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实践探究

2024-08-01黄韩敏

考试周刊 2024年28期

摘 要:记叙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的要点,教师如何减轻学生的阅读难度与负担、提升学生的阅读深度,是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关键。为此,文章将结合减负提质的“双减”政策,对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与想法,旨在发挥“双减”育人价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记叙文知识。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8-0032-04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双减”政策开始应用各行各业。其中,教育信息化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指结合“双减”政策的功能作用辅助教育教学。从课堂氛围来看,传统教育教学氛围可能会存在枯燥、乏味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课堂教学实效。而引入“双减”政策,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生动、趣味的课程素材,营造趣味生动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教学。因此,文章探讨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与“双减”政策的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为“双减”政策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也能改善传统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记叙文的阅读兴趣,从而达成课程教学的目标。

一、 “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价值

记叙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要点,以往该类文章的阅读教学过程可能会受到方法与理念的影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难以满足初中学生的学习要求,影响了记叙文阅读教学成效。随着“双减”政策的来临,提倡教育教学应注重减负提质,这能为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对学生深度阅读记叙文,掌握其中的要点与关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以下将进行详细阐述。

(一)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

记叙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部分文章具有一定的阅读难度,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效掌握相关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也会导致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无法有效投入课堂学习中,从而会影响记叙文的阅读教学效果。而在“双减”政策指导下,教师根据“双减”政策对初中语文记叙文教学进行改进与优化,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对初中语文中记叙文阅读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表达的内涵与情感。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记叙文阅读教学为例。文章属于老舍先生的作品,通过大量的比喻、拟人修辞方法,对济南冬天的温暖与秀美进行描述,要求学生在品读中不仅要掌握其中的优美语句,也能体会文章中所创设的意境美,从而了解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情感。在课程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以从“双减”政策角度出发,结合减负增质的教育要求设计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的预习环节,教师可以从减负增质的角度设计预习任务,比如了解作者的资料、了解济南地区的资料等,以便后续文章阅读中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从文章教学目标出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示一些与济南冬天的场景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跟随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深度阅读,以降低学生对文章的阅读难度,有助于提升记叙文阅读教学实效,达成“双减”教育目标。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入问题、情境等方式构建主题活动,利用良好的活动氛围来提升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文章阅读质量,实现减负提质的教育目标。等课程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双减”政策要求,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比如阅读老舍的其他作品、阅读有关济南方面的文章等。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能锻炼学生的记叙文阅读能力,有助于达成减负提质的“双减”育人目标。

(二)打造高效阅读课堂

在传统记叙文阅读教学环节,由于学生自身存在差异性,统一化的教学手段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难以让每个学生都能达成预期的阅读教学目标。而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与引领下,教师结合减负提质的“双减”教育要求进行记叙文阅读教学方案设计,不仅可以提升阅读教学的针对性,满足每个学生的记叙文阅读需求,也能营造生动有趣的阅读氛围,降低学生记叙文阅读的难度,有助于实现构建高效化的记叙文阅读课堂,对学生有效理解记叙文大有帮助。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叙文阅读教学为例。文章属于鲁迅先生的作品,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文章中的意境美与韵味美。在课程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以结合减负提质的“双减”育人目标设计阅读教学方案,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感受文章的文学美,从而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在学生预习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双减”政策的育人目标设计预习任务,比如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鲁迅人物的相关事迹资料,了解鲁迅的性格特征。如果对一些预习进度较快的学生,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前阅读预习人物,让预习进度较快的学生阅读鲁迅其他作品,从而帮助其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基于“双减”育人目标引入小组合作阅读模式,让一些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带领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一起阅读文章,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更好地阅读理解文章,把握作者的寓意与情感。这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难度,同时也能实现阅读教学针对性,让所有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这不仅可以改善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升阅读教学实效,也能迎合“双减”政策的教育目标,有效落实减负提质的教育要求。等课程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中小组学生学习情况,布置针对性的巩固任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弥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从而达成减负增质的目标。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双减”政策与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结合,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让记叙文阅读教学过程充满趣味,也能构建高效化语文课堂,提升学生记叙文阅读质量。接下来,探讨“双减”政策与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思路与举措。

二、 “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思路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应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摆脱枯燥、乏味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兴趣,减少记叙文阅读的压力,有助于实现减负增质的教育目标,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课程。为了落实“双减”政策的育人效果,文章将从“双减”政策角度对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提出一些教学思路,具体如下:

