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地区特色保护类乡村风貌营造策略研究

2024-08-05童佳骏苏小妹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6期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特色保护类乡村作为乡村的基本类型之一,面对城乡一体化浪潮,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原有特色被削弱、发展与保护之间不平衡等问题,所以全面探索特色保护类乡村的风貌营造策略紧迫且有必要。结合实地考察,进一步明确特色保护类乡村在风貌创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可持续的、有针对性的风貌营造策略。明确特色保护类乡村的保护与发展路径,对乡村风貌实施保障与提升设计。

关键词:特色保护类乡村;乡村风貌;浙江地区

一、相关概念解读

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相关定义,特色保护类乡村包含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类型的乡村。乡村风貌是指乡村地区的景观和环境形象,包括自然风光、建筑风格、人文特色等,反映乡村地区独有的地域特点、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浙江省基本形成了由“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多层次构成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截至2022年底,浙江省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庄前5批次共636个,拟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单65个,总量居全国第四位,省级传统村落2批次共796个。另外,浙江省还发布有10批次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432个、一般村2 105个。部分村落同时纳入以上2个或3个保护名录,统称为历史文化(传统)村落。

二、浙江地区特色保护类乡村风貌现状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浙江地区特色保护类乡村的发展状况,选取各类型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保护类村落开展实地调研。通过手机App“两步路户外助手”软件记录步行轨迹,从游客的角度出发,从历史建筑、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措施及开发条件四个方面,对被调研乡村进行初步景观风貌感知评价,总结出特色保护类乡村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通过整理浙江地区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录的乡村可知,杭州市域范围内共有传统村落166个,其中国家级65个、省级63个、市级38个,建德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集中且数量多。2023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公布了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杭州建德市榜上有名,是此次全省唯一入选的地市,故选择建德市作为开展调研的乡村。

调研前期,通过百度百科和高德卫星图,根据对乡村历史沿革、建筑特点、民俗文化、人口规模、村域范围、生产类型的初步了解,去除相似度高、村域范围小的乡村,最终选择各项属性具有代表性的四个村落作为调研对象,分别是李村村、上吴方村、新叶古村、里叶村。

第一,传统格局肌理被破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特色保护类乡村的原有空间布局、建筑形态、街巷系统等面临着被破坏的问题。新建建筑与传统建筑风格不协调,使用现代材料和设计理念,导致传统肌理受损。面对旅游业的商业机遇,乡村可能推行无序开发,为了吸引游客而建造新设施,破坏原有的乡村风貌。因资金和技术等原因,部分乡村的传统建筑得不到适当的维护和修复,致使传统格局逐渐消失。地方可能对传统格局肌理的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在城乡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其的保护和传承。

第二,乡村风貌同质化。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影响,一些地区的乡村景观失去了自身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开始趋向一致性和标准化。在建筑样式、规划布局、文化表现等方面,多数乡村开始呈现出过于相似或一致的风貌,缺乏表现各自独特地域文化和历史传承的特征。同质化不仅削弱了地方的个性和魅力,也可能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损害,降低乡村的旅游吸引力和文化价值。

第三,特色乡土景观城市化。在现代化发展中,原有的特色乡土景观逐渐被城市风格的建筑和布局替代,这一过程常常伴随着乡村向城市转型或者城市发展蔓延至传统乡村地区。乡村的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和社会生活方式等发生改变,并逐渐丧失原有的具备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的乡村景观。

第四,地方性文化传承困难。在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地区迅速被现代生活方式渗透,开始向城市生活方式看齐,其居民的就业内容也从原先的农业这一单一形态逐渐转变为涵盖农、工、商等的多元状态。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旧存在,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承者逐渐减少,仪式和节庆活动也不如以往那般正式和隆重。传统的礼仪规范和思维习惯也正在被逐步淘汰。因此,地方性文化的保护工作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与强化。

三、浙江地区特色保护类乡村的风貌营造

(一)特色保护类乡村风貌营造原则

1.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

特色保护类乡村承载着近现代社会、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信息,应严格保护村落的物质遗存和人文内涵,延续村落的历史脉络。全面考察构成村落的整体风貌、山水格局、视线廊道、景观环境,以及其他历史环境要素和人文要素,统筹考量各保护要素间的关系,保护村落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价值及历史信息的真实性。

2.整体保护和分类保护的原则

从文化景观的层面考量村落的价值,整体保护村落的历史风貌特征,针对各建筑物不同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不同的保存状况和环境特征,采用分类保护的方法,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定和整治措施,保持历史风貌特征。

3.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原则

特色保护类乡村的风貌营造中应注重对建筑等历史构筑物的保护与利用,科学、合理地进行更新,提升村庄环境品质。通过探索新的政策措施和投入新的技术手段,促进功能转型,实现村庄历史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城市活力再生。

4.持续性原则

特色保护类乡村的风貌营造应注重持续性,关注依然保持着积极社会作用的传统生活方式所营造的文化景观,并在保持自身演变发展的同时保护留存的物证。村落保护应与未来发展结合,在保持村落自身特色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特色保护类乡村风貌营造思路

