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的三重审视

2024-08-06王国平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6期

摘要:本文从什么是分众化、为什么要分众、如何分众三个维度分别阐述了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的内涵及公安机关开展分众化教育的价值,并提出了针对人民警察这一特殊群体的分众路径,以期公安政工人员树立分众化教育理念,提高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6.056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并要“坚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该意见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意见特别强调未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是教育主体单方面的灌输,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教育方法,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地开展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分众化最早被系统运用于传播学和营销学领域,信息传递者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精准识别客户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实现精准投送。分众化传播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增加信息传播范围、提升受众参与度,还可以适应碎片化信息大爆炸时代受众者的阅读需求。分众化在传播学和营销学的成功运用初步证明了分众化理论的科学性,为将分众化理念引入公安思想政治实践提供了依据。

1什么是分众化:“分众化”的基本内涵

分众化是指根据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将受众划分为不同群体,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分众化最早出现于传播学,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等新兴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分众化理念的发展愈加成熟和科学,其成功经验被广泛运用于市场营销学、教育学、新闻学、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分众化尚无统一的概念界定,不同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分众化提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郭庆光教授认为“分众,顾名思义,指的是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GOjAmth31Q7zooOt+7Vt4A==这里同质的孤立个人集合指受众因为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的不同而归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每一个受众既是多元利益复合体又受到其群体属性特征的影响,因而对大众传播也有不同的反应和需求。赵冠闻认为在某一时间段内,由于有共同的属性而需要相似信息的这部分受众群体被称为“受众”。

实施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受众对象存在差异性,因而国内学者通常以受众属性的差异对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进行界定。李爽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分众化理念》一文中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分众化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不同类型的群体,要根据不同群体受众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苏文捷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实施路径研究》一文中提到“所谓分众化是一种动态化的过程和结果,是将原有的整体依据内外在、显隐性、环境变迁等条件,有针对地进行有效区分和动态发展,从而更加适应现实要求。”

在以往学者对分众化定义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对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做出定义。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是指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思政工作人员根据教育对象显现的生理、现实需求或隐性的思维特点或精神需求标准对受众者进行分类,并以受众的不同需求为靶向有的放矢地运用不同的教育载体和方法,精准供给教育内容,以此提高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为什么要分众:大数据时代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实施的必要性

在价值方面,作者认为在公安机关实施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网络信息媒介信息传递特点的需要;是新时代更新教育理念、动态调整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载体的内在要求;是满足具有不同属性特征受众群体多元利益的需要。

2.1是适应网络信息时代挑战的客观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传播媒介的增多以及信息生产主体的变化,接触信息的成本逐渐下降,传播对象不再是被动接受,而转换为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地接受,改变了传统的传播者为主,接受者为辅的信息传递模式。在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对象不再是被动地以教育主体为单一中心,对教育主体传播的教育内容也不再是被动地简单接收,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多途径地查找信息。这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改变了教育信息的传递方式,由教育者为主的模式逐渐向主客体双向互动的方式转变。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适应这种新模式,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在科技赋能教育的优势条件下,以大数据为支撑搜集受众对象的需求特征,并就不同特征标准实施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网络信息时代教育传播方式的变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新兴技术高速发展使数据信息的传播处于“去中心化”和“非线性传播”中,教育对象也处于“信息旋涡”中。教育对象每天会接收到成百上千条不同的信息,这种信息爆炸使人民警察养成了自动过滤无用信息的技能。而在政工人员开展无差别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未考虑到受众需求的海量教育内容会被受众者自动过滤,极大地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挫伤了教育主客体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强调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尊重不同受众对象差异性需求的分众化成为适应信息网络时代挑战的客观需求。

2.2是满足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群体多元性需要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人们独立性愈加增强,基于自身生长环境和价值观的差异对各类事物的看法也愈加趋于多样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不同学历、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内容的群体,对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载体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样。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属性的受众对象基于自身内在需要选择性地接收适合自己的教育载体和方法。如人民警察内部高学历群体更倾向于主客体探讨式交流学习,给定一项议题,再由大家发散式谈论,在探讨的过程中提出自己对这项议题的观点。这种双向互动式的教育既能够激发主客体双方的积极性还能高效率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要求思政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首先考虑受众属性差异带来的多样化需求,只有满足不同群体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前公安机关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提高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3是适应人民警察内部教育对象分化的必然要求

