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猫的故事

2024-08-03刘泽铭

现代阅读 2024年13期

童年的那些玩伴已经各奔东西,就连书猫也不知所踪。可是,墙角书桌上的书猫木雕却还是端正地立在那里,猫背上面积满了灰尘。

“书猫”,是乡下一只猫的名字。

那时,我还同乡下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村里新修了一个图书馆,说是图书馆,其实就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小屋子,摆放了一些城里爱心人士捐赠的书籍。虽不及市里图书馆藏书万卷、大气磅礴,但也品种齐全、自成一格。我和朋友们很喜欢在这里看一些绘本、漫画。

每当我们来这儿看书时,总会出现一只小猫。猫的样子很奇特,通体呈橘红色,一只眼睛被白色皮毛环绕,另一只则被黑色皮毛环绕;猫背上零零散散地分布着白色斑点,大小各异,好似漫天群星闪烁光芒,又似画家失手打翻的调色盘,独一无二;猫的尾巴则有一小撮黑毛,我们管这叫作“天眼”。它常常侧卧在图书馆的落地窗前,或是梳理自己的毛发,或是仰躺着晒太阳。

“你们瞧,这猫也会看书咧!”有一次,不记得是谁喊了一句。

我们朝窗户外面看去,只见那只猫正一边伸着淡红色的舌头舔着自己的脚趾,一边用灵动的眼神端详我们手中绘本上的图画,还发出几声“喵喵”的叫声,好似正在就书的内容发表评论一般。

时间长了,我们都叫它“书猫”。有了它的陪伴,感觉读书更有意思了。慢慢地,那些淳朴直白的纯美绘本已经满足不了我们了,取而代之的是诗人的娓娓道来,散文家的深思熟虑,小说家的妙笔生花。我们进入书籍的世界,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场奇妙的旅行,领略到了知识的耀眼光辉与无穷魅力,这也让我们更加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

书猫也仿佛成长了不少,很多时候,它会主动跳到书架上,竖起右爪,指着这本或那本书,那神态,仿佛在说:“看这本,这本好。”“那本不错,下次可以看……”

爷爷知道书猫后,也很好奇,还专门到图书馆看过它。“这猫啊,最通灵性了!”他笑

着跟我说,并用苍老的手拍着我的肩膀,“干脆,我给你雕个书猫吧!”

“那太好了!”我高兴不已,要知道,爷爷可是村里做木工的一把好手。

爷爷准备好了工具,又来到图书馆找了个位置坐定,仔细观察起书猫来。那天,书猫出奇地安静,静静地趴在地上,眯着双眼,仿佛知道自己要当模特一般。

爷爷用铅笔在稿纸上画着,很快就有了书猫的线稿。“好了,开工!”爷爷拍拍手,拿出工具,一手攥着锯子,一脚踩着木头,卖力地锯了起来,把大形锯出来后,再用刻刀在木头上雕琢着猫的轮廓和细节。雕好后,爷爷又拿出了磨木纸,细细地打磨起来。最后用彩笔给木雕上色,猫身用橘红,眼睛嘛,一只黑一只白。忙活了一下午,一个栩栩如生的书猫木雕终于呈现在我们眼前。

雕好的书猫四肢趴伏着,后腰微微拱起,尾巴卷曲如螺旋,柔软地藏在身后,两只眼睛却懒洋洋地眯成一条缝,好似在沐浴暖阳,可爱极了。我喜笑颜开,捧着木雕书猫跳来跳去,去寻书猫本尊了。

我把木雕放在图书馆的地上,书猫斜眼看到,不由得一愣,立刻迈着猫步过来,观察这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猫。只见它突然“喵—”了一声,上下蹭了蹭木雕,木雕经不起这种力道,倒了下去,但书猫却以为这是想跟它玩耍,欢快地上蹿下跳。我看着它们,情不自禁地笑了。爷爷看着我,也呵呵地笑了……

后来,爷爷走了,奶奶也被接到城里居住。我好不容易回一趟乡下,却发现老家的房子荒废了,图书馆也变成了一个小超市。童年的玩伴已经各奔东西,就连书猫也不知所踪。可是,墙角书桌上的书猫木雕却还是端正地立在那里,猫背上积满了灰尘。我摸着这个木雕,不禁想起了书猫的圆脸和爷爷的微笑……

正伤感时,窗外却传来了一声“喵—”我急急地追出门去,却什么也没发现……(指导教师:尹宏)

悦读联动

我和我的动物朋友

书猫灵巧可爱,是作者与

小伙伴们畅游书海时的灵魂之友,也是作者和爷爷之间一份独特珍贵的回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过跟动物打交道的经历,其中有没有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呢?不妨回忆一下你的动物朋友,给它做一张专属“身份证”,记录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