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广城市街区制社区的设计引导

2024-08-05王梦良马静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6期

摘 要:探讨封闭社区对城市产生的负面影响和街区制社区给城市带来的正面效应,明确街区制社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从街区制社区的萌芽实践入手,分析推广城市街区制社区在物质空间和治理体制方面存在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广城市街区制社区的设计引导:通过开放对象的选取和开放程度的确定,实现物质空间的开放;通过基层治理的变革和防控体系的构建,实现治理体制的重建。

关键词:封闭社区;街区制;开放社区;设计引导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1]。这一政策旨在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增强社区活力,提高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实施该政策的同时,也面临规划设计、基层治理等多方面的挑战。

一、封闭社区与街区制社区的讨论

社区,是一定地理范围内,由拥有共同利益或相互联系的居民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成员通常共享一些公共设施和资源。在“居住组团—居住小区—居住区”的居住空间结构等级体系中,多以居住小区为细胞,在较大的尺度下,由两个及以上的居住小区组成[2]。根据社区的开放程度,可分为封闭社区和街区制社区,其对城市的发展分别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封闭社区与城市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封闭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随着21世纪城镇化和商品房建设进程的加快,封闭社区成为住区建设的主导模式。

1.社交隔离和社会分化

封闭社区的边界限制了不同住区居民间的互动,减少了邻里之间的交流机会。不同楼层的居民在居住空间中的隔离现象明显,可能进一步加剧社会的分化。

2.成本较大和交通问题

建设和维护封闭社区的设施,如围墙、门禁等,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由于出入口有限,各个小区内部道路与外部交通联系较少,可选择的交通路线也较少,对社区内部居民的出行造成不便。同时,大尺度的社区可能占用原本承担城市支路功能的道路,降低了城市路网的密度,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

3.缺乏活力和浪费资源

封闭社区街道以交通功能为主,界面不够活跃,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活力和多样性发展可能受到限制;公共景观置于住区内部,无法实现与城市的互动。同时,小区之间虽然相邻,但将不同的住区作为独立的细胞来看待,在封闭条件下,各个居住小区内部不同类型的配套设施难以实现共享,无法使这些公共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国外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雅各布斯提出,邻里之间最好没有明确的边界,能够彼此重叠,城市应以功能多样性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3];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提出,任何一个好的城市都具备连续的肌理,而不是“细胞”,将城市划分为一个个邻里,是在进行“徒劳的社会隔离”[4];亚历山大的《城市并非树形》指出,城市应在半网状结构间进行系统交错组织,而不应用边界将其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邻里单元[5]。

(二)街区制社区与城市

1.丰富多样的住宅

商品住宅、单位大院、传统街坊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容纳了不同的居民,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方式。街区制社区中,在较大的建筑密度下,通过多元化的土地利用,使商品住房、出租住房、安置住房和保障住房的多元化建设得以延续,居民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住宅。

2.适度混合的功能

在街区制社区中,除了居住这一功能外,还能借助沿街店面等不同空间,适度交错布置,满足居民就近休闲、文化、娱乐和商业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同时,为部分居民提供工作机会,带动周边经济网络的发展。

3.开放宜人的街道

街区制社区的街道同我国传统的老城区街道一样,不仅承担了交通功能,还为居民提供了休憩和交往的空间,实现了社区和城市的双向开放。具备城市支路属性的“生活街道”[6],是创造住区活力的主要空间。

4.丰富整合的配套

住区服务设施的规模由住区的人口数量决定。街区制社区从城市的角度,基于不同居民的需求和自身的结构优势,更加合理地考虑配套的内容、位置及配置方式,整合并共享公共资源,提高配套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

5.开放共享的景观

街区制社区将内部景观与道路和公共设施相联系,不再隐藏于社区深处,而是通过开放的手段,打破不同住区的院落边界,与城市景观进行一定程度的有机互动。不同住区的居民以可见、可游的方式,使住区的公共景观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构成。

二、街区制社区的萌芽实践

我国的开放社区实践案例相当稀缺,而社会性住宅作为政府主导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住宅类型,在进行开放社区试点时相对容易。例如,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公租房作为政府主导的开放式保障性住房,在遵循街区制社区理念的具体实践中,以人为本,将人性化空间、社区感和城市的融合作为突破点,试图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居住区产生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该项目占地9.39万平方米,地块被拆分为6个小街区,并除去住区围墙,将城市道路引入其中。总建筑面积约47.33万平方米,12栋住宅楼被街巷分为6个住宅组团。该住区将首层功能还给城市,二层则作为住区居民的内部专用空间。其中,首层临街空间引入街区商业、文化中心、卫生中心、体育设施、老年活动中心、养老设施、街道办事处、物业服务、非机动车停车位、配电用房等丰富的多功能配套设施(图1);二层为一系列屋顶立体绿化公园,6个街区由一条环形步道连为一体,并串联社区服务中心、生态农场、羽毛球场、健身房、儿童游乐场等社区服务空间(图2)。另外,为了兼顾不同住户的居住需求,分别设计了40、50和60平方米的6种装配式户型和4种超低能耗户型,将建筑平面设计为“Y”形,并采用退台式布局,通过建筑的排布,创造一团团半围合空间,以保证在高密度下各户均有足够的日照。

