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地区小学生方言现状与发展的调查分析
2024-08-05唐卫明崔文慧
基金项目:2024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百句老古话:传统俗语家庭隔代共读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4B126)相关成果。
作者简介:唐卫明(1979-),男,浙江杭州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思政课程和地域文化研究。
摘要:人类发展中的语言分化使人类文明更具多样化和丰富性。汉语在发展中,也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与历史特性的不同方言。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原农村地区逐渐发展为新城区,原住民儿童群体中的方言使用也趋于弱化。该文通过调查发现,在同方言小片临近地区,小学生方言弱化程度与该地区城市化发展明显相关。在同一地区不同年龄段小学生中,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方言弱化。家庭因素、生活方式、儿童兴趣、人口流动、学校教育等,均为导致方言在小学生群体中弱化的原因。从文化传承的紧迫性与学校教育的两难性出发,学校课程开发、家校配合活动和社会多方协作,则是当前传承和保护方言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地区;小学生;方言;使用现状;发展;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6(b)-0042-05
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alects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Urbanized Areas
—Taking the North Sandun District of Hang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ANG Weiming, CUI Wenhui
(Dayu Road Primary School, Hangzhou Zhejiang, 310030, China)
Abstract: The language differentiation in human development has made human civilization more diverse and rich. Chinese has also formed different dialects with distinct regional and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in its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s the original rural areas gradually develop intof82718583439c70e32adacde29975e7d new urban districts, the usage of dialects among aboriginal groups of children tended to wane. In areas close to the same dialect, the degree of weakening of the dialect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obvious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the region. The weakening of the dialect has also been demonstrated to varying degree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the same region. Family factors, life patterns, children's interests, population mobility, school education, among others are among the reasons for the weakening of dialects among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 population. Starting out from the urgency of culture succession and the dilemma of school education, school curriculum exploitation, home-school coordination activities, and social multi-party collaboration are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for inheriting and preserving dialects at present.
Key words: Urbanized areas;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Dialects; Current usage status;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1]在人类文明长河中,产生了多样化的语言,使人类文明更具丰富性。汉语在发展中,也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与历史特性的不同方言。方言是发展的语言分支,而在当前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原有农村地区逐渐发展为新城区,原地域人群使用的方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笔者以杭州市三墩北地区为例,对城市化地区小学生方言使用现状及其发展开展了如下调查与研究。
1 方言概述与发展沿革
1.1 方言的概述
方言(dialect)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2]。而社会方言是因同一地域上的社会成员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语言变体。本文所指方言即狭义上的地域方言。
1.2 地区方言的发展沿革
因为地域上的差异,方言也会形成各种分支。《民国杭县志稿》对杭州及附郭县的方言叙述大致如下:“本县人口所操方言,临城一带以杭州官话为主,原仁和县地界为仁和话,原钱塘县地界为钱塘话,两地语言较仿佛,与德清、武康一带话相类。独有龙坞山以南之上泗区县民所操语言与富阳县类似。”[3]
《杭州市志》中依据语言学理论和界定,将杭州市行政规划调整前各城区方言均归入吴语方言区北吴语(也称吴语太湖片),具体分为:杭州小片杭州话、苕溪小片余杭话、临绍小片萧山话。根据这一划分,三墩北一带原归钱塘县,旧属钱塘话,有别于杭州官话,现代语言学上划入“吴语太湖片苕溪小片余杭话”。
2 方言现状与成因分析
2.1 同小片方言现状比较实验
北吴语苕溪小片亦称湖州小片,按此划分,三墩北地区与临近的杭州市余杭区、湖州德清县都同属一个接近的方言小片,理论上应不存在较大的语言沟通障碍。为此笔者曾做过以下实验:
A校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北,该地经历城市化已十余年;B校为杭州市余杭区某小学,该地目前正在经历城市化发展;C校为湖州市德清县某小学,目前尚未启动城市化。A校和C校直线距离在30 km以内,B校位于两校中间。分别在三所学校中选取一位本地籍教师和学生,用方言提问对方在校学习情况,并静听对方的方言回答,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对象均要求选取能熟练使用方言的学生,这项工作B校和C校都易于A校。实验中,三地教师互相使用方言交流基本无障碍,可知三地确属同一方言小片,且在这一代群体中保留大量相同的方言词汇和发音,但B校和C校教师均认为A校教师的方言中带有部分杭州官话。从实验结果看,A校学生在听B校学生、C校学生的问话时,都出现了理解上的歧义;A校学生提问B校学生、C校学生时,也有对方不能完全听懂的语句;B校学生在听C校学生问话时,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三校参与的教师都认为,C校学生的方言更易听懂且接近原有方言特征,B校学生次之,A校学生用方言提问时夹杂着普通话发音和语言片段。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在不考虑区域内小方言变种的情况下,三地小学生使用和接受方言的情况与该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程度呈反比关系,即城市化发展程度越高,该地小学生使用与接受方言的程度越低,而年龄层次越低,这种差异越明显。
2.2 不同年龄段儿童方言现状调查
笔者再以西湖区三墩北小学生为例,进行了“传统俗语测验”和“方言使用问卷”两项内容调查,首先,选用了几句当地长期流传的传统俗语,让本地籍学生分别用方言念一念。测验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层次递减,学生熟悉程度也明显下降,一年级新生与中高年级的差距尤为明显。
在低中高三个年级的抽样学生与家长调查中发现:年级越高日常使用方言的学生越多,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言基本是与祖父母交流,很少是与父母交流。作为父母,也不大愿意孩子传承方言,而且越是年轻的家长对于方言越消极。对于当地方言的走向,很多家长都表现出一定的悲观态度,基本认为其可能会被普通话取代。
2.3 儿童方言颓势成因分析
在调查中,笔者通过与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交流,针对学生方言的缺失及其呈现的颓势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的原因。
2.3.1 家庭Y6sDNsB2R7xl/Fv0cc18TU8gn6kmPO+73yTfhpkar+M=因素影响
不少家长把普通话与文明对等起来,认为会讲普通话,是现代人的一个标志。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基本上一直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家长不用方言与孩子交流,孩子也就对方言逐渐陌生了。再加上城市化发展之后,这些地区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学前教育,也减弱了在家庭中方言交流的能力,孩子失去了学习地方性母语的最佳时机。另外,一方家长往往来自其他地区。在交流中发现,这些父母自己也很难融入本区域方言,在家庭生活和日常工作中,一般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在教育孩子时也首选普通话。
2.3.2 生活方式变化
方言多与生产生活方式紧密联系,随着城市化发展,原有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新鲜事物异军突起,几乎都很难用方言表达,而随着旧有事物消亡的还有与其相关的方言词汇。
另外,在农村特有的生活环境中,方言的使用场景很多都是在邻里之间。在城市化发展后,这些农村家庭大部分都住进了新型的农村安置房小区中,其与城市小区基本一致,邻里的交流少了,自然使用方言的机会也少了。
2.3.3 学生兴趣淡薄
来自农村生产生活中的民间口头文学,是方言传承的重要载体。早先的农村孩子几乎是听着用方言念出的童谣、俗语长大的。但是,这些资源现在都在逐渐失传。通过调查发现,年轻人对这些民间口头文学不愿传承的主要原因是不感兴趣。而日常频繁接触电子产品,也导致了孩子对方言越来越陌生。当代孩子对电子产品及其附带的语言传递均有浓厚兴趣,在这些感兴趣的事物中学会了普通话,并自然而然地将普通话认同为原始母语。
2.3.4 流动人口增加
城市化发展之后,这一地区的人口结构迅速发生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新建的城市小区迅速成为新城市人的居住地;另一方面,伴随工业化发展,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基本租住在城郊结合部。流动和迁入人员都带着各自方言,除了与当地人密切相关的行业,大部分流动和迁入人员不会学习本地方言,与当地人交流时大多使用普通话。这样也导致了在城市化发展地区,普通话的使用率大大增加,而方言使用范围逐渐缩小。
2.3.5 学校教育作用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一直提倡使用普通话,这是符合教育的基本方针政策的。但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往往存在这样的误区:把“提倡使用普通话的教育”和“教育必须接受普通话”等同起来。在笔者所在地区,曾经有部分教师把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较差归咎于其在家中没有好好使用普通话。在这样的认识下,很多学生产生“说方言的原罪感”。久而久之,在教师、家长和学生群体都十分排斥使用方言。
3 方言传承的责任与发展对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永久性文件《岳麓宣言》号召国际社会及各国、各地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积极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资源和语言的多样性[4]。推广使用普通话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职责,同时,其又有传承地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在城市化进程中,方言颓势紧迫的现状下,方言等地域文化应如何继续发展?这有待于政府、学校、社区、科研机构、文化部门等多方面协同努力。
3.1 方言传承的紧迫性
“方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是传统文化的沉淀,是历史的活化石”[5],一些方言词语中保存着古汉语词汇,有些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都已消亡。例如,《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中有这样一句:“在唐三藏虽是故人,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不可惊动他知”。其中,“罗唣”一词很难理解。但是,在北吴语苕溪小片中就有“罗唣”一词,是“玩,戏弄,捣乱,寻事”的意思。
方言作为地方文化之一,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包容性越强越能显示出其魅力。例如,北吴语苕溪小片余杭话属于明显的吴侬软语,带着当地柔性淳朴的民风,而杭州话带着明显的中原语音,有精明干练的语言风格。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推广普通话仅是推广一种交际工具,而不是取代方言,方言是不可能消失的。但是,我们也要时刻关注其发展。所以,“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以及在此基础上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方言的保护和研究已经相当迫切”[6]。
