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博物馆场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探讨
2024-08-05马梦洁
作者简介:马梦洁(1994-),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馆员,研究方向:明清史,博物馆展陈策划。
摘要:当今社会博物馆场域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包括展陈展示、公众教育、文化传播、社会交流等方面。它的构建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博物馆内外的空间、设计布局、参观者的需求、展品类型等。在此基础上,如何有效地利用和优化场域,博物馆工作者如何在其中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传播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进行传承。该文通过对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云锦专题展览、社教活动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探讨作为中国古老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如何由民间大众、从业者手中更好地移接到博物馆这一场域进行有效的互动,并提出进一步思考,优化博物馆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场域;文化传播;南京云锦;手工技艺;博物馆展览;非遗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3;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6(b)-0080-04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Contemporary Museum Field
—Nanjing Cloud-Pattern Brocade as a Case Study
MA Mengjie
(Nanjing Museum Administration, Nanjing Jiangsu, 210000, China)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the museum field is a multifaceted concept that includes aspects such as exhibition displays, public education,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Its construction requires considering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design arrangements, the needs of visitors, types of exhibits, and more. Based on this, how to effectively utilize and optimize the field, and how museum workers can better carry out cultural heritage and transmission within it, are worth studying,particularly for the inheritance practi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a case study analysis of the Nanjing cloud-pattern brocade exhibition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t the Jiangning Imperial Silk Manufacturing Museu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anual weaving technique of Nanjing cloud-pattern brocad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highest level of ancient Chinese brocade craftsmanship and one of the worl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Practice has shown that is an excellent exploration of a contemporary path, which in turn brings further reflection on optimizing the pro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museum field, promoting it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Key words: Museum field; Cultural transmission; Traditional crafts; Nanjing cloud-pattern brocade; Museum exhibition;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近些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持续发展,“博物馆热”“文旅热”持续升温,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被广泛讨论与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2022年12月,总书记对其作出重要指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
1 博物馆场域概念
当代博物馆作为一个向社会公众开放,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某种程度上可以围绕博物馆场域这一概念来进行讨论。对于场域这个概念,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这样表述: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大的整体世界存在大量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这些社会小世界都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的客观关系的空间。同时有学者认为,“布迪厄的场域不是一种对社会的单纯的空间分割,而是指有一定文化特征因素在其中作用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社会性的‘场域’,主观性的东西已经被包含进去”[2] 。
涉及文化场域理论的更细致的讨论如下。文化场域是由一些共同的价值观、信仰、行为准则和符号等因素形成的。不同的文化场域具有不同的规范和价值体系,也会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各自不同的影响。文化场域既是空间本身,是空间产生的基础,同时也包括在这一空间中产生的互动过程,“文化实践同其他各个场域的不同实践在象征性结构的同构性及其象征性运作的同步性,将引导文化实践同各场域多种实践之间,有可能相互交错、连结、渗透,并完成相互转化”[3]。布迪厄认为,文化场域理论有助于理解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并能够阐明社会中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也有助于理解人们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和决策。直接原因是文化这一场域的核心是“人”。