伴随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经济高速发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发生分化,这种教育对象分化使开展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的分化主要体现在年龄、入警方式以及受教育水平上。每一受众既属于多元利益复合体,又受到该群体属性特征的影响。如按照年龄标准区分出的青年民警和中老年民警就明显存在属于该群体特有的属性,现阶段大部分青年民警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快,相比传统教育主体在讲台单方面灌输,青年民警更乐于接受以网络为载体、有图文视频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受限于教育理念以及科技水平,传统“一锅煮”“大水漫灌式”式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不会对受众对象进行划分,也不会调查不同受众对象的潜在需求,因而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率低下,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但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收集不同受众对象信息、挖掘潜在需求并对相关行为进行分析成为可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公安机关开展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撑。

3如何分众:大数据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的实施路径

在实施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该以公安政工人员为主体,树立分众化教育理念。公安政工人员要利用新兴的网络信息技术把具有不同属性的受众分成同质化个体,并且针对不同的对象运用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及提供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1更新观念,培养数据思维和分众化理念

公安机关开展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求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单位及政工人员打破传统统一施教理念,回归以人为本思想,培养大数据意识,树立分众化教育理念。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广大民辅警,根据分众化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强调受众对象是不同类型的群体,在思想状况、精神需求方面具有差异,要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开展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有关针对不同对象特点采取不同教育方法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被提出,当时的教育者认为要善于分析受众对象,开展差异化教学。早期我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就已经提出要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开展差异化教育工作,不能不分对象“一锅煮”。这就要求公安政工人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树立分众化教学理念,认识到分众化理念对于增强主客体互动,激发目标受众学习性、探索性的重要性。分众化理念的实施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政工人员在将分众化理念引入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同时,要树立大数据思维,懂得利用新兴科学技术服务思政教育发展,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发挥分众化对提升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优势。

3.2科学分类受众,掌握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

对于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而言,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进行分层分类是其内在需求。这是因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党育人、为警铸剑的教育实践活动,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做人的工作。利用大数据全面准确搜集并分析目标受众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向是开展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分类受众,掌握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是因材施教的基本依据,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足、实效性不强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分众化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于科学划分受众对象,划分标准既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宽,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征合理把握。本文结合其他学科领域划分受众对象的标准,提出公安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以年龄、警种、有无执法权以及政治身份为标准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进行分层分类。如以年龄为标准可以将人民警察分为青年民警和中老年民警;以警种为标准可以分为行政警察和刑事警察;以有无执法权为标准可以分为警务辅助人员和正式民警;以政治身份为标准可以分为中共党员和非党员。

3.3精细教育内容,提高目标受众的获得感

利用大数据对目标受众精准画像是对事物属性特征和行为特点的反映和描绘,对目标受众画像有助于公安政工人员直观、清晰认识目标受众的偏好、需求和特征,从而按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精准供给教育内容提供依据。对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受众科学分类后,政工人员要明确掌握其自身特点和需求,并以此为标准制定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目标。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是党和国家对社会成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诸素质方面的要求,是决定好民族素质的重要方面”。公安政工人员在根据目标受众特点精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要以社会发展需求和受众需求为导向,二者缺一不可。在针对不同受众对象不同特点和需求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制定也应该有所差异。如为警务辅助人员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注意到该群体特有的属性特征,警务辅助人员相比于民警,其受教育年限较低,因此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直观明了、通俗易懂,以帮助其更好地掌握要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达到教育目标。

3.4创新教育方法,经营目标受众的认同感

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并就针对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打破思想政治教育时空束缚,加强了不同受教育对象间的信息共享与实践协同,为政工人员就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交叉结合使用各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提供了重要契机。各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出现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不同类型受众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倾向于网络教育学习的青年民警可以通过线上形式以视频、图文或者语音进行思想信息和心情动态方面的交流。公安政工人员要懂得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并对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同的目标受众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如对学历较高的受众可以采取理论和实践教育法,因其对党的理论知识已经颇为熟悉,且自身已具备分析问题的理论水平,只需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再教育,就能领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规范自身行为。对于学历较低的可以采用疏导教育法和比较教育法帮助其加深对党的理论学习,坚定其政治思想,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4结语

本文从受众对象多元性需要、大数据技术提供技术支撑以及对其他领域分众化成熟经验的借鉴探讨了实施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的可能性。分众化理念在其他领域的成功运用证明了其科学性,表明分众化思想政治教育是破解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够、实效性不强的重要手段,公安政工人员应树立起分众理念,培养数据思维,以更好地实现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目标和新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713(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6.

[3]赵冠闻.论分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D].吉林大学,2007.

[4]李爽.思想政治工作的分众化理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12):1012.

[5]苏文捷.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实施路径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2022,24(05):4648.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