(一)基于学生主体性思维

“双减”政策的目的是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点,从而达成“双减”政策所要求的减负增质教育目标。为了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可以从学生主体性的角度出发设计记叙文阅读教学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实现“双减”政策的教育目标。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记叙文阅读教学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共产主义精神,并能学习白求恩精神,将白求恩作为榜样。在课程教学准备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双减”政策的教育目标,结合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育要求,设计记叙文阅读教学方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文章,实现减负增质的“双减”教育目标。在学生预习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性格喜好,布置可选择性的预习任务。比如,任务一,了解白求恩相关资料;任务二,了解白求恩精神与共产主义精神;任务三,阅读文章,找出文章中的名言名句;任务四,阅读文章,阐述白求恩是怎样的人。在课程教学环节,由于学生有了课前的预习准备,教师就可以以此设计项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学习。在课前预习的支持下,小组学生可以发挥出各自的能力,比如预习过白求恩相关资料的学生,可以讲解白求恩有关事迹;预习过白求恩精神与共产主义精神的学生,可以为小组成员进行讲解。通过小组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及趣味,有助于提升文章的阅读实效性。同时,根据文章所设计的项目学习任务应遵循减负增质的“双减”育人目标,并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特点。比如,项目学习任务应遵循由易到难原则,帮助学生在任务的逐步完成中更好地学习语文内容。通过遵循学生主体性的记叙文阅读教学思路,不仅可以突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机会,同时也能针对学生的不同学情进行针对性教学,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学情差异性问题,提升学生的记叙文阅读效果,从而实现减负提质的“双减”育人目标。等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减负提质的“双减”教育要求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比如,对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可以让小组成员帮助其掌握课程中的要点,使其跟上课程教学的进度;对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思考型、阅读型、写作型的任务,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认识什么是白求恩精神、什么是共产主义精神,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理想——成为像白求恩一样的人。这不仅可以巩固阅读教学效果,也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从而达成“双减”教育的目标。

(二)基于课堂生动性思路

为了发挥出“双减”政策在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育人价值,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课堂生动性的思路出发,结合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与素材,激发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兴趣,逐步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内容,达成记叙文阅读教学的目标。通过课堂生动性的记叙文阅读教学思路,可以有效避免传统阅读课堂中的枯燥乏味氛围,有助于缓解学生的阅读压力与难度,对落实减负提质的“双减”育人目标大有帮助。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文阅读教学为例。文章属于鲁迅先生的作品,需要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了解记叙文的线索,以此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课程教学准备环节,教师可以从课堂生动性营造的角度出发,结合“双减”教育政策的要求设计教学方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中的内涵与情感思想,达成课程阅读教学的目标。在学生预习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推送一些趣味化的预习资料,比如与鲁迅有关的视频介绍资料;与《山海经》有关的预习资料等,通过这种预习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课程文章的预习兴趣,便于后续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从课堂生动性角度出发,利用多媒体视频课件播放一些与课程有关的素材,让学生在课件引领下更好地学习文章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教学活动,比如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演绎文章中的剧情。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阅读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也能消减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中的知识要点,从而达成减负增质的“双减”教育目标。等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任务。比如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等,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掌握记叙文的文章特点,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叙文阅读能力,也能达成减负增质的“双减”育人目标。

上述主要是从学生主体性以及课堂生动性的角度,对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提出一些思路,希望改善记叙文阅读教学的枯燥与乏味,提升学生对记叙文的阅读积极性,从而达成“双减”政策的育人要求,助力学生更好地阅读与学习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记叙类文章。

三、 “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方法

基于“双减”政策开展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时,除遵循课堂主体性与课堂生动性的教学思路外,也需要教师更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营造趣味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此构建高效化的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课堂,从而达成“双减”政策的育人目标。

(一)构建记叙文阅读情境

情境是一种时效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可以结合课文中的目标及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叙文阅读学习体验,也能营造趣味生动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实现减负增质的要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记叙类文章的知识点。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记叙文阅读教学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文章中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以及爱国主义思想,体会其中的语言感情色彩,从而掌握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课程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以便于后续课程的顺利开展。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从“双减”政策教育出发,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情境学习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点,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阅读难度,消减学生的阅读压力,也能提升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质量,有助于达成减负增质的“双减”教育目标。等课程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布置一些作业任务,以帮助学生巩固文章知识点,从而提升记叙文阅读教学水平。

(二)引入生活话题

生活是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在利用“双减”政策开展记叙文阅读教学时,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利用一些生活化元素来设计教学方案,拉近记叙文阅读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以激发学生的记叙文阅读兴趣,降低学生的记叙文阅读负担,从而实现减负增质的育人目标。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记叙文阅读教学为例。本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文章中作者有哪些思想情感,从而认识到父爱的伟大。在课程教学准备环节,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搜集一些生活素材,结合这些素材制订记叙文阅读教学方案,以提升记叙文阅读教学实效,从而达成“双减”育人目标。在学生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预习文章,了解作者简介等,从而便于后续教学的开展。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一些生活中有关背影的照片和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进行阅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体会,从而构建实效化的记叙文阅读课堂,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记叙文知识点。这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也能达成“双减”育人目标。

上述主要提出了情境教学、生活教学等教学方法。借助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效果,减轻学生的压力负担,有助于达成“双减”育人目标。

四、 结论

总之,“双减”政策指导下,教师可以遵循学生主体性、课堂生动性的记叙文阅读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法、生活教学法来改善课堂枯燥乏味的氛围,以减轻学生的记叙文阅读负担,提升阅读深度,从而达成“双减”政策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竹英.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读”的拓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31):12-13.

[2]杨小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记叙文阅读水平[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专题二).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甘溪镇初级中学,2022:189-191.

[3]冉小彦.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专题一).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甘溪镇初级中学,2022:96-98.

[4]陈银娇.关于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区域辐射 基础教育论文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会城华侨中学,2022:78-83.

[5]蔡丽.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2.

[6]张凡.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22.