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意蕴研究
2024-08-05于乐妍陈禹洁耿禹豪吉益民
作者简介:于乐妍(2004-),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通信作者:吉益民(1965-),男,江苏淮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语法研究,通信邮箱:fjtujiyimin@163.com。
摘要:民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宿迁市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孕育了独特的方言词汇。为更好地挖掘、整理和研究宿迁方言中的礼仪词汇,该文从民俗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理论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宿迁方言中的礼仪词汇进行全面整理与分析,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和人文精神,解读其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同时,该文还对宿迁方言礼仪词汇的传承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宿迁方言;礼仪;民俗语言;文化意蕴;传承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H1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6(b)-0084-05
A Study on the Meaning of Folk Culture
—Taking the Etiquette Vocabulary of Suqian Dialect as an Example
YU Leyan, CHEN Yujie, GENG Yuhao, JI Yimin
(Suqian University, Suqian Jiangsu, 223800, China)
Abstract: Folk culture,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is a relatively stable cultural practice gradually formed and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by an ethnic group or a social community during long-term production and social life. Suqian City, with its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 has nurtured unique dialect vocabulary. In order to better explore, organize, and study the etiquette vocabulary in Suqian dialect,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folklore linguistics and cultural linguistics, comprehensively organizes and analyzes the etiquette vocabulary in Suqian dialect through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work,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hich allows us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ocal customs, historical changes, and humanistic spirit in this region, and interpret the profou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behind them. Furthermore, this article also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inheritance of etiquette vocabulary in Suqian dialect, aiming to provid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dialect culture.
Key words: Suqian dialect; Etiquette; Folk language; Cultural implication; Current status of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trend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卷中,民俗文化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于中华文化的宝库之中。它既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现,也是跨越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方言礼仪词汇作为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展现着独特的地域风情,它们如同一扇扇窗户,引领我们深入探究民俗文化的独特意蕴。因此,本文从宿迁方言礼仪词汇入手,通过方言词汇去探寻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探讨其背后的民俗文化意蕴。通过对宿迁方言礼仪词汇的深入探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还能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宿迁方言礼仪词汇文化语义探析
索绪尔有言: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宿迁地区的礼仪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独具文化魅力,展现出了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风情。在宿迁的礼仪文化中,称谓、婚嫁、丧葬三大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称谓方言词汇文化语义分析
