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制度解析
2024-08-03李锡炎
摘 要:2023年发布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是党中央从治党治国全局的高度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一部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而制定的党内法规。学习贯彻《条例》,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深刻把握其全局性和战略性,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把握其先导性和基础性,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把握其规律性,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把握其创新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思用贯通;把握其规范性和严格性,坚持全面从严治校、治教、治学;把握其全面性和完整性,坚持培训对象分类分级、全面覆盖;把握其权威性和统一性,坚持于法周延、于事有效。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干部教育培训在新时代的角色定位、使命责任和价值目标,是我们学习贯彻《条例》的切入点。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干部队伍建设;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知识培训
2023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的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一部全面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推进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党内法规。《条例》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对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培养目标、培训体制等重要方面作出权威的明确规定,旨在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条例》通篇围绕“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1]这一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目标展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新修订的《条例》,不仅为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对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人才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提供了制度保证,对于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认真学习新修订的《条例》,从政治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精准迅速地加以贯彻落实,是当前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一件大事,关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业的全局。
一、把握全局性和战略性,助力以中国式
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正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担当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伟大事业,关键在于有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从何而来?一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二是在实践中锤炼提高。实践证明,干部教育培训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时,都必先作思想理论和干部人才的准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明确要求加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2]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业,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推进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以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论述,坚持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并提出完成这一使命任务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要求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加强理论武装。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现代化,是人民所盼望所拥护的现代化,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代化。广大干部应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领导力的赋能本源,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利民为本的政治立场,牢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性角色定位、使命责任和价值目标,是我们学习贯彻《条例》的切入点。我们必须把握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紧紧围绕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从党的要求和时代呼唤的高度,正确回答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全局,怎样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全局的基本问题,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坚持政治统领、服务全局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把握先导性和基础性,努力
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
欲事立,须是心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就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固本强基,造就一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特别是要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善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人才队伍。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在历史与现实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复杂运动中进行的一项伟大社会变革。[3]面对时代呼唤和事业要求,广大干部必须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在理想信念上更加坚定,在领导能力上更加适应新要求,在领导作风上更加亲民务实。必须牢记“三个务必”,对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对在人口规模巨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中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艰巨性,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活动中,要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四个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自信自立、实事求是的领导思想方法,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迫切要求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以胸怀“国之大者”的全局意识和政治态度,超前谋划、统筹规划、主动投入,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上,走在前头、干在实处,出经验、出干部,高水平服务全局,当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实干家和行动派,发挥好干部教育培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
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就要激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思想引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把政治训练贯穿于干部成长全周期,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基固本,使干部的政治素养、政治能力与其担当的领导职责相匹配。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真挚为民情怀、高度历史自信、无畏担当精神,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聚焦聚力、久久为功,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广大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强大力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走深走实走心,使广大干部更深刻地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就要着眼于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着力培养年轻干部,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从2019年春季学期开始,习近平总书记连续6次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上开学“第一课”,亲授成长成才之道。培养年轻干部,必须着重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夯实理想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引导年轻干部扣好从政的“第一粒扣子”,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
三、把握规律性,建立健全
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
新修订的《条例》,遵循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科学总结和凝练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创新成果,把经过实践检验的创新成果和成熟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工作需要,《条例》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原则作了修改完善,提出“政治统领,服务大局”“育德为先,注重能力”“分类分级,全面覆盖”“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依规依法,从严管理”等6条工作原则。这6条工作原则,既各有侧重又有机统一,是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践经验的凝练升华,符合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是有效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行为准则。
《条例》明确规定:“干部教育培训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注重知识培训。”[1]这几个方面培训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主题主线,党的理论教育是根本,党性教育是核心,履职能力培训是关键,知识培训是基础。四者围绕主题主线,共同构成特色鲜明、主次分明、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这既是对近年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律特点的总结与升华,也是今后应予以贯彻执行的干部教育培训内容规范。
《条例》不仅对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构成作了规范化的原则规定,而且对其主题主线和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了清单式的详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培训内容及其重点,增强了培训的精准度和可操作性。《条例》明确规定了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题主线,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与党章总纲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保持了高度一致。《条例》对党的理论教育的内容作了明文规定,即“一个开展,两个加强”,也就是重点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培训,全面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培训。《条例》明确规定党性教育的内容为“一个重点,一个突出,一个强化,两个加强”,即重点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革命传统、党风廉政教育,突出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强化政治忠诚教育,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同时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学习教育,引导干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条例》规定了履职能力培训的内容:重点开展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重大决策部署的培训,分领域分专题学深学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重要论述,提升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条例》对知识培训的规定是:根据干部岗位特点和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履职所必备知识的培训,加强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帮助干部优化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养。《条例》对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及其重点的规定和细化要求,体现出鲜明的纲领性、引领性作用,对推动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服务全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切实贯彻执行《条例》,推进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把握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特点,健全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题主线,紧紧围绕党的理论教育这个根本和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注重履职能力培训,把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要根据教育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依据《条例》对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规范,构建科学管用的课程体系,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综合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访谈式等方法,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把握创新性,坚持理论
联系实际、学思用贯通
