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重塑戏剧影视作品创作
2024-08-07毛梦璨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戏剧影视作品创作造成了较大冲击。尤其是从创作平台、作品主题、群众需要等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通过对新媒体的应用,戏剧影视作品呈现多元化、具象化、分众化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了戏剧影视作品的吸引力。现简要介绍了新媒体的概念,分析了新媒体对戏剧影视作品创作产生的影响,并探究了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新媒体概念界定
新媒体是指继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形态。其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移动终端,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信息、娱乐服务。同时,新媒体要保证原创,确保自身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从价值层面来看,新媒体能够进行信息存储、传输等工作,并了解受众的心理反应,展现出信息的价值。从原创层面来看,新媒体的新在于其能够将原本的媒体展现方式转移到特定空间内,确保其能在对受众进行细致划分、开展内容传递时展现出原创特征。并且,还能形成特定效应,在较短时间内高效、精准传播,提高传播效果。从生命力层面来看,新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具有一定的价值,而生命周期能反映出价值的持续时间。只有具备更多的创意,才能提高价值,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新媒体对于戏剧影视作品所产生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对戏剧影视作品创作的影响较为直观,相关人员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年轻化的创作内容。随着更多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年轻群体对新媒体的要求出现了变化。尤其是在开展戏剧影视作品创作时,不但要保证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能较为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还需要确保创作内容可以和年轻人的现实生活相贴近,只有如此,才能使创作出的戏剧影视作品受到新时代年轻人的认可与喜爱。第二,多维度的创作平台。在传统模式下,人们仅能借助电视、广播媒体观看自己喜爱的戏剧影视作品,并且由于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戏剧影视作品较少,导致人们可以选择的空间较少。而新媒体背景下,人们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尤其是对于智能手机的应用,观众可以自主选择观赏自己喜爱的戏剧影视作品,甚至可以在平台中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其他受众开展互动。第三,弱化作品时长。智能手机的应用能使人们更加便利地观看戏剧影视作品,并且生成了较多戏剧影视相关短视频,既有官方出品,又有“UP主”自制,这些都满足了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视频、查阅资料的需求。同时,以戏剧影视为主题的短视频创作,能够对整体时长进行控制,使内容更加多样、有趣,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手段。第四,多元化的创作主题。新媒体技术的迭代升级,使社会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及时,人们既能够获取信息,也能够传递信息。在这一背景下,如果仍然坚持沿用原本方式进行戏剧影视作品创作,将会导致人们的信息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出现信息鸿沟,甚至会使戏剧影视作品没入时代的洪流。新媒体时代,开展戏剧影视作品创作必须要与时俱进,关键信息的收集、受众的喜爱、政策方向的把握都是创作的风向标,把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搬上舞台或荧屏,需要借助创设多种类型的戏剧影视作品,用全新认知构筑格局,用全新视角实现突破,用全新姿态迎接成功,从而满足人们的多样化精神需求。
新媒体对于戏剧影视创作的新要求
从国家层面进行分析
虽然我国的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所不足。特别是通过对传媒行业的发展分析可以发现,由于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面临诸多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处理矛盾冲突,改善当前局面成为传媒行业发展的关键任务。而戏剧影视作为传媒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做好技术创新,推动自身转型升级。除此之外,进行戏剧影视创作还需要对群众的需求进行探究,避免题材同质化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即使文本的质量较高,创作者未对文本中所包含的精神、内涵进行挖掘,推动文本创新,也会降低群众观看的积极主动性,导致戏剧影视行业难以进一步发展。
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KpZQTBmkDz+wCKxrTJvc5lt2/IR1GxTpPMZu2IsY8sk=的重要参照系,是体现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指标,是增强我国文化影响力不容忽视的构成。当前,我国相关部门制订了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由于戏剧影视的特殊性,其能对文化建设产生直观影响,需要戏剧影视工作者创作出能适应我国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能面向海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戏剧影视作品。
