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地方文化融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具体应用探讨

2024-08-05赵熠何劲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7期

基金项目:2023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地方文化融入农村义务教育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JK2302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熠(1988,12-),女,安徽亳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地方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摘要:中华民族各区域丰富多彩的优秀地方文化资源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区域依托自身文化资源开展现代文化创新活动以及文娱产品开发,为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该文联系实际探索传承地方文化的同时,将地方文化资源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为地方文化传承和语文课程创新提供思路。亳州作为“三曹”故里,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具有独特又稳定的文化传统,在现代白酒和中医药产业基础上,展现出新的精神风貌,探索将区域内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既丰富了语文教育教学内容,又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亳州;地方文化;内涵;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6(b)-0134-05

Explore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Taking the Local Culture of Bozhou as an Example

ZHAO Yi, HE Jinzhen

(Bozhou Kindergarten Teacher's School, Bozhou Anhui, 236800, China)

Abstract: The rich and diverse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of various region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llectively constitut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ach region relies on its own cultural resources to carry out modern cultur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and develop entertainment products, providing new idea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ich curriculum resources for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heritance of local culture while closely linking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with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providing ideas for local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innovation. Bozhou, as the hometown of the Three Caos,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It has a unique and stable cultural tradition. On the basis of modern Baijiu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ies, it shows a new spiritual outlook, and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ich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into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It not only enriches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but also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Bozhou; Local culture; Connotation; Compulsory education;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e discussion

文化即人化[1],归根到底是人类创作的物质及精神文明成果,地方文化是某地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显著区域特点且趋于稳定的观念及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为地方教育提供新的立足点。让优秀地方文化走进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堂是可行的[2],且课程资源丰富,前景明朗,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呈现出师生缺乏对地方文化的全面认识、运用形式简单、缺乏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流于知识层面的讲授、难以实现地方文化与语文教学深入结合等问题。本文以亳州地方文化为例,探究地方文化资源参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运用,以期切实为提升课堂质量,为探索地方文化进语文课堂提供参考。语文学科应秉承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深切体会地方文化魅力,沉浸家乡文化氛围的同时,全面提升个人综合文化素养。

1 亳州地方文化

中原腹地,涡水之滨的亳州[3]历史悠久,从商汤在此建都,至今已有3 700多年的历史,“亳”是一个古老的文字,商代甲骨刻辞中便有了“亳”[4]字。亳字从高从宅,有高宅建屋之意。古谯郡辖域远比今天的“三县一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广阔,今豫东大片区域,如永城、周口等区域都曾隶属于其管辖范围,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之地,周边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几经变迁,留下了璀璨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根同源,又表现出浓厚地域特性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综合国力逐步提升,中华文化越来越得到重视,各区域也相应开始区域文化的整理研究。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辖涡阳县、蒙城县等,此后深挖亳州地方文化精神内涵的一系列活动也被逐步提上日程。如今已有专门的地方文化研究学会——亳文化研究会,为亳州地方文化研究开启新篇章。关于亳州地方文化的研究成果无不展示出亳州文化的内涵丰富,同时又极大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如老子、庄子哲学思想,三国时期曹魏文化,华佗中医药休闲养生文化等。

