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项目化实施为导向的土建专业劳动教育实践体系研究

2024-08-06程斌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6期

摘要: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实施劳动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和技能的需求。文章提出以项目化实施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将课程与实际项目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和应用相关技能。通过构建案例引导+项目驱动的劳动教育模式,以学习案例、确定目标、细化目标、分组实施、检查验收、综合评价六大步骤开展项目化的劳动教育活动,将寓智育于劳育中,通过知识、专业技能,实施经验的迁移。

关键词:项目化实施;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6.092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新时代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是在人才培养上要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双元育人”。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需求。

当前职业院校尚未形成系统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虽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但是更多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劳动素养、职业精神的培育存在弱化的倾向,所以,劳动教育培养体系是完善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在诉求。

1土建类专业学生劳动教育现状

随着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行业企业也对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劳动精神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劳动教育的融入不够深入,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已然不清晰,已然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因此,如何用好专业人才培养这一渠道,将劳动教育内容有效融入专业教学和专业实践中,探索高职土建类专业培养中劳动教育体系构建途径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1.1劳动教育认知现状

调查显示,大部分土建类专业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认为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够清晰,认为劳动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无关,对个人发展没有太大帮助。

1.2劳动教育态度现状

在劳动教育态度方面,大部分土建类专业毕业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通过劳动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然而,仍有少数毕业生对劳动教育持有消极态度,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1.3劳动教育实践现状

调查发现,土建类专业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一方面,学校层面的劳动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实践机会有限;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自身缺乏主动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

因此,针对土建类专业特点,开发多样化的劳动教育项目,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将专业知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

2土建专业实践教学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中的作用

2.1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土建专业实训课程通过模拟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土建施工的基本流程、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土建专业实训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注重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训。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充分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沟通交流等能力,为今后在职场中更好地融入团队、担任项目管理等角色作好准备。

2.3促进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土建专业实训课程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建筑技术、管理模式和市场动态。通过实训,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需求,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为顺利就业和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3以项目化实施为导向的土建专业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3.1设计项目化劳动教育课程

根据土建专业的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劳动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可以包括施工安全、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方面,通过实践操作和项目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

3.2结合专业技能综合实训项目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活动内容涵盖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程,测量实训指导学生对办公楼区域进行数字测图和全过程实操实训,分为外业测量和内业绘图两部分;施工实训指导学生进行水泥砂浆的制备、不同的墙体砌筑方法训练,钢筋的绑扎等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热爱劳动、劳动实践提升技能操作水平,在建筑构造方面指导学生对照砖砌体平面图和立面图,通过算量,将标砖切割成多种形状不一备用。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提升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责任感和职业成就感,展现了不畏艰辛、崇尚奋斗的新时代鲁班工匠精神。

3.3构建案例引导+项目驱动的劳动教育模式

以学习案例、确定目标、细化目标、分组实施、检查验收、综合评价六大步骤开展项目化的劳动教育活动,将寓智育于劳育中,通过知识、专业技能,实现经验的迁移。实现在新的劳动场景中应用,使学生在劳动教育教学后提升学习能力,提升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增体,以劳育美4个劳动教育目标,系统解决劳动教育目标,教什么,何时教,谁来教,何处教,怎么教,教得怎么样,这些在劳动教育中大家关心的问题,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围绕专业特色、行业发展、学科特色为案例引导,依托职业大赛项目,创新创业项目作为项目驱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以世界技能大赛—瓷砖贴面为例。瓷砖贴面项目分识图、放样、切割、镶贴、抹缝、安全文明施工等考核模块,考核选手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相比我们熟知的瓷砖贴面,世界技能大赛的瓷砖贴面,操作难度更大,其镶贴工艺采用的是最先进的薄贴法工艺,镶贴的速度也更快,精度更高,所有测量值的误差不能超出1毫米,选手需要拼接的图案也更复杂,学生实施瓷砖贴面项目,老师指导学生讨论案例,讨论过程中细化项目,分组实施项目,综合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

3.4“专业课堂”教授技能,让劳动教育“实”起来

一是将劳动技能培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如专业课程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品质等特色教学资源,将专业课程知识点、技能点与劳动教育进行结合,深入开展课程思政。二是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性教学。职业院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设计开发与课程配套的特色劳动教育项目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具有地域优势和专业特色的专业群校企实践基地,选送优秀学员进企业进行课程实践锻炼,以“实践劳育”实现“立劳强能”“立劳健体”。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可设置实践调研课时,组织学生去参观建筑工地,了解施工现场的组织和管理,观察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安装过程,学习工地安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将调研成果应用于职业发展中,增加竞争力,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3.5“自主课堂”实践提升,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以劳融美,积极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打造劳动教育“自主课堂”。一是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品牌。极拓展劳动教育育人平台,成立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活动,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培育社会公德,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二是成立特色专业竞赛社团。坚持以竞赛为引领,以就业为导向,成立竞赛社团,开展多样化的技能竞赛活动,如挑战杯、职业规划大赛、科技创新竞赛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赛促学、以赛增技,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3.6“企业课堂”研学磨砺,让劳动教育“硬”起来

