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知识图谱计量分析

2024-08-06张紫娜王晓静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6期

摘要: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5至2023年间收录的有关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的2096篇中文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6.2.R4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分别对研究趋势、研究热点和研究进程进行探析。结果表明: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整体呈增长趋势,大致可分为起步和发展两个阶段。研究热点始终围绕“混合式教学”这一主题展开,且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点。研究进程由理论研究逐步转向技术平台支撑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再到创新融合发展研究。鉴于此,希望未来研究应深度挖掘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内容,多维拓宽其研究视角,丰富其研究方法,以进一步促进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趋势;研究热点;研究进程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6.013

0引言

混合式教学这一概念最初源自国外的混合式学习理念,经由何克抗教授在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的首次正式引介,之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其核心在于教师需精心策划,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辅助的在线学习相融合。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两种学习环境的独特优势,重新构建和整合教学设计与组织活动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优化学习效果的目标。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与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两份重要文件的发布,共同凸显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并倡导创新教育组织形式与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创新模式,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踏上了新的征程。

混合式教学巧妙地融合了线上与线下的教学优势,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有效解决了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课堂时间不足以及在课外缺乏语言实践环境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吸引了众多国内学者对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进行研究。鉴于此,为了深入探究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研究趋势和热点,笔者将利用CITESPACE6.2.R4信息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2005年至2023年间涉及该主题的期刊文献进行系统的信息挖掘与可视化量化分析。通过研究,期望能够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领域的未来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研究设计

1.1研究工具

本文采用的研究工具为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6.2.R4,它是一款由著名华裔学者陈超美教授开发的文献计量学软件工具,能够帮助研究者洞察特定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并通过直观的可视化方式将这些信息呈现出来。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适用性,CITESPACE已经在各类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1.2数据来源

为了深入了解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的研究热点、前沿和未来趋势,笔者选定了CNKI数据库作为文献检索的数据来源,并在其搜索界面精准地输入了“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作为核心关键词,进行了高级搜索。在搜索过程中,设置了检索类型为全部中文期刊,并限定了时间范围为2005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经过检索,笔者共搜集到了2203篇相关的文献资料。为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相关性,笔者人工筛选并剔除了会议记录、征稿通知和报纸文章等非直接相关的文献,共计107篇。最终,用于深入分析的有效文献数量确定为2096篇。

2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动态分析

2.1年度发文趋势

使用CITESPACE6.2.R4软件对提取的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得到了2005年至2023年期间,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变化趋势图,如图1所示。

图1展示了2005年至2023年期间,国内关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发文数量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趋势整体呈现先上升后稳步下降的特点。具体而言,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首先,起步阶段(2005—2014年):在该阶段,相关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少,过去10年间仅发表了39篇文章,年均发文量不足4篇,这表明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次,发展阶段(2015—2023年):相较于第一阶段,该阶段的相关研究发文量呈现出了显著的增长态势,9年间共发表了2057篇文章。特别是在2021年,发文量达到了顶峰,共计436篇。尽管从2021年至2023年,发文量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但2023年仍然发表了234篇文章。且与2018年相比,2023年的发文量再次呈现增长趋势,显示出该领域的研究仍然活跃并持续发展。这表明在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2关键词共现图谱

为了深入探索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热点,笔者再次运用CITESPACE6.2.R4软件生成了关键词共现图谱。这一图谱直观地展示了2005年至2023年间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学”这一关键词在共现图谱中尤为显著,这反映出近20年来,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主要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并且,围绕“混合式教学”这一核心,还衍生出了许多相关的高频关键词。如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互联网+、线上+线下、课程思政、产出导向法、慕课等。根据该主题研究高频关键词的侧重点,可将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热点概括为以下几类:

