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视觉系统的构成要素探究
2024-08-05颜如玉
摘 要:当今城市化迅猛发展,人们生活在城市中,随时可以感知城市,人所拥有的感觉也都能在城市空间中得以释放。其中,视觉作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感觉,不仅可以通过城市中具体的事物感知和获得,也可以通过城市空间、距离等因素进行把握,从而使我们形成对于城市的形象印象、情感与记忆。由于视觉功能在人们认知城市的过程中的作用重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其他人体感觉,因此从城市形象角度出发,探究视觉系统在人们认知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所体现的职能及构成其视觉系统的要素。
关键词:城市形象;视觉形象;视觉系统;城市形象建设
一、城市形象的视觉系统概念
(一)城市形象
形象指的是个体脑海中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反映。城市形象是外界存在的集合体,人们对城市的人文、空间印象,便是对该城市所做出的综合评价,这一评价中体现着城市发展理念、发展特征及其文明程度。另外,将人们的思想情感有效激发出来的城市形态和特点,也可称作城市形象。城市形象的构成因素主要包含以下两项内容:一是抽象的感知,二是具象的特征、形态要素。20世纪中期,美国著名城市规划设计学家凯文·林奇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中提出了“城市形象”这个概念。其将城市意象的组成部分划分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1]。
(二)城市形象与视觉形象
中国心理学家张耀翔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提出,视觉活动的范围不可限量,世界文化的进步多靠视觉[2]。这说明,视觉高于其他感觉,对人们的感知具有主导作用。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希望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图文并茂的书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视觉化倾向逐渐形成,受视觉刺激的影响,人们形成了更高的视觉感知水平,更加希望通过视觉化媒介获取资讯。
二、城市形象视觉系统的职能
在建立城市形象视觉系统时,应以真实存在的城市空间环境为基础。城市空间环境同人类活动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人们主要通过视觉来认识城市形象,城市视觉形象职能便由此形成。城市形象视觉系统主要有三个职能:第一是信息传播职能,第二是行为支持职能,第三是视觉审美职能。
(一)信息传播职能
倘若将城市空间中的物质形态视为媒介,该媒介会将空间形态、空间功能等城市相关信息传递给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在人们的视觉作用下,城市空间所表现出的客观形态不单单是客观存在。感官对各种城市信息进行接收之后,会将其传送到大脑,大脑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所整合的信息就被视为城市品牌形象。换个角度来说,受视觉文化影响,未来的城市空间环境将会向布景化和图像化方向发展。
建筑不同的围合方式、纵横的路网以及动感的光影,使城市空间富有画作般的表现力。人们透过玻璃幕墙眺望时,光影、街景和道路被限定在清晰的框架里,就像画境里延绵的景深[3]。这里所说的更大的画境,指的就是城市空间环境和结构所映照在幕墙上的结果。因此,广告和幕墙等作为一种城市形象视觉系统,具备了信息传播的职能。
(二)行为支持职能
一般来说,人们的活动行为可以被分成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必要性活动,二是社会性活动,三是自发性活动[4]。这三种活动都会受到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相较于第一种活动行为来说,后两种活动行为都呈现出选择性特征,对城市的空间环境也提出了较多的要求。适合人类自发性活动及社会性活动的城市环境都有其特性。这些特性会对人的视觉和其他感觉产生重要影响,例如会对人的活动产生重要的吸引和诱导作用,或者对人们的选择性活动产生积极的支持作用。
(三)视觉审美职能
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成于对城市空间环境的感知,所运用的主要感知方式是视觉感知。视觉审美可以使人们产生愉快的情感,这种体验产生于审美主体内心活动及其与审美对象间的作用与交流。
三、城市形象视觉系统的要素
在城市形象中,视觉系统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内容构成:一是客观的物质形态,二是主观认知感受。在这些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市民产生视觉美感的城市景观。其所包含的硬件内容有城市设施与建筑,包含的软件内容有媒体、城市环境等,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城市视觉系统,是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良好体现。
(一)城市色彩识别
不同国家、城市在色彩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在文化本体与民族本体中,这些色彩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城市环境色彩基于美学角度对城市中的色彩运用范围进行了界定,以此使城市景观更加和谐。相较于其他空间来说,城市颜色更为丰富,城市颜色所带来的影响深深地埋藏在人们的内心。
第一视觉性是色彩的突出特征,人们第一眼看到的往往不是物体,而是色彩。色彩实验显示,人们在观察某一物体时,会将80%的注意力放在色彩上,将20%的注意力放在外在形体上。据此不难看出,在城市中,最受关注的环境景观也是色彩。城市景观色彩之所以能给人们带来美感,是因为其色彩搭配形式十分和谐。城市色彩因素中有许多内容,它的存在依赖于各类载体。一般可以将城市视为综合系统,该系统始终处于变化中,在城市环境发展中,色彩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调和色彩因素内在关系时,需要以系统的运行规律为依据。人们对城市色彩进行规划和研究时,通常会采取科学、理性的方式方法,对复杂的城市色彩进行层层剥离,将其清晰地展现出来。
1.感性的方法
在采用感性方式对城市色彩进行研究时,人们需要进一步概括色彩数据信息,以此使城市色彩的规划工作得到更多非专业人士的支持。为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色彩规划人员应进一步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水平和城市生活鉴赏水平。人们在对城市色彩规划相关内容进行描述时,在对城市风貌及其色谱构成形式进行介绍时,可以将概括性文字与直观画面相结合,以此更好地展示色彩的规划意向。
2.理性的方式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形成了愈发紧密的联系,其在城市色彩面貌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趋同性特点。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令城市色彩体系形成个性化特点的同时,和当地文化、自然环境形成和谐关系,就必须借助多种举措,比如对与自然环境、城市人文、人工环境相关的色彩关系进行协调。
