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会上的刘爱华》,这是我第三次说它
2024-08-05侯德云
《同学会上的刘爱华》,谈波的微型小说,收在作品集《大胆使用了绿色》里边。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10月出版。勒口上有这样一行字:“谈波,1964年生,居大连。”
这篇作品让老侯吃惊不小。能让我这样的资深读者兼作者吃惊,并不容易。这话暂且按下,后边再议。
我跟谈波不熟,跟刘爱华也不熟,但这并不影响我读他说她。
标题有点长,下面使用简称,《同学会》。
我想简单复述一下情节。
《同学会》总共写了四次同学会。所谓同学会,无非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搂搂、跳跳,以及那啥,你说是不是?
老侯也多次参加同学会,对这厮的身高、发型、三围、眉眼、表情、走姿、腔调乃至背影等等,都熟得不能再熟。
天底下有什么新鲜事吗?我看没有。
不过刘爱华的同学会,还是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第一次聚,刘爱华“坐下来就没有挪动地方”。别人又唱又跳,她不,她“嗑着瓜子,保持微笑,等待着插话的机会”。
卑微得很。
有个叫王保东的,心里头不落忍了。过去跟她干杯。不光自己过去,还拉着李兵过去。
李兵不屑,说句:“谁领来的?”
刘爱华把可乐换成啤酒,喝完继续微笑。你瞅瞅她卑微到什么样子,连句话都不敢说。
王保东顺口问,似乎是问刘爱华:“金彩什么时候回来?”
金彩是餐桌上的热点之一,有人说她五一回国。
就这不经心的一句,出事了。刘爱华逮到机会开口了:“我们大前天通电话了,她可能五一回来。”随即后缀一句,“我们经常通电话”。这话一下子拉近了刘跟金的关系,用流行语说,是蹭流量。
“五一回来”是重复别人的话,“大前天通电话”和“经常通电话”是刘爱华编的。她撒谎了。她通过撒谎的方式,为自己争到了一点点话语权。
谈波厉害,不到三百字,四位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都出场了。刘爱华,金彩,王保东,李兵,两位女主还都带着背景。刘的背景是:“相貌平平,下岗,孩子弱智,没有手机,不会搞传销,经常挨丈夫的打。”金的背景是:“小学时当过班长。校花。移民加拿大。”
而且,作者不经意间,为后边的人际关系冲突埋下了伏笔。
言不由衷,须百言来补,这话,不幸地应验到刘爱华身上了。
写到这里,我有强烈感觉,我的这篇读后感,字数一定会超过《同学会》。读后感的开场白,用了八百多字,而《同学会》的正文字数是一千八百一十。
第二次聚,金彩参加了,刘爱华没参加。等于说,金提前回国了。王保东,注意,又是王保东。王保东这人不知出于何种目的,跟金提到刘,“金彩激动得直拍巴掌”。金一激动,就把刘给出卖了。她告诉同学们,她和刘小学时“特别要好”,初中一个在“快班”一个在“慢班”,“来往少了”。还说她读大学时,“收到公交车售票员刘爱华好多封信”,她一封都没回,两人断联。
刘的谎言被金戳穿。多亏刘没在现场,要是在,脸往哪儿放?
没在也没用。同学中有人起反应了,是李兵。“李兵撇着嘴苦笑”。
就在这时候,大家才发现刘没参加今天的聚会。
是谁打听到刘爱华住院的消息?作者没说,我猜,指定还是那个王保东。
刘住院,是被丈夫打的。还行,伤不重,“断了一根肋骨,尿血”。值得庆幸的是,“近两年她丈夫已经不打她脸了”。
丈夫是小说中的第五个人物,无名无姓,就叫“丈夫”,背景四个字,“蹲过监狱”。
“第二天,十几个同学一同去探望。他们买了鲜花和果篮。”“三十几张已经发福变形的脸”,去了十几个,一半左右,局面相当可以。遗憾的是,“金彩临时有事没有去成”。金应该是当众答应要去的,只是没想到会“临时有事”。
从下面的情节中我们可以想见,金要是去了医院那该多好。
刘躺在病床上,“面带微笑”,继续编造谎言,说金给她打电话了,从加拿大打来的,她没说住院的事,怕金难过。
轰隆一下,刘把自己推沟里了。谁都救不了她。
到场的同学都难过起来。可怜的刘,这都活成啥样了都。
女生流泪了。男生到走廊上抽烟,决定给刘凑些钱。不光是凑钱,等刘出院后,某位或某几位同学还帮她“找了份不错的工作”。
刘不收钱。又是王保东,把大伙儿的好意,压到“床头柜上的茶杯下面”。
人家王保东临走时还嘱咐刘:“好好养病,五一金彩回来我们再聚。”
同样是王保东,把探望刘爱华的事告知金彩,“令她羞愧难当”。金终于给刘打电话了,她告诉刘,五一一定回去找她。
前面说了,刘爱华没手机。没手机咋通话?这才多大事。刘没手机,不意味着她丈夫没有。一个蹲过监狱的丈夫没手机,谁信?事实是,那家伙不光有手机,在接电话的一瞬还会说声“你好”而不是“你找谁”。不知打过几次电话以后,“金彩甚至都说,听声音他不像传言中的那么浑蛋”。呵呵。
第三次同学会安排在五一。刘爱华坐在金彩身边,“递烟倒茶,逐个打招呼”,“完后总要看金彩一眼”,存在感爆棚,幸福感同样爆棚。
此情此景让王保东想起若干往事,小学时的刘怎样围着金转圈圈,怎样挺身而出跟调皮男生干仗。他还想起刘曾经讲过一个男女青年的“睡觉”故事,随之又想起金在刘讲故事时的插话,“人家是大人了,可以一块儿睡觉”。
王保东对这故事念念不忘,跟“睡觉”关系不大,真正原因是金彩插话时“慌里慌张的脸红”。
本次酒会,“段子一个接一个,大家开怀大笑”,豆瓣评分高达99.996,完美得像个高邮鸭蛋。
谁都没想到,到了十一的第四次聚会,刘爱华和金彩同时缺席。人家金彩缺席可以理解,回加拿大了嘛。可是刘,无处可“回”的一个人,又那么看重同学友情,怎么也缺席了?不该呀。
我注意到,写到这里,本文已超过两千字。
刘爱华的这一次缺席,还是住院。这次没断肋骨,也没尿血,住的是精神病院。住院的缘由跟金彩有关,金跟刘的丈夫上床,“让刘爱华撞见”了。
我上面说的“吃惊不小”,就在这个环节。我让作者的叙事给吓到了。换成我是作者,绝对不会这样写。
这还没完,后边还有更让我吃惊的叙事。李兵在第四次同学会上刺激王保东:“你不是第一个,第二个也排不上,她回来以后就没闲着,加上刘爱华的丈夫,你是第五个!”