《孟子·万章下》中曾记载:“敢问交际,何心也?”朱熹集注:“际,接也。交际,谓人以礼仪币帛相交接也。”故而所谓交际,大致为交往应酬、融合感通,而称谓语更是交际语言中不容忽视的主要构成部分。称谓语指的是用来称呼别人的词语,根据不同的标准,称谓词的划分多样。按照称谓语的性质来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从感情色彩上看,又可以分为敬称、谦称和詈称;不同的语体则又可分成口头称谓和书面称谓[1]。其中,按照称谓语的性质来划分是最常见的分类手段。
俗语有言:“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地处江苏北部的宿迁,其整个区域内包含两种方言语系,泗阳、泗洪、沭阳属江淮方言区,宿豫区、宿城区属狭义的北方方言区。其中,两区三县又分属于三个不同的方言区域,宿豫区、宿城区属中原官话方言区,泗阳县、泗洪县属江淮方言洪巢片,沭阳县属江淮方言海州片。同为宿迁方言称谓词汇,不同的区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说法。
1.1.1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通常指对具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呼方式,在宿迁,称呼有亲属关系的人时,小辈大多会在特定称谓前面加一个“俺”字,这种称呼方式在普通话中并不常见。例如,称“爸爸”为“俺爸”,“妈妈”为“俺妈”,“爷爷”为“俺爷”等。此外,宿迁方言称谓词汇中有时还会将普通话中的双音节词缩略为一个音节,例如,将“姑姑”称为“姑”,将“小姨”称为“姨”等。
除此之外,一些宗亲和外亲词汇在宿迁两区三县也会有不同的称谓,我们往往称之为特殊亲属称谓(见表1)。
1.1.2社会称谓
社会称谓语是相对于亲属称谓语而言的,是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社会交往中所使用的称谓。
在亲属称谓中,每一种亲属关系有其相对应的称谓词,相较于此,社会称谓中的词则更具有共通性,“老”字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例如,在宿迁方言社会称谓词汇中,用“老交”表示老朋友,“老嬷儿嬷儿”表示老年妇女,“老蔫儿”表示做事不爽朗、不爱交际或意志消沉的人,“老亲”表示多年的亲戚、年老的父母或岳父母。类似于“老”字这种共通性很强的词汇,在宿迁方言词汇中还有很多。又如“大”,在宿迁,对年龄长于自己父亲并和自己父亲同一辈分的人,无论男女,皆可减缩称呼“大”,例如,“俺大爷、俺大娘、表大爷、表大娘”等皆可简略为“俺大”“表大”。
在泛称上,宿迁方言也有其独特之处。相较于普通话,宿迁方言不会频繁使用“先生”和“女士”等尊称,而更多地使用“大爷”“大妈”“大哥”“大姐”等社会称呼语。这些称呼语在体现尊重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展现出宿迁人民耿直、淳朴的民风特点。
1.2婚嫁方言词汇文化语义分析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人生众多礼仪中的一项重大礼仪,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构成内容。它是一种具有神圣意味的社会行为,不仅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同时也孕育有丰富的婚俗文化,这是了解过去社会、当下社会的一种重要途径[2]。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婚嫁礼俗在内容和形式上各有不同,但无不折射出中国文化特有的哲学思想,以及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3]。随着时代的变迁,宿迁婚嫁习俗发生了不少改变,但在保持传统六礼的同时,订婚、结婚、婚后三个重要环节依旧突出。
1.2.1订婚方言词汇文化语义分析
访亲[fa?耷214t?揶hin55] 经过媒人的牵线搭桥,双方会私下进行一些调查,以了解对方的家庭经济基础、家庭成员构成、外貌及品行等,可能是对邻居的咨询,也可能是与亲戚的交流。
传贴[?拗?拶huan35thiε214] 即定婚,又叫“传喜”。男方选好日子,备好喜帖、糕点、首饰、衣料等物并派人送往女家,女家亦派人回帖及送鞋帽、书笔,外加一束艾和一对锡如意,取“爱惜”之意。有些家庭会在这时商定彩礼。
择喜期[ts?奕35?揶i214t?揶hi55] 男方要来女方生辰八字,即请占卜人择吉日(喜期)成婚。喜期前一天称“催妆”,晚上由“全姆奶奶”铺好喜床,找男童在喜床上滚,叫“滚床”。同时,床上放栗子、花生、红枣等让男童抓抢,象征着早生、早立子。在喜期当天,大门两旁墙上会贴“喜气”“盈门”合体斗大字,此外,族中所有门上都贴喜联,而女家一般不贴门联。
1.2.2结婚方言词汇文化语义分析
传口袋[?拗?拶huan35khou214tai51] 当迎亲的花轿抵达新郎家门口时,鞭炮齐鸣,由搀轿姑娘搀新娘下轿。新娘步入家门时,地上会铺满布口袋或麻袋,袋子由人们逐一向前传递,象征着家族的延续和传承,意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香火永续。
跨马鞍[khua51ma214an55] 在宿迁,自新娘踏入家门的那一刻起,负责唱喜话的人便会持续不断地颂唱,新娘往往需要在跨过火盆后紧接着跨过预先选好的马鞍,以此象征平安与吉祥的美好寓意。
1.2.3婚后方言词汇文化语义分析
分朝瞧客[f?藜n55?拗?拶hau35t?揶hiau35kh?奕51] 在喜期的第二天,也就是所谓的“分朝”,女方家会派人来探望,一般是新娘的兄弟或叔伯,作为回应,男方会设宴款待。
双回门[?拶ua?耷55xW?藜i35m?藜n35] 喜期的第三天,夫妻一同回到新娘的娘家,称“双回门”,然而,根据传统习俗,晚上太阳落山前二人必须回男方家,以免晚了使婆婆“瞎眼”[4]。
1.3丧葬方言词汇文化语义分析
《荀子·礼论》有言:“丧礼者,以生者事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这一论述深刻地体现了丧葬仪式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宿迁地区,丧葬礼仪与当地的民俗深度融合,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形成了独具一格且意义非凡的传统。而丧葬礼仪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既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也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敬畏。
在宿迁丧葬仪式中,葬前、出殡和葬后三个阶段各有其独特的礼仪程式。