在以上这些定义中,博物馆场域可以理解为博物馆内外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中所涉及的人际关系。在博物馆场域中,人们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等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展示和解释方式、展品布局、陈列方式、文化背景等,同时也被博物馆中存在的规则和习惯所制约。博物馆场域对参观者的体验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博物馆通过不同的展示方式、引导途径等向参观者传递出不同的文化内容,一定程度上影响参观者的认知和审美情趣,其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受到发生场域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场域的各个方面。所以营造何种类型的场域很重要。除此之外,博物馆作为公共教育机构,承担着许多社会责任,如文化传承、社会教育和文化交流等,这都对博物馆的场域设计和管理提出了更严格而全面的要求。
2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
在博物馆场域中针对不同内容的展品、不同形式的展陈有着不同的要求,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殊的一类。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明确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4]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来看,它是指一定社会群体在长时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形成,并代代相传,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例如口述技艺、表演艺术、节日习俗、传统医药、手工艺制作等。它有着自身所带的多样性和人类学特征,并不像文物展品那样静态,并具有客观可控性。从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对于南京云锦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探索可见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云锦是在南京生产的,以锦缎为主的各种提花丝织物的总称,因其纹样绚丽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云锦”。“云锦”一名在南朝记载中出现,至少也有整整1 500年的历史了,已有的资料证明,南京云锦在元、明、清三代十分盛行,直到现在,其生产流程和技术传统一直传承延续着[5]。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云锦在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用料多样考究,质地坚实,立体感强,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形成了金碧辉煌的独特壮美风格。它继承了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又融会了其他各类丝织工艺的经验,为我国传统织锦工艺巅峰之作,代表着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复杂而严谨,有着百余道严密工序,挑花结本、通经断纬、挖花盘织、逐花异色等工艺至今不能被现代机器替代。大花楼木织机作为织造南京云锦的工具,长5.6 m,宽1.4 m,高4 m,由1 924个零部件组成,是中国古代束综提花机中最复杂、最奇特又最完美的织造工具。“如织一些复杂的妆花织物时,织手往往要默记几十种口诀;足踏开口,手甩梭管,嘴念口诀,脑中配色,眼观六路,真是全身在动,每天只能织造5—6 cm,古人谓云锦寸锦寸金,一点也不为过。”[6]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作为中国古老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8月《地理标志产品 云锦》国家标准在南京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同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 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云锦的传承实践
3.1 专题陈列展览
正如非遗定义所阐述的,其为一定社会群体在长时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形成,并代代相传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云锦织造业在鼎盛时期作为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拥有3万多台织机,近30万人以此为生。云锦的发展曲折、漫长。古代官办织局的额设工匠和民间机房的个体匠户世代相传,通过师徒授受和技艺口诀,把云锦技艺传承至今。如今,作为“中国金色名片”“文化使者”,南京云锦更是赋能“一带一路”文化繁荣,助力大国外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增光添彩。如何在博物馆场域中将其传承释义,江宁织造博物馆做了许多实践路径探索,包括陈列展览和各类社教活动。
江宁织造博物馆作为专题类博物馆,其基本陈列《云锦天衣》中更多地是体现知识性、全面性、普及性,以云锦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文物展品和情景布置带领参观者系统地了解云锦历史。
2017年江宁织造博物馆与蜀锦织绣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四馆联合举办《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织锦专题展览,既是中国织锦文化展示的首创,又在“一带一路”的新时代背景下,通过不同织锦作品和技艺的陈列解析,以联合办展的形式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中国织锦文化的研究,建立起中国织锦文化的交流平台[7]。
2022年江宁织造博物馆与进博会伊朗国家馆等多家单位合作的《伊朗现代艺术品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艺术展》和美双展,围绕“和”与“美”的理念,用文化开展交流互鉴,进行古今中外不同的艺术气息的超时空对话。《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艺术展》更多地从美学视野下解读云锦,以金色这一云锦主题色作为设计元素,呈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的精妙绝伦之处。展览共展出近百件丰富多样的云锦相关展品,包括极具审美情趣、纹样寓意丰富的精美匹料,并选取勾勒纹样图案进行寓意解读;展现用料考究、严密复杂工序的织造技艺。因为开展背景为新春佳节,也适时展出多件寓意美好祝福的华美云锦匹料,如蓝地真金妆花缎童子攀枝匹料,在纹样取材上,选取婴戏纹传统图案,多彩姿态的活泼孩童嬉戏游玩,寓意多子多孙、富贵满堂,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个展览以整合、脉络的串联主题方式呈现,演绎南京云锦展品所承载的文化艺术价值,带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和美的视觉享受。
在云锦非遗类展览策划过程中,不仅要向观众普及知识类内容,更多地要在博物馆场域中让参观者爱上非遗,感知非遗的魅力所在。从普及系统性知识、审美情趣渲染,到开展近距离互动体验,活动覆盖各个年龄阶段、文化层次人群受众。
3.2 社会教育活动