在百子湾公租房项目中,可以发现其结合了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交通、社会情况,基于街区制社区理念,在住宅、街道、功能、交通、尺度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规划设计,与封闭社区在空间特质方面有着显著差异,为城市社区的更新和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三、街区制住区的设计引导

要构建开放街区形制的住区,目前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对既有封闭社区实施开放政策,不仅是对社区物质空间的开放,还涉及基层治理的变革,关乎社区居民权益、社会空间,以及社区的组织、管理、服务和资源等。下文将针对推广街区制社区如何避免或合理解决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引导。

(一)物质空间开放的设计引导

1.开放对象的选取

我国已建成的封闭住区不在少数,但并非所有的封闭住区都需要实施街区制政策。在推进街区制的具体实践之前,应对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土地出让面积、路网等进行全面调查,协调各方利益主体的意愿,尤其是居民的意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进行物质空间开放。

深圳大学基于住区交通便利性的特点,以地块全天最大交通量不大于允许交通量为原则,对最大封闭范围进行推导,即:最大汽车拥有量/(户密度×汽车拥有率)。街区制社区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的尺度确定住区是否需要开放。通常情况下,平均边长400 m—500 m的大型封闭住区,甚至占地几十公顷至上百公顷的超大型封闭社区,需要进行适度的开放设计,将其转变为小型街区。此外,300 m左右是舒适的步行距离,在该范围内能够满足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而平均边长不足150 m街区的小规模住区则没有开放的必要性。

2.开放程度的确定

针对不同的封闭社区,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开放措施。确定适宜的开放程度至关重要,在实现开放共享的同时,需保证住区的领域感和私密性及安全性。在规划设计中的关键是重新确立住区的路网和界面。

关于住区的路网,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明确提及小街段之必要,大多数的街段要短,人们在街道上能够很容易拐弯。路网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周边的空间、流线、可达性与衔接问题,以及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及路网间距等指标。同时,应将居民的绿色出行作为重要考虑因素,设定防止机动车进入的慢行交通系统。适宜的慢行路网作为传统街道生活的载体,有助于提升街区活力。慢行道路应慎重考虑道路宽度、无障碍设计和铺装样式,以满足不同居民的使用需求。此外,应完善交通引导措施,尤其保证步行者便捷选择最短出行路线。

关于原本封闭的住区界面,针对不同的情况,可设计为完全开放和半开放两种类型。友好的边界空间具有渗透性和模糊性[7],注重与城市空间的交流互动和有机融合。对于完全开放的界面,应结合功能适度混合的街道空间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等共享资源进行设计。对于半开放的界面,可通过景观、高差或半私密的院落空间与外界进行过渡,也可利用不连续的建筑围合等方式进行界面控制,并在组团层面通过硬件设施,保证住区具有安全的独立空间。

(二)治理体制重建的设计引导

1.基层治理的变革

住区开放之后,社区与城市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二者需交接的公共事务增多,街区需参与更多的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基层的治理也需进行相应的变革。为了应对基层治理,相关部门要制定下沉机制与多元主体合作机制,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搭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合作平台。

2.防控体系的构建

为了及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合街区制社区的特点,构建街区开放、住区防控等多重防控体系,分别在街区、住区和组团三个层级,完成相应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快速转换。通过街区开放,实现跨区域的物资保障和医疗防护高效运行;通过住区防控,以半开放的模式实现住区外部服务的衔接与内部服务的管控。

四、结语

街区制社区作为国家推广的住区模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推广街区制社区不仅涉及物质空间,还涉及治理体制相关的方方面面,需要相关部门、企业、居民等的共同努力。本文针对街区制社区的推广,就物质空间的开放和治理体制的重建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引导,期望对街区制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6-02-22(6).

[2]郑九州,叶怡君,张一兵.开放住区模式下城市边缘区毗邻隔离住区的融合发展[J].规划师,2018(9):100-105.

[3]JACOBS J.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New York:Random House,1992:130.

[4]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0-82.

[5]亚历山大.城市并非树形[J].严小婴,译.建筑师,1985(6):206-224.

[6]秦敏,卜菁华,林涛.适宜居住的街道[J].华中建筑,2003(4):74-76,80.

[7]周扬,钱才云.友好边界:住区边界空间设计策略[J].规划师,2012(9):40-43.

作者简介:

王梦良,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马静,博士,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