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下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模式探究
2024-08-06纪红妍
摘要:当前,“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已经逐步开展并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究党建引领下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新模式,从而提升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党建引领;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6.052
2019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指出:“以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2023年,教育部思政司发布《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指南》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履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班子成员强化‘一岗双责’,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作为常委会、全委会和校长办公会重要议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单位各负其责、全员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当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体系下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和实现途径。
1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现实意义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有着先天的优势。高职学生存在着学习基础薄弱、主动性不足、目标缺失、政治敏感性低、自我管理意识欠缺、自信心不足等特点,而高职院校往往管理严格,有些采用“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在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逐步趋向于校企合作育人,助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习惯养成、自律意识、规矩意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教育更加重视。建立“一站式”学生社区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水平,能够把德育、党建、自我管理、综合素养提升等因素都融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1.1“一站式”学生社区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站式”学生社区坚持“以人为本”,在社区中,学生能发挥个人特长和潜能,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由学校治理逐渐转变为学生自治。学生骨干、入党积极分子在班级、公寓楼、寝室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筹备和组织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参与育人过程转为自育和成长发展,更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1.2“一站式”学生社区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
“一站式”学生社区满足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需求,包括后勤服务、就业创业、学业指导、活动需求、心理辅导、技能提升。为了满足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需求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必须协同教学部门、后勤部门、组织部门等全校的合力,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从衣食住行到文化活动,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真正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1.3“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当前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nH+620cr/pJFYEZpcmS85Q==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路径,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广泛延伸。把学业指导、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劳动实践、日常服务汇聚在学生身边,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大思政”格局。
1.4“一站式”学生社区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
高职院校逐步建立健全“一站式”学生社育人模式,更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体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信念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展现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1.5“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高职院校坚持“党建引领”理念的重要载体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抓实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在社区建立党组织,能够加强组织建设、夯实群众基础、发挥党员群众力量。在学生社区设立党员活动室、党员先锋示范岗,能够针对性地加强思想引领,带动高职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将为党育人推进到学生工作的最前沿。
2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1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基础建设条件不足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起步较晚,部分学校缺乏顶层设计,学生社区与教学、办公区域距离相对较远,使得专业教师、行政人员等育人队伍产生畏难心理,因距离问题会影响队伍下沉社区的积极性,尚不能形成全员覆盖格局。社区中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不足,学生的活动空间、发展空间受限,也并未完全打破专业、年级的限制,较难满足学生需求。
2.2高职学生对“一站式”学生社区认同感不高
高职院校学制短,学生三年级一般在校外实习,在学校的时间相对本科高校较短,对学生社区的感触体验较少,并未深刻理解“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另外,学生党员大部分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未能有条件和机会参与校园的学生社区建设,致使在学生群体中的党建引领作用发挥效度不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过程中,学校还存在没有打开思维的情况,导致社区建设重形式轻效果,未能深入聚焦学生的思想教育、学风建设、心理辅导、职业发展等方面。
2.3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协同育人效果不明显
高职院校学生社区专职人员不充足,党政干部、专职教师、专业化的宿管人员不足,参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主力仍在于学生工作团队,学校的行政部门及其他教学部门参与度较低。一些部门工作人员并不清楚“一站式”学生社区的价值和功能,仍存在“自扫门前雪”的情况,降低了社区运行效率和育人资源整合力度。
2.4校园文化受网络冲击明显
当前,高职学生是00后大学生,生于网络时代,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更造成了考验和挑战。学生会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让“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引领工作面临挑战。另外,高职学生对网络学习和生活资源的需求提高,很多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进展放缓,尚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需要。
3党建引领下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模式
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息息相关,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过程中,党建要起到引领作用。高职院校要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为基础,落实“三全育人”、推进“五育并举”,协同多方合力,打造学生社区党建育人阵地。
3.1强基固本,夯实组织基础
社区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载体,党组织下沉到学生社区,能够更贴近学生生活常态,发挥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并且能够扩大高职院校党组织的覆盖面。高职院校要逐步加强党建队伍建设,成立“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组织-党员教师-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四级网络党建育人体系。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二级学院党员教师、辅导员入驻学生公寓,作为学院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学生社区中发挥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社区党支部配备1—2名中层干部作为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下设若干党小组,党小组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同时配备以及一定数量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热心社区管理的学生代表,将党建工作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每季度学院领导至少走进社区1次,切实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选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驻联合党支部,开展理论宣讲和思想引领。建立领导干部进学生社区讲授思政课和党课制度。