焐骨[u41ku214] 在宿迁地带,家族成员往往在亲人去世后身披粗麻布衫,穿戴孝服装饰,内心无比悲痛。子孙手执哭丧棍,悲痛欲绝,日以继夜地跪坐于地,泣不成声,孝顺地为逝者守灵。在此悲痛的时刻,他们与逝者相伴,穿着衣服就地而睡,紧靠在亡人边或棺木旁,陪护逝者度过最后的时刻,为的是给亡者增添一丝暖意,这种习俗被称为“焐骨”。在“焐骨”一词中,“焐”是个形声字,其中“火”代表热源,“吾”表示中间的意思。结合起来,“焐”原指给物体加温,而在宿迁方言中,则特指向亡者传递温暖。
躲钉[tu?蘅35t?覦?耷55] 指入殓时用竹钉钉实棺材。逝者入棺之际,家属先以酒或清水为逝者洁面。棺材里放入与逝者年龄相符的土纸包,每岁一个,代表生命的旅程。陪葬品的多少则根据情况而定,这一系列的举措都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
放殃[fɑ?耷51iɑ?耷55] 在正吊期间,宿迁人民会聚于村落的入口,举行一场特别的仪式。他们用柴棒缚棉花球沾油燃亮插于路旁,以此来为逝者的灵魂照亮归途。根据逝者的年龄,一岁一灯,排列成行。随着夜幕降临,这些点点闪烁的烛火不仅照亮了道路,更形成了一幕神秘而壮观的景象。
回灵席[xw?藜i35lj?藜?耷35?揶i35]是宿迁的一种传统丧葬习俗,指逝者下葬后设宴款待亲友的仪式,酒席一般由家族成员操办。这种仪式既是对逝者的纪念,也是亲朋表达哀悼之情的方式,以此向逝者致最后敬意和告别[5]。
2宿迁方言礼仪词汇文化内涵考察
2.1宿迁方言礼仪词汇在民俗文化中的体现
宿迁方言礼仪词汇是一个丰富的文化宝库,其中所蕴藏的生动形象和富有哲理的文化内涵,是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和民俗对于地方来说是祖先时代积累起来的珍贵文化,它们早已融入一方人民的日常交际和生活中[6]。宿迁方言礼仪词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形成,具有厚重的地域文化色彩,这些词汇的使用映射出当地人民对尊卑、社交等方面的观念与看法。通过研究宿迁方言中的称谓、婚嫁、丧葬礼仪词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宿迁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念。
2.1.1称谓词汇文化意蕴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称谓文化源远流长,汉语里的各种称谓词语反映的是古往今来的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7]。宿迁方言称谓词汇往往形式简单,且多由叠词组成,例如父亲叫作“大大”,爷爷叫作“爹爹”,奶奶叫作“囔囔”等。这些简短的词语不仅是简单的称呼,更是一种家庭观念的的体现,展现了对家庭关系的认可和尊重。此外,宿迁方言称谓词中“俺”字的大量使用也透露出了家族成员间的友好、和睦和亲近,例如“俺爹”“俺娘”和“俺弟”等,让人深切感受到宿迁人民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厚情感。
称谓语俗是一种民俗语言学现象,更是尊卑秩序在词汇上的反映。这些称谓词汇既体现对长辈的尊敬和敬爱,又体现晚辈间的亲密关系,暗含了家族中平等亲近和相互扶持的情感,展现出家庭成员间关系的紧密,尊卑有序。
2.1.2婚嫁词汇文化意蕴分析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家庭是由婚姻关系的确立而组建的,因此,“和”文化渗透在整个婚嫁过程中,而且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叉火盆”“拜堂”“迎亲”等方言词汇寄托了宿迁地区家庭对婚姻幸福的期待,也饱含对夫妻二人婚后家庭和睦美满的衷心祝愿。“提亲”“访亲”“看亲”都是对婚姻的高度重视,双方父母和双方本人的谨慎都是对未来家庭和谐、完整与温馨的保证和负责。
俗语有道“姻缘天注定”,古人认为一切姻缘都是上天的安排,两性的结合必须遵从天的意志[8]。婚礼通常会选择在黄道吉日举办,“择喜期”“要生辰”则完美体现出人与天、神、良辰的统一,表达了对新人吉祥如意、顺颂时祺的美好祝愿。
中国自古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婚姻代表家庭的形成,婚姻是家庭形成的基础,有了“家”,“孝”的观念才能更好地贯穿整个家庭。在婚前,双方父母通过“传口袋”“上头”祝福新人,新人再通过“拜堂”对父母表达感恩,这些词汇无一不承载着深厚的孝道观念。
2.1.3丧葬词汇文化意蕴分析
宿迁丧葬祭奠礼仪是当地人民怀念逝去亲人的传统形式。其中,“点汤”和“圆坟”等习俗体现了宿迁人民对祖先的敬重与思念,通过祭奠亡灵,对逝者表示崇拜与敬仰,饱含着人们对逝者的美好祝愿。类似地,“倒头纸”“牢倒饭”“打狗饼”等丧葬词汇生动地呈现了宿迁人民为逝去的亲人祈求好运的各种尝试,希望他们以在天之灵保佑后代平安健康。
除此之外,宿迁方言丧葬词汇还透露出一定的伦理观念。《论语》有言:“生礼事亲,死礼葬祭。”即生前以礼奉亲,逝后以礼祭之,尽孝之至,以慰亡魂,彰显孝道之温。“装老衣”“请灵”“脱孝”等方言丧葬词汇生动展现了孝道亲缘的伦理观念。逝者临终前亲人的陪伴、葬后亲人的挂念与祭奠无一不折射出当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2.2民俗文化对方言礼仪词汇的影响
民俗文化对宿迁方言礼仪词汇的影响是深远且显著的。方言本身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语音特色,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因素和社会信息。在宿迁,方言作为交流的工具,承载着当地的历史、传统习俗和社会规范。宿迁话中特有的称呼,直接体现了家庭成员间、朋友间及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和对待方式。
无论是当今社会倡导的和谐,还是古代提倡的尊卑秩序,都对方言词汇的语法结构产生一定影响,使得宿迁方言称谓词汇在音素方面出现比较多的叠音双音节词,并且方言词汇也多出现动宾式的词语结构类型。
宿迁话作为中原官话徐淮片的一部分,其语音系统受到当地民俗文化影响,如古入声的消失、尖团音的区分等,这不仅是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也是理解当地文化的关键。这些语言特征在礼仪词汇中的体现,如婚礼、丧葬等仪式上的特殊用语,揭示了当地人对于这些重要生活事件的态度和观念。通过对宿迁方言中的入声字、语音、词汇及相关民俗条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该地区的语言现状和文化特点。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认识宿迁方言的地理分布和类型,也为理解地方民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方言与民俗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方言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同时民俗的演变和发展也推动着方言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些传统的礼仪词汇可能会逐渐被新的表达方式所取代,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仍然值得研究和记忆。