利用校企合作优势,积极创设劳动教育“企业课堂”。一是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功能,深化“双线培养、校企共育”的育人机制改革,对标企业岗位需求,与对口企业联合推进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培养模式,成立校企合作技能工作室,专业教师和企业老师“双导师”指导学生,组织学生参与校企横向课题,协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与设计,实现学生劳动素质精准培养。二是打造榜样分享交流品牌。开展技能报国教育,强化榜样引领,邀请大国工匠及优秀企业家进校园,学生与能工巧匠近距离交流谈心,面对面倾听成长故事、见证精湛技艺。

41+X装配式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等级证书实操劳动教育实践

将“1+X证书”制度融入高职学生的劳动教育路径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考核过程中的设置多项任务,如工完料清环节,各组实训完后,对耗材使用量、工具归还、卫生环境进行统计,耗材最少、工具及时归还、卫生环境最好的小组获得优秀,养成了学生劳动节约、文明施工的良好习惯,通过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大大减少了实训管理成本。

4.1生产前准备

(1)佩戴安全帽。内衬圆周大小调节到头部稍有约束感为宜,系好下颚带,下颚带应紧贴下颚,松紧以下颚有约束感,但不难受为宜。

(2)穿戴劳保工装、防护手套。

劳保工装“统一、整齐、整洁”,并做到“三紧”,即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严禁卷袖口、卷裤腿等现象;必须正确佩戴手套,方可进行实操考核。

(3)根据生产工艺选择工具。

发布“领取工具”指令,指挥主操人员领取全部工具。

(4)依据图纸进行模具选型。

发布“领取模具”指令,指挥主操人员正确使用工具(钢卷尺)领取模具。

(5)模具清理。

发布“清理模具”指令,指挥主操人员正确使用工具(抹布)领取模具。

(6)依据图纸进行钢筋选型(规格、加工尺寸、数量)。

发布“领取钢筋”指令,指挥主操人员正确使用工具(钢卷尺、游标卡尺)选型,领取钢筋。

(7)钢筋清理。

发布“钢筋清理”指令,指挥主操人员正确使用工具(抹布)选型,领取钢筋。

(8)依据图纸进行埋件选型(吊件、套筒及配管、线盒、PVC管等)及数量确定。

发布“领取预埋件”指令,指挥主操人员领取预埋件。

(9)辅材选型(扎丝,垫块,波胶、套筒固定锁等)及数量确定。

发布“领取辅材”指令,指挥主操人员根据图纸领取辅材。

(10)生产场地卫生检查及清扫。

发布场地检查指令,指挥主操人员使用工具(扫把)规范清理模台。

(11)模台清理。

发布模台清理指令,并能指挥主操人员使用工具(扫把)规范清理模台。

4.2质量控制

工具选择合理、数量准确;模具选型合理、数量准确;钢筋选型合理、数量准确;埋件选型合理、数量准确;辅材选型合理、数量准确;场地干净清洁;模台干净清洁。

4.3组织协调

指令明确,口齿清晰;分工合理,无窝工或分工;及时纠正主操人员错误操作,并给出正确指导。

4.4安全生产

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文明生产规定操作,无恶意损坏工具、原材料且无因操作等失误造成人伤害等行为。

通过任务驱动,立足企业新技术、行业新需求,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勤俭节约和团队合作意识的优良作风等职业道德和素养。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在理论和实践交互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技能,达到教学既定目标。

5结语

项目化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有利于提高土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有助于培养土建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各项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有助于提升土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参与实践项目,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工程实践技能,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慧萍,刘海舒,王汉江,等.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14):8184.

[2]马志超,李占昌.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现状与路径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1,(05):7073.

[3]郑晓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建议——基于广东省6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21,(32):3842.

[4]王鑫明.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创新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27):1922.

[5]余开业.基于内化视角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20,(08):4448.

[6]贾佳霖.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及其实践策略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21.

[7]陆周浩.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1):6669.

[8]崔海军,刘荣红.新时代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课程劳动教育探析[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