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资源开发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2024-08-06马静蕊刘卫红闫秀兰
档案是人类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档案不仅仅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也蕴藏着国家和民族厚德载物、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密码。本文以承德市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用档案讲好承德故事”为例,阐述档案资源开发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一、以档案资源建设为根,增强档案资源在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价值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凝练而成的,而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形式,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档案种类繁多,档案资源内容丰富,优秀的档案资源不仅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更能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大量具有研究和传承价值的档案在档案馆中汇聚整合,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和资源。近年来,承德市档案馆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为目标,以“档案资源建设要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服务”为出发点,积极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不断优化馆藏结构,着力提高档案资源的质量和效益,使其成为助力国家发展、经济发展、凝聚人民智慧力量、促进社会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财富。
(一)为党管档,为档案资源建设领航定向
“档案工作姓党”是档案工作的政治本色,也是档案工作能够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为积极推进“新时代新成就国家记忆工程”,承德市档案馆将重特大档案归集作为一项政治性和基础性工作来抓,以实现重特大档案应归尽归为目标,以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两类档案归集为重点,使档案资源能够充分反映新时代党的决策部署和治国方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和服务需求。为记录和传承塞罕坝精神,承德市档案馆将有关塞罕坝精神的档案史料进行归集整理,建立专题档案,用档案的形式记录和诠释了几代塞罕坝人献身绿色、誓把荒山变林海的铮铮誓言,为承德人民凝聚“推动承德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提供了档案支撑。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后,承德市档案馆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时的时间、路线、地点为主线,以相关宣传报道、新闻视频为载体,用专题档案记录下习近平总书记在承德的足迹,为加快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贡献了档案力量。
(二)为国守史,让档案资源不仅保存历史更要传承精神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既能让我们了解历史、还原历史,也能让我们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中汲取经验,启迪智慧,获取精神力量。以红色档案资源为例,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红色档案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艰苦斗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更能以档案的形式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红色档案就是一部行走的教科书,于润物细无声中不断警醒后人、激励后人。承德市曾是热河省省会,为梳理热河省历史,延续承德文脉,满足社会文化需求,承德市档案馆广泛收集征集有关原热河省档案史料,并建立专题档案,对馆藏热河省档案史料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开发,让承德人民更好地了解家乡历史、感受家乡文化,在多民族团结和生活、文化融合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和合承德”精神。
(三)为民服务,档案资源建设为文化传承服务
文化自古就具有多元性特点,档案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形式,在新时代也呈现出多元性、多样性。档案不仅可以用来编史修志,同时,利用档案撰写家谱、传承家风家训也成为新时代的一种新风尚。为满足不同群体对档案文化资源的需求,承德市档案馆建立了以承德著名人物为题材的“承德名人”专题档案,其中有全国劳模、全国巾帼文明岗、中国餐饮文化大师、承德籍作家等,以“青史留名”的存史文化,记录和留存新时代承德奋斗者记忆,也为后人留存一份纪念、一份传承。
二、以档案文化产品为载体,实现档案资源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文化产品之所以具有社会感召力就在于文化产品自身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精神引领力,档案文化产品同样需要具备这种感召力和影响力,只有这样,依托档案资源开发而产出的各种档案文化产品才会真正实现它应有的价值。近年来,承德市档案馆主动把档案工作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中,秉持保管、传承、发扬的档案文化思想,持续提升档案资源的开发质量,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一)树立“大文化”理念,打造档案文化阵地
档案是历史的沉淀,档案不仅记录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记录者和传承者。近年来,承德市档案馆始终关注档案资源的开发与研究,立足承德本土文化,陆续推出一批关于承德行宫、风土人情、热河风貌、区划沿革、地域文化等为主要题材的档案文化产品,不仅向社会展示了承德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推动、研究和实施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策略提供了档案支撑。
(二)唱响主旋律,打造档案宣传阵地
近年来,承德市档案馆紧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通过举办档案史料展、档案图片展、创建“兰津阁”微信公众栏目发布党史文章、开展直播访谈、拍摄微视频等形式让档案进万家,这批具有承德地域特色、档案特点的档案文化产品一经推出,就得到承德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
(三)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承德市档案馆为更好地挖掘、保护并利用好红色档案资源,依托馆藏编辑《热河省要事纪略》,该书被誉为“首部全面反映热河省历史全貌的现代版热河史料典籍之作”。承德市档案馆还选取馆藏珍贵档案,全文影印编辑而成《承德馆藏档案选编1948-1949)》受到社会好评。为扩大档案文化的影响力,承德市档案馆以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成果为载体,开展送档案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与学生开展“养德润智”,与社区居民共话承德党史故事,自觉做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的传播者。
三、以深度开发和研究档案资源为方向,提高档案资源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渗透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一些源于档案的优秀宣传作品、档案文创产品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由此可见,利用档案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与传播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新形式,基于此,笔者对档案资源开发工作也做了一些粗浅思考。
(一)要发挥党管档案制度优势,让档案资源建设更加体现时代性、人民性
档案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档案资源建设不仅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服务,更是为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服务。在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党管档案工作”的最大制度优势,与档案馆携手,将档案资源建设主动融入地方文化建设,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撑性服务。
(二)要找准角色定位,树立“大文化观”,由档案资源管理者向文化传播者转变
档案“存史资政育人”,档案馆是文化事业单位,我们需要把档案馆和档案工作塑造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集者和传播者。我们不仅要全面收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档案资料,更要深入挖掘这些资料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知识元素,从而创作出更多广受欢迎的档案文化产品,将其打造成具有吸引力且影响力巨大的档案文化品牌,以档惠民、以文化人。要把档案馆打造成为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之所”“文化基地”,让人民群众在档案馆里不仅能查档办事解民忧,还能享受文化服务、陶冶情操,真正提升人民群众对档案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开门办馆,树立“大档案观”,推动档案资源开发共享、成果共享
进入新时代,档案的资源开发工作也要建立和形成更具有活力的开发模式,这是档案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档案馆来讲,要自觉树立档案文化建设理念,更新“馆藏”观念,树立开放意识,由“独唱”变“合唱”,主动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合作,形成档案资源开发合力,实现互利共赢。要统筹运用档案学会、社会团体、高校、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等多方力量,通过建立档案人才智库、聘请名誉馆员等多种方式,下大力度盘活档案资源,实现馆内馆外资源双循环,共建档案文化宣传阵地。
(四)坚持科技赋能,以档案信息化建设助力档案资源开发共通共融共享
随着科技发展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档案资源的开发形式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微信视频号、微博、播客等新兴媒体快速高效地传播和分享信息,这为我们的档案资源开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目前,全国各地档案部门都在积极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档案信息的流通速度和利用效率,同时也能让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有针对性并形成系统化,为档案资源的广度开发、深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档案馆可以通过多种合作方式,探索建立“互联网+档案资源开发”合作模式,推动档案资源开发更好、更快、更高质量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五)人才引领发展,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动档案资源开发迸发活力
高素质的档案人才队伍是各级档案部门一直以来最为关注的话题。新时代,档案工作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从专业到专家,从专家型、复合型到“全科型”,都是档案工作急需的人才。让档案从“束之高阁而深闺不识”到“走出庭院、向阳而生”,再到“掷地有声”,每个阶段都需要一群有慧眼的“全科型”档案人才去挖掘、去研究、去开发。可以说,档案人的路是“道阻且长”,但只要有恒心,潜心钻研,也会“行则将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会春满园。新时代的档案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广泛参与,要集多方之力,形成多层级、多层次的档案资源保护、研究、开发的合力,让档案真正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
作者单位:承德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