1.1 天下道源

作为老庄故里,亳州地方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时期便呈现出非凡的文化魅力,为该区域内文化的繁荣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子哲学思想的超脱魅力,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充分展示了亳州文化的辉煌。庄子的思想和学说沿袭了老子的思想和理论体系,进而丰富发展了道家思想学说,对老子思想做出了创新性的发展,同时也将道家学派一度推向社会的主流统治地位。自此之后的数百年,亳州这块广袤的中原大地上,传承道家思想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宋初亳州人陈抟对道家理论、道家气功,甚至王朝政治,都有独特的深刻见解,颇得宋太祖赵匡胤的信赖。陈抟更是史无前例地开创了“三教合一”的陈抟学派,影响一代学风。因此,天下道源[5]亳州,在道家思想发展史上,既有学术流派的深刻影响力,又融合其他区域文化,成为与儒学相提并论的显学,在学术及思想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1.2 建安风骨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年号,前后25年,是汉魏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6],社会动乱,各方势力你争我夺,生民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在这个混乱时期,亳州文人创作再现繁荣景象,引领时代文脉发展,成为当时主流文风。魏武帝曹操祖父是东汉著名宦官曹腾,籍贯在今安徽亳州。曹操自身才华横溢,颇好文学,求贤若渴,多次发表求贤令,号召举贤任能,故而在其身边聚集了大批天下豪杰英才。曹操诗风古朴直率,作为诗坛领袖人物,和下属诗文唱和,游宴赋诗,积极倡导文学并组织文学活动,掀起了文人创作诗歌的新高潮,影响建安时期一代文学新风,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子曹丕沉静理性,曹植才思敏捷,且曹植是谢灵运口中冠绝古今、才高八斗的文人、建安七子更是建安时期优秀文人的代表。建安风骨至今依然闪烁着文学的生命张力,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块丰碑,诗作以动人的真情实感唤起千百年来读者的情感共鸣,中小学语文教材及课外读物都曾多次节选建安时期文人的优秀诗篇。亳州市内和曹魏相关的历史遗迹众多,也曾发掘出大量反映建安思想的砖瓦。

1.3 药与酒健康养生文化

作为四大药都之首的亳州,从公元前200年便有了种植芍药等中药材的记载,至东汉末年,谯郡成为闻名遐迩的药材之乡,并出现了古今赞誉的神医华佗。其后,亳州人承华佗之传统,种植经营中药材之风日渐兴盛。至今,亳州已形成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教育、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

亳州酒文化同样历史悠久。曹操就曾把家乡酿造的九酝春酒进贡给当时的汉献帝,这是大家熟知的古井贡酒的源头。“古井贡酒”也因此成为贡品进贡朝廷。和美酒密不可分的名人佳话更是层出不穷,如庄周梦蝶、曹操父子把酒言欢、嵇康醉卧、陈抟贪睡等故事为中国的白酒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符号。

至今,亳州已形成颇具地方特色的白酒、中药、旅游等传统优势产业,并新兴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开发了具有药食保健功能的区域文化产品[7],近些年,养生花茶产品销量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五禽戏的发源地是安徽亳州[8]。五禽戏,指的是东汉著名神医华佗选取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特点,模仿并超越而成的一套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体育功法,有2 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蕴含深刻养生哲理,延续千年,流传至今,其显著的强身健体养生功效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和现代保健体育相结合的健身气功五禽戏更是走进大中小学校园,深受各年级学生的喜爱。五禽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兼具养生保健、娱乐观赏、体育育人等现代价值。亳州市高度重视五禽戏的传承发扬工作,成立有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协会、五禽戏健身协会等社会组织,致力于推广宣传五禽戏。在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的今天,五禽戏还有更多待挖掘的内涵,亳州地方也将通过五禽戏,让外界进一步看到区域内民间健康养生观念及厚重的文化底蕴。

中国药膳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药食同源思想指导下,是传统中医药与饮食文化结合的产物[9],已成为中华饮食科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亳州作为中医药文化发达的城市,地方美食也呈现出浓厚的药膳养生气息,药膳资源十分丰富。药膳在亳州的发展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先秦时期,老子对养生论已有深刻的论述。神医华佗体恤民生,把食补养生与体育养身巧妙结合,为平民养生提供便捷。经过历代精益求精地完善、总结和提高,亳州地区形成了区域美食与中医药最佳组合产品——药膳,如古道芍花鸡、曹操鱼头、华祖焖鸭、桑葚秘制肉等美食,从制作手法到营养价值,丰富了中华美食库,形成了口味独到的亳州地方药膳文化,并通过地方院校中医食品相关专业培养了一批药膳从业人员,出现专门的药膳连锁餐饮企业,为我国药膳事业发展、中医药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而言之,亳州地方文化资源丰富,道家文化、“三曹”文化、中药养生文化已具备一定名牌效应[10],通过地方文化资源收集整合,进一步体会亳州地方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思想厚度,适当融入地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加深区域内青少年对家乡地方文化的全面客观认识,扩大地方文化影响力。亳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对外宣传,更需要开拓创新,既传承亳州文脉,又弘扬亳州文化之光。