3.2 学校教育的两难性
从立法角度看,推广使用普通话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都明文规定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推广使用普通话。“汉字和普通话的地位以法律的形式得以固定下来,方言的地位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7]从另一个角度看,方言作为地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保护的主阵地也不可能是学校。
然而,教育的发展既要面向未来具有创新意识,又要传承人类已有的传统文化,这当中也包括了地方的语言。而且,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学校教育又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对于以方言为主的口头文学、民间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承者的学校,更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所以,面对方言的传承与保护,学校教育就处在这样的关键位置,一方面必须规范地依法执教,另一方面又必须在传承传统文化中起到积极作用。
3.3 发展对策的多样化
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应在传承文化多样性和保护地域文化中尽到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但在城市化下方言颓势明显的现状面前,其发展传承的对策需要由多方来共同协调。
3.3.1 学校课程的开发
在依法执教的前提下,学校教育必须坚持推广普通话。但是,学校教育可以从开发校本课程出发,对方言的传承与保护开展积极的行动。笔者基于三墩北地区城市化发展而导致儿童方言颓势的现状,先后开发了“民间口头文学”“家乡口述历史”“旧物拾理”等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渗透方言的传承与保护。“民间口头文学”课程主要是搜集流传多年而积极向上的民间故事、歌谣等,并尝试用方言说一说、读一读。“家乡口述历史”课程则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家乡主题单元和近现代史单元的补充课程,以儿童口述历史研究的形式,采访亲历者,让亲历者用方言讲述家乡的历史,“方言通过口述表达,而口述则作为方言表达的方式”[8],学生在记录过程中自然也接触了方言中承载的故事。笔者在学校所在区域大规模拆迁前,还收集了一大批生产生活旧物,后来建设了校园乡土文化陈列馆,也随机开发了“旧物拾理”课程。课程实施面向全校师生,学生每学期凭“乡源卡”参观陈列馆,能够用方言简单介绍生活旧物,即算完成课程学习[9]。
近年来,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施行,笔者申报了课题“百句老古话:传统俗语家庭隔代共读的实践研究”,结合课题研究开发了“百句老古话”课程。课题研究前期,笔者搜集了部分民间传统俗语,结合儿童年龄特点几经整理,弃其俚俗、取其精华,并系统归类汇编成“百句老古话”手册;又利用传统俗语“语言简练形象而又蕴含着深刻道理”的特点,在学生家庭开展祖孙隔代共读实践,并将其逐步整合到思政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中。
3.3.2 家校配合的活动
“方言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元素,其保护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10],离开了家庭环境,方言保护与传承将无所适从。上述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需要家校之间的互动配合。在开发前期,笔者搜集的一部分民间童谣、故事和传统俗语都来自家长群体,旧物收集则更是通过学生发动家长捐赠。课程的实施也需要家校间的活动来保障。例如,因多数传统俗语都存于祖辈日常方言口语中,“百句老古话”课程实施中,每句都安排了“祖辈教我用方言读一读”的实践,借助共读与回忆,再现家庭养育的情景,重温祖孙陪伴的亲情。学校课程开发是有计划的,但是,遇到突发现象时,往往可以将其作为教育契机,开展适时活动,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合作,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方言、传承方言。
3.3.3 社会多方的协作
当然,城市化发展中传承与保护方言,除了学校与家庭的作为,村委社区、科研机构、文化部门等都应该多方协同合作,方言的推广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走出当下的困境。
作为基层自治性组织机构,村社委员会在传承与保护乡土文化中应起到积极作用。以方言为例,社区文化场馆应面向儿童,让有知识的长辈用方言讲讲老故事。经济条件好的新型社区,也可建设小型语音博物馆,把当年农耕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再现出来,并以语音方式标注事物的方言读音。同时,可以把一些典型的童谣、儿歌、谚语用标准方言形式录制下来,长久保存。另外,社区、学校、文化部门也可以联合举办方言故事大会、节日联欢会等活动,鼓励方言曲艺节目,以活动方式来传承和保护方言。
当然,城市化发展中方言颓势是势不可挡的。所以,科研机构和语言工作者也应在部分方言词汇消亡之前,收集更多方言中的古汉语词汇,以供进一步研究。
4 结束语
本文以学校课题研究为契机,仅以城市化发展中典型地区——杭州市西湖区三墩北地区的儿童方言现状为调查对象,通过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传承与保护的对策。当然,在当前现实下,包括在方言在内的文化多样性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有待于社会各界引起重视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28-233.
[2] 张树铮.语言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50-55.
[3] 汪坚青,姚寿慈.民国杭县志稿[M].杭州:余杭县县志办公室影印本,1985:42.
[4] 田立新,易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建设成效及深化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2019(4):2-7.
[5] 刘少杰,吴旭飞.留住乡音、记住乡愁: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方言保护的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8):101-102.
[6] 祝亚雄,崔颖.方言保护:文化多样的视角[J].语文学刊,2009(13):134-136.
[7] 毕文波,孙云燕.方言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J].汉字文化,2021(2):16-17.
[8] 浦一枝.浅析当代吴语方言传承与面临之困境:以口述历史为突破口[J].汉字文化,2023(14):16-18.
[9] 唐卫明.新城区学校乡土文化场馆的建设与资源利用[J].教学与管理,2022(17):22-24.
[10]任斐.语言、方言与文化传承[J].文化学刊,2022(3):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