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名家学作文:于细微处动人心

2024-08-03

现代阅读 2024年13期

特约名师侯雪涛

语文讲师,青年作家,具有 10 年教学和 15 年写作经验,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表多篇阅读量达 10W+ 的文章,在《读者》《青年文摘》《做人与处世》等杂志发表作品累计十余万字,部分文章被选为中学语文阅读理解材料。

教育宣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导语

初中阶段的作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人物描写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秀的人物描写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能够充分展现出人物的形象和情感,于细微之处触动人心,给文章加分添彩。然而,不少学生在写作时却常常忽略细节的描写,导致文章平淡无奇,不够生动。那么,如何提升人物描写的功力呢?不妨跟着名家,学习他们从细微处刻画人物的高超技巧。

名篇赏读之人物描写锦囊

锦囊一:人物外貌描写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鲁迅《孔乙己》

琴穿了一件淡清湖绉棉袄,下面系着一条青裙。发鬓垂在两只耳边,把她的鹅蛋形的面庞,显得恰到好处。整齐的前刘海下面,在两道修眉和一根略略高的鼻子的中间,不高不低地嵌着一对大眼。这对眼睛非常明亮,不仅给她的笑脸添了光彩,而且她一走进来,连这个房间也显得明亮多了。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她的身上。

—巴金《家》

赏读

鲁迅笔下这段外貌描写,精妙地勾勒出了孔乙己的形象。如“穿长衫”“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花白的胡子”等,刻画出一个穷困潦倒、备受欺凌的落魄书生形象;一件似乎十多年没有“补”和“洗”的脏破长衫,不仅仅是贫穷的象征,更意味着人物的不修边幅与自我放逐。鲁迅以寥寥数笔使孔乙己的悲剧形象跃然纸上,引人深思。在《家》中,琴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巴金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顺序对其外貌进行描写,再抓住重点部位进行刻画,如“琴的眼睛非常明亮”突出了这一人物的灵动和富有生气。

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应注重细节,力求生动形象。可以通过观察人物的面部特征、身材体型、穿着打扮等方面,捕捉其独特之处。同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人物的外貌特征描绘得更加鲜明。

学生练笔

她戴着一副金丝框眼镜,透明的镜片后,是一双似墨水池般深邃而富有光泽的眼眸,墨玉般的长发被细心地打理好、束在脑后。她就是我们的班长。提起班长,首先想到的便是她写得一手好字。

—宋梓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孩子,来买豆腐花啊!”老婆婆亲切的话语传入我的耳中。她的头发被皎洁的月光染白,皱纹在脸上波动,形成了一排排岁月的沟壑。她用那满是老茧的大手,抓起铁勺伸入小桶中舀出了一大勺豆腐花,那豆腐花被灯光映作红色,又多了一分温暖。

—张昭阳《最美的风景》

锦囊二:人物动作描写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了!”说着,往后一交(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吴敬梓《儒林外史》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跨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施耐庵《水浒传》

赏读

在《儒林外史》中,吴敬梓用“爬”“拍”“飞跑”“踹”等一系列动词表现出范进得知中举后的种种疯态,刻画出人物内心对功名的狂热渴望,让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了解到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迂腐、病态的心理。施耐庵则通过运用精准的动词,如“躲”“闪”“抡”,生动描绘了武松与老虎激烈的搏斗过程,展现了武松的敏捷与勇猛。

在描写人物动作时,应注重动作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让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人物的行为轨迹。同时,可以通过描写动作的速度、力度、频率等细节,展现人物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变化。

赏读

马克·吐温运用神态描写,搭配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刻画出一个见钱眼开的市侩形象。这一片段描绘了裁缝店伙计托德的两次笑容;最开始见到钱时,他的笑容遍布全脸,如同“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样”;而当他瞟了一眼钞票时,“笑容马上牢牢地凝结”,而且“变得毫无光彩”。前后转变巨大的“笑”,耐人寻味,极富戏剧性和讽刺意味。冰心通过对舞者神态的细腻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舞者表演时丰富的情感变化。舞者双眉颦蹙、笑颊粲然、侧身垂睫、张目嗔视等神态转换自如,将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完美融合。流畅的文字意境深远,使人仿佛置身于舞台中央,感受到了舞者内心的激情与忘我。

在描写神态时,应注重人物表情的细微变化,捕捉人物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流露。可以通过描写眼神、嘴角、眉头等部位的微妙变化,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

学生练笔

“爸爸,奶奶怎么不喜欢大城市,想要回农村呢?”回家的路上,我问父亲。父亲睁大了眼睛,似乎惊讶于我的问题,转而又眯起眼,淡淡地笑着说道:“你还小,不懂,那是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最美的地方……”

—王一淼《读懂奶奶》

这时我看见了母亲,看见了她的眼睛,她微笑着注视着我。那目光温和慈祥,仿佛一汪澄澈平静的湖水,一下子平息了我心中的惊涛骇浪。她的眼角荡漾着幸福与期待,眼神中充溢着信任与鼓励,如一泓弯弯的清泉,缓缓地流入我的心房,我顿时浑身充满了力量。

我挺起了胸膛,昂起了头,看着母亲的眼睛,自信地微笑着,开始了我的发言。

—秦娇娇《母亲的眼神》

锦囊四:人物语言描写

睡醒一觉,虎妞说了话,语音带出半恼半笑的意思:“你干什么去了?整走了一天!”