首先,在研究重点上,随着翻转课堂、慕课和其他线上教育平台的兴起,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探索路径和广阔平台。在过去的20年里,众多研究聚焦于混合式教学如何与翻转课堂、慕课/SPOC相结合,以推动教学改革,从而形成了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索。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引领下,持续创新。这主要包括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混合式教学、微课、慕课、SPOC融入的混合式教学、移动交互技术支持的混合式教学,以及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模式。其中,课程思政受到国内学者的青睐的原因是,教育部在2017年12月颁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其次,在研究对象上,国内学者在2005—2023年围绕大学英语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且其中多为单个案或多个案研究,即针对一所或几所髙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展开研究。如,李秀娟等人(2017)以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的学生在线行为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将在线行为划分为课程阅读、总结反思、互动交流以及研究协作4种类型,并探讨了这4类在线行为与学习绩效之间的关联。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近20年相关领域研究主要聚焦于实证研究,大多采用实验法,结合问卷、访谈等研究工具,检验基于不同视角理论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效果和验证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等。如,徐锦芬等(2010)通过问卷调查、测试和访谈分析所得数据,提出了培养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崔玲(2004)在进行问卷调查和课堂实验后,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大幅度提高了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在听说方面。此外,这种教学模式还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等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2.3关键词时区图谱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热点的演进历程和未来走向,笔者以1年为时间单位,运用CITESPACE6.2.R4软件绘制关键词时区图谱。由此获得了2005—2023年间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关键词时区图谱,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2005—2023年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研究重点。根据生成的关键词时区图谱和对相关文献的深入查阅,可以将2005—2023年的相关研究大致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

(1)起步阶段(2005—2008年):此阶段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关键词主要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混合式”“英语教学”等。在这个阶段,混合式教学作为相对较新的教育理念,其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理论探索上。学者们致力于构建和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以期通过理论模型的构建来优化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这一文件,其中强调了“实施计算机+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自此,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对该模式进行解读,并进行相关研究。如,周聪慧(2005)提出了利用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认为它兼备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扬长避短,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李蕊丽、胡鸣焕(2006)则讨论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教学和网络学习的BLENDING,以及采用BLENDINGLEARNING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和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

(2)初步发展阶段(2009—2014年):相较于前一阶段,该时期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的热点关键词主要包括“教学实践”“在线学习”“实证研究”“大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移动学习”等。由此可见,在这个阶段的研究中,人们开始聚焦于各种在线学习的具体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学习策略,并尝试在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中探索其应用与效果。另外,此时期相关研究从混合式教学的理论研究探析逐渐转向技术平台支撑的设计与应用探析,其研究结果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如,吕晓敏(2021)通过实验指出,采用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功地实现了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这种模式在提高教学成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并且学生满意度高。

(3)深入创新融合发展阶段(2015—2023年):此阶段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关键词主要为“翻转课堂”“互联网+”“信息技术”“产出导向法”“高职英语”“课程思政”“雨课堂”“慕课”“线上线下”“新文科”等。这反映该时期,国内学者以现有的理论和教学实践为基础,致力于实现创新融合的目标,对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开展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2020年教育部发布《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之后,其研究内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实际上,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手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变革极大地拓展了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空间和形式,尤其是在构建混合式教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教育教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结语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自2005年至2023年间收录的2096篇关于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系统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在过去的20年中,这一主题研究整体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预示着未来仍有巨大的探索与拓展空间;这些研究始终紧扣“混合式教学”这一中心主题,并向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互联网+、线上+线下和课程思政等领域拓展。研究进程由理论研究逐步转向技术平台支撑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再到创新融合发展研究。故而,建议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完善混合式教学理论机理研究,增强本土化理论创新意识;应进一步丰富研究方法,促进研究设计的科学化;应进一步扩展研究主题,注重核心素养研究,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贾振霞.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3]黎宇珍,贾积有,蒋学清,等.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述评与展望(2001—2021)[J].外语电化教学,2022,(3):5863.

[4]李秀娟,梁中锋,赵楠,等.在线学习行为对混合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2):7985.

[5]徐锦芬,唐芳,刘泽华,等.培养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2010,31(06):6064.

[6]崔岭.多媒体投影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角色探析[J].外语界,2004,(02):1421.

[7]周聪慧.多媒体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5657.

[8]李蕊丽,胡鸣焕.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BLENDINGLEARNING”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电子技术,2006,(16):9496+99.

[9]吕晓敏.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21,(01):6165+10.

[10]刘威童,汪潇潇.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