新媒体冲击下提高戏剧影视作品创作效果的举措
目前,戏剧影视行业发展过程中所创作的作品仍有着展现形式过于单一、市场定位并不清晰、未对新媒体形成充分认识等问题,导致戏剧影视行业难以适应新媒体视域下的新要求、新挑战,从某种角度来说,阻碍了戏剧影视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戏剧影视创作工作者可以将以下内容作为出发点,推动戏剧影视作品创作的创新发展。
推动戏剧影视作品的年轻化发展
因为新媒体在年轻群体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开展戏剧影视创作,需要保证所提供的作品能够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开展工作。第一,对年轻群体的特征形成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年轻群体存在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勇于探索的特质,其能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新事物。因此,要想推动戏剧影视作品年轻化,可以充分运用问卷调查、开展群体活动等手段,明确新时期年轻人的需求。基于此,在新媒体背景下开展戏剧影视作品创作,可以挖掘自身潜力,丰富年轻人的视野,确保其需求得到满足。第二,对年轻群体的喜好形成充分认识。不同类型的年轻群体所喜爱的戏剧影视作品类型存在明显区别,有的喜爱青春校园风格,有的喜爱古风类型戏剧影视作品。只有清晰认识到不同年轻群体对于戏剧影视的喜好,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分众化创作,保证戏剧影视作品能够满足大部分年轻群体的喜好。第三,开展戏剧影视作品创作时要主动迎合年轻人的需求。年轻群体通过应用新媒体平台,鉴赏戏剧影视作品,能够从创作群体和辐射主体两个范畴,为戏剧影视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对年轻群体的戏剧影视作品喜好形成充分认识之后,将所获取的信息和所创作的戏剧影视作品相融合。例如,使故事包含更加多元化内容,设置戏剧冲突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戏剧影视作品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
促进戏剧影视作品的高质量发展
在开展戏剧影视作品创作时,如果仅关注人气流量,将很难获得大部分群众的喜爱,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戏剧影视行业的后续发展。相关人员只有将质量作为首要任务,才能使作品的影响力得到提升。戏剧影视行业人员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开展工作。第一,要确保所展现故事的完整性,能够包含所有内容。通常情况下,高质量的戏剧影视作品会在开展创作前分析这一个故事是否完整。加强故事、人物的衔接,可以帮助受众在脑海中生成清晰的故事脉络,从而避免逻辑不清晰、情节有缺失等问题。第二,要合理开展情节设计。在进行戏剧影视作品创作时,如果仅将作品是否完整作为关键,而忽视对于情节的规划、设计,将会使所呈现的作品整体较为无趣,难以提高受众的观看热情。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在保证故事完整的前提下,科学分析故事中所包含的情节、冲突、矛盾等,并将表现手段、艺术特征作为出发点,对作品进行二次、三次、多次加工,确保所呈现的戏剧影视作品较为有趣且具备艺术性、观赏性,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第三,要合理控制作品时长。新媒体时代,人们习惯于利用碎片时间观看视频、获取所需资料。如果戏剧影视作品仍然坚持长视频的形式,将会降低受众的观看热情。因此,在开展戏剧影视创作时必须要对作品时长进行合理化控制,采用分集制、分段式,避免戏剧影视作品一次性播放的时长过久,受众兴致缺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控制时长并不代表要去掉大部分情节,尤其是关系到戏剧冲突的关键细节,而是要坚持精益求精,优化内容、故事情节,使其简洁却凝练、剧短却精美,满足人们在零碎时间欣赏戏剧影视作品的艺术追求与美学需求。
确保戏剧影视作品的优质化选题
新媒体时代,要尽量挑选优质的戏剧影视题材,在改善戏剧影视作品创作质量的同时,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开展工作。第一,实时关注文学名著以及重大热点事件。换句话说,要挑选出能够展现社会现状的事件或是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文学作品,使戏剧影视作品更具深度和广度,而非借助于影视作品反映一些无人关注的虚假新闻。在这一要求下,戏剧影视创作者要将社会热点事件、古典名著等作为出发点,进行细致挖掘,并将其作为依据开展戏剧影视作品创作,以便获取更广阔的受众市场,提升作品本身的立意。第二,展现不同主题。在新媒体时代,大多数新鲜事物都能够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迅速发酵传播,并产生全新主题。在进行戏剧影视创作时,只有对我国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群众的不同生活方式进行分析,才能获得更多的灵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体验派,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作品呈现却高于生活。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城市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等,根据这些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戏剧影视作品创作,不但能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还能反映现实生活,确保不同群体对于戏剧观赏的需求均可得到满足。