“她”,指的是金彩。
谈波的叙事充满力度。
老侯很纳闷,王保东排名第五,你李兵是怎么知道的?莫非……
这是我第三次拿《同学会》说事。第一次,2024年4月20日下午,瓦城图书馆,三点到四点之间;第二次,2024年4月26日下午,淮安文学艺术院会议室,也是三点到四点之间;第三次,2024年4月30日上午,自家书房,七点半开始,不知要说到几点几分。
4月20日说的什么无关紧要,不提也罢。
4月26日着重谈论人物关系。当日应邀参加淮安“打造优秀作品”文学改稿会,研讨对象之一让我想到《同学会》。晨起,我在淮安迎宾馆的某一房间,用床头柜上的便签,画出一张“《同学会》人际关系图”。当天下午,我沿着这张图所指引的方向,走进一篇中篇小说。
4月30日,顺着26日的思路往下说,意在把人物关系说得更透。“人物关系”这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它不仅跟人生密切相关,跟小说创作同样密切相关。
《同学会》围绕五个人物,写出了七种关系。
之一:刘爱华和金彩。刘是金的粉丝,小学时就巴结就维护,就为她跟别人动拳脚。金没拿刘当回事,早在金读大学时两人已成陌路。刘住院,金没去看,听说刘的谎言故事,才心生惭愧,在第三次同学会上给刘一点好脸色。后来,金跟刘的丈夫上床,等于说是上了刘的床,否则也不会被刘“撞见”。我是怕了这个姓金的,她活得威猛,横冲直撞,是不是NPD(自恋型人格障碍)不好说,是人渣则可以肯定。我隐隐觉得,这篇作品的女一号,是金不是刘。
之二:刘爱华和王保东。王对刘的事过于上心,从前到后,事事有他,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就是他。没他,刘不会得到同学们的关心;没他,金也不能跟刘的丈夫通话,更不可能上床;没他,刘顶多是个卑微的灵魂,顶多没有存在感,顶多断根肋骨尿点儿血,怎么也不至于住进精神病院。王这种人,在我老家被称作“事儿蛋”,哪个旮旯里都有。写小说,你得拿这种人当宝贝,可是你身边假如也有这么一位,整天嘀嘀咕嘀嘀咕,没他不想打听不想插手的事,既扰人清净,又惹是生非,你会如何对待?对这般没有界限感的“损友”,我不知道别人怎样,我是数十年如一日,见一个躲一个。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之三:刘爱华和李兵。李小时候欺负金彩,被刘揍过一回。同学会上,李对刘态度恶劣,但也接受同学的提议给刘捐款。
之四:刘爱华和丈夫。先是被打和打的关系,刘“找了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之后,那家伙才对她“另眼相看”。
之五:金彩和刘爱华的丈夫。两人先通话后上床,速度让人眼晕。
之六:金彩和王保东。小时王暗恋金,同学会后跟金上床,排名“第五个”。
之七:王保东与李兵。关系一般般。王与金彩上床后,李对王有掩饰不住的羡慕嫉妒恨。
一千八百一十字,写出这般复杂的人际关系,你不高看谈波一眼,行吗?
我的结论是:《同学会》是一篇一千八百一十字的短篇小说,绝对不是微型小说。我读过的所有微型小说,在人性的复杂和幽暗层面,没有一篇能达到这样的深度。实际上,很多万字以上的短篇小说,也难望其项背。
我想以后,哪怕是偶尔,总得在哪篇作品里“凶狠”一下,就像《同学会》那样。
现在是十一点零四分。就到这里吧,该吃午餐了。
午餐里有小葱拌豆腐和香椿炒鸡蛋,你说叫人如何按捺得住。
起身前,我查了一眼字数,除了标题和署名,本文至此共有三千六百二十多字,是《同学会》的二倍出头。
老侯啰唆了,惭愧惭愧。
作者简介>>>>
侯德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小说选刊》《作家》《作品》《鸭绿江》《百花洲》等全国数十家报刊,出版《天鼓: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伴我半生:一个人的微阅读》《寂寞的书》《那时候我们长尾巴》等小说、随笔、评论集17部,获《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小说奖等多种奖项,有作品入选中国小说排行榜和军事历史好书榜。
[责任编辑 陈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