3宿迁方言礼仪词汇的传承与发展
3.1传承现状
方言词汇的消长和民间习俗并不总是一致的,有的民间习俗早已绝迹,但是反映这些习俗的词汇依然活在口语中[9]。宿迁方言礼仪词汇历史悠久,历经数代人的口耳相传,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然而,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许多年轻人对方言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断降低。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宿迁方言礼仪词汇的传承正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方言的使用场景逐渐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宿迁等城市的年轻一代中,普通话的使用更加普及,而方言则在日常交流中逐步被边缘化,使得方言礼仪词汇的传播和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年轻一代受现代教育体系和全球文化交流的影响,更倾向于追求国际化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对于本地文化和方言的了解相对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方言礼仪词汇在教育领域的传承。此外,当前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标准化和普适性的教育内容,方言文化往往被视为边缘或次要的文化现象,导致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缺乏对方言文化的充分融入,限制了学生在校园内接触和学习方言礼仪词汇。
虽然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但在宿迁等地方,方言文化的传播仍然受到一定限制。主流媒体和社交平台主要使用普通话,方言节目的数量和质量有限,这导致方言礼仪词汇的传播范围受限,难以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3.2发展趋势
民俗方言词语承载着能够反映地域群体思想行为特征的民俗文化,同时民俗文化的发展与变化也能够直接地体现在方言词语中,不断丰富方言词语的内涵[10]。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宿迁方言礼仪词汇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人们会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创造出新d4tAVqQRAFGYNG9Fmtcjdw==的方言词汇来表达新的情感和思想。这些新的词汇不仅丰富了方言的内涵和外延,也推动了宿迁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繁荣。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再结合新媒体的发展,方言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一些媒体节目专门介绍宿迁方言礼仪词汇的特点和用法,引起了公众对方言文化的关注和兴趣。此外,社会各界也开始重视方言文化,通过媒体宣传、文化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方言文化的认识和重视。
为此,地方政府可成立专业团队,对宿迁方言礼仪词汇进行全面收录和整理,建立系统的词汇库;在中小学及高等教育机构中开设宿迁方言课堂,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方言,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开展方言故事会、方言音乐会等文化活动,通过民间艺人的表演和传承,让方言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4结束语
宿迁方言和礼俗文化博大精深,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民族风情。方言是沟通工具,也是传承和表达风俗习惯和民族信仰的重要方式。宿迁礼俗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体现了对礼仪、道德和人文精神的重视。这些活动强化了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支撑。方言和礼俗文化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方言为礼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土壤,礼俗文化通过方言表达更生动、具象。宿迁方言和礼俗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构成独特文化景观。我们更应珍视和传承这些遗产,积极采取保护措施,为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语.《东京梦华录》民俗词汇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23.
[2] 伊金龙.胶东地区婚嫁仪式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8.
[3] 丁爱侠.连云港婚嫁丧葬礼俗中的方言俗语[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1):44-46.
[4] 程方银.宿迁特色文化[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5] 黄墩逐.宿迁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
[6] 孙田田.宿迁方言与民俗中的语音隐喻[J].今古文创,2022(48):116-118.
[7] 赵艳梅.语法化视域下称谓类模标的语义演化机制及路径[J].语言与翻译,2022(4):14-21.
[8] 杨莉,支佳杰,周婷.商州婚嫁方言词及其文化透视[J].商洛学院学报,2019,33(1):24-28.
[9]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208-224.
[10]李文菁.鲁南“辞灶”民俗方言文化内涵研究[J].西部学刊,2023(12):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