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那一缕柿香
2024-08-03黄义森
深秋的风穿过林立高楼,掀起书房纱帘的一角,恍惚间,记忆的涟漪微皱,夕阳下,故乡柿子的酡红、爷爷的背影又在我心间徘徊。
记忆中,九月是乡野最丰盈的季节,阡陌田径间,拥攘着欢声笑语。爷爷院中那棵老柿子树枝干虬曲,绿叶茂盛,其间影影绰绰浮现出不少橘红的柿子,宛如一只只大红灯笼,照亮了整个秋天。每每这时,爷爷便携了我,扛着木梯去摘柿子。他的动作熟练又稳健,每一次摘取,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仪式。而我则站在树下,负责用篮子接住那些沉甸甸的果实,偶尔有熟透的柿子,裂开道口子,甜蜜的香气便从中尽数飘出,弥漫在秋日的风中,我闭上眼,陶醉于这沁满柿香的午后。
“爷爷,你闻,柿子熟啦!”“好!好乖孙儿,爷爷给你做柿饼吃。”爷爷不疾不徐地应着,嘴角的皱纹扬起好看的弧度。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的日子,正是做柿饼的好时候。爷爷先打来一盆清水,涤净柿子,原就红润的果子更增添几分澄澈的光泽。紧接着,爷爷又在通风处的木架上整整齐齐地码上柿子,揪去柿蒂,放在阳光下曝晒。做柿饼是慢活,需耐着性子等,小孩子却总是心急的,我总不厌其烦地问:“爷爷,柿饼啥时候能做好啊?”他捋着胡须哈哈笑起来,沙哑的嗓音飘散在柿香里:“别急,再等几天,保准让你吃上甜柿饼哩!”他看着我,眼里满是流淌的温情。
随着时间的积淀,柿子慢慢皱缩,果顶下陷,色泽转为深绛,柿饼已然晒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柿饼,一口咬下,那甜而不腻、软而不烂的口感,让我陶醉其中。“爷爷也吃。”我嘴里含混着,拿起一个柿饼递给爷爷。他轻轻抚摸着我的脑袋,摇摇头:“爷爷每年都吃,已经吃腻啦!乖孙儿,你尽管吃吧!”他的言语中裹挟着柿香与爱意,无声浸润着我幼小的心田。那段乡野中的秋,因爷爷的身影与柿子的香甜被镌刻在我的心底。
s/3b2KLlA2ezr7DEimpl3mZ/2A8zfIizzP5wRUYeRkU=如今,爷爷已经作古,小院也日渐空旷萧条,唯有那棵老柿树上,每年深秋,点点酡红依旧靓丽。那份浓厚的柿香带着爷爷深蕴的爱,荡漾在九月的斜阳里。
尽管时光荏苒,但那份温润,仍弥漫心底,使我忘不了那一缕柿香。
仿写简评
文章语言细腻,情感真挚,特别是对爷爷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爷爷的形象和祖孙之间的亲密关系。如“爷爷便携了我,扛着木梯去摘柿子。他的动作熟练又稳健,每一次摘取,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仪式。”这段描写不仅突出了爷爷摘柿子的熟练技巧,也体现了他的认真和享受。同时,爷爷的语言和神态也被细致刻画,如“他捋着胡须哈哈笑起来,沙哑的嗓音飘散在柿香里”“他轻轻抚摸着我的脑袋,摇摇头”,这些描写都生动地展现了爷爷慈祥、和蔼的性格特点和他对“我”的关爱。整篇文章以柿子这一带有象征性的食物为媒介,记录了“我”与爷爷共度的欢乐时光,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爷爷的怀念和对故乡柿香的留恋,让人动容。(侯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