力求戏剧影视作品的主题延展性
在结束戏剧影视创作主题的选择之后,还需要对现有的主题内容进行延伸,使创作出的戏剧影视作品焕发新的生机和魅力。相关人员可以将以下内容作为出发点开展工作。第一,对创作环节进行补充,使其更加完善。在开展这一工作时,可以将作品的主题、需要表现的内容以及所包含的情节是否衔接作为出发点,对戏剧影视作品创作环节作出补充。在展现作品主题时,不但要运用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场景描写,还需要使用多次强调、塑造冲突等手段,反映作品想要呈现的主题。在对内容进行选择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流行性的内容。例如,对网络流行语、流行歌曲、微博热搜等进行应用,使作品和现实生活产生更加密切的关联;也可以运用一些趣味性的语句,使作品更加生动。在设计冲突时,可以将故事所呈现的情节作为依据,比较不同的景物、人物对话等,使所塑造作品的观赏功能得到提升,使人们在观看过程中,也能够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第二,要保证所设计的作品层次鲜明。在新媒体时代,开展戏剧影视创作,一般会将故事内容以及所处背景作为前提进行内容质量管控。在进行实际操作时,会将故事情节作为着手点,借助情节进行补充、展现人物个性、合理规划故事走向等,引导人们进行深思,获得一定的发展。第三,要确保作品的高效性,并做好创新工作。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各媒介对效率和创新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要想满足戏剧影视创作健康、长远发展的需要,就必须确保所提供的作品足够精彩。这需要创作人员在开展戏剧影视作品创作时,根据主题补足细节。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创作时,要避免过于浮夸的行为,尽量从细节处入手进行人物形象塑造、加大探究主题精神的力度等,保证剧情能够层层递进。
加强戏剧影视作品的媒介融合
虽然新媒体使戏剧影视创作出现了显著变化,但是传统戏剧影视作品创作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优势。例如,戏剧影视作品能够展现出高低起伏的故事走向,这很难被短视频超越。工作人员可以将以下内容作为出发点进行工作。第一,分析研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创作要求。相关人员需要对新旧媒体形成明确认识,为戏剧影视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技术性支持。因此,在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前,要对新、旧媒体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对比和区分,从而运用可靠措施加强两者融合,加强新旧媒体的联系,充分发挥两者的价值。例如,运用传统媒体展现戏剧影视作品的完整性,要精准高效地使用戏剧语言进行人物塑造;运用新媒体技术平台展现戏剧影视作品的创新性、开拓性。第二,加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衔接。工作人员可以将所用屏幕、画面是否清晰以及人物刻画是否到位等作为出发点。例如,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改进传统媒体的屏幕清晰度等问题,在提高作品清晰度的同时,带给人们更多新奇的体验。除此之外,在展现戏剧场景时,要注重人们言行举止、心理变化的塑造,从而使受众更加专注,跟随故事的发展进行探究。第三,从整体角度出发分析传播介质。这一举措重点是就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进行对比,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较为突出。要想使戏剧影视作品在新媒体平台中精准、迅速传播,就必须考虑新媒体的特点,在新媒体中充分展现戏剧影视作品的多种特征,确保其能够获得更多人的喜爱,为戏剧影视创作行业的转型创新提供传播支持。
提升戏剧影视创作工作者的整体实力
要想借助新媒体技术开展戏剧影视作品创作,推动戏剧影视行业创新,打破传统观念对戏剧影视行业的限制壁垒,创新现有作品创作形式,戏剧影视创作人才是关键,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然而,依托新媒体出现的大部分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的普遍应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戏剧影视作品创作、生产、加工的成本,导致这一行业准入门槛降低,以至于戏剧影视创作者的专业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为了改善这一现象,需要戏剧影视创作者主动参与学习,推动自身专业化发展。确保自身有足够的能力开展文案撰写、视频剪辑等,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所创作的戏剧影视作品质量符合受众需求,为戏剧影视行业的健康长效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戏剧影视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戏剧影视作品创作有了更高要求。戏剧影视创作者只有对工作观念进行及时更新,才能更好回应受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只有找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作之路,才能打造出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戏剧影视作品,才能续写戏剧影视行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作者单位:自贡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