1.刚柔并济,分类保护

划定保护范围,建立资源保护的“红线”,突出规划的法定性,避免转型过程中假借保护开发之名对保护建筑、传统风貌、山水资源等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采用分类分级的保护方式,在保证整体风貌格局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引导各类资源的保护工作,实现弹性保障发展,变“有限保护”为“有效保护”。

2.点线结合,全面提升

对现状仔细摸排,确定更新改造的对象,包括建筑、巷道、节点景观等。通过对局部点状空间和重要线状空间的综合整治、节点空间绿地的提升、休闲游憩设施的增设、线网设施的完善、基础设施的提升等,全面提升村落景观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3.保护利用,活化再生

积极探索“保护+活化”的历史文化遗产再生保护模式。这是一种关于遗存保护的“微循环”,即为其寻得新生命,寻找新用途,强化公众的参与度,让其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变“静态保护”为“活态保护”,把遗存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

(三)特色保护类乡村风貌营造内容

1.自然山水的保护

保护山体的绿化植被,严格控制林木砍伐,除必要的公共配套设施和旅游设施外,禁止一切建设行为。保护河道和天然驳岸,保护溪流特色断面,严禁破坏、改道。严禁覆盖、改道、堵截、填埋现有水系,定期疏浚河渠。禁止向现有水体内排放污水和垃圾,保持水体清洁。禁止缩减水塘大小,保护水塘岸线范围。对水塘进行水质治理,加大水塘环境保护力度。

2.乡土景观的提升

保护乡村中的传统景观,禁止毁田用于其他用途。对于抛荒的农田,及时采取措施,使其得到重新利用。保护村庄近郊的山林、杂木林和天然草地,未经审批不得砍伐树木和占用土地。保持田间小路传统风貌,禁止破坏性行为,如出现损毁,应及时进行修复。保护村庄内的传统景观要素,包括历史文化要素、生活生产要素、构筑物、植物等。

3.原有村落格局的维持

保护传统街巷格局和空间肌理不被破坏,街巷周边的建筑需与街巷风貌协调,允许建设新建筑,但不得破坏传统空间肌理,必须经过严格的规划审批程序。禁止任何破坏街巷空间连续性、改变街巷空间尺度的建设活动。

4.街巷空间的升级

在传统街巷的保护方面,应当维护其原有走向、宽度和空间比例,并确保两侧的建筑立面风貌、相关的历史信息得以保留。建筑建设活动需遵守贴线建设的原则,维护界面的连续性,严禁随意变更原有街巷走向或者进行拓宽。新建筑应采取本地的传统工艺和材料。传统街巷的铺地应使用原有的材料和样式来复原,道路的铺装应沿用之前使用的鹅卵石和石板,并遵循传统的铺设方法。

5.历史建筑的保护

制定专门的保护政策,对存在的古迹进行修复,维护其原有的风貌,防止现代化进程带来的无计划建设对遗迹造成破坏。对历史建筑等进行修复和加固,保留其原有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使之能够满足现代使用需求,同时又不失其历史意义。评估建筑空间和结构特点,巧妙设计,将其改造成为文化体验中心、展览馆、民宿、艺术工坊或地方美食馆。创造与历史建筑相匹配的新功能,让游客能体验到乡村的传统风貌。融入现代舒适设施,确保游客在享受乡村文化韵味的同时,也能有良好的游赏体验。

6.建筑形体与色彩的统一

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更新应与周边建筑的风格、色调、格局相一致,建筑屋顶形式为坡屋顶,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建筑外立面禁止使用大面积明度高的色彩。建设控制地带的建筑形式与色彩必须与核心保护范围内的传统建筑相协调,保护建筑的外立面,忌简单涂白、随意画图,应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前提下进行改善。统一的建筑材料是形成一个村庄基本风貌特色和色调的重要物质要素,新建建筑可以使用村庄内拆除的有价值的传统建筑的构件,以实现历史风貌的保护与延续。

7.地方特色产业的创建

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体验式和教育式旅游项目,让游客通过互动体验深入了解乡村文化和生活方式。探索以乡村资源为核心的可持续经营策略,确保在开发利用中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本质。梳理乡村故事,捕捉当地文化的独特之处,以此为基础构建品牌故事和形象。采用故事化营销,通过社交媒体、旅游博客、地方节庆等方式,传播乡村故事和品牌理念。

四、结语

特色保护类乡村的风貌营造需要着重关注三方面内容:一是保护传统格局,传承历史文脉;二是提升空间品质,打造和美乡村;三是发展村庄产业,建设传统名村。特色保护类乡村的影响要素复杂,本文研究受条件限制,故对特色保护类村庄的调研可能不够充分,对其特色要素的总结不够到位,对当前该类型乡村的现状分析不够全面,仅对浙江地区特色保护类乡村提出普适性策略,对全国同类型乡村风貌营造具备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琳,余建忠.浙江传统村落空间特征与保护利用探索[J].城市发展研究,2021(3):32-39.

[2]梁妍.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1.

[3]朱楠.青岛滨水山地型乡村风貌景观提升策略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22.

[4]迪静.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20.

[5]杨佳西,张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环境设计同质化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1(26):13-14.

[6]高溪.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

[7]林娜.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策略[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9):105-107.

作者简介:

童佳骏,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村落保护、未来社区、适老化景观设计。

苏小妹,博士,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老龄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