新修订的《条例》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从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到2023年9月发布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8年间,我国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新变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形成的新经验层出不穷。《条例》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理论、实践、制度层面探索形成的新成果新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这本身就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表现。学习贯彻《条例》,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握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历来是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高度重视和切实执行的干部教育方针。对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必须做到始终坚持,不能丢、不能变;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则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条例》明确规定:“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围绕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干部加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改造,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1]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内容和方式上的一种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是学懂弄通理论,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重要的是,要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解决思想困惑,检验自身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坚定理想信念,焕发奋斗精神,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条例》聚焦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出要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运用访谈式方法、行动学习法和进行实效评估等,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促进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比如,《条例》规定“干部教育培训主办单位负责对干部教育培训班次进行评估”,[1]将原先的“项目评估”调整为“班次评估”,将评估实施主体由“项目委托方”调整为“干部教育培训主办单位”,以此来提高评估结果的公信度和实效性。
五、把握规范性和严格性,坚持
全面从严治校、治教、治学
新修订的《条例》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始终,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条例》把“依规依法,从严管理”提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高度,明确规定:“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法规制度,推进干部教育培训规范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风气。”[1]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阵地和重要渠道。严肃干部教育培训纪律、规范干部教育培训行为、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有效性的有力保证。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方针政策和有关党内法规、法律法规,坚持从严治校、从严管理,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从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必须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严守纪律、严谨治学,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学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守纪律、讲规矩,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和学习培训方面的各项规定,沉下心来专心学习、认真思考,加强党性锻炼,陶冶高尚情操,保持艰苦奋斗、朴素清朗之风。《条例》还新增了干部脱产培训期间“累计请假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总学时的1/7,超过的应予退学”、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必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干部教育培训主办单位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对外请教师的审核把关”等规定,[1]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方方面面,为进一步树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党风学风,切实加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提供了制度保障。
六、把握全面性和完整性,坚持
培训对象分类分级、全面覆盖
党章对党员接受教育培训、认真学习、提高本领的权利和义务有明文规定。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履行“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历史,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的义务,同时享有“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4]新修订的《条例》有一个新的重要特点,就是从保证党章和法律法规关于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的高度,科学制定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和培训分类体系,确保《条例》适用培训对象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是推进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全局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全体干部都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制度化要求。
《条例》根据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在大量可行性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职级公务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量要求,保证全体干部都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按照《条例》规定,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全面统筹规划,分类分级具体实施,切实做到全面覆盖、落实到位。要根据不同情况和实际需要,设置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专题培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集中轮训、新录(聘)用的初任培训、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提升履职能力的在职培训和其他培训,突出干部教育培训的层次性、完整性和全面性,确保全体干部都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七、把握权威性和统一性,坚持
于法周延、于事有效
2023年发布新修订的《条例》,是党中央从治党治国全局的高度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一部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而制定的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的党内法规,具有权威性、统一性、协同性等特点。
《条例》的制定出台,体现了党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从2015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2015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发布,到2023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修订、2023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布,党中央对这部指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的修订完善是相当慎重、严谨的。为了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进一步规范干部教育培训行为、严肃干部教育培训纪律,《条例》新增了“纪律与监督”一章,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干部所在单位和干部本人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例,将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领导班子考核、巡视巡察和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的内容;对违反规定者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追究领导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给予组织处理、党纪政务处分;等等。《条例》把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到党内法规要求,加强了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增强了制度的权威性、统一性和协同性,有利于推进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全局。
《条例》对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作出了进一步规定,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主要包括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部门行业培训机构、国有企业培训机构、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并根据这6类培训机构的各自特点和优势分别规范其职责定位。这有利于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规范有序的培训机构体系。《条例》对新设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作出了限制性规定,提出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和机构编制管理权限进行审批。教育数字化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条例》提出要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数字化水平。《条例》还规定了干部教育培训考核与评估的内容方式和激励机制,要求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发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作为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的学科专业优势等,做到各方协调、密切配合,形成推动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和整体优势。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23-10-16.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N].人民日报,2020-07-01.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着力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8-18.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22年10月22日通过)[N].人民日报,2022-10-27.
[责任编辑 张 华]
Analysis of Leader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Study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ulation on Leader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I Xiyan
(Party School of Sichuan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Sichuan Academy of Governance〕, Chengdu, Sichuan 610071)
Abstract: The newly revised Regulation on Leader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2023 is an internal Party regulation formulated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officials. We should deeply grasp its overall and strategic nature and help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strong country and the great cause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rough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grasp its leading and fundamental nature and strive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officials; grasp its regularity and establish a sound content system for leader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grasp its innovative nature and adhere to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integrating learning, thinking and application; grasp its normative nature and adhere to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governance of schools,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asp its comprehensiveness and completeness and adhere 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training objects with total coverage; and grasp its authority and uniformity and adhere to the adequacy of law and effectiveness to issues. Profoundly understanding and accurate grasp of the role, orientation, mission, responsibility, value and goals of leader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new era is the high ground and entry point to learn and implement the Regulation.
Key Words: leader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gulation on Leader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ultivating officials; Party’s theoretical education; Party spirit education; performance capacity training; knowledge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