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2024-08-05陆育蕾
作者简介:陆育蕾(1985,6-),女,江苏常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教育管理。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文明的精神底色,其包含的爱国情怀、仁爱精神、诚信精神、钻研精神等,创造了政治、法制、思想、科学、文艺等领域的丰硕成果,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价值理路,符合其发展规律,贴合其发展目标,因此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应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有效强化大学生职业道德、活化钻研精神、深化专业素养、优化适应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6(b)-0129-05
Research on Empoweri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Enhance Their Employability
LU Yulei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3, China)
Abstrac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has been a historical choice passed down by the Chinese n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it is also the spiritual background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o create a brilliant civilization. It contains concepts such as patriotism, benevolence, integrity, and research spirit. The fruitful achievements created in politics, legal system, ideology, science, literature, and other fields still have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is day.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ligns with the value theory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conforms to their development laws, and aligns with their development goals. Therefore, 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enhance the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t present, universities should fully tap into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ctivate the spirit of research, deepen professional literacy, optimize adapt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ir employability, providing new ideas for achiev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Key words: Cultur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nnotatio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Improvement
文化自信必然来自文化本身的积淀,来自这种文化被历史和现实无数次证明过,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文明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这样一种高度集中的精神财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尊重和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转化运用,发挥其涵养个人品德、倡导社会和谐的积极功能。大学生就业是检验高等教育育人质量的关键指标,是高校办学最直观的社会成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提升、优化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当前高校面临的关键课题,必须以品格育人为重点强化“五育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进一步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内涵
文化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孕育而出,逐渐演变为中华传统文化,再经过数千年的打磨凝练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沉淀成提升公民个人修养、夯实国家社会关系、筑牢民族团结认同的文明基石,这个过程我们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只有辨析清楚了以上三个概念,梳理辨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内涵,才能更好地剖析其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又将产生怎样的助推作用。
1.1 文化
“文化”一词中外皆有,不同国家、地区由于历史发展进程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地域特点不同而对文化有着各异的定义和理解,并未形成广泛统一的权威定义,也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本文重点研究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主要着眼于我国历史社会发展的基本共识。
在我国历史发展初期,“文”和“化”单独指代各自的内容,其中“文”主要指所有现象与形相,包括天文和人文等,属于名词词性;“化”主要指改变、改造,是事务性质或形态的变化,属于动词词性。第一次将这两个字合并为一个词语是战国时期的《周易·贲卦·喙传》,其指出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由此,文化作为一种教化臣民的手段被治理者开始了解并逐渐重视。由于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广义的文化内容也不断丰富,涵盖人类为了推动社会进步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精神财富及由此衍生的所有精神文明成果,诸如哲学、文学、艺术、思维、制度等宝贵的智慧结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文化的内容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实践活动的丰富而演变拓展,呈现出不断融合拓展的态势。
1.2 中华传统文化
《辞海》中对于“传统”的概念解释是“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及行为方式等”[1]。可见在传统文化的定义里体现出两个特点:首先,传统文化是具有历史属性的,属于某个特定历史范畴,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被称为传统文化;其次,传统文化本身不具有批判性,所有在这个历史范畴内的非物质文化成果都涵盖在内,需要在使用过程中科学地鉴别研判,选择合适的成果进行使用。
我国学术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时间界定普遍认定为从有历史记载的远古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华传统文化囊括了所有源于中华民族所在地域范围并历经数千年积淀的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点的精神财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未断绝传承的文明,因此具有比较显著的先进性、民族性和可持续性。但是必须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或多或少会有部分不适合当今时代,与之相脱节的内容。时至今日,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更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眼光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判能力,遵循教育的根本原则,在纷繁广阔的传统文化领域选取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使用。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是其中适应时代要求、推动社会积极进步的部分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其中包含了古往今来的先贤智者对于道德、社会、宇宙、科学、文艺等多个方面的思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代表性成果。时至今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凭借其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核,推动着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持续改进[2]。简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3.1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诚信精神