每个公寓设立党员工作站和党建活动室,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思政类讲座、“青马工程”培训班、学业指导交流、谈心谈话等活动,加强对学生骨干的培养教育,发挥朋辈作用,班级中的入党积极分子也是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发挥着学习党的理论,并向广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针对高职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效果不显著的难点和痛点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将党建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成长、实践相结合,强化党建工作的针对性。通过党员教师引领,号召团支部组织开展常态化集中研讨、主题教育、党(团)日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理论的认同感。
3.2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协同育人模式
高职院校党委要制定“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案,明确学校各部门职责,保证全校一盘棋,多管齐下,形成协同机制。党委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密切各部门配合,形成畅通高校的协同育人模式,确保政策和制度落地。明确各部门育人队伍在学生社区的工作职责,建立完善培训考核评价机制,选聘专业课教师、老专家、老教授、老模范等作为社区的学业指导教师,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推进学生社区建设,形成全员出动、全过程育人、全方位服务育人模式。
3.3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文化浸润
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校园内的红色资源,加强文化建设。利用公寓走廊,建立文化长廊,宣传革命先烈事迹、党的最新政策方针、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优秀毕业生事迹,在学生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通过开展党课、团课,学生在学思践悟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纳入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推动内涵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在社区活动室开展知识竞赛、诵读经典、书法绘画展示、诵读家书、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触发学生内心情感,使其深度领悟并自觉践行相关理念,真正将传统文化融入学习和生活中,以更积极向上的态度开展学习和工作。
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开展常规化、常态化、系列化的“一月一主题党日”活动,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3月“践行雷锋精神提升自身素质”;4月“缅怀革命先烈慎终追思”;5月“职业铸就精彩,技能成就未来”主题活动,以技能比武倡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6月“牢记使命不负韶华”毕业季主题活动;7月“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环保宣传的活动;8月“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纪念活动;9月“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专项活动”;10月“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系列主题教育;11月“安全你我他”;12月“感恩诚信我先行”等。通过党日活动带团日活动、带班级活动、带社团活动、带宿舍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3.4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占领舆论阵地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战场,承担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高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重要阵地。在党建工作引领下,高职院校利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将责任制度落实落细。高职院校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针对舆情进行提前研判、及时追踪上报,按照流程开展处置,并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好跟踪反馈。每月针对社区学生群体中的评奖评优、就业创业、生活学习需求、文体活动、网络热点事件进行研判,制定处理解决措施。每栋宿舍楼设置网络监督员,对学生的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微博、抖音账号进行统计管控。畅通信息反馈渠道。设立电子邮箱,鼓励学生对于学校的意见建议及时向邮箱投稿或者及时向老师或者学校反馈。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开展班会、团会、学生骨干培训,号召学生文明上网,提高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辅导员、楼长通过与学生的日常谈话、深度辅导,能够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隐性问题,进而把问题疏导、解决。搭建党建、团学、就业创业阵地。学校新媒体中心入驻,搭建系统化思政育人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在网络传播主流价值观。
3.5切实为学生办实事,提高服务育人水平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以党的宗旨为宗旨,整合校内外资源和力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推动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要求教师树立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教师党员重点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困难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开展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经济资助等,如在学生社区中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让学生温暖过冬,营造温馨友爱、团结共进的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校风、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党员积极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帮扶活动,组建学习活动小组互帮互助,开展党员联系班级制度,每个班级党员联系本班,关注班级和同学们身上发生的大小事,真正发挥学生党员联系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
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活动,党员教师与学生在党员活动室共创节目,共同表演、一起排练,献礼七一庆祝活动,加强组织凝聚力。党建工作带动学生日常管理的规范有序,促进了班风学风建设。
3.6加强实践劳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高职院校开展党建引领校企合作,共同推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所在的客观环境下,与学校周边单位、社区、企业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开展志愿服务、实践劳动,不断发展学生的服务精神,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价值思考。通过组建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在学生社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让其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志愿服务与美丽校园建设、劳动教育课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劳动精神。
通过学生共育挂牌制度,在宿舍门前亮明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身份,营造“亮身份、受监督”良好氛围,激发学生骨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3.7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学生社区“一站式”的主体功能,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拓展,开展技能竞赛、沙盘推演、创业路演。邀请企业技术能手、大国工匠、创新创业大赛评委走进社区与学生交流研讨,针对大学生活、学业发展、职业生涯、项目孵化,开展系统化咨询辅导,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高校也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担任荣誉导师、荣誉辅导员,定期入驻社区,参与德育工作,向社区学生传播党的理论、企业的最新技术、创新创业理念。高职院校还可以在学生社区中邀请优秀创业校友入驻,以此反哺在校学生的实习、就业。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的优势,鼓励和推动学生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自主组建各类专业性创新创业团队,不断推动形成专业互补、团结合作、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课外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机制。
新时代,高职院校要聚焦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职业发展,通过抓党建工作,深化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体制、协同育人体系,把“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成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高地。
参考文献
[1]邓昌俊.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育人平台构建及实现路径[J].高校后勤研究,2023,(11):5456.
[2]吴晶,梅竹,李倩文,等.党建引领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探析——以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0(11):132134.
[3]金鑫,姚燕,孔令柱,等.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济南职业学院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3,(04):2023.
[4]王睿.以高校党建为引领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协同育人机制探析[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23,38(03):1116.
[5]牛磊.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体系建构路径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06):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