在对城市色彩体系进行分析时,需要推导城市色彩特质。具体而言,就是在对色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后,再对其展开深入分析,从而明确其色彩特质。对城市色彩构成、元素进行分析,实际上是想借此来明确各城市适合的色彩体系。通常在研究城市形象色彩之时,其理性、感性路径能够互相产生影响,选用的非技术性对策及技术性手段能够互相渗透,在此类研究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时来实现对城市色彩理性、感性的平衡。可以发现,城市形象色彩一般会追求感性和理性的平衡。
(二)城市公共设施的视觉张力
城市公共设施用于室外活动,它具有开放性特征。此类设施是可以被人类感知的,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同时也具备明显的实用性特点。因此,不论是在研究城市形象设计问题之时,还是在对城市形象可识别因素进行设计之时,通常都会讨论到此类设施。在城市形成的同时就会出现此类设施,随着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发展程度不断加深,这类设施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其功能也会更加多样、新颖,分布也会更加广泛。由此可见,对于城市形象视觉系统的构建和优化来说,此类设施的设计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对城市形象视觉系统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形象视觉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这一个体是十分复杂的,所以纵然他们见到的是同一类事物,其形成的城市视觉形象也不一定相同。究其缘由,则是因为个体感受会受到经验、动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三)城市的建筑样态
对于城市和建筑存在的关联,可以这样来理解,即:当建筑数量为1时,其属于建筑;若其数量大于1,则属于城市景观。可以发现,在塑造城市形象之时,建筑在其中除了扮演主角外,还属于城市景观特色之一,能够对城市品牌形象产生深远影响。
以城市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其结构为研究内容展开研究能够发现,其主要由三部分通过一定方式构成:首先是实体,它和城市建筑对应;其次是界面,它和城市表皮对应;最后是空间,它和城市空间围合对应。实际上,在城市形象视觉系统里,作为主体要素的建筑对于城市品牌形象来说,属于它的视觉媒介。若是按照视距来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三类:首先是远观类建筑,其次是近观类建筑,最后是中观类建筑。此次研究中选择的主要是后两类建筑。若是从时间层面进行观察,本文主要是研究多元社会价值并存的今天,在城市形象视觉系统中,各类建筑的价值及其形态表征。
第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建筑行业就获得了极大发展,其建造的建筑逐渐多元化,而其能够出现这类转变,和信息时代的视觉化倾向存在十分紧密的关联。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民众开始对建筑视觉感知给予重视,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建筑的独立性,促使各种更具个性化特点的建筑不断涌现出来。第二,当人们开始具备越来越强烈的房屋所有权意识以后,以往的城市开始被认为是由各种零散景观拼贴而成,城市建筑消费及视觉倾向是其主要表现,基于此,新型城市视觉形象也得以形成。第三,在城市视觉形象被更新以后,受到社会文化及民众生活习惯的影响,其开始呈现出愈发明显的多元化及混合化特征。
经分析可知,民众借助触觉及视觉而感知的建筑外部便是其表皮,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外墙,二是屋顶。当前,伴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施工材料及技术等都取得了极大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表皮拥有了更加灵活的表现形式,同时其媒介化特点也变得愈发明显。通过对建筑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作为一类文化载体,除了能够传达信息外,还和城市空间界面存在紧密关联。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从视觉上进行观察,建筑显示的界面由影像以及符号等组成,其媒介化特点十分明显。
(四)媒体与户外广告
虚拟的文字、图像、影像成为新的城市景观元素,最初体现在城市商业中心,例如,霓虹灯管组织成波普化的文字和图像,并代替原有的建筑外墙、空间界面形成城市景观的“第二次轮廓线”[5]。作为视觉城市文化,户外广告能够体现城市文化建设情况,不论是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还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其都能够发挥极大作用。除此以外,户外广告还能够对城市图像表现力进行强化。
如今,在构建良好城市形象之时,大部分城市对于户外广告在其中的作用并未形成充分认知,能够从城市形象建设视角来开发、利用户外广告的城市更是少之又少。同时,不少城市在规划户外广告之时,还是像以往一样只是进行笼统规划,在管理这类广告之时,选择的管理手段通常是整顿或者审批等。在构建良好城市形象时,可以对优秀的国外户外广告管理经验进行借鉴,提升我国城市户外广告设计的科学性,从而令其在展现地方特色的同时,满足时代和民众的需要,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景观。
四、结语
城市形象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城市发展和管理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它们通过信息传播、行为支持和视觉审美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认知。城市形象系统不仅是城市的外观,更是城市文化和历史的体现,它们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城市的标志和象征,反映出城市的传统和价值观。城市色彩、城市公共设施、建筑样态、媒体与户外广告等都在城市形象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综合考虑和有效管理这些要素,可以建立一个具有吸引力、活力和可持续性的城市形象系统,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5-36.
[2]张耀翔.感觉、情绪及其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36-137.
[3]王晓健,孙小叶,王子瑄.以绘画空间为引导的数字化城市设计教学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3(3):99-102.
[4]刘文婷.城市品牌形象视觉系统的策略与探讨[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3.
[5]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95.
作者简介:
颜如玉,硕士,辽东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