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比较研究

2024-08-06张友梅杨晓琰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6期

摘要:随着国家从高速发展转化到高质量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高职学生已从“知识技能型”转向“知识技能素质”型,高等数学课程的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针对高等数学课时少、内容多的现状,分析传统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与特点,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的高等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并进行反思,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传统教学;高等数学;学习通;定积分概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6.078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是理工科和经济类专业学生考本的必考科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锻炼尤为重要,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随着国家从高速发展转化到高质量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高职学生已从“知识技能型”转向“知识技能素质”型,高等数学课程的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由于高等数学具备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差异较大,所以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学习畏惧者、厌恶者较多,考试不及格率居高不下,教学效果一言难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针对高等数学课时少、内容多的现状,混合式教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1传统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1.1传统教学

长期以来,高等数学教学基本以传统教学为主。传统教学来源于孔子的教学思想和赫尔巴特教学思想。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五环节教学法,即为常见的传统教学法。传统教学注重课堂面对面教学,采用“粉笔+黑板”或“粉笔+黑板+PPT”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学流程为:课前备课、撰写教案,课中授课、归纳小结,课后批改作业、答疑辅导;学生的学习流程为:课前预习教材,课中听课,课后复习、提出疑问、完成作业。对于课时充足的小班教学而言,传统教学的课堂感染力强,效果明显。但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随着高职学生规模逐渐增大,而高等数学教学课时却逐步压缩,通常采取合班授课,在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赶进度,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具体表现如下:

1.1.1教学理念传统保守

传统教学中,高等数学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围绕课堂开展教学活动,重视数学的理论学习,漠视数学的实践应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逻辑体系,注重演算过程,缺乏师生互动,缺乏探究机会,缺乏知识的应用。多数学生仍将通过课程考试作为学习的首要目标,把高等数学课程作为考本和考研的垫脚石,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1.1.2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高等数学教材注重知识的逻辑体系,以概念、定理、公式、例题、习题进行排序,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极限、导数、定积分等概念的来源背景比较古老,没有现代元素,很难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教学内容应用案例较少,缺失教学实践环节和教书育人环节,学生的学习资源稀少、落后,与时代脱节。

1.1.3教学方法单一僵化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粉笔+黑板”或“粉笔+黑板+PPT”的形式进行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僵化。由于时间限制,课堂上基本以“满堂灌”形式呈现,学生被动地听课和记笔记,启发提问的较少,讨论交流的几乎没有,学生发现疑难问题很难及时反馈。

1.1.4教学评价片面局限

传统教学模式下,高等数学课程对学生评价按“平时30%+期末70%”的方式进行总评。其中平时成绩以学生的书面作业次数和质量进行考核,作业次数是硬性规定的,作业质量评价有弹性的;期末用一张试卷进行闭卷考核,试卷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对错题、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等,基本都是客观题,极少有综合题、论述题、开放题等主观题。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教学评价比较片面、局限,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抑制个性化发展。

1.2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从单向的知识传递到双向主体互动教学的知识建构,是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新型教学。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及高等数学课时少、内容多的现状,高等数学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分为3个阶段,课前:教师认真备课,通过学习通平台上传资源,发布学习任务,督促学生阅读学习资料、完成课前测试、反馈疑难问题;课中:教师讲授新课,学生分组讨论、做随堂练习,教师解惑、归纳总结、布置作业;课后:学生整理笔记、梳理知识点、完成课后作业,参与线上主题讨论、交流反思,教师进行线上答疑。显然混合式教学对于合班教学和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很有帮助,其优势表现如下。

1.2.1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混合式教学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而且强调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的传承。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加强数学在各专业中的实践应用,注重数学的育人功能。

1.2.2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混合式教学注重线上资源建设,高等数学线上资源包括基本资源、特色资源和拓展资源。其中基本资源包括导向材料、教学微视频、动画、PPT课件、word教案、习题库与试卷库等资源;特色资源包括融入课程思政的案例资源和融入各专业背景的案例资源;拓展资源包括应试资源、数学建模和数学文化等资源。丰富的教学资源带来多彩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可选择的内容进行学习。

1.2.3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混合式教学结合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板书量,节省时间,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及测试练习法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可以使抽象的高等数学更加形象直观,使学生从视觉中发现高等数学的规律,便于理解和吸收。

