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传承非遗 焕发团建新活力

2024-08-06团湖南省湘西州泸溪县委

中国共青团 2024年12期

目前,泸溪县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3人,非遗项目呈散点式分布,凝聚非遗事业发展的合力不足。基于以上现状,共青团泸溪县委积极探索新路子,以县域共青团改革为契机,优化拓展基层团组织形态,立足非遗文化青年群体,成立非遗团支部,在非遗领域凝聚“非遗”青年,以非遗团组织活力提升带动非遗事业“火起来”。

构建“非遗+支部”模式让团建更有活力

立足县域内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苗族挑花”传承人工作室,依托共青团组织形式,建立苗族挑花非遗团总支,拓宽组织覆盖面,创新组织形态,实现“非遗”领域的团组织建设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针对“非遗”青年思想活跃、追求进步、发展团员需求高等特点,主动申领社会领域发展团员名额,新建非遗绣娘团支部等8个团支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组织管理方式,发现培育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实施非遗文化的品牌赋能、青年赋能、乡村赋能。

打造“非遗+学校”平台让传承更可持续

图 | 非遗绣娘团支部开展民俗团建活动

一方面,以青少年的兴趣爱好为导向,在泸溪思源实验学校开设“非遗小课堂”,组织“非遗”团青人才上讲台讲授非遗知识,帮助青少年感受“非遗”魅力,助力非遗传承,在与青少年的交流中,“非遗”艺人能更加贴近青少年思想,启发创作思路。另一方面,依托“非遗”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广泛开展非遗文化讲解活动和现场参观活动,让更多的团员、青年直观地接触非遗、发现非遗的新魅力,助力“非遗”生产志愿服务,引导产业能人参与其他的手工作坊生产创作,帮助扩大产能。

创新“非遗+产业”路径让青年更有动力

打造苗族挑花工作室青年之家,通过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活动共办为非遗青年搭建沟通交流平台,通过常态化的思想交流、信息交互帮助“非遗”创业青年更好对接国际国内市场,在助力创业的同时让湘西非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将非遗打造成湘西旅游文化的名片。2022年滕静蓉工作室与深圳南方航空合作推出非遗产品6万单;推动校企合作,与清华美院、湖南师范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学生联合制作非遗作品;通过外贸出口非遗产品,全年销售额达110万美元。

探索“非遗+交流”方式让技艺更有新意

苗族挑花非遗团总支了解青年所思所需,定期组织绣娘举办座谈会、茶话会,进行深度的经验交流和技术探讨,鼓励绣娘在结合湘西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融合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生产多元化、多样化的刺绣精品。常态化组织苗绣职业技能测试,帮助提高苗绣技艺技能水平和专业程度,通过不断学习精进,民族非遗手工艺在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审美追求中不断统一发展,逐渐转化为现代化文创产品,实现了品牌的推陈出新、迭代升级,让非遗青年手工艺品走向国际化。鼓励引导湘西年轻的非遗传承人用自己的方式方法,主动去和古老非遗进行对话,让非遗文化焕然一新的同时也使自己的青春在传承与创新中熠熠生辉。

启示: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青年传承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更是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延续。所以我们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引导青年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

我们注重为青年搭建成长平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开展技能培训、职业规划、创业指导等活动,帮助青年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发现,要想加强团组织建设,就要提升服务水平。要通过完善组织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提升组织能力等方式,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要加强与青年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