孟子指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他认为诚信应该与道德比肩,作为道德准则来约束公民的个人行为。在《尚书》《礼记》经典古籍中也出现了关于诚信的论述,如“选贤与能,讲信EzViID0MTX0iHyKg42Kf9g==修睦”“尔无不信,联不食言”等,都是先秦哲学家提出的伦理思想概念。在历史典故里,无论是守信者如商鞅“立木为信”、韩信“一饭千金”,抑或失信者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对遵守诚信的行为不吝褒奖,对背信弃义的举动唾面自干,无不彰显诚信在个人处世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诚信是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道德底线,不仅是内在精神追求,而且外化为信誉的体现。诚信缺失,个人就难以对自己的内在价值作出判断并认可自我,同时也会破坏稳定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就无法平稳维系。诚信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构成了社会稳定安宁的精神基石,已然成为道德标准的重要参数影响着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
1.3.2 “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探索精神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最早出现了“实事求是”一词,用来形容刘德在进行古籍整理工作时态度细致严谨,倡导治学要做到求真务实。“知行合一”则是由明朝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理念,他认为“知”是人的认知思想,“行”是人在道德指导下的实践行为。他强调“知”和“行”互相统一、互相影响,主要探讨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关系[3]。青年时期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的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发表的《实践论》中对中国古代知行观进行了认知与实践关系的辩证梳理,提出知行统一观要以辩证唯物观为理论基础。毛泽东在1941年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重新阐述了关于实事求是的解读,他指出实事求是要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4]。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理念本质上就是倡导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对待事情高度负责、全心投入,无论工作条件如何、岗位如何,都能锚定目标、坚持原则、守好底线、多下功夫,努力到最需要的岗位上去扎根历练,这正是大学生成长为国家需要的人才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内核。
1.3.3 “百花齐放,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
“创新”一词最早出现在554年成书的《魏书》中,主要针对国家治理而言。千百年来,中国人在应对复杂的内外环境变化中不断求新求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绵延至今。物质文明方面,中华民族在农业、医学、天文历法等方面取得了超越同时代其他文明的成果,涌现出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批发明创造;制度文明方面,我国历代政治、法律、人才选用等制度,都随着经济社会和历史变迁不断创新,不仅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国思路,凝聚了不同时代独有的民族智慧;精神文明方面,哲学伦理和文化艺术百花齐放,从“三纲五常”到“百家争鸣”,从青铜陶瓷到丝绸玉器,这些灿若星河的成果既是古代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也充分论证了创新是中华文明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创新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制胜法宝[5-6]。
1.3.4 “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和睦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老子的哲学思想,他认为,人本身包含在自然万物之中,人与世间万物都是发源同样的元素,因此要与万物共生共存,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理念,进一步将人与人相处的重要程度提升到新的高度,突出了人在群体中的重要作用,为后期研究人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医古籍《黄帝内经》里,天人合一的理念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层次是天人同构,把人体结构和世间事物一一对应,即人能在自然界中找到自己的印照物;第二层次是天人同类,将天的方位、地的品类和人的五行进行类比,分析类别之间经验的相互联系来总结同类特征和运行规律;第三层次是天人同数,“数”是指以取象比类的方式描述时间方式和运动关系,认为自然界的四时阴阳与人体的五藏阴阳相互协调,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结合[7-8]。延伸到现代社会,“以和为贵”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成为社会共同认知,重视环境保护、维护社会秩序及人际关系,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延续至今的自信底气。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可行性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9]。应当坚定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将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起来,活学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为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积蓄磅礴的力量。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推进,高等教育逐渐普及为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逐渐增长态势,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高校和咨询机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期待值过高、专业素质不过硬、就业适应能力不强、责任感缺失等问题突出,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就业能力,导致缓就业、等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合适的内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一步提升其就业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面对的刻不容缓的育人课题。
2.1 契合价值理论
大学生就业实际上是完成从学生到公民的角色转变,开始独立承担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这就要求大学生迅速转变身份,明确进入社会的要求和规则,以期在工作岗位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完成各项任务和要求。经过数千年历史检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所包含的以人为本、无信不立、知行合一、革故鼎新、以和为贵等思想,闪烁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光芒,同样也适用于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更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二者在价值理路上完全契合。只有充分学习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有计划、有方法地赋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过程,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融合。
2.2 符合发展规律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无法通过短期突击达到效果,其所包含的专业素质、心理期待、应变适应等方面内容交织糅合在一起,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针对不同的层次作出逐步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是从几千年的历史淬炼中去芜存菁沉淀而来,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理念正是尊重环境、遵循规律的直观体现。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将大学生就业能力逐一拆解分析、各个击破,找到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应规律,实现能力的有效提升。