“拉车去了!”他似睡似醒地说,嗓子里仿佛堵着点什么。

“呕!不出臭汗去,心里痒痒,你个贱骨头!我给你炒下的菜,你不回来吃,绕世界胡塞去舒服?你别把我招翻了,我爸爸是光棍出身,我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明天你敢再出去,我就上吊给你看看,我说得出来,就行得出来!”

—老舍《骆驼祥子》

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要知道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听到这么不客气的话。

“随您怎么说,都由您,”他一面走出前堂,到楼梯口去,一面说,“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话;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避免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先生……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

“报告?去,报告去吧!”

科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滚下楼去,他的套鞋乒乒乓乓地响。

—[俄]契诃夫《套中人》

赏读

老舍的这段文字通过语言描写细腻地刻画了虎妞泼辣的性格和她对祥子的复杂情感。例如,她称祥子为“贱骨头”,既表达了对他整日拉车、不顾身体的责备,又体现出深深的关切。同时,她威胁说“我爸爸是光棍出身,我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这不仅体现了她性格的直率,也暗示她为了祥子可能会不顾一切。整段对话既展现了虎妞的直来直去,又凸显了她对祥子矛盾的感情,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契诃夫在进行语言描写时,用丰富的提示语补充刻画了人物细节,展现了别里科夫的胆小怕事和科瓦连科的敢说敢为。通过对话生动地展现了两人性格的冲突,语言幽默而深刻,读来韵味无穷。

在描写人物语言时,应注重语言的个性化,突出人物独特的说话风格和习惯用语。同时,可以通过语言的节奏、音调、语气等方面的变化,展现人物的情绪和心理转折。

学生练笔

虽然没了电瓶车这个“拦路虎”,但车技有限的妈妈还是无法把车开出去。一位好心的大爷走过来想要帮忙,我看清了他的模样:五六十岁,皮肤黝黑,身穿褪了色的灰色上衣。妈妈急忙摇下车窗,向他表示感谢。“小事儿,小事儿。”大爷摆摆手。见我们的车子仍停在原地不动,他关切地问:“还是开不出去吗?要不我帮你开出去吧!”我一听,心里直犯嘀咕:他会开车?我生怕妈妈点头同意,赶忙扯了扯她的衣服。她心领神会地连忙摆手道:“不用了,不用了,谢谢您。”大爷似乎看出了妈妈的顾虑 , 笑着说:“那我给你指挥吧 !”妈妈讪讪地笑着回应:“那就麻烦您了 !”

—张楚然《温暖》

“小姑娘,你还好吧?”一位长着络腮胡的大叔从双肩包旁拿出热水瓶,把水倒在一次性杯子里递给我,“喝点温水吧,这样舒服点!”我双手接过杯子,捧着它向大叔道谢。“多大点事儿!我也没帮你啥!”大叔乐呵呵地说道。随即他又转身提醒:“司机师傅,麻烦开慢点!”我捧着手上的杯子,轻抿了一口,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张思一《人间自有真情在》

锦囊五:人物心理描写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泣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曹雪芹《红楼梦》

他心里反反复复,踌躇不决,斗争了整整一个钟头。三点敲过了。他重新睁开眼睛,忽然坐了起来,伸手去摸他先头丢在壁厢角里的那只布袋,随后他垂下两腿,又把脚踏在地上,几乎不知道怎样坐在床边的。

他那样坐着,发了一阵呆,房子里的人全睡着了,唯有他独自一人醒着,假使有人看见他那样呆坐在黑暗角落里,一定会吃一惊的。他忽然弯下腰去,脱下鞋子,轻轻放在床前的席子上,又恢复他那发呆的样子,待着不动。

—[法]雨果《悲惨世界》

赏读

《红楼梦》里的这段文字展现了贾宝玉的复杂心理:梦中蒋玉菡和金钏儿的出现,反映了他内心的愧疚与不安;悲泣之声加深了他的焦虑;醒来看到林黛玉,对他而言既是安慰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感情深厚。曹雪芹巧妙运用梦境幻觉,细腻地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纷乱与情感纠葛,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与情感层次。而在《悲惨世界》这段文字中,雨果则运用了心理描写与动作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通过人物反复斗争的心理和发呆的神态,展现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忽然坐了起来”“伸手去摸”“垂下两腿”等动作,都无声地透露出冉·阿让内心的波澜与变化,使得人物心理更加立体、饱满。

在描写人物心理时,应注重内心感受和思考过程,展现人物的心理矛盾和情感变化。可以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回忆、联想等方式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环境烘托或者搭配人物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综合表现人物心理,让读者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生练笔

刚坐上过山车时,我回头看了一眼排队的长龙。紧张害怕的感觉一下就变成了麻木和无助。我抬头看了看刺眼的太阳,听着过山车启动的铃声,心沉到了谷底。一段缓慢的爬坡后,车几乎停了下来。我明白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随着一阵强加速和失重感,我顿觉头晕目眩。冰冷的风拍打着我的脸和紧闭的眼,我仿佛听到老寺院里深沉的钟声在我耳边回响。

—朱一鸣《迈过那道坎》

回家路上,我想起先前同学们的话:“学点有用的东西吧,戏曲早就过时了!”在他们眼中,学习昆曲的我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我真的适合昆曲吗?在这样的迷茫中,我觉得寸步难行。夕阳西下,天边挂着的绛红晚霞不再流动,仿佛它也在为我而感到惆怅。

—李佳怡《放弃?坚持!》

仿写目标

参考本次所赏析的名篇里的经典人物描写,结合“人物描写锦囊”,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作文。

仿写要求:

1. 灵活参考名篇人物描写片段。

2. 综合使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写出生动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