2 将亳州地方文化融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很多专家学者对地方文化融入语文课堂进行了理论探究和实践尝试,为语文教学更新了新的观念,逐步提升了学生语文课程的社会实践能力。本文依托亳州地方文化,联系语文教学实际,建议在阅读活动、写作活动、口语交际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方面融入亳州地方文化,力求为地方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提供课程实践指导。

2.1 在阅读活动中融入亳州地方文化

阅读在语文课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这已是社会共识。阅读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美、赏析美、体会及评价美的能力。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学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学生受用终生。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收录了众多优秀的全世界文化领域之内经典的文章篇目,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又被众多专家学者谨慎审阅,但教材选文有限,且更新较慢,和不同区域的生活实际不免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地达到中小学学生课外阅读量的目标,中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宽学生阅读面,适当把地方文化资源融合进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将课外阅读素材与语文教材紧密结合起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亳州市教育局启动国学经典阅读丛书进校园活动已逾10年,这套书覆盖幼儿园和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在设立修身励志、家国情怀等专题外,为激发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还重点开设了“亳州古风”单元,厚植亳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诵经典、悟经典、行经典”。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阅读教育创新,已经成为亳州市提升教育综合素养的重要抓手,也成为亳州区域内在校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新探索。

常规语文教学活动之余,教师依托不同学段的国学经典阅读教材,将亳州的地方文化资源灵活深入融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实现国家统编教材与地方文化资源新编读物的整合,打通语文学习新地界。比如,课程导入环节中,选取学生熟悉的地方文化素材来设计学习情境,更易迅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有曹植的《七步诗》,这首诗比喻形象,生动贴切,曹植以萁豆相煎为比喻,含蓄揭露了曹丕对自己以及其手足的排挤和迫害。该诗在本地阅读教材国学经典一年级版中便已收录,仅靠教师课文内容讲解,很难激发学生对该诗的深刻理解,依托于亳州曹魏文化历史古迹及地名,如魏武大道、文帝街、子健路等导入新课,便可拉近学生和该诗的距离。

近年来,亳州一直努力打造曹魏文化旅游,新修谯望楼,将“地下长城”——曹操地下运兵道和“三曹”文化展览馆融合,既有真真切切的三国时期历史战斗遗迹场景,又将图片文字系统展现在历史遗迹面前,让学生真切感受身边的曹魏文化。

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并不是单纯只为学生推荐相关读书书目,还要通过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帮助学生形成可以延续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应试技巧,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2.2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融入亳州地方文化

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往能力,也是在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重要能力。语文学科属于基础学科,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离不开文字表达和理解文字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学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单纯依靠教材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是不够的,口语交际教学要在参照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利用综合资源,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预设不同交际情形,开展更贴近生活的交际活动,教师在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活动时,增加趣味性知识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听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发生在这片土地的更多过往,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如《我是小小讲解员》,可以让学生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的文化,亲自去体验和感受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才能带着真情实感讲解好家乡故事。教师可以创设“我是小导游”实景,让学生成为地方景点的小导游带领大家走进具体景点,在与“游客”的实际互动交谈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2.3 在写作活动中融入亳州地方文化

学生间曾打趣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可见,对于众多学生而言,写作是语文课程学习中难度较高且不易提高的学习内容。通过写作能全面了解学生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创造性表述的能力,即便走向工作岗位,写作能力也同样重要。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活动中,写作教学还是教学难点,出现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常见怪相。很多老师讲授写作方法陈旧,学生的文章呈现出词语堆砌、胡编乱造、缺乏真情实感。要摆脱学生不知道怎么写和写什么的困境,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真切的写作材料,才能不断涌现新的思路。亳州地区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亳州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早在春秋时期就曾呈现出文化的繁盛,涌现出老庄等杰出的思想家。曹魏时期更聚集了一批时代精英,他们诗文唱和,把酒言欢,留下千古传诵的名篇,这些都是辅助学生写作的作文素材。语文教师应把握作文教学的契机,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增进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中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有限,针对写作素材使用率低、不能充分加以利用等问题。教师可先将写作素材进行分类归纳,如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历史人物、历史遗迹、文化精神等,通过建立写作资料素材库,为中小学生提供更系统、更全面的作文素材库,从而逐步提升写作质量。

