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导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2024-08-06魏超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6期

摘要:本文在“大思政”背景下,依据大数据导论课程特点,提出来基于OEB理念的大数据导论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从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分析、基于OEB的课程思政设计、课程思政实践成效评价3个方面给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对于使用本教材的大数据导论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非常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大数据;课程思政;以学生为中心;OEB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6.083

0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类课程要同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促进高校“立德树人”目标更好地实现。作为近两年来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如何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二者合理融合,是每一具体学科都在探索的问题。

1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分析

大数据导论作为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其他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学生受众广,并且主要面向大一学生开设。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本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内容相对枯燥,融入思政元素可以使增加课程趣味性,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并且融入思政元素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道德情操,思想观念,能够更加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促进就业。

1.1大一学生对计算机缺乏认识,授课需关注学生心理接受情况

大一学生刚从高职(高中)升上来,在高职(高中)阶段学习计算机知识相对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比较欠缺,本门课程以理论为主,难度较大。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状态,避免因难度过大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因此,在课程设计初期应充分考虑此类因素,将疏导学生心理问题考虑其中。

1.2大一新生正值人生观价值观重新塑造时期,合理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

大一学生刚上大学,离家较远,在独立生活的大学期间,人生观价值观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具有负面影响的信息会对学生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影响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作为老师,在课堂上的正确引导,如何让学生明白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进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

1.3课程本身有很多思政元素可以挖掘

大数据导论作为大数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全校的公共基础课,受众广。内容涵盖大数据思维、计算机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基础、大数据采集与存储、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安全与伦理等。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有非常多的思政元素可以挖掘,因此,大数据导论课程思政建设非常必要。

2基于OEB的课程思政设计

图1课程思政整体设计思路

图2基于“OBE+课程思政”理念的“大数据导论”课程教学设计框架

“OEB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前强调基于OEB的技术技能课程学习,对于思政课程学习同样可以适用。本研究主要研究OEB理念下的大数据导论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研究。基于“OEB”理念提出“4+5+4+1”的课程设计模式。即4种教学目标+5种教学方法+6个考核层面+1种反馈机制。

2.1课程内容分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课题团队成员编写的《大数据技术应用》项目化教材,曾获计算机协会的优秀教材,融入了本课题的多项思政元素设计,共分为八大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项目一、初识大数据

项目二、大数据与其他新信息技术

项目三、大数据技术基础

项目四、大数据采集与存储

项目五、大数据处理分析与可视化

项目六、大数据应用

项目七、大数据安全与伦理

项目八、大数据思维

2.2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教学目标设计

在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的基础上加入思政目标,完成前3个目标的同时也要注重思政目标的实现,具体教学目标设计如下表。

2.3教学方法设计

本门课程主要以讲授为辅,学生讨论探究为主的教学思路,用到了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法、案例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本门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思政四大目标。

2.4教学环节设计

大数据导论课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如何设计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理论教学比较容易渗透思政元素,例如我们在讲授大数据应用时,可以根据大数据精准营销、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培养大数据思维、善于运用大数据思维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环节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例如,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分组讨论学习、课后自主复习提升、课外自主参加课程相关技能大赛等。

2.5考核设计

针对本门课程,既是思政课程设计,也是课程本身改革,在以上两个背景下,对本门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从作业、考勤、期末成绩、讨论发言次数、考取“1+x”证书情况、课程资源自主学习时长等6个维度进行课程考核,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3课程思政实践成效评价

课程思政实践成效通过2个维度进行,一是通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技能大赛等活动的获奖率进行评价,例如“三下乡”活动、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与率、获奖率。二是教师维度,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自身思政素养也会有很大提升。例如参加学校思政类比赛,根据获奖情况进行评价。在经过一学期的课程思政实践后具体指标如下:

4结语

如何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的融入专业课是当前课程思政大环境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分析、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实践成效评价3个方面给出了大数据导论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的路径,对大数据导论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任彦华.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2022,(08):9296.

[3]张全梅.“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及具体路径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3):180181.

[4]刘贵容,秦春蓉,林毅,等.以需求为导向的大数据人才定制化培养模式与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2):7880.

[5]王曦川,赵静,王睿瑶,等.职业教育逆向视角下伴随式教学评价的价值意蕴、运行机制与推进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22):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