2.3 贴合育人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典型的伦理道德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道德至上、仁者爱人、先义后利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公民普遍认可的基本伦理规范[10]。新时代大学生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不仅要着眼于培养的过程,更要关注其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的质量和双方满意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校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择顺应时代要求的内容传达给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符合实际的正确就业观、择业观,稳步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必然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视个人、社会和国家和谐统一,也恰恰印证了二者育人目标的一致性。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举措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学术界大多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提出改进建议,笔者在此不予赘述。前文梳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内涵,分析了其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作用,基于此,笔者以高等教育的视角从以下4个方面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应有举措。
3.1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大学生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伦理基础。正如“人无信不立”所提倡的,如果没有职业道德,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可能出现不可预估的失误。高校要在开设的“专业导论”“就业指导”等课程中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通过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案例、名人故事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告知学生社会需要的人应当具有哪些职业道德素养;在宿舍、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张贴古往今来职业道德模范的宣传资料,大力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在良好的环境中浸润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利用数字媒体、文化平台不定期推送职业道德失德行为,明确失德的后果和责任,警示大学生不要重蹈覆辙。通过正反两方面双管齐下,引导大学生强化其职业道德水平,养成爱岗敬业、明辨是非、勇挑重担、坚守底线的职业道德观。
3.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大学生钻研精神
钻研精神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知难而退、望而生畏的情形,其实就是缺乏钻研精神,存在畏难情绪。高校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激发大学生的钻研精神。如组织理工科学生开展“四大发明”溯源活动,可以在学校自有实验室,也可以到就近就便的科技馆、名人馆等场所,探寻和重现古代科学家反复摸索、无数次验证发明成果的过程,让学生深刻体会完成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鼓励文科学生撰写以古代工匠为主题的调研报告,分组进行资料搜集、数据整理、图像归类和分析总结,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深度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细致,训练学生在复杂问题和困难场景下坚持不懈、细心求证的良好品质,不因任何预料之外的状况轻言放弃,为应对就业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3.3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大学生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指标。每个岗位都需要相应的专业能力,有些岗位涉及多个专业的交叉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高校可以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专题介绍我国政治、法律、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文化沿革,唤醒学生的专业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专业发展史上的古今名人,挖掘名人名家的成长经历,总结其成功经验,为专业学习寻求榜样和模范。教育学生向专业名人看齐,培养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将专业知识入脑入心融会贯通,勤于思考和总结;鼓励学生古为今用,在专业学习中不断求索,细心梳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演变,遵循规律大胆创新;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走向社会参加专业实践,在实践中查漏补缺、增强技能,全面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
3.4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大学生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工作压力、环境因素、人际关系,都有可能成为就业过程中的障碍,这就需要大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调试好状态,用开放包容、乐观豁达的态度去工作,当然更不可或缺的就是良好的就业适应能力。高校在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咨询中,要反复向毕业生强调合理的就业期望的重要性,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能随心所欲,只有贯彻以和为贵的思想,适应社会要求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开展各种情景模拟、职业体验活动,让大学生有机会换位思考,体会职场上的不同立场带来的不同感受;开设书法、古典音乐赏析、太极拳、陶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代表性的选修课,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在体验中调试情绪,优化适应能力。
4 结束语
当前社会转型加速,大学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市场就业需求与大学生的期待值和就业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高校急需在现有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和服务之外,开辟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贴切、层次更加饱满的指导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益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曾中断的文明的绵延积累,其独创性、广泛性、传承性毋庸置疑,所蕴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奋发图强的探索精神、仁者爱人的宽广胸襟、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都是经受了时间考验而留存至今的文化瑰宝。大学生在个人求学生涯中已经接受了多年的传统教育,其中不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对这些理念和思想并不陌生,通过恰当的方式唤起他们对职业道德、专业素养、探索精神和适应能力的审视与反思,进而努力加以改进是完全可行的。充分尊重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为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赋能增效,不仅是当前高等教育持续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新时代青年人才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辞海[M].7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491
[2]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23.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5] 柏嫱,柏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52-53.
[6] 张志顺,王法睿.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11-13.
[7] 陈庆庆,李祖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4):123-128.
[8] 许玉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J].改革与开放,2019(9):80-83
[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Z].2017.
[10]马抗美,吴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考与路径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23(2):20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