2.4 利用亳州地方文化开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也有着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具体表现在要将书本上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和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会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不能仅限于走出教室,流于组织学生外出游玩的形式,把综合实践活动变成简单的游玩,错误理解了语文综合实践课的目标要求。地方文化资源是开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的宝库。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内容已脱离传统,以文学题材来安排单元内容的体例,呈现出以单元主题的单元内容,指导教师据此引申来开展专题研究活动。根据亳州地方丰富的文化特点,教师可尝试开展以下三方面语文社会实践主题活动。

2.4.1 历史文化名人专题实践活动

亳州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人才辈出,孕育出一批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名人。可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发现学生所熟知的历史人物非常有限,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曹操之外,老子、庄子、柳下惠、花木兰、张良,都是历史著名人物;曹魏时期的曹操之外,曹植、曹丕、夏侯渊、华佗等都是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唐代诗人李绅更是以《悯农二首》奠定了其在诗坛的地位和影响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老少皆知、千古传诵的名句。五代宋初隐士陈抟,是我国杰出的哲学家、易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是老子庄子之后的道家至尊,人称“陈抟老祖”。教师引导学生收集人物事迹资料,整理其作品及文化影响力,可以锻炼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同步提高其写作素材收集整理的能力。

2.4.2 城市街道命名专题实践活动

地名是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11],亳州境内的城市街道命名同样体现了区域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谯城区主干道魏武大道为了纪念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魏武帝曹操而命名;希夷大道为了纪念陈抟老祖“希夷先生”而命名;汤王大道是为了纪念三千多年前的商汤王;即使是城市的小街道也处处彰显着该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如文帝街、子建路等。通过开展寻街问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经验,同时可以融合口语、写作、阅读的综合运用,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撰写宣传语、街道释名等活动。

2.4.3 曹魏历史遗迹专题实践活动

亳州作为曹操故里,见证着一代枭雄曹操的成长发展历程,可以说“一座亳州城,半部三国史”,该区域内既有曹操宗族墓群,又有曹操因军事需要而修建的一条地下通道,全长近20 km,可领略古代军事建筑的独特魅力。民间传说曹操有72疑冢,亳州境内的曹操地下寝宫是三国时期曹操的陵墓,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遗迹。这些历史遗迹都可作为学生熟悉曹魏文化的辅助景点,可组织开展实地探究,深入了解曹魏文化在亳州地方文化资源中的独特魅力。

3 结束语

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将地方文化精神内涵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对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地方文化、增强地方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美堂,杜中臣.文化即“人化”:文化概念的一种诠释及其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6):35-40.

[2] 潘江艳.优秀地方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实践路径探究[J].甘肃高师学报,2023,28(3):98-102.

[3] 王正明,魏宏灿.亳州文化的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6):5-11.

[4] 刘琼.商汤都亳研究综述[J].南方文物,2010(4):101-119.

[5] 张立驰,魏宏灿.亳文化略论[J].学术界.,2011(2):103-113.

[6] 刘跃进.“建安风骨”的历史内涵及其意义[J].杜甫研究学刊,2016(3):96-109.

[7] 陈浏.亳州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1):25-27.

[8] 王宾,秦海龙,王恩龙,等.中医养生功法五禽戏的文化生成与当代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5):236-238.

[9] 白华,陈静,赵凯.浅谈我国药膳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广东化工,2020,47(1):98-99.

[10]张文禄.亳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59-64.

[11]王鹏.浅析曲阜地名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内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6):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