答为例,在万里茶路虚拟现实系统中,部分标志性景点可设置代表景点文化和历史背景的虚拟人物,观者点击即可出现,观者可在其设置的范围内随意提问,从基本的历史事实到深入的文化内涵,从有趣的传说到实用的建议,虚拟人物会给出符合历史的标准回答。还可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观者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为景点增加更多的故事和情感色彩,增强观者的参与感和体验度,一问一答的高频率互动可迅速激发观者探索的兴趣。

虚拟晋商导游实时语音讲解

虚拟导游属于智能虚拟人,是利用计算机建立人体的三维几何特征与行为表示,并能与人智能交流的虚拟形象。观者可以通过语音并配合无线操控手柄等交互设备,在特定语境内与虚拟导游进行交流。虚拟导游要尽可能体现真人的特质,如举手投足、表情变化等。

在万里茶路虚拟现实系统中,设置有以榆次常氏、祁县渠氏为代表的虚拟晋商导游,全程带领观者深入了解茶路的细节,随着观者的足迹进行实时语音讲解,其音频以讲故事的形式不断吸引观者,从该地古时的繁荣景象讲到现今的风土人情、从长途跋涉的艰辛讲到日常贸易的烦琐,为观者展现真实的晋商精神与茶路风貌。

“采茶—做砖茶—贩茶”沉浸式互动通关游戏

除了科普式的导览漫游等体验,还可设计VR情景下的沉浸式通关游戏,使观者在寓学于乐中释放天性。游戏过程中,观者能够体验流畅的互动,在玩尽兴的同时还深入了解了晋商与茶的渊源,通过亲自参与采茶、制茶、贩茶的全过程,观者可切身感受到晋商的艰辛与其开拓国际商路的不易。

万里茶路虚拟现实系统中的晋商文化传播

O2O线上线下同步模式

在万里茶路虚拟现实系统的现实展馆中,可实行线上线下同步模式。首先,观者走完虚拟茶路后,在通往虚拟游戏展厅的走廊中,会有多个小屏幕展示晋商在各个地点跋涉交易的动态图,并由工作人员依次讲解。其次,在虚拟“茶”游戏通关后,会有工作人员递上做好的茶,并讲述万里茶路上的晋商精神。最后,在观者即将离开展馆之际,工作人员会赠送特别定制的万里茶路路线图和晋商历史文化册。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使晋商文化在线下也将广泛传播。

提取漫游系统中的晋商元素做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是艺术衍生品的一种,将其应用于文化传播,是当下旅游市场最受欢迎的“情感营销”手段。对文创产品而言,“卖情怀”的软销售是十分重要的方式,文创产品不仅要好看、好玩、盈利,还需要对人们的内心情感世界进行准确把握,才能产生价值。

“万里茶路”作为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际商路,不仅可以采用线上漫游的方式进行宣传,线下的文创产品更是晋商文化走入千家万户的关键。常家庄园景区可设计独特的文创产品。例如,在漫游过程中,观者随时都可触发虚拟应用,通过无线操控手柄在空中书写文字感想,系统将自动识别观者所写的内容,并将其与带领观者的虚拟晋商导游形象相连接。在漫游结束后,工作人员会在线下为观者提供晋商形象3D打印服务,观者可自选晋商手中所持的物品并将文字感想打印在上面,如飘扬的旗子、拉长的横幅等,留下与众不同的文创纪念品。

提高受众参与性,潜移默化形成文化渗透

虚拟现实系统中,全程都是观者在主动探索,以人机互动的方式完成。而参与性的高低正是文化渗透的关键影响因素,观者在虚拟晋商导游的带领下游览茶路的同时,晋商故事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深层记忆,观者不用刻意去记忆就可以脱口而出,这便是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

文化线路遗产是近年来国际遗产保护界的新热点,而目前我国丰富的线形遗产资源均面临着传承危机,原生地保护越来越弱。因此,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当今科技时代的大趋势,不仅可以突破传统的发展瓶颈,还可以实现异时、异地、异代的传承与传播。本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将万里茶路文化遗产数字化呈现,详细阐述了其功能与效用,并对晋商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建议与参考,以期新媒体艺术能成为山西旅游转型的“敲门砖”,为以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