除展览外,多元素建构的博物馆场域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社教活动达到非遗传承的目的。除常规在公共空间开设系列非遗课程,开展动手活动,江宁织造博物馆还策划了“溯源·实践·畅想——云锦织造研习班”,循着历史的脚步,进行文化行走,去探寻云锦的源起、兴盛与衰微。学员们一路探寻赤石矶边的斗场锦署、绫庄巷、绒庄街和踹布坊,漫步南京路,亲自感受织机穿梭,在此过程中云锦的脉络纤毫毕现,生动而形象。
3.3 实践经验讨论
通过云锦类展览策划和社教活动,我们可以逐步累积相关实务经验。“在具体的博物馆展览实务中,策展方应该依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将展品、图文版面、辅助装置、音响照明、路线布局、建筑空间等一系列要素综合起来,不仅呈现出展品在具体文化情境中的社会信息,而且进一步对展览的价值内涵、视觉形象、表述语言和交流方式作出意义阐释,向观众传达故事、理念与价值。”[8]并且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要逐步探索博物馆场域设计新的表现介质与载体,可以探求打破策展者在故事中所构建的叙事时空,在固定的时空、人物、事件等元素的组织序列以外,通过数字化交互技术体验无限想象的新的场域和叙事方式。但将数字化运用于现代博物馆展陈策划的时候,要注重一些原则的运用,例如:投入比例上要量力而行;注重文本内容,不要本末倒置;科学设置,强调人的互动体验感受等[9]。
4 博物馆场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我国民间大众多样的生产生活实践经验极大地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践中反映了人民群众丰富知识和智慧,见证了历史沿革。不同民族、地区的非遗内容也彰显了地域文化特色,在发展传承中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互动交流形式。但同时,由于传承方式、传承对象及社会背景等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认知、保护与传承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今身处数字化时代,口传心授的传统非遗传承方式使得非遗传承、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需要逐步完善更新。“2010年文化部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近些年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已建成的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资源数据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管理系统。”[10]
非遗项目基础数据的逐步采集,要缓慢建立起大数据资源体系,为非遗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不断激发非遗潜能,保持活化状态,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和互联网平台加大对非遗的宣传力度。
受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抖音短视频平台曾发布《2022非遗数据报告》,从中可以看出相关视频传出和播放量都很高,而且从非遗内容创作者年龄来看,80、90后年轻人是主要力量。年轻人对非遗的态度并非视之传统、严肃且无聊,只是需要更多样化和创新的互动方式。将当代的数字技术与所谓的非遗传统融合发展,在文旅产业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运用与实践发展。数字技术的赋能,也不是简单将非遗技艺内容直接呈现在互联网平台,要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进行视觉上、内容上、信息上的科学处理,使载体带来新的机遇。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注重“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的结合,“我们在着力保护文化遗产物质载体的同时,必须重视发掘和保存其蕴含的精神价值、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更积极地探索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科学方式和有效途径”[11]。
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内从业者与管理者要通过相关非遗项目保护规范化管理、完整保存资料档案、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库等措施,确保传承人群梯队有序发展,加大宣传力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潮”起来、“活”起来,增进非遗与普通大众的关系。
在博物馆场域除了进行适时的宣传普及,也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如建立全景云展厅,更多维地展现与保存展品;适时利用科技手段,如文物三维数字化项目、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设备、精准的纹理映射算法,全方位地留存文物的三维数据,为文物复制、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博物馆展陈、社教实践案例分析,探讨在博物馆场域如何有效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并探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场域的系统性保护与发展,从而探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艺术展》尾厅短短一行字所说:“绘织生活美学,丰富世界遗产”。当代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转化发展上有更远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通知[EB/OL].(2022-12-16)[2024-4-16].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fwzwhyc/202212/t20221216_ 938134.html.
[2] 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46-150.
[3] 高宣扬.论布尔迪厄关于“象征性实践”的概念[J].哲学研究,2016(3):66-73.
[4] 屈华,夏雪飞.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述评[J].文学界,2010(4):192-194.
[5] 钱晓萍.中国织锦大全:三大名锦篇[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155.
[6] 徐仲杰,等.南京云锦[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2:98.
[7] 江宁织造博物馆等: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8:77.
[8] 刘沙.阐释人类学视野下的博物馆展览研究[J].东南文化,2020(5):161-166.
[9] 林南红,叶菁.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运用与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7):68-71.
[10]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遗产,2015(1):1-10,157.
[11]单霁翔.全球视野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新发展[J].当代中国与世界,2022(1):5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