1.2.4教学评价全面客观

混合式教学评价是多元的,注重学生的过程学习和结果考核,其中过程评价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上通过学习通平台检测:课前预习与测试,占20%,课中签到、主题讨论与随堂练习,占20%,课后疑难反馈、章节测试与单元考核(以客观题为主),占30%;线下主要通过课堂答题、课后纸质作业(以主观题为主)检测,占30%,合计100%。结果性评价以学校统一考试成绩为主,考题包括常规题型和开放题型,常规题占70%,开放题占30%,合计100%。最终按“过程40%+结果60%”得到总评成绩。这种较为全面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刺激学生主动全程参与学习,总评成绩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

2不同教学模式下的高等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定积分的概念教学为例,探讨传统教学模式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

2.1定积分概念的教学分析

2.1.1学情分析

由于高职学生生源较为复杂,导致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迥然不同。部分高中升学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极限、导数等基本概念,而另一部分来源自主招生的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基础。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可采取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个性化教学。

2.1.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3个实例分析,让学生经历定积分概念的“分割—取近似—求和—取极限”形成过程,了解定积分概念的实际背景,掌握定积分概念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化归、特殊到一般、量变引起质变等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追求真理的热情,保持理性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1.3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定积分概念的形成过程,并会运用定积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定积分的“化整为零—近似代替—积零为整—无限逼近”思想方法。

2.2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定积分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

传统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高等数学教学设计比较如下:

定积分概念教学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实施过程即为五环节教学法: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其过程是单向的,基本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定积分概念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双向的,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学习通平台上传教学资料,下达学习任务,教师通过“资源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教学评价”进行混合式教学,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练习—学习反馈”进行混合式学习,以此实现高质量教学效果。具体实施流程为:

2.2.1课前准备

(1)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设计。

(2)教师在学习通平台推送资源、发布任务和案例导学。

(3)学生线上预习、课前测试和梳理疑难问题。

2.2.2课中教学

(1)教师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国土面积的计算、高铁速度的测速等3个鲜活的案例,结合动画演示,驱动学生理解不同的案例,有相同的思想方法,即“化整为零—近似代替—积零为整—无限逼近”的思想方法,通过类比抽象,导入定积分的定义。

(2)教师对定积分的定义进行补充说明,通过图形变换,让学生分析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探讨如何利用定义和几何意义求函数的定积分,随后安排学生做随堂练习,教师归纳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让学生分组讨论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学习通电脑投屏,在大屏幕上展示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2.2.3课后巩固

(1)教师根据学生课前、课中的表现,设置系列练习题,涵盖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习题题型多样化,供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个性化练习。

(2)针对学生的反馈问题,师生线上进行互动、交流答疑,解决问题。

3反思与建议

高等数学是一门集代数与几何于一体的基础学科。教学中无论采用传统教学,还是混合式教学,其目的都是为了缓解师生压力,提高教学质量。由于高等数学课时少、内容多,传统教学的优势已不复存在,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采用混合式教学势在必行。混合式教学结合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势,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师生在课程教学中要不断更新,学习新技术和新工具,适应时代发展。

3.1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教学团队稳健发展

通过专业培训和自我学习,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突破教师的常规角色,走向智慧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说课、讲课、评课活动,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能够熟练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育教学,能够在慕课、学习通、钉钉等平台上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价。加强青年教师对优秀教师的公开课、观摩课的学习和研究,合力探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增强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促进教学团队稳健发展。

3.2构建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混合式学习能力

根据高等数学课程特点及授课学时不足,利用教室多媒体和学习通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课前指导学生线上观看视频、学习课件,做课前测试;课中采取启发式、案例式、类比分析、归纳总结等多种方法讲授新课,开展课堂研讨、随堂练习等活动,分析评讲活动效果;课后要求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参与线上主题讨论和小组互动,教师进行线上答疑、批改和评价学生课后作业,构建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导、教、学、练、创、评”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信息化处理能力,教师课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培训,指导学生下载、安装学习通平台,指导学生使用学习通平台进行学习、提问、合作和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反思、评价和监督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混合式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熊妍茜,杨梅.高职院校数学与美育融合的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学生视角的SEM模型实证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9(3):5561.

[2]王慧.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D].宁夏大学,2020.

[3]易亚利,胡源艳,欧诗德,等.大数据背景下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以高等数学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8,39(2):143147.

[4]张文建,魏爱枝.《高等数学(一)微积分》自学考试指导与题解[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1.

[5]李璇.混合式协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20.

[6]杨德志.基于MATLAB的大学数学工具箱的设计与实现[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7(2):120123,164.

[7]金晶亮,吕效国,李敏,等.高等数学课程中定积分概念的教学设计[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5):1417.

[8]崔石买.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